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英雄的时代 > 第六八章 帝国之鹰 上
    “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者己者孤。”英帝国平视着王想,心中充满期待,但面色却显示着一份倨傲。

    他千里迢迢的离开大都,南下寻找目前在中华大地之上纵横无敌的英雄王想,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权力的人生才是他所希冀的。

    原本到大都他其实就是想寻求做官的机会,他并不似一般的读书人此时依然不愿意出仕元朝,但是大都当初所受的屈辱却还是让他断绝了出仕元朝的想法,极端的民族等级对于他这种倨傲性格的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只需要一个平等的环境,但传说却与事实一样,怎不让他对元彻底灰心失望。

    王想看他的目光很平和,年轻人倨傲的面色中蕴涵着他最欣赏的自信,于是王想淡淡笑道:“先生所言不错,只是我王想向来都是广开言路,从善如流的,今日先生不远千里从大都而来,可是愿意投身于开创中国辉煌的伟业?”

    英帝国见王想态度和蔼,心情放松许多,“正是,我来到这里自然是想建立功业的,我少年时就已立下志愿要掌握权力,不甘为庸碌之人。”

    王想大笑道:“先生倒是直爽,不似许多人惺惺作态,只是不知道先生准备凭借什么建功立业?”他想考量一下这个年轻人。

    英帝国傲然道:“凭借我卓然不凡的思想!”

    王想饶有兴趣,道:“那可否让我先听一二?”

    英帝国道:“有何不可?我想请问,将军究竟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王想一怔,随即道:“自然是一个强大富裕不再受外侮威胁的安宁的中国。”

    “原来如此,那将军一统天下之后如何对待今日的蒙元人士,是否能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他们也纳入我中华的怀抱?不是简单的将他们驱赶回草原,或是似今日的蒙元搞什么森严的种族等级?”

    王想慨然道:“当然可以接受,盛唐之时我中国何尝不是包容乃大,当年的鲜卑人不也是容入我华夏之中,若蒙元人归我中华,自是中国子民!”

    英帝国击掌道:“好,主公,我英帝国决意追随于您了,也相信您可以达成目标。”

    王想哈哈大笑,“好,先生的胸怀却也与我一般广阔,苍天厚土,我中华历久愈新,我素知蒙元西拓何止万里,早已向往,当年两汉大唐就算全力经营西域也未有过如此辽阔地域,我若再振中国,同样可以继续开拓,天下何其广阔,夺得土地,我中国子民将真正地富有,只要是我中国的土地,将不再有贫穷。”

    英帝国也有些陷入了憧憬之中,良久,他才回过神来,“主公之志让人憧憬,不过恐怕要想实现——其实我的第一条真正的建议就是废除我中华大地上已历千年的皇帝世袭制度!”

    他知道自己的这句话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语,立即急促的继续说道:“历朝历代开国之君多半具有才华,但这并不能代表他的后代同时具有过人的才能,如果我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始终都是真正的精英,国家又怎会陷入危机之中,中华大地从此也必将万古繁华。”

    王想的眼中有一丝迷惘,似乎有些被他的话语打动,一边的桥却已忍耐不住,怒道:“胡说八道,主公执掌天下,挽狂澜于既倒,如何能不做皇帝!”

    英帝国斜视桥一眼,“谁说主公不能做皇帝?我只是说就算做皇帝也不能父子相传,成为家天下!”

    王想低声道:“先生所言极富哲理,其实我也明白人一旦出生时就有特权,往往心智不会健全,只是先生所向往的并不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忽略了人的野心,上古尧舜禹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世袭,就算我可以毅然放弃,但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我想就算是自己的儿子都不会甘心的。”他顿了一下,“不过,先生之言也让我知晓先生的不凡思想,让我们先完成眼前的事业,有很多的时间让我们思考这些问题。”

    英帝国点头道:“是,如今都还只是空谈,我英帝国愿意为帝国之鹰,随主公鹰洋天下,傲视四海!”

