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无限命运穿越重生系统 > 12龙脉地图聚齐,圣器碎片转移
    那清凉寺在山巅,不见如何宏伟,山门破旧,显已年久失修。

    袁外和龙儿来到此间,向知客僧提出拜见方丈。通传进去后,良久才有僧人前来带他们入寺。到得主殿,见到了方丈。

    方丈澄光老和尚,人如竹竿一般,但是精神不错颇有风骨。“两位施主前来,不知道有何事?”

    袁外看着这诺大一座清凉寺,连菩萨金身也是破破烂烂的。知道这些和尚是真正的世外高僧,不像一些寺庙和尚只求香火钱、扩展田产等经营俗物。

    “澄光大师,鄙人御前侍卫副统领袁外,负责暗卫,本不该前来打扰诸位大师清修。但是这次有数百西-藏喇嘛和神龙教残余叛教弟-子,前来责难贵寺一位高僧。故而和神龙教龙教主一起前来相助。打扰之处,还请见谅。待得这次大难过去,清凉寺得保平安。我等即刻离去,绝不打扰贵寺清修。”袁外诚挚合礼道。

    橙光老和尚面色一变,道:“我等出家人,不惹恶业因果。五-台-山青庙黄庙,自来河水不犯井水,他们来干什么?”明显是不相信初次见面便带来震撼消息的袁外。

    袁外也不跟他磨叽,直接道:“昨日进寺的那位贵客,正是小皇帝身边的红人、当朝驸马韦爵爷,他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哦,原来如此,那就恕贫衲时才多有得罪了。劳驾稍候片刻。”橙光老和尚狐疑地看看他,让人将韦小宝带来。

    不一会,韦小宝疾步跑来,看见袁外高兴地大叫道:“袁大哥,你可来啦。……,你来了就好办啦……”他一激动就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袁外拍拍他的肩膀,仔细打量他,这小子浑身完好,除开眼角有片乌黑之处,其它无甚伤势。

    “怎么样?婚后小日子过得不错吧。”这是纯粹的调笑。

    韦小宝脸色一囧,捂住乌黑的眼角,讪讪笑道:“还,还好……。袁大哥,这次,你看……”

    他一指满寺庙的环境。

    袁外点头道:“这里本来是清修之所,但是清凉寺马上就要毁于一旦了。我这次来,助你度过危难后,你将那人转到少-林-寺去。至少那里有数千武僧实力不错,防护要安全些。”

    韦小宝点点头,直道好。

    橙光老和尚在一旁面色难看,羞怒惭愧神色一直在变幻,最后喧号“啊弥陀佛”矗立不动。

    这时,知客僧来报,随后十几名喇嘛,身上都带着兵器,磨拳擦掌的,来意不善。一群人冲进了大雄宝殿。

    只见十几名黄衣喇嘛围住了知客僧,七嘴八舌的乱嚷:“非搜不可,有人亲眼见他来到清凉寺的。”“这是你们不对,干么把人藏了起来?”“乖乖的把人交了出来便罢,否则的话,哼哼!”

    澄光出面交接。一众喇嘛借口入寺寻找他们失散的小喇嘛,态度很是嚣张。

    澄光道:“这倒奇了。我们这里是禅宗青庙,跟西-藏密宗素来没有瓜葛。贵处走失了小喇嘛,何不到各处黄庙去问问?”

    喇嘛怒道:“有人亲眼见到,那小喇嘛是在清凉寺中,这才前来相问,否则我们吃饱了饭没事干,来瞎闹么?你识趣的,快把小喇嘛交出来,我们也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再追究了。”

    澄光摇头道:“倘若真有小喇嘛来到清凉寺,各位就算不问,老衲也不能让他容身。”

    几名喇嘛齐声叫:“那么让我们搜一搜!”澄光仍是摇头,说道:“这是佛门清净之地,哪能容人说搜就搜。”那为首的喇嘛道:“倘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不让我们搜?可见这小喇嘛千真万确,定是在清凉寺中。”

    澄光刚摇了摇头,便有两名喇嘛同时伸手,扯住他衣领,大声喝道:“你让不让搜?”另一名喇嘛道:“大和尚庙里是不是窝藏了良家妇子,怕人知道?否则搜一搜打甚么紧?”这时清凉寺中也有十余名和尚出来,却给众喇嘛拦住了,走不到方丈身旁。

    龙儿低声问道:“相公,要不要打发了他们?”

