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烽火雄心 > 圆八回 珠唱铺圆袅袅长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陈风应了这门婚事,众喽啰把陈风抬了起来,扔到半空中,女眷们围到赛西施的旁边,不住的打量。

    赵春桃终于变回一个女孩家,害羞的低了头,只是望着怔在那里的苏木诗,心里最软的一块地方,似乎被刺了一下。

    诸葛明看了一眼周遭,叹了一口气,又望了一眼秦琼,说道:“师叔,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此事主公还不知晓,以他的个性,断不肯依计行事,我等必须要为他打好前站才行。”

    秦琼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方才相聚,却又要离散,不如我们把这苏丫头也带走,免得徒增伤感。”

    诸葛明笑道:“传闻中的师叔,威风八面,万夫莫及,却不想也有这般柔情?”

    秦琼亦笑道:“这后世走上一遭,秦琼这个名号,林林总总,听得不少,总之是夸大居多,某家哪有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反侄是国师与师侄,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不似凡人。”

    诸葛明走到苏木诗前,言道:“苏姑娘好名字,想必也是个重情义之人,主公方才所言,你可听得真切。”

    苏木诗满脸泪水,望着诸葛明,念到道:“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诸葛明急忙摇头道:“非也,是那刘禹锡的《竹枝词》,你可曾懂了主公的深意?”

    苏木诗愣了愣,不解的看着诸葛明:“不知道长何出此言。”

    诸葛明言道:“那《竹枝词》的后半阙乃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主公寄情于你,必会与你有上一段姻缘……”

    “只是道长!”苏木诗又哭了起来,看着诸葛明说道:“那后半阙我也知晓,可为什么思来想去,却是这般苦楚!”

    诸葛明双眼紧闭,口中朗朗有词道:“昨日山人已为主公推演了命数之中的最后三卦,但天机不可泄。那卦相上如是说:,一遇风云便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潜水游。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主公乃人中龙凤之相,天命之子,必然建功立业,屈区这小小的二龙山,实在会缚住主公手脚,正应了金鳞池中物之景。”

    苏木诗叹了一声,说道:“道长所言,小女也懂,只是陈风已经拥她人入怀,我又能如何?”

    “且随我等下山,我等欲往一地等候主公,还需姑娘与水根兄弟带路!”诸葛明说完,便在苏木诗的耳边交待几句,便说道:“山人与师叔在山外五里静候苏姑娘,还请姑娘早些,莫要迟了。”

    %

    重新回到聚义堂,陈风已经被众人包围起来,而赛西施早已不见了人影,众喽啰把大堂围得水泄不通,非要让陈风喝光这里所有的酒,陈风不再推托,一碗接着一碗的喝着,看着杯子里的影子,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就在混乱的时候,一声酒碗碎裂的声音,苏木诗出现在了堂上,喽啰们都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看着苏木诗冰冷的双眼,陈风心里也不好受,只是事已至此,自己有苦也说不出,苏木诗口中说的话,他一句都没有听清,只是恍惚间听到她在埋怨自己无能,在骂自己无情,说要回去报道,自己不在二龙山支部任职,要让组织上都清楚自己的为人。

    “去吧,都去吧!”陈风喊了一声:“走了更干净!”

    说完,陈风手里的酒碗也砸在了地上,指着众人说道:“谁TM也不许送,都给我留在这喝酒!”

    一个喽啰悄悄的溜了出来,跑到金花婆婆旁边,悄悄的说了几句,婆婆点了点头,对着手下的女眷们说道:“就听她四婶儿的,七天之后便是黄道吉日,宜婚嫁,不如就定在那天吧?”

    %

    按照婆婆说的,婚前,新郎新娘不得再次相见,又称为“待郎”、“待嫁”,二龙山的乡亲们知道寨子里有好事,都纷纷前来“落忙”,迎亲这天,寨子里张灯节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众人忙前忙后。

    按照旧俗,一个标准的中式婚礼需要“请吃酒”、“看嫁资”、“安床”、“享先”、“坐花轿”、“拜堂”等一串复杂的仪式。

    陈风原本忐忑的心情,被热闹的气气氛渐渐的冲散,也融入了热闹的婚礼当中,花轿进门,陈风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新郎官。

    鞭炮响起,停轿卸门,“出轿小娘”迎着新娘子现了身,用一段大红绸牵着赵春桃款款走下桥子,她蒙着盖头,看不到头脸,只是盖头下见到两排皓齿,秀口一汪,笑靥半张,酒窝一双。

    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边际,这是婆婆亲自置办的妆扮,十分称心,水芙色纱带曼佻腰际,着了一件紫罗兰色彩绘芙蓉拖尾拽地对襟收腰振袖的长裙,如蒲扇一般微微翘起。

    眼前的人儿,陈风竟然完全认不出来,之前那风风火火的女子,居然也可坐拥眼前这般清秀,如果不是之前识得,又怎会知晓这女汉子竟然也会有这般姿色?

    小娘轻声说道:“小心火盆!”,春桃便轻轻跃起,裙摆太长,一对金莲未曾得见,只看到一双柔荑纤长白皙,为了平衡微微平伸起,袖口处绣着的淡雅的兰花更是衬出如削葱的十指,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如玉的耳垂上带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一点风都能慢慢舞动。

    一通繁琐,陈风终于牵到了新娘,二人正身站好,立于聚义大堂前,开始了电视剧中最经典的桥段:拜天地。

    金花婆婆坐在堂上,看着台下两对新人,笑得合不拢嘴,众乡亲也不住的指指点点,夸赞郎才女貌。这陈大当家才来了这久,乡亲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不少,大家都等着这陈老大能够坐镇一方,荫庇一隅。

    见新人已经就位,吉时已到,司仪高声喊了众人皆知的号令:“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