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英雄的时代 > 第五九章 重庆风云
    夜色深沉,唯有一轮冷月。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

    王想身着普通军官服饰,静静地伫立摘大帐之外,身旁还有数十名他的亲卫也静静地伫立。王想在等待笑凡道长的归来,就在一个时辰之前,笑凡道长受命前去刺杀元军派来的使者。

    他此刻还需要思考,思考自己在重庆还能有什么作为?

    昨日一回到重庆,就从宋策的口中知晓目前重庆的将领中主和派大占上风,张珏似乎已经渐渐难以抑制。而就在今日,元军已经逼近城西。中午时分,元营派出了使者前来劝降,使者乃是咎万寿的副将,与宋军众将都很熟悉。宋策当时一脸的无奈,“主公,变故将起,重庆必难保存。”

    王想也明白大兵压境之际,再来使者劝降,动摇者将会更多。但又能有什么好办法,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思考,有一点冲动,“先去杀了那元使!”他脱口而出。

    宋策有些吃惊,“什么?主公,这样会激怒宋军众将。”

    王想坚决道:“赶在今晚使者去见张珏及所有将领之前杀死他,用血来震撼一下众人,让想投降之人有点恐惧。”

    笑凡道长方才一直低头聆听,猛然抬头,“主公,让我去吧,我可以当街击杀元使,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他的眼光寒冷如刀。

    王想点头同意,“好,道长必能成功,只是要千万保重自己,杀死此人,应该也可以延缓一两日城中之人与城外元军的勾结,我决不能让重庆轻易失陷,有他们牵制元军,我军在川中的行动也可以顺畅许多。”

    寒风习习,依旧没有讯息,王想开始宽慰自己,笑凡道长不会失败的。他不希望这位倾心报效的部下轻易牺牲。

    终于,远方有喧闹声——

    笑凡道长知道元使中了自己当胸一剑是不可能活下去了。他已经悄悄尾随了一柱香的时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他没有当街杀人,却是在灯火通明的制置使府们前。就在卫护元使的卫士认为已到目的地,注意力分散,精神放松的那一瞬间,拔剑而出,腾空而起,越过了兵士的头顶。

    “叛国者死!”他大呼一声,士兵们都被惊呆了,刹那间丧失了意识,没人前来阻挡。元使的反应却不慢,到底是久经沙场,他此时居然选择了以攻代守,长剑迎着笑凡道长刺了出去,他想逼笑凡道长变招。

    笑凡知道自己不能失败,人生的命运有时候就是片刻的勇敢改变的,今日一定要此人喋血宝剑。他没有退缩,他也相信自己出剑的速度,果然这一剑穿透了对手的胸,他甚至看清了对方扭曲的脸孔。

    拔剑而出,一股血泉喷出。

    再次飞跃而出,这样的刺杀应该很震撼人心了。

    风冷,心却滚热,在飞跃之中,笑凡才感到有热血流淌,方才自己居然也被刺中了——

    宋策匆匆来到王想面前,“主公,收到消息,元使在制置使府门前被刺客一剑穿心。”他的声音微微有些抖动。

    王想舒了一口气,“派人出营,接应一下笑凡道长,不能让道长有意外。”他忽然感到了一阵轻松,因为就在方才片刻的思考中,他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计划,成非常事当用非常手段,也许只有让投降派将领一起死去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当然不是靠暗杀。

    “宋先生,明日一早,你既派人去请旭日将军前来。”

    笑凡道长在军营前倒下,他知道自己流了太多的血,他感到了死亡的气息。

    王想看到由兵士们抬进来的已成血人的笑凡道长,不由自主的一阵心疼,“一定要让他活下来。”

    这么多的人为了自己流洒热血,自己不能失败,愈加坚定了他方才所下的决心。

    笑凡道长流洒的热血太多,但他的生命力却更强。在清晨来到之时,他居然醒了,抬眼处,却是主公的身影,一阵感动涌上心头,“主公——”

    王想微笑,看到笑凡醒来,他彻底放下了心,“英雄血没有白流,道长,待立国之后,我要发给你一个中国勇士的牌匾。”

    笑凡道长也露出笑容,“多谢主公,但我要当中国第一勇士。”

