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英雄的时代 > 第二十九章 重臣闲话
    文天祥收到了王想的战报,精神也为之大振,他此时此刻真的想放声高歌来表达心中的喜悦。看书神器wwWYAnKuAiCO

    战报上写到:此役所面对敌军乃元将也先所率领的万人队,历经血战之后,杀敌三千七百七十八人,俘三千六百五十九人,逃二千五百六十四人。其中击斩元军主将也先,我军为国捐躯者达二千五百二十七人,但被俘敌军中有二千八百五十九人反正投入我军。

    虽然只是一组数字,但这却是近些日子以来惟有的一次大胜,而且一举消灭了横扫天下的元军的整整一个万人队,这将有助于打破元军无敌的神话。

    他真的很感激王想,感谢他们所缔造的这一次胜利,尽管这次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局。

    文天祥的心中似乎感受到了不破城下那生与死的较量,他相信王想与他的战士们将成为整个国家的英雄,他们当之无愧。

    赵昰听了文天祥朗读的战报,已兴奋地从宝座上站了起来,他的心中又牢牢地记住了王想这个名字。

    原来王想与李潮等人都是一同举义的,原来大宋还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与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他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英雄原来都只是布衣,而却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投降而去?这也更增添了他对手下的这些大臣们的一丝不满,他们虽然并未投降敌人,却大都已经迂腐,都被元人吓破了胆。

    “众位卿家,王想将军缔造如此大捷,孤要传诏天下,以示嘉奖,让天下人知晓,原来鞑子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众人皆呼万岁圣明。

    陆秀夫出班道:“陛下,臣有军情禀报,目前元朝元帅张弘范率大军已在与我军在浙闽边界激战,战况不容乐观。苏刘义将军已于今日率军三万前往支援前线了。”他一脸的忧愁,因为前线宋军其实已经连败几阵了。

    赵昰有些扫兴,心中也有些许不快,如此大的事情自己居然现在才知道。他重新坐下,“是吗,可恨这些元狗,孤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

    文天祥安慰皇帝,“陛下也不必过于忧虑,目下元军后方并不稳定,就算他们可以一时得势,但随着战线的拉长他们前进会越来越困难,各地义军也会不断打击他们,短期难以威胁福州。”

    张世杰叹气道:“文大人所言虽然有理,可惜义军虽多,屈膝卖国者也不在少数。其实张弘范南下的大军之中又有多少是蒙古人呢,半数都是我们宋人,还有不少西域,女真,契丹人等等,不过他们屠起城来丝毫不比蒙古鞑子差,一样凶残。”

    众人皆是一阵默然。

    赵昰胸中似乎也被堵得发慌,“罢了,退朝吧。”

    他径自离开了大殿,他要去训练他的三千名新军,在他心中这支新军是如此的真实,有着他无限的寄托。

    大臣们并没有立刻散去,而是三三两两地讨论着眼下的局势,危险似乎又笼罩了大家。

    张世杰小声对陆秀夫与文天祥道:“二位大人,不如到我府中一叙。”

    于是,三人一齐来到了张世杰的府邸。

    府邸虽然不大,却很清雅,这里原来是福州当地的一位文士的宅子,主人早已南逃广东了。

    奉上茶水之后,张世杰击掌道:“音乐。”却是一曲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尽西风,季鹰归未?……”

    唱的是辛弃疾的词,众人都有一些沉醉。文天祥和声唱了起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曲完了。

    陆秀夫笑道:“文大人上一次是没有看到李潮当众慷慨激昂的模样,我们如此悠闲是不是有点不忠于国事的味道。”

    文天祥摇头道:“李潮的表现我已听说,虽有作秀的意思但无可厚非,而且可以大大激励士气,但我们也是普通人,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点的休闲,放松自己的精神。张大人几天喊我与秀夫来恐怕也不光仅是如此请我们听歌喝茶吧。”

    张世杰叹气,“不错,文大人所言极是,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消息,方才我在朝堂之上本想说出,后来还是隐忍下来了。”他挥挥手,侍从们都已退下,房间里变得异常安静。

    “现在大家心情已然平复,我就说了吧,留梦炎已然在家乡降元了。”

    他原以为会看到惊讶的面容,他却惊异的发现文陆两人都很平静。

    陆秀夫双手一摊,苦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连皇帝太后都能投降,何况是丞相了。”

    文天祥击节道:“不去管他,各人走自己路,只要各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陆秀夫皱眉道:“他当年也是状元及第,官倒升得飞快,但气节上与文大人真是天地之别,其实就算许多眼下尚未投敌的人,也是在动摇之中,许多将领都是拥兵不动。”

    张世杰道:“不错,就说李潮此人,我看他眼下慷慨激昂,其实也不见得可以坚持到最后一刻,如若他果真勇敢,为何未随王想一起留守浙江。”

    文天祥道:“这些都不必去说了,李潮此人,我多少也有一些了解,他也只不过稍有一些功利,哪个人没有一点私心,眼下我们要稳住局势,只有主动出击,以牵制南下元军,同时局势一旦稳定,也可坚定众人信心。”

    陆秀夫叹气,“我与张大人他们原本很有信心,制订了全面的反击计划,可是军令调动居然几乎全都难以执行,各地守军都抱着固守家乡的思想,人人只思自保。”

    文天祥道:“张大人,以你看来,苏刘义将军能否挡住张弘范?”

    “没有多少希望,我少从张柔,对张弘范也算有些了解,此人是一个天生的大将之才,我不如他。况且他们现在又处强势。不过好在我已做好准备,若不敌,到时我们可以从海路南下,只是也仅仅可保一时平安。”

    “不能如此轻言放弃,二位大人,既然难以调动当地各军,我准备自行进入江西,在当地再次募军,我再写信请王想袭击临安,吸引张弘范的注意力,减轻福建我军的防守压力。”

    陆秀夫动容道:“文大人,你如此冒险……”

    张世杰却喜道:“如此甚好,文大人,李潮前次慷慨激昂,不若让他随大人入赣。”

    文天祥点头道:“可以,我们不仅要使用他们,而且也要真正的志愿他们,军需物资不能吝惜,而且要更好地笼络他们,他们不管如何,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勇敢的站出来就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