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英雄的时代 > 第八六章 矛盾重重 上
    “轻舟短绰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李潮鼓掌笑道:“没有想到梁若男小姐也有柔情的婉转的时候,可惜此时骄傲不在,要不然他可一定会完全陶醉。”

    梁若男瞟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我平时对他不是万般柔情,只要有我在他身边他时刻都被陶醉。”

    这一下就连王想都有些膛目结舌了,“梁姑娘可真是,真是口无遮拦呀,哈哈------”

    梁天问连忙拉住了又要开口的梁若男,“若男,你可真是没大没小的,走,随我过去,不要打扰了陛下与先生谈话。”他可不愿意他的这个宝贝妹妹再说些没有分寸的话语。

    待梁氏兄妹走后,李潮轻松笑道:“陛下请看,此地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我倒真有了荡舟于湖上的想法。”

    王想笑道:“那有何不可,此湖名曰莫愁,我与先生都无忧愁,自可以在湖上泛舟,畅论天下。”

    水面波平如境,不待风助,小船已经在平滑的湖面上移动。

    李潮平视王想,淡然笑道:‘陛下,现在舟上只有你我,我便直言了。”

    王想估计他要说议和之事,也淡淡地一笑,“先生与我还有什么需要隐讳的呢?”

    李潮道:“陛下真的丝毫没有考虑过与元廷达成和平协议?”

    王想道:“难道先生相信元廷是真心与我们谈论和平?依我看来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他们想通过和平来消磨我们进取的锐气。而且我们此时言和,真的是无颜见北方父老。”他凝视李潮。

    李潮道:“但这终究只是陛下的猜想而已,如果真的达成和议至少不会再有将士牺牲,百姓也不用承担沉重的军费,而且本来我也以为眼前是停顿我们进攻的时候了,我们真的可以自信一定能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吗?我们就算不是为进攻画上句号也应该先画上一个逗号,休养生息的和平肯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军将的支持,再经过几十年的准备,也许在我们的暮年,或者就是由傲临他们这一代完成这伟大的事业,到那时蒙元前进的步伐绝对不会有我们快。”

    王想叹道:“我真的不知道先生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一直以为先生是与我一样立志夺取天下的?”

    “可现实我们应该考虑,不应该过于理想化了,陛下,我有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来自普通百姓,那天将领们本能的反应相信陛下记忆犹新,就算陛下一时的激励让他们激动,但事后却怎能让他们真的倾心而战,他们都是南方人,收复了家乡以后也失去了许多动力。”

    王想闭上了眼睛,“先生的意见再让我考虑几日吧。”

    李潮笑道:“其实若开和议我们可以争取到比宋对金好得多的条件,我们不会输掉颜面的。”

    “颜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出最正确的真正有利于我们伟大事业的决定。”王想一脸的沉重,“不能到最后我们后悔,后人痛骂我们。”

    李潮笑得有些无奈,其实在他心中对元廷议和一事也有些疑惑,但是他却的确认为可以停止攻势了,与其冒险向北方进军,不如安心经营目前的土地,他没有信心彻底击垮元军,却有信心,稳守眼前的土地,也许偏安南方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自己英雄的美名可以后世传扬,如果北进失败------

    更为重要的是那一天王想的一番激荡话语明显影响了大批的中级将领,他就愈发不想在此事上让步了。

    回到住处,王想有些彷徨,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的确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于是他派了两名卫士过江去把童铁召回。

    到了傍晚时分,童铁匆匆赶到。

    童铁进来之后就风风火火地问道:“陛下急召我回城可有什么急事?”

    王想微笑道:“别急吗,我们边吃边聊吧。”

    饭桌上,王想问道:“童将军,也应该知道元廷谴使前来议和的事情了吧?”

    童铁点头道:“当然知道了,听说元相伯颜折箭为誓,现在不但军中议论纷纷,百姓们也十分关心。”

    “哦,那军中将士与百姓们的看法如何呢?”王想很感兴趣。

    童铁犹豫了一下,显然他那天虽然因事没有参加酒宴但也很清楚王想的态度,但却又不能对王想有所隐瞒,“陛下,军中有些分歧,一部分将士以为不应该与元廷议和,但百姓们却几乎都是希望现在就达成和平。”他说的有些艰难,还在偷眼观察王想的脸色。

    王想点了点头,“百姓们的想法也很正常,无可厚非,童将军的看法呢?”

    童铁立刻道:“我真的有些矛盾,陛下,席卷天下重光华夏是我们大家的梦想,但是眼前看似唾手可得的和平也的确让我向往,世上的军人也同样希望享受和平,战场总是你死我活般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