    “第一勇士,那不知又要有多少人担心被道长一剑穿心了。好好休息,感谢你。”王想说得很真挚。

    张旭日很奇怪宋策找他有什么事,来人只是说是王想有信给他,心中有些不快,这几天以来诸事都不顺利,想出城向西迎击元军也被兄长斥责,昨夜的一场混乱虽说让人愉快的死了元使,但是对局势也并无多少帮助,他总感到众多将领最近都有些神秘。

    却没有想到王想居然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王想将军,你怎么会——”

    王想哈哈大笑,道:“我知道旭日将军正盼着我出现,昨夜的刺杀震撼否?”

    张旭日惊诧道:“难道是您派人去做的?”

    “正是,我要给叛国者以及企图叛国者一个教训。”

    “杀得好!杀得好!您真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旭日将军,今日你我相见,应该作出一个决定,决定许多人死亡的决断。”王想有逼人气势。“就看旭日你有没有大丈夫的气概了。”

    张旭日也被他激励,“将军请讲,旭日无所畏惧。”

    王想面色冷峻,“与其在这里无所作为,时刻担心有人叛国,被别人在背后捅上一刀,不如选择先下手为强,成就伟业当用霹雳手段,我看可以发动一次小规模兵变,将投降派的将领全部除去。”他的声音也是那么冰冷。

    张旭日真的被吓住了,“什么?——兵变,太冒险了吧?”

    王想摇头道:“难道旭日将军没有勇气为之?”

    “不是,只是我们如此行事未免师出无名,这些将领毕竟没有真的背叛,况且要想发动这样的兵变,我兄长不可能同意,支持。”

    王想怒道:“难道旭日将军已经是老古董了,什么叫师出无名?他们背叛之后倒是师出有名了,只是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命了,怎么能如此迂腐,若是如此,我将立刻离开此地,免得丢了性命!”

    张旭日显然有些被打动,,但仍然显得犹豫,“可是他们人众,若再没有我兄长的支持,恐怕难以成功。”

    王想看出他已有些动心,脸色舒缓下来,“旭日将军,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明日一早你就用你兄长的名义召集众将前来开会,就说抓到了刺杀元使的凶手,我们预先做好准备,一待众将到来,此时关注我营的人已经不多,立即用我的战士包围制置使府邸,你在府中动用你的亲信军士,应该可以控制局面,至于令兄则不必告知,明日不妨将他骗出府中,到时将几名首要之人一一斩杀,局面尽在掌控。”

    张旭日默然不语,片刻才道:“计划倒是可行,只是如果杀人,恐怕会引起激变。”

    王想笑道:“不会的,只需告诉他们手下的将士他们通敌卖国,到时木已成舟,令兄已无法反对,再请他指挥作战,谁会不服?就算死掉的将领有亲信死党,但失去了领导者,也不会有作为。”

    张旭日依然显出不忍状,“但杀人也有可能枉杀好人,人死了一切就难有缓和余地,我怕兄长会怪我——”

    王想对于张旭日的优柔寡断有些失望,以前觉得自己已经不够决断心狠了,但比起张旭日来,却又强上许多。

    “也罢,那就先不杀人,但仍可发动,先将他们控制起来。”

    张旭日觉察到王想对自己的失望,连忙道:“那就这样决定吧,明日我建议我大哥出城去观察一下敌情,他本来也准备这几日出城观测的,以他作战的细致,他来回怎么也要大半日光景。”

    王想长出一口气,道:“如此甚好,我派一百战士进入府中,明日协助你行动,相信明日之举一定可以成功。到时候,旭日将军你的威名将更加响亮了。”他呵呵笑着。

    当下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下行动的细节,务求第二日的行动万无一失。

    王想心中却总还是有些忐忑,旭日今天优柔寡断的表现使他的信心有些失去,但却不能回头退缩,只有勉力一搏了。

    夜幕降临,呼呼狂啸的夜风中,一匹快马飞驰出重庆西门,直奔城西三十里外的元军军营而去。

    就在此时,元军大营中。

    伯约身着甲衣立在大帐之外,他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正在等待他期待的消息——

    汪良臣已经有点受不了这寒冷的滋味了,但是主帅不动,自己怎好开口?心中还是有些不平,虽然伯约到来之后确实做出一番成绩,但这位年轻的主帅似乎对自己缺少一份应有的尊重。

