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士争锋 > 第四十四章 卞庄刺虎
    下雨啦,刚睡死过去了。小弟从昨晚一直写到今天中午,实在顶不住了,一想答应爆发的章节还没更新,咬牙起来的。将近四千字的大章,不做分割了,大家看个过瘾吧。求票,求推荐,求宣传。

    天津这小雨下的,可算凉快了。

    ================================================

    魏惠王后元八年,公元前327年,齐国田盼与魏国公孙衍共同进攻韩国,俘虏韩国韩举,占新城。而后,两国又趁赵肃侯病重,分兵进击赵国,魏占赵国之平邑;齐夺赵国之河北之地,就是日后的巨鹿附近。

    是役,公孙衍与田盼于战前假借兵力不足,要求魏惠王与齐威王增兵前线,前后共调动了两国总计超过三十五万人的兵力参加战斗。

    详情请参见《战国策—魏策---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

    ---------------------分割线--------------------

    秦国国都咸阳咸阳宫外

    作为求见秦君赢驷的赵国使者,肥义到达咸阳已经有好几天了。他此番来秦,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赵侯病重,赵国上下人心惶惶。齐魏两国更是于此时联兵来伐,而盟友韩国却又鞭长莫及。

    两国的兵锋现在都已经进入赵国国土了。虽然赵国全军上下也进行了激烈地抵抗,但是奈何来人势大,眼见赵国就要失去大片领土了。前者,听闻燕国因为依仗秦国的威势,是以齐国归还了他们被占的城池。

    所以这次在孤立无助之下,肥义只好代表赵国,硬着头皮入秦求助了。

    但是,秦君赢驷并没有马上就召见他,而是先冷落了他几天。救兵如救火,值此十万火急之时,自己却见不到秦君当面,肥义为此真是心急如焚啊。短短数日之间,头上就生出许多的白发,人看起来一下子就老了十多岁。

    “国侯以国事相托,我何敢不鞠躬尽瘁?但是,值此国家危难之际,秦国国君却一连数日不见,真是急煞我也!”

    忧心忡忡的肥义这几日里于咸阳城内,多方拜访,上下打点的,今天终于得到秦君的召见了,多日阴霾的心情不禁有了些许的舒缓。

    “国君有命,宣,赵国使臣,肥义,觐见啊!”站在咸阳宫台阶之下的肥义,终于听到了这几日他最想听到的声音。急忙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然后跟随着黄门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秦国,也许是当今宇内,最高的权利中枢,咸阳宫。

    “外邦使臣,赵国上大夫,肥义,拜见秦君。愿秦君万年无期!”刚走进大殿的肥义,就立马拜伏于门口的金砖之上,然后口中非常谦卑的言道。

    (此金砖者,并非金子做的砖,而是一种烧制而成专门铺就在皇宫中的地砖。因为这种砖,敲击时会有金属的声音,故名金砖。)

    脑门接触地面的肥义一直在等着秦君的答复,但是半响都没听见秦君有任何声音发出。他就这样,双手趴在地面上跪着,屁股撅着。

    “都道秦乃虎狼,不通礼仪。看来这是秦君在给自己下马威啊。”一动不动的肥义心中不禁暗想。面对着这尴尬不已的窘境,他又再一次的大声高呼,

    “外邦使臣,赵国上大夫,肥义,拜见秦君。愿秦君万年无期!”

    “免~~!”

    秦君冷酷到极点的声音终于传来,肥义听罢不觉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多谢秦君!”

    肥义终于直起了腰身,抬头观看大殿御座之上的秦君。但是,大殿很大,而他只是在门口不远处,这里和御座之间还有些距离,所以看不太真切。只是隐约看见,秦君一身衮服,头戴九旒(留)的诸侯冕,静坐于御座之上。

    (冕,古代汉族礼冠中的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其为礼冠中最贵重者。另外,按照礼制,天子冕有十二旒,诸侯为九,上大夫为七,下大夫为五)

    透过玉旒,赢驷的面容阴沉地可怕。今日赵国使者觐见,其来意不问自知。日前,燕国假借大秦的虎威,威胁齐王讨回了自己失去的城池。如今,赵国被齐魏两国攻打,又故技重施,想让大秦来进行调停了。

    “寡人难道就这么好说话吗?前者,燕国得利,而寡人却一无所获。今者,赵国来说(睡)。我大秦有什么好处呢?哼,我大秦的威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让人拿来用的!”

    想到这里,赢驷看了看殿门口的肥义。今日,他故意没有让对方近前,并惜字如金,就是为了彰显他的威势。自从上次收缴子车丑佩剑上殿的权利之后,百官都很自觉地进行了配合。从此,大殿之上除了秦君自己,再无一人可以佩戴兵器了。

    “赵使,此番入秦,可是有事?”威势无滔的赢驷终于问出了今天的主题。

    “国君在上,请容外臣回禀。日前,齐魏两国趁我国侯病重,共举大兵来犯我土。敝国上下虽顽强抵抗,但是奈何贼人势大,只得苟延残喘。

    秦国乃是诸侯之霸主,天下莫不仰视。值此有人趁火打劫之际,合该当站出来维护正义。是以,下臣此番前来,恭请秦君为我赵国主持公道。”

    “哦?要我大秦来主持公道?呵呵,如此说法,寡人还是第一次听到呢。山东六国不都是畏我如虎狼,避之唯恐不及的吗?怎么今日你赵国却主动来求了呢?”

    “大秦雄兵,天下无出其右,群雄莫不束手。兵锋所指,所向披靡。赵国弱小,此番受辱,不求助于秦国,却又去求助何方呢?

