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英雄的时代 > 第二十章 江南亡命
    大军开始了撤退。WWwYaNkuai

    王想勒马于一个小山坡之上,眺望着东方的那一缕晨曦,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

    李潮就在他的身后,他笑笑,“将军,没想到周醒这么机灵,弄了这么多黄金回来,以后我们的军费可就不愁了。”

    王想有些感慨,“先生,我有一点舍不得离开临安,如此美好的地方,未经一战就这么放弃了。”

    “将军,也许我们还有回来的机会。”

    秦远飞马而来,“将军,李先生,元军已经向临安开拔了,投降的诏书已经向全国下达了,苏刘义将军已率军从海上退向温州了,张世杰也率军南下了。”

    李潮道:“那其他各军呢?”

    秦远垂下了头,“其余各军大都已经奉诏投降元军了。”

    王想什么也没说,扬鞭飞驰而去。

    他们南下的速度并不算快,因为很快就从临安传来消息,伯颜入城之后已将临安的珍宝席卷一空,带着大宋的皇帝与太后北上大都了。

    而元军也没有即刻南下,而是等待着各地的宋朝官员奉诏投降。

    李潮对元军的做法大感庆幸,“这真是给了南方的宋军以喘息的机会。我们也可因此受益。”

    王想原本想就地停留下来,和退至温州的苏刘义联络,在浙江尚未沦陷的土地与元军形成对峙,可没想到在作战会议上,李潮却坚决的反对。

    “将军,我不同意,如果我们留在这里,元军一旦南下我们将首当其冲,而且这里现在已无多少人烟,补给也成问题,而我们所能得到的恐怕只有转瞬即逝的一点虚名,而真的英雄,应该永远谋划未来的实际利益,不应该为虚名所困。”

    众人都纷纷表示赞成李潮的看法,李巨道:“大哥,李先生说得对呀,勤王路上我逞一时之勇让那么多兄弟牺牲就是一个血的教训呀。”

    李潮有些得意,他感觉自己似在指点江山,“据我看来,我们应该迅速南下福建,江西,控制一块地盘,一来有利于我军生存,二来,我想若另立新君,我军也可因为强大的实力而在朝中有一席之地,这点不也正是原来我们孜孜以求的吗,再说一句大话,到时若有机会,我们随便拥立一个什么王爷做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众人的情感已随着他的情绪起伏,王永已开始摩拳擦掌,“将军,李先生说得真是很让人向往呀!”

    王想环顾众人,已知道众人的想法都倾向于李潮,眼里的李潮似乎也变得模糊了,他不知为何有一种感觉,在这支军队之中,李先生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他要振作自己,自己才是大军的领袖与灵魂。

    他决定要摆脱李潮的阴影。

    王想作思考状,众人把注目的焦点也转向了他。

    “我想了一下,李先生讲得很有道理,南下开拓基地好处确实不少,但我觉得我们,不仅要为自己个人利益着想,也要考虑一下整个战局,我看不如这样吧,由李先生率领本部人马,二弟你也率领本部人马继续南下,由李先生统一指挥,寻找一块土地,作为我军基地。”

    李潮自信的点头,“还是将军想得周到,只是将军您在这里布防监守,面临许多困难,万事均需小心,我们的大军都需要您。”

    王想笑了,“先生这一路困难也不少呀,只是不知道先生可有了具体的目标?”

    李潮指向地图的一处,“就是这里,一个美丽的城市,泉州。我欲先在此地立足,而且这里并不太引人注意,但却很富庶,正是一块宝地。”

    王想与李潮相互击掌,相视一笑,王想想李潮一定明了自己的心思。

    第二天,李潮就率领着大军南下泉州。

    王想送别了他们,心情却也并不轻松,立刻带领秦远与周醒在附近方圆数十里勘察地形,了解风土人情,他要在这里长期抗战。

    江南的水乡,却是好地方,可是这里的地形却不利于防守作战,方圆数十里都是平原,中间夹杂着几条小河,利于骑兵作战。

    秦远忧心重重,“将军,这样的地形确实不利于坚守呀,而我听说福建山地较多,那才有利于坚守。”

    王想也有些烦恼,当初自己想得并不算周到。

    他回身看到了周醒,心中一动,却有了灵感,“无妨,我正要在这里训练出一支铁骑,可以与蒙古铁骑在马上较量的骑兵!”

    秦远一怔,“可是我们哪有马匹?”