    王想转向桥道:“桥将军,其实你也无需在意帝国先生方才的话语,我知道你与他都是出言直爽的真心为我的兄弟。”

    桥笑道:“主公这么说我又怎会介意,英先生,方才多有得罪,万勿见怪。”

    英帝国也拱手道:“哪里,见到将军我更知主公所言非虚,将军虽乃西域之人,一样可以在我军中建立功勋,我年轻气盛,今后若有冒犯之处,将军也要见谅。”

    王想大笑道:“好,我们携手同心,共为中国!帝国先生,此次我离开重庆正要东返,先生可随我一起先到宜昌,再赴襄樊。”

    这一次王想秘密离开重庆,仅仅率领着桥与三百骑兵东返,留笑凡镇守重庆,却未料到在万州停留之际遇见了这位不同凡响的书生英帝国,英帝国是在襄阳得到了梁力的欣赏推荐前来重庆面见王想的。

    初次的会面就让王想决定起用这个年轻人为自己的谋士,在他身上王想看到了自己的一丝影子,但更多的却是钦佩他的勇气,这样的年轻人才是中国的希望。

    离开万州之后,下一站将是宜昌。

    目前刘裕暂时正驻扎在宜昌,因为据说目前宜昌附近开拔来了一支元军,战斗力极强,人数虽然仅有五千余人,却对宜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宜昌乃是连接交通的枢纽之地,不容有失,所以刘裕无奈只有回师率兵近万屯守宜昌。

    元军开赴宜昌的正是阿齐格所部,在消灭朱天际部队之后他就被调赴两湖战场参与对中队的作战。

    殊不料刚一来到这里就被主帅范文虎调走了五千人马参与防守洞庭湖一线,仅让阿齐格率领五千人马前来进攻宜昌。

    阿齐格心中大为不快,以为范文虎是刻意压制自己,不想让自己建立功勋,但是却毕竟居于人下,到了宜昌一带,却也只有勉力为之了,他并不采取强攻的态势,反而是灵活机动的在宜昌外围游击,让宜昌一带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异常困难起来。

    肖仿此时在阿齐格的帐下担任百夫长,作战勇猛,已让阿齐格对他更加刮目相看,心中已隐隐有提拔他的用意。

    肖仿其实也有一些佩服阿齐格,他拥有比朱天际高出许多的智慧,作战机智,同时对部下也十分慷慨和善,这次在宜昌的表现就让前期势如破竹的中队十分头痛,连续取得小胜。

    在战场与中人的搏击,肖仿并没有感到什么左右为难的痛苦,他知道丝毫的犹豫都会让自己的生命在战场上受到威胁,他就是一旦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考虑其他事情的个性,他就是要在自己以为中国最需要自己奉献力量之时奋起,倒戈一击,而此前的人生就应该继续自己元军的生涯,地位愈高,将来的那一击为中国的贡献才会最大。

    王想与桥,英帝国率领着三百骑兵已经接近了宜昌。

    桥在队伍的最前面,观测着四周的情况,提防有元兵的出现。

    忽然,发现远处烟尘滚滚,似乎有大批骑兵前来,心中一惊,立刻下令:“全军戒备!”迅疾回马来见王想。“主公,远处似有骑兵前来!”他面露紧张之色。

    英帝国倒很平静,王想有些奇怪,“帝国先生倒是处变不惊呀?”

    英帝国笑道:“一般来说,跟随在主公身边是最安全的,我想凭借着主公的才能与运气一定可以化解危机的。”

    桥心中不禁有些不屑,这完全是奉承之词,“主公,是否我们立刻后撤?”

    远处而来的骑兵果然是元军,乃是由阿齐格之弟阿齐丹所率领的一个骑兵千人队,肖仿就在队伍之中。

    当阿齐丹发现对面的三百余名中国骑兵之时,他有一些惊异于对面的骑兵居然多为阿拉伯人,明显不应该是宜昌附近的中队,难不成是新来的敌人援军的先头部队,便也不敢贸然出击。“全军列队观察敌军动向!”