    如果秦君这次可以为我与齐魏进行调停,则君复穆公之霸业不远矣。”

    “你们三国打架,关我大秦何事?先祖穆公的霸业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我大秦将士实实在在打出来的。”赢驷撇了撇嘴。

    “齐魏趁人之危,侵我土地,是为不义;无端夺我城池,杀我黎民,是为不仁。此不仁不义之徒,难道不该教训教训吗?”

    “打仗是要死人的!我帮赵国打齐魏,你赵国又会给我大秦什么好处呢?”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难道维护正义还需要好处吗?”肥义一脸的疑问。

    “赵使,你睡醒了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大秦以耕战立国,得军功而受爵位。没有好处谁会帮你?

    再者,日前魏国已经事我为主了,我怎好帮着外人去打自己人呢?”赢驷一边调侃对方,一边说着最近发生的事。

    面对油盐不进的赢驷,肥义感到非常地棘手。起初,他觉得日前燕国也只是借用了一下秦国的威势,就轻轻松松地讨回了城池,而且也没付出什么。

    怎么今日赵国派出使臣相请,秦君却又要讨要好处了呢?用大义的名义显然是说不动秦国了。但是秦乃虎狼,一旦尝到甜头,那么赵国以后将永无宁日了。

    想到这里,肥义再次躬身施礼开口言道,“下臣这次来得匆忙,我国君侯又兼病重,秦君说言及好处一事,外臣不敢擅专。

    可否我们先定下一纸文书,请秦国先行出兵,解我赵国之危难。之后,秦赵两国再进行磋商呢?”

    “现今盟约尤不可信,更何况区区文书呢?既然赵国没有诚意,那么还请尊驾回国吧!等问好了赵侯,再来与寡人商议不迟。”

    “秦君!救兵如救火啊!”肥义满头大汗的说道。

    “呵呵,既然这样,那么就请大夫即刻返程吧。记得快马加鞭,寡人等你哦!好了,寡人有些乏了,来人,送赵使出宫!”

    “秦君!”肥义见赢驷明显不见兔子不撒鹰,更赶自己出宫,急忙还要继续言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赢驷龙行虎步地转入屏风,回内宫了。

    “恭送使臣!”小黄门进得大殿,对着欲言又止的肥义说道。

    “哎!无怪墨子曾言‘义者,利也!’真是人心不古啊!诸侯之间现在只有赤果果的利益了,哪个还在乎天下的大义啊?哎!看来我这次要无功而返了,我有负君侯的重托啊!哎!!!!”

    肥义就这样一边徒呼奈何,一边心有戚戚然地离开了宫殿,离开了咸阳,离开了秦国。

    赢驷在肥义垂头丧气离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回转内宫,而是独自来到了偏殿。这里摆放着大秦的兆域图。看着地图,赢驷刚刚还冷冰冰的脸上慢慢地浮现出阵阵的笑容。

    “嘿嘿,张仪派人来通知,说是魏王已经同意交换土地了。我大秦不费一兵一卒,已经尽得河西之地了。这里沃野千里,是天下少有的膏腴之处。以后寡人再也不会为了粮食而忧虑了。

    张仪的确很能干,看来我大秦首任相国非他莫属了。可惜陈轸貌似对此很不开心啊。文人相轻,古人诚不欺我。

    不过,臣下越是有矛盾,不是对自己越是有好处吗。如果底下人铁板一块的,那么自己不就很容易被架空了吗?商鞅、甘龙的前车之鉴,不可不慎啊。”

    一想到了陈轸,赢驷的目光不觉在地图上,从河西慢慢地移向了河东赵国之地。

    “嘿嘿,‘卞庄刺虎’!好一个陈轸,好毒辣的计谋!

    此番齐魏攻赵,赵国独木难支,势必要,求助于我大秦。今日观赵使来人,陈轸早先的话都应验了。”

    原来,在赢驷委任陈轸为治粟都尉以后,陈轸便开始一心谋划河西之地收入秦国囊中以后的事情了。更是在齐魏攻占韩国新城之后,觐见自己,说齐魏下一步的目标很可能会是赵国。

    一来,联军切断韩赵之间的联系之后,魏国可以从河东沿河北上,袭取平邑,以此报赵国当日兵围襄陵的一箭之仇;另一面,齐国在归还燕国城池之后,目光必定会瞄准赵国的河北之地。

    所以齐魏很可能会东西夹击赵国。赵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一定会恭请秦国出来进行调停。届时,秦国一定不能同意他的请求。而是要先让三国打一个热闹再说。

    等到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秦国再视情况而定,挥军直取河东,由此大秦可再得河东之地,以作日后东进中原之依托。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昔者,卞(变)庄子见二虎相争,待其一死一伤之时,再挥剑刺死剩下的伤者,由此共得二虎也。’

    “嘿嘿,毒辣是毒辣,可是就是有些不大地道啊!不过寡人喜欢!哈哈!

    来人,传寡人君命。

    命,司马错,即日点兵,兵出河西,越河,袭取赵国河东离石要塞!治粟都尉,陈轸辅之。”

    “诺!”

    “嘿嘿,张仪立功了,陈轸也要立功才是嘛!斗吧,斗吧!你们斗起来,寡人才能高枕无忧啊!”

    --------------------------分割线--------------------------

    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秦君赢驷听取陈轸‘卞庄刺虎’的计谋,在得到魏国河西少梁、上郡等十五城之后,趁赵、魏、齐三国混战之际,谴司马错越过黄河,袭取了赵国位于黄河以东的离石要塞(今属山西)以及蔺城(离石西北),并斩杀赵将赵疵。

    从此秦国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基地。另,改‘少梁’为‘夏阳’。

    至此,秦国全部占有黄河天险,商鞅“据(黄)河(崤)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构想基本上实现,声威震动一时。

    ===================================

    好困,好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