    王想大笑了起来,指了指周醒,“你忘了吗,还是多亏兵焰他抢出的这披黄金,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利用眼下的相对和平去采购我们需要的战马和大批军需物资!”他说的兴奋起来,重重地拍了拍周醒,“现在才知道金钱的重要呀。”

    秦远也大笑道:“这倒是,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派人到临安或者更北方去采购战马。”

    周醒已急切道:“太好了,将军,我们开始行动吧。”

    春风拂过,王想长刀指向远处的平原,“我要在那里屯田!”长刀再指向两条河流之间的一块高地,“那里将筑一座小城,命名为‘不破城’!”

    ※※※

    王想决定做出以后,全军立刻展开了行动。

    王想派周醒带重金前去临安收购战马及战略物资,命秦远率领本部人马一万人开始屯田,自己则率本部一万人开始筑造他的不破城。

    秦远对于王想筑城一事有些不以为然,其实决定分兵他就已觉得是一个错误,尽管他后来想通了原因,他想王想如此的决定真是有一点意气了。

    他来见王想,“将军,我军何苦在这里劳师动众建这么一座小城,就算建成也是孤城一座。敌军若来,包围城池,不消进攻,断我水源,粮草,汝之奈何?”

    王想负手而行,长笑一声,“其实我很早就想建这么一座城了,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建立统万城,号称不破,胡虏尚有如此气魄,我又如何不可,当然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建立此城也可以作为我军的一个支点,精神上的一个依托,我们只要多屯物资,且此处地处水乡,雨水应该不少,断水应该较难做到。”

    秦远仍想争辩,“将军这几日我反复思忖,还是觉得李先生当初所言极是,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南下,再说我军就算在此屯田,元军一来,战火一起,所屯之田全成泡影,此处又已没有什么人烟,伤亡以后如何补充兵员——”

    秦远有些激动起来,“我所说均发自内心,为了我大军的前途,还请将军三思。”

    王想上下打量了秦远一番,“秦远,你不要这么激动,你想的是很周到,但你知道我的想法吗?”

    他的心里涌起了无限感慨,“我不想再往后退了,一次次的后退之后我们最后不能退入大海,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没有了别人的干扰,我一定要在这里打上一仗,哪怕失败。”

    说罢,他扬长而去,他甚至不想去安抚一下秦远,他现在觉得自己在军中的权威已经失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

    他一个人来到小溪边,坐在岸边,抛起了石子,溅起清澈的溪水,听着涔涔的流水声,仰望蓝天白云,心情也为之开朗,这么美好的地方,不应放弃,他愈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王想亲自指挥战士们修建这座他梦想许久的不破城,战士们的情绪都很高涨,他也脱去上衣,赤膊搬起了石块,在战歌声中,战士们也更加投入。

    不破城建在两条溪流之间,这样等于形成了前后两条护城河,两河之间的纵深并不大,过了河不过两百米就达不破城的城墙了。

    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建造,不破城终于屹立在这块沃土之上。

    以巨石筑成的小城显得高而坚固,真的给人一种难以攻破的感觉,而且还在没有护城河的两面挖了两道很深的战壕,用以阻击敌军靠近城墙。

    王想的心情好极了,这是自己的不破城,自己一定要在这里谱写英雄的篇章。

    他登上了城楼,朝下一眼望去,都是他的战士,这种感觉真是不错。他回身对他新选的贴身卫士说道:“小龙,等投石车全部做好,在城下一字排开,不破城更是固若金汤了。”

    肖龙很年轻,不过二十岁而已,正是他向王想提出采用投石车来防守,因为他在北方亲眼见过投石车在战场上的威力。

    王想很欣赏他的直率,因为他在王想面前丝毫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种族,“我不是汉人,我是辽人的后代!”说话时两眼放出光芒,他为自己的民族骄傲。

    王想当时就说:“你做我的卫士吧,我相信你会是一名勇敢的战士。”

    第二天,王想所热切期待的周醒也终于回来了,周醒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周醒收购回来了三千匹上好的战马,还有足够他们用上一年的军需物资,他的样子看起来还很悠闲,王想大笑着欢迎他的归来,“我们的大亨回来了!”

    周醒拱手一礼,“将军,这一行真是非常顺利,黄金一出,无往而不利,临安的卖主们还欢迎我们继续前去采购呢。”

    “是吗,辛苦你了,冰焰,临安目下如何?”

    “目前临安一切平静,但是我临回来的之时,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王想笑道:“哦,那你说说看吧。”

    “好消息就是听说文天祥大人居然在押解的途中在镇江逃走了。”

    “什么!是真的吗?”王想一阵狂喜,“文大人真是机警过人,国家之幸呀。”

    “坏消息就是张弘范已经从大都启程返回临安,准备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