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上门女婿 > 第九十九章 真假玉玺
    王汉卿坐在椅子上。不由脸上的神情却显的有些紧张。身子前扑。看着对面的那个男人。而刘能一如往常的站在了他的身后。虽然说是一个总管。可更多时候刘能更像是一个保镖。总是静静的站在了他的身后。

    从后面望去。那人肩膀并不是十分的宽硕。应该不是锦衣卫的人。在两个人中间的茶几上面摆着一个盒子。上面一道道金黄色的丝线。凸雕着古代的螭龙。不错就是九龙匣。男人的手从袖口中轻轻的抽了出来。手里面竟然拿着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方方的一块透明水晶。上面还有一个古铜色的把手。

    将那个方水晶放在了上面。随后那人凑上去看了看。随后又不停的换着位置查看。良久才缓缓的坐直了身子。而手中那块方水晶也再度踹到了袖口中。

    “怎么样?”王汉卿有些焦急的问道。

    男人却摇了摇头。说道:

    “我看不太准。不过这东西玉料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做工也丝毫不差。可总感觉缺点什么东西一样。”

    听到这个。王汉卿不由急了。说道:

    “你不是霁月斋的大掌柜吗。怎么连这个都认不住来!”

    那人抬起头。竟然是刘开林!

    不过他对王汉卿的话却并不如何接受。辩解说道:

    “这个东西历来只有传说才有。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去那里能够见到吗。”

    王汉卿不由冷哼了一声。说道:

    “废物!”

    不过刘开林眼珠一动。却不由开口说道:

    “要说是玉器。我还真没有什么为难的。可是这传国玉玺真真假假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小人也不能不谨慎不是。我看不如多找几个人来鉴定一下……”

    不等刘开林说完。王汉卿不由开口打断:

    “糊涂!这个东西岂能当做儿戏。你以为这东西真的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还多找几个人来看。亏你想的出来。要是万一被人检查出来是假的呢?”

    听到王汉卿说这个。刘开林不由冒了一句:

    “那就不让外人来看啊!”

    “不请外人……”王汉卿脸色有些不好看。很显然他对刘开林的回答很不满意。可是随即却想到了什么。不由笑着点了点头。“看起来你小子的怨气不小啊!”

    听到这个。刘开林不由低头。说道:

    “小人那里敢啊。”

    不过王汉卿却笑了笑。随后说道:

    “人心放在人肚子里。敢不敢爷们怎么能知道呢。不过有句丑话我可早就说过了。那个周弘斌不错。爷们看中他了。你那些小心思最好给我收起来。那些什么陈少爷。谢少爷的死就死了。可他要是出事情。我第一个就拿你开刀!”

    听到王汉卿说这个。刘开林一低头。说道:

    “小的知道了。”

    王汉卿看了一眼刘开林。虽然没有看清楚他脸上的表情。不过用猜的也知道肯定好看不了。先是一笑。随后说道:

    “不过你也不用灰心。你弟弟那边我已经打通路子了。就在你们老家当一个典吏吧。”

    刘开林听到这个。连忙笑着回答说道:

    “多谢公公提拔。”

    王汉卿看了刘开林一眼。随后悠悠的说道:

    “怎么?嫌弃官儿小了?”

    “哪里哪里。小人怎么敢呢。”

    “不敢?还是嫌弃官儿小了呗。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县一年的出粮八万石还要多。是实实在在的上等县。知县都是从六品的官员。就算是一个典吏这要是放到了那些穷乡僻壤的下等县大小也能抵的上一个主薄。”

    听王汉卿这样一说。刘开林的心思也不由感到有些活动了。毕竟他弟弟也不过是一个落的的秀才。这年头可不是洪武年了。是个秀才就能当县官。

    而王汉卿随后一句话。却直接就让刘开林感恩戴德了:

    “这才是一个典吏。只要你们兄弟两个人争气。就算是当上一人知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听到这个。刘开林眼睛里面不由放出了精光。小小的典吏就算是上等县的依旧是一个未入流的官员。可是王汉卿随后给他画的那个大饼却是实实在在的。知县啊!那可是要名留县志的。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刘开林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不由起身。对王汉卿行礼后抬头说道:

    “多谢公公成全!”

    王汉卿笑了笑。轻轻抬头指点了一下刘开林。说道:

    “事情能不能成。还要看你是不是上路了。”

    “上路。上路。小人绝对上路!”