    又是一阵寒风,吸入了几口凉气,他忍不住咳了两声,轻声说道:“伯约将军,我们还是进帐去等消息吧。”伯约多少应该给自己一点点面子吧。

    伯约却并不说话,他正是要给部下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军队就应该是等级森严的组织,下级对你充满敬畏,军令也更容易贯彻执行,他不需要给谁亲切的感觉。

    终于,伯约等到了他期待的人,他的脸上有了一丝淡淡的笑意,回身道:“现在可以进帐暖和一会了。”

    他感到了一阵轻松,明天就将是张珏的死期,大局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他喜欢这种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

    方有晨光。

    张珏就与赵安一同出城勘察元军扎营情况了,这让张旭日有些诧异,不过这样也省得自己想办法诓骗兄长了。

    张珏一出府门,他就开始了行动,传令各营将领前来开会,而此时府中已有王想带进来的一百战士。

    王想终究也有些不放心,所以他也先期进入了张府中,见到张旭日,轻松道:“旭日将军,你不要显得这么紧张,我们的计划很周密,府中卫士无论是否是你的亲信,看在你哥哥的份上应该都会听从你的号令的,马上众将到来,我的一千战士几围住府宅,再加上我带入府中的一百人,不会有问题的。”

    张旭日点头道:“大概我太兴奋了,所以轻松不起来。”

    王想哈哈大笑,“旭日倒要想想到时如何让令兄狠下心来,抛弃对投降派将领的幻想,令兄还是让你骗去观察敌情了。”

    张旭日摇头道:“不是,今天是赵安约我兄长一起出城的,有些奇怪,赵安这段时间可是一直鼓吹投降的,因此和我兄长的矛盾不少。”

    王想心中一动,“难道赵安转变了投降的立场?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张旭日道:“应该不会吧——”

    王想叹了口气,“现在也顾不了这许多了,先把这些人解决掉再说吧。”他心中隐隐有些觉得不妥,又担心若赵安修复与张珏的关系,待他们回城之后,自己的处境可能会很危险,赵安也许会抓住此事大作文章。

    转眼间开会的时间已到,全城的将领陆续到达,众人都不知道有什么紧急事件发生,都是行色匆匆。

    王想小声对张旭日道:“赵安的亲信将领也都来了,看来今天赵安应该没有什么阴谋。”

    张旭日也似乎放下了牵挂兄长的心,“开始吧。”

    这边众人看不见全城的两名最高指挥官,都十分诧异。

    张旭日猛吸了一口气,鼓了鼓劲,推开议事厅的大门,众人的眼光顿时齐集于他,“众位将军,来得好快,好,今日其实是我请大家前来,有要事相询。”

    已有人鼓噪起来,“什么?你找我们前来?难不成你假传将令!”

    张旭日大声道:“听我说,今日我只是要确实了解一下到底有几人愿意与我一样与元军血战到底?”

    又是一阵喧哗,已有人怒道:“你凭什么管这许多,我就是要降,你待怎样?”

    更多的人则是鼓噪着要见张珏。

    王想适时的出现在了张旭日的身后,上百名的弓弩手也列队在后。

    张旭日顿时也有有几分胆气,“谁要再言投降之事我就与他势不两立,今日就别想离开。”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这样的局面是他们想不到的。

    王想走到张旭日身旁,“解下你们的兵器,谁敢不从,自己斟酌后果。”

    猛然已有人拔剑而出,“我杀了你!”王想手中已有弩箭,这一箭快似流星,已射中此人的手腕,兵器落地。

    在安静的大厅中让人都感到寒意。

    “我再说一遍,下一箭就不是射手腕了。”王想说得很慢。

    结果和他先前设想的差不多,比较容易的就控制了局面,心中也有一点满足感,兵器纷纷抛落在地,没有人愿意拿生命冒险。

    张旭日显得松弛了许多,“愿意与我奋勇杀敌的将军请说出你们的想法。”