    袁外道:“看看再说,这些是前锋,后续还有大队人马,到时一网打尽。你先不要出面,不然那些个神龙教的弟子见到你了,跑了可不好。”

    龙儿怒哼一声道:“几个长老一直不服,现在尽然勾结密藏在中土行凶,我定要他们好看。”

    只见白光一闪,两名喇嘛已拔出尖刀在手,分抵澄光的前胸后心,厉声道:“不让搜就先杀了你。”澄光脸上毫无惧色,说道:“阿弥陀佛,大家是佛门弟子,怎地就动起粗来?”两名喇嘛将尖刀微微向前一送,喝道:“大和尚,我们这可要得罪了。”澄光身子略侧,就势一带,两名喇嘛的尖刀都向对方胸口刺去。两人急忙左手出掌相交,拍的一声,各自退出数步。余人叫了起来:“清凉寺方丈行凶打人哪!打死人哪。”

    叫唤声中,大门口又抢进三四十人,有和尚、有喇嘛,还有几名身穿长袍的俗家人。一名黄袍白须的老喇嘛大声叫道:“清凉寺方丈行凶杀人了吗?”

    澄光合十道:“出家人慈悲为本,岂敢妄开杀戒?众位师兄,施主,从何而来?”向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道:“原来佛光寺心溪方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佛光寺是五-台-山上最古老的大庙,建于元魏孝文帝之时,历时悠久当地人有言:“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原来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来因发现五大高峰,才称五-台-山,其时佛光寺已经建成。五-台-山的名称,也至隋朝大业初才改。在佛教之中,佛光寺的地位远比清凉寺为高,方丈心溪,隐然是五-台-山诸青庙的首脑。

    这心溪和尚生得肥头胖耳,满脸油光,笑嘻嘻的道:“澄光师兄,我给你引见两位朋友。”指着那老喇嘛道:“这位是刚从西-藏拉萨来的大喇嘛巴颜法师,是活佛座下最得宠信、最有势力的大喇麻。”

    澄光合十道:“有缘拜见大喇嘛。”

    巴颜点了点头,神气甚是倨傲。

    心溪指着一个身穿青布衫,三十来岁的文人,说道:“这位是川西大名士,皇甫客皇甫先生。”皇甫阁拱手道:“久仰澄光大和尚武学通神,今日得见,当真三生有幸。”

    澄光合十道:“老僧年纪老了,小时候学过的一些微末功夫早已忘得干干净净。皇甫居士文武兼资,可喜可贺。”

    韦小宝有些失望,他喜欢热闹打斗的场面,这些人寒暄起来没完没了,他不耐烦地拉拉袁外的衣袖。袁外要他少安毋躁。

    巴颜道:“大和尚,我从西-藏带了个小徒儿出来,却给你们庙里扣住了。你冲着活佛的金面,放了他罢,大伙儿都承你的情。”澄光微微一笑,说道:“这几位师爷在敝寺吵闹,老衲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大师在通情达理之人,如何也听信人言?清凉寺开建以来,只怕今日才有喇嘛爷光临。说我们收了贵座弟子,那是从何说起?”巴颜双眼一翻,大声喝道:“难道是冤枉你了?你不要……不要罚酒不吃……吃敬酒。”他汉语不大流畅,“敬酒不吃吃罚酒”这话,却颠倒着说了。

    心溪笑道:“两位休得伤了和气。依老衲之见,那小喇嘛是不是藏在清凉寺内,口说无凭,眼见是实。就是皇甫居士和贫僧做个见证,大伙儿在清凉寺各处随喜一番,见佛拜佛,遇僧点头,每一处地方,每一位和尚都见过了,倘若仍然找不到那小喇嘛,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说来说去,还是要在清凉寺中搜查。

    澄光脸上闪过一阵不愉之色,说道:“这几位喇嘛爷打从西-藏来,不明白我们汉人的规矩,那也怪不得。心溪大师德高望重,怎地也说这等话?这个小喇嘛倘若真是在五-台-山上走失的,一座座寺院搜查过去,只怕得从佛光寺开头。”

    心溪嘻嘻一笑,说道:“在清凉寺瞧过之后,倘若仍然找不到人,这几位大喇嘛愿意到佛光寺瞧瞧,那是欢迎之至,欢迎之至。”

    巴颜道:“有人亲眼见到,这小家伙确是在清凉寺之中,我们才来查问,否则的话,也不敢……也不敢如此……如此昧冒。”他将“冒昧”二字又颠倒着说。澄光道:“不知是何人见到?”巴颜向皇甫阁一指道:“是这位皇甫先生见到的,他是大大有名之人,决计不会说谎。”

    韦小宝忍不住问道:“那个小喇嘛有多大年纪?”

    袁外摇头道:“他们可不是来寻找什么小喇嘛的。所为何事,大家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何必找这些猥琐、不上台面的借口。”

    巴颜、心溪、皇甫阁众人一直防备这边高大的袁外,见他开口挑明。众人都怒叱起来。

    龙儿这时从袁外身后出来,怒道:“大胆,胆敢骂我家夫君。”

    黄浦阁一惊道:“教主!……”

    龙儿武力更胜于从前,对这些叛徒极为恼怒,加上他们不知死活地喝骂袁外,她遂直接动手。漫天幻影一收,黄浦阁、还有巴颜一众喇嘛,俱都没有还手之力的被点死穴定住,却是瞬间已经僵硬死去。

    袁外则早已经闪身出外,将庙外团团围住清凉寺的数百人之众,全部斩杀。他的战斗场面,一贯简单快捷,两把暗影刀一出,场面极度血腥。

    等清凉寺众僧见到这种场景后,惊惧地迎他入内,韦小宝早已经请出了玉林大师。

    韦小宝介绍道:“这是行痴法师的授业师傅玉林大师。”再将袁外的身份介绍一遍。

    玉林道:“袁施主,以你之意,该当如何处置?”