    看到如同磕头虫一样的刘开林。王汉卿的脸上不由的浮起了一丝笑容。一挥手说道:

    “你先去吧。走后门。我让人用轿子送你。不过小心被人看到了。”

    等刘开林离开之后。王汉卿这才指着他离去的身影。对这边的刘能说道:

    “看到没?这人就如同那蚂蚁。只要你滴吧点蜂蜜。它自己个儿就知道从那九曲回环的小洞里面钻过来。蜂蜜这算是滴下去了。下面就看那只蚂蚁他喜不喜欢了。”

    刘能静静的站在了王汉卿身后。脸上冷冷的没有什么表情。不知道他是没有听懂王汉卿所说的东西呢。还是在思考些什么。

    “刘能。你去把咱们那位周掌柜的请过来吧。我估摸着京里面派的人到扬州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你派人注意着点。”

    “小人这就去办。”

    王汉卿点点头。抬手挥了一下。示意刘能可以下去了。

    林斌还是来了。从外面的神情上丝毫看不出一丝的异样来。甚至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王汉卿时。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的微笑。拱手说道:

    “见过王公公。不知道这么着急叫我来有什么事情吗?”

    “坐。”王汉卿指了指身边的椅子。“人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过在咱家这里却破了一个例。你前脚刚把这九龙匣送回来。咱家就的到了这里面的东西。你说这事情是不是有点凑巧呢?”

    “哦!”林斌脸上不由露出了掩盖不住的吃惊。这还真是奇怪。这九龙匣和传国玉玺失踪了多少年都找不到。可是谁知道这出现一个。另外一个竟然也出现了。难道说冥冥之中真的有定数不成?

    “不过这东西我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爷们也曾经服侍过太祖皇帝。却也从来没有见到过传国玉玺。所以说也无法辨别真伪。这次到要借助一下周掌柜你的慧眼了。”

    这时候林斌早就收起了方才的惊讶。陪笑着回答说道:

    “王公公真是客气了。我那里有什么慧眼啊。不过是识的几个古玉罢了。”

    “先看看吧。”

    林斌侧身看了看九龙匣里面的那个玉玺。随后微微晃动一下角度。最后在手中翻查了一下。做完这些之后才放在了九龙匣中。

    “如何?”王汉卿有些紧张的看着林斌。

    “假的!”林斌丝毫不迟疑的说道。

    “啊!怎么会呢?”王汉卿不由说道。

    林斌微微一笑。随后说道:

    “不过也不是假的。”

    王汉卿算是被林斌这两句话给搞糊涂了。一会儿说是假的。一会儿又说是真的。这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林斌指了指九龙匣中的玉玺。说道:

    “要是王公公问这是不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那恐怕要让公公失望了。不过要是公公问这是不是当年至正皇帝带到漠北的那枚玉玺。我倒是可以告诉公公。这枚是真的。”

    听到林斌这样说。王汉卿不由一愣。随后说道:

    “难道说当年至正皇帝的到的就是假的?”

    林斌笑了笑。说道:

    “这并不稀罕。北宋哲宗的时候就有农夫发现过传国玉玺。到了徽宗时候更是加刻了玉玺十多枚。而且全是当时御用工匠精心刻制。几可乱真。再加上传国玉玺又非是一般玉器文玩。可以公开把玩辨识。自然更难发现真伪。”

    林斌最后却还有一条没有说。一般的皇帝喜欢玉的不少。可是真正懂。知道玉玩的却是少之又少。就算是有大臣是行家。可他有机会接触玉玺吗?就算是有机会发现。他敢说吗?敢说的能活下来吗?总而言之。皇帝说是真的。就是真的!

    王汉卿有些迟疑的说道:

    “难道说两个还有什么不同吗?”

    林斌将玉玺拿起来。说道:

    “公公请看这条棱边上的豁口。蒙人善骑射。马上的天下。前朝的世祖皇帝忽必烈。又喜欢随身携带这玉玺。这豁口就是玉玺掉下来后碰伤的。这在蒙人的书籍中也是有记载的。难道说公公不知道吗?”

    王汉卿尴尬的咳嗽了一下。说道:

    “咱家当然知道了。当年太祖皇帝对这个可是念念不忘。不过我这不是找你来看看这是否能够修复吗。总不能也带着一个豁口交给皇上吧。”

    林斌不由一笑。说道:

    “公公此言差矣。这个传国玉玺。珍贵就珍贵在这缺口上了。这可是正品的证据。”

    小心的将传国玉玺放到了九龙匣中。他如脱重负的松口气。随后笑着说道:

    “真是老天保佑。公公机缘巧合下的到了这样一件宝物。”

    王汉卿笑了笑。若有所指的说道:

    “应该说是你运气好。老天给你这么大的一个功劳。”

    林斌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对了。有个天大的好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王汉卿忽然间看着林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