    片刻的沉寂之后,终于有两三人响应,其余众人却都保持沉默,他们有理由沉默,他们希望等待张珏与赵安的归来。

    王想道:“先把他们看管起来,死不改悔,终有报应。”

    张旭日点头同意,“几位愿意同我一起抗敌的将军请立即去接管他们的部队,不能让兵士们发生异动。”

    王想有些诧异的看着那几名将领离去,心中犹疑道:“应该派上几人监视他们的。”

    “无妨,我知道他们素来就是主战的。”张旭日很有信心。他似乎找到了统领全局的感觉。

    城外。

    张珏身处在元军的包围之中,而不远处的赵安却是一脸的微笑,“张大人,你已经插翅难逃了。”

    保护他们出城的卫士不过只有三百余人,其中还有两百余人乃是赵安的亲军,而此时包围张珏的元军则多达两千人之众。

    赵安很有些得意,他行事是很隐秘的,这次行动他几乎没有通知自己手下的将领,这样才最安全,自己出卖了张珏,再为元军打开城门就已是大功一件,到时自己登高一呼,那些本来就心存降意的手下将领还不是立刻投效。

    伯约并不打算要一个投降的敌军主将,他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全部格杀!”

    他就率领着他的大军开始向重庆进发。

    张珏甚至没有机会来痛骂赵安的无耻背叛,就开始了没有可能取胜的战斗,而赵安则已经受命带着亲军飞马回城,要为元军打开西门。

    就算英勇无敌也无法突出重围,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张珏想到了旭日一直的规劝,想到了家人在一起时的点滴快乐,一切都将失去。

    只有悲壮的选择,但这份悲壮却只有敌人目睹,剑锋抹向咽喉,却没有了感觉——

    元军顺利的从西门进入重庆,赵安喊开了城门,潮水般的元军随后蜂拥而入。

    顿时,整个城市开始混乱,而宋军于失去了指挥,大批的投降,剩下的也形同散沙。

    当巨大的喊杀声传来之时,王想的心不由自主的提来起来,“旭日将军,我先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他还未出门,宋策已经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主公,不好了,赵安打开了西门,元军进城了!”

    王想如同受了重重一击,“怎么会这么巧,难道是天意如此——”怎么能不让人伤心沮丧?

    张旭日急道:“那我兄长岂不是非常危险——”

    宋策已经痛心地说道:“旭日将军,听说,听说张珏大人已经遇难了——”

    张旭日大呼一声,人已经站立不稳,“兄长!——”

    王想慌忙扶住了他,“旭日将军,你不能倒下,眼前需要你来支撑。”

    张旭日神情呆滞,他完全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兄长,你怎么会死去?”

    王想大声道:“现在我们只有迅速将这批人处决!”他厉眼环顾,“旭日将军,你应该立刻出府,统一指挥各军继续巷战,若不可守我们可暂时退出重庆。况且也许令兄并未遇难,只是元军放出的假消息。”他明知道这不太可能,可只有这样宽慰旭日。

    张旭日听到了他的话语,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人就是如此。“那,王将军,你先出府去看看形势,我来处理这些人,然后保护家小先离开重庆。”他的心已乱了,元军一旦进城巷战怎能有取胜的希望,他恨恨的望着远处大厅内的众将,今日如果不是让赵安骗走兄长,一切都不会发生,他已决心杀死他们,心中仍在悲鸣,兄长,你不能真的离去——

    王想知道旭日已无战心,其实自己也明白已是无法将元军赶出城去了,“那好,我们东城外回合,旭日,你自己当心。”

    说完之后王想带领着自己的战士冲了出去。

    出得府来,只见四处都是宋军溃兵,当即大吼一声:“随我走!”