    王想部下的骑兵都有些紧张,桥则催促道:“主公,不能让您犯险,趁着元军还没有动作,我们迅速后撤为好。”

    恰在此时,大风又起,更增添了众人心中的惊慌。

    王想的内衣却已被冷汗浸湿,他明白自己已陷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此时逃走,很容易被敌军追射消灭,宜昌虽近,却依旧难解危困,况且若狼狈逃窜,也对自己的声明有累,看来只有以勇壮胆,虚张声势了。

    他主意一定,便大喝一声,“竖起我王想的战旗!前进!”

    骑兵缓缓前进,他也催马来到队伍最前方。

    阿齐丹看到对面敌军的行动,心中一凛,这队骑兵如此有恃无恐,莫不是后面有大队人马?

    王想已拔出长刀,“我就是王想,天下任由我纵横!”

    飞扬气势,谁敢正视!

    当阿齐丹发现对面的三百余名中国骑兵之时,他有一些惊异于对面的骑兵居然多为阿拉伯人,明显不应该是宜昌附近的中队,难不成是新来的敌人援军的先头部队,便也不敢贸然出击。“全军列队观察敌军动向!”

    王想部下的骑兵都有些紧张,桥则催促道:“主公,不能让您犯险,趁着元军还没有动作,我们迅速后撤为好。”

    恰在此时,大风又起,更增添了众人心中的惊慌。

    王想的内衣却已被冷汗浸湿,他明白自己已陷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此时逃走,很容易被敌军追射消灭,宜昌虽近,却依旧难解危困,况且若狼狈逃窜,也对自己的声明有累,看来只有以勇壮胆,虚张声势了。

    他主意一定,便大喝一声,“竖起我王想的战旗!前进!”

    骑兵缓缓前进,他也催马来到队伍最前方。

    阿齐丹看到对面敌军的行动,心中一凛,这队骑兵如此有恃无恐,莫不是后面有大队人马?

    王想已拔出长刀,“我就是王想,天下任由我纵横!”

    飞扬气势,谁敢正视!

    肖仿的身子猛然一颤,眼前的这名英武大汉就是王想,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英雄,他果然有傲然的气势,一瞬间,他好想立刻转换阵营,追随在他的身后。

    阿齐丹一听这是王想,更加胆怯起来,却又不甘心被他的气势压倒,犹豫是否该赌一赌运气,他催马向前,想做试探性的进攻。

    王想已然注意到他乃是主将,立刻飞马而出,连珠三箭射向了阿齐丹,阿齐丹猝不及防,眉心正中一箭,落马于地。

    王想迅疾回马,“全军继续向前!”

    元军阵营已然大乱,王想的神勇已让他们胆寒,而主将居然这么轻易就中箭落马——

    桥已大声吼道:“让你们知道我们大马士革刀的威力!”他凶恶的声音,狰狞的面目更让元军斗志完全瓦解,不知是谁第一个掉转马头逃窜,立刻全军崩溃。

    肖仿抢回了阿齐丹的尸体,他从这一刻起效忠于中国的心志已不可改变,单就凭借着王想的气质就足以让他为之倾倒,这样的人物一定可以重整山河,吞噬天地。

    英帝国也目睹了方才的一幕,他也陷入了对王想的崇敬,这等君临天下的气魄无人可以模仿,冷静机智礼贤下士与爱国理想全部具备,自己的人生之路将追随他的脚步前进,这是毫无疑问的选择。

    面对着默默流泪的阿齐格,肖仿也不由有些伤感,“将军,王想一出,无人敢于直视,二将军死于他手,却也并不丢人窝囊,我只能抢回尸体,请将军节哀。”

    阿齐格闭上了眼睛,“谢谢你,对远,终有一日我要为我弟报仇,无论多么艰难,这是我作为兄长的责任。”

    五日后,阿齐格全军退回洞庭湖,王想则率领着刘裕以及六千士兵北上襄阳,他要在那里召开军事会议,要统一众人的目标,获取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