    袁外一指韦小宝,韦小宝道:“我要叩见老皇爷,听老皇爷吩咐。”

    玉林道:“他以前富有四海,可是出家之后,尘缘早已斩断,‘老皇爷’三字,再也休得提起,以免骇人听闻,扰了他的清修。”韦小宝默然不答。

    玉林又道:“请回去启奏皇上,行痴不愿见你,也不愿再见外人。”韦小宝道:“皇上是他儿子,可不是外人。”玉林道:“什么叫出家?家已不是家,妻子儿女都是外人了。”

    袁外道:“佛说因果尘缘,从未有过断与未断之说,众位佛子何以曲解佛界乃是灭绝人性、人伦之说。何谓出家、方外?可不是用来逃避世界的借口吧?出世入世寂灭人伦,未为有矣,竟然如此可笑!”他好歹跟在无花、无色两个佛学高深的宗师身边许久,没有吃过猪肉还未见过猪跑么。

    玉林老和尚闻言竟是一愣,眼中光芒大盛,佛家禅辩最是消磨时间,他先是佩服袁外的佛学理论,然后逐字逐句地辩驳。

    袁外不禁一派额头,他见过不少这场面,也懒得与他们辩解。直接闯过众僧,进入后堂,众僧畏惧他的武力,不敢阻拦。

    他带着龙儿和跟来的韦小宝两人来到后堂,韦小宝低声道:“这里有一个胖大和尚行颠,力气极大,那根黄金杵打人可厉害得很,须当小心。”

    三人轻轻跃进围墙,径到顺治坐禅的僧房之外,袁外将门拉开,只见黄光闪动,呼的一声响,黄金杵从空隙中击了出来。龙儿待金杵上提,疾跃入内,伸指在行颠胸口要穴连点两指,行颠穴道被制,身子慢慢软倒。袁外一伸,一手提起了他手中金杵。这金杵重达百余斤,若不抓住,落将下来,非压碎他脚趾不可。

    接下来是韦小宝的表演时间,他从大礼拜见套近乎,再到叙述他儿子康熙的孤苦无依、朝内无援、辛苦支撑朝政的事情。再到后来利用太后与董妃之间的感情纠葛大乱他的禅心。

    韦小宝劝说半天,行痴和尚只说出家人危境与清净、生与死无忧分别。他按捺不住,便恼怒道:“什么都没分别,那么皇后和端敬皇后也没分别,又为什么要出家?”

    行痴突然站起,颤声道:“你……你说什么?”

    韦小宝一言开口,便已后悔,当即跪倒,说道:“奴才胡说八道,老皇爷不可动怒。”

    行痴道:“从前之事,我早忘了,你何以又用这等称呼?快请起来,我有话请问。”

    韦小宝道:“是。”站起身来,他朝袁外不断打着眼色。

    行痴问道:“两位皇后之事,你从何处听来?”

    袁外接口将海大富、神龙教和真假太后的事情说了一遍。“荣亲王、端敬皇后、贞妃三人系被武功好手害死,海公公想必早已查明……”这行痴肯定是不信海大富之言,说什么也不信是皇后自己下手。

    行痴道:“你是什么人?”

    韦小宝将他和袁外二人的身份介绍一遍,再将他们和康熙的一些事情讲了讲。

    行痴(顺治)已经被康熙小时的各种经历惊愕住了,他也是七岁登基,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摄政王和手腕极高明的太后辅佐,他操心政事还没有处理后-宫感情之事来得勤勉,弄到现在伤情伤心出家躲避。某方面说,还不如八岁登基的康熙。他心里极为羞惭。

    这时,外界又是一阵喧哗叫嚷。却谁也不敢冲门。过了一会,一个苍老的声音朗声说道:“少-林寺硬要替清凉寺出头,将事情揽到自己头上吗?”

    禅房内不答。玉林老和尚心说:“此处有个大恶魔,尔等逃得性命最好,千万走得远远的。”

    隔了一会,外面那老者道:“好,今日就卖了少-林寺十八罗汉的面子,咱们走!”外面呼啸之声此起彼伏,众人都退了下去。

    那少-林寺十八罗汉十八僧人,年老的已六七十岁,年少的不过三十左右,或高或矮,或俊或丑,僧袍内有的突出一物,似带着兵刃,那澄光也是十八罗汉之一。

    韦小宝站起身来,走到行痴身前跪下,说道:“大和尚,有少-林寺十八罗汉保驾,您大和尚是笃定泰-山了。我这就要回去了,您老人家有什么吩咐没有?”