    命战士举起大旗,他的出现与他的大吼顿时吸引了一批宋军汇集在他的身后,此时的战士需要领导者,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宋策道:“主公,我们还是速速从东门出城吧,眼下城内一片混乱,太危险了。”

    王想正准备同意,忽然想起大营中受伤的笑凡道长和留守的一百名战士,“这样,宋先生你先带五百人出东门,我带其余的战士先回大营,那里还有一百将士与笑凡道长呢,我绝对不能将他们扔下。”

    宋策当即带领着五百余人向东门而去。

    王想则率领着另外五百战士与跟随的宋军战士冲向自己的营寨,一路上与小股元军也交了几次锋,还算顺利的到达了营寨。

    营寨之中,百人长高洋正率领着一百名战士将粮食堆放在推车上,笑凡道长也已经抬到了担架上,一切都很有秩序的进行,他们并不慌乱。高洋有一种预感,如果王想看到自己这么镇定自若一定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是个人才的,拿个人没有出人头地的梦想。

    王想到达营寨时身后已跟随了两千左右的宋军,心情也定了许多,当看到营寨中的情况后王想异常欣喜,“好,做得好。”百人长高洋有些受宠若惊,“主公过奖了,这是我高洋的责任。”

    王想注意到高洋的骄傲,“好,你很出色。”他快步走到担架边,俯身看了看笑凡,“笑凡道长,不用担心,一切都好。”

    笑凡想努力起身,却被王想制止,“主公,我从来没有担心过,我知道你一定会带我们离开。”

    所有的人都把信任的目光给王想。

    王想看着粮车,心中一动,当即道:“高洋,我现在任命你为代理千人长,你率领着五百人保护着笑凡道长与这些粮车开赴东门,给我守住东门,直到我到达。其余将士随我奔赴重庆的粮库,不能把粮食留给元军。”

    年轻的高洋已激动地跳了起来,“是,遵命!”

    众将士看到王想镇定自若,信心也都增加了两分。

    王想率领着这批溃败的宋军战士又在混乱的城市中穿行,抢先到达了粮库,竭尽所能的将可以运走的粮食物资装车运走。

    最后再点火将剩余的粮食物资烧去。

    王想看着一车车的粮食物资心中又有了一个想法,也许自己还可以在这里支持一段时间,有足够的粮食,但这个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此时还不能这样决定,自己还缺少足够的战士。

    这些方才惊恐万状的宋军战士此刻已经安定了下来,他们在王想的指挥下很有纪律的向东门前进。

    ※※※

    此时,方才升官的高洋已经洋洋得意的指挥着兵士严密控制了东门,而且收容了许多宋军,再加上王想方才又收容的宋军,居然有五千余名宋军汇集到东门,接受王想的指挥了。

    王想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沮丧,这场混乱,丢失重庆固然让人失望,但是毕竟自己取得了这五千战士的指挥权,也可以算是有所收获了,他登上城楼,大声道:“众位将士,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王想,我一定会带大家走向光明,现在我们有粮食,有武器,有什么可怕的呢?就算暂时丢失了重庆也算不了什么,现在全军将士列队随我出城。”

    他这时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不需要立刻离开重庆,他可以在城外扎营,观察一下形势,现在有人有粮,支持几日问题不大,而且还可以继续收容宋军溃兵,何乐不为?

    众军士哄然答应,他们原本就是历经多次苦战的军人,一旦镇定下来,立刻焕发了生气。

    出城时,王想派高洋继续守在东门,“你在这里再等待一个时辰,收容溃兵,若到时张旭日将军不至,你也率军撤出重庆,我军将在重庆东门外扎营。”

    他有些奇怪张旭日为什么还没到达,难不成又出了什么意外?

    此刻,张旭日正痛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盯着眼前自己面前的人,这个自己最信任的部下,他直到长剑从胁下穿过的一刻都不相信他会背叛自己,耳畔还回响着那略带得意的话语,“别怪我,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立此大功,今后应该比较光明,谢谢将军成全。”

    生命之火就将熄灭,他不懂这一切,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失败,直至失去生命——

    当张氏兄弟的人头摆在伯约面前之时,他不禁也露出了一死微笑,“如此甚好,汪将军,这下我们可以安心了。”

    汪良臣慨叹道:“他们兄弟就是过于愚忠了,其实他们本可以不死的。”

    伯约淡淡道:“是吗,也许死对于他们是一种最好的归宿。”随即大声传令:“迅速将此二人之头挂到西城楼之上,让还在顽抗的宋军知道,今天傍晚之前肃清宋军。”他完全有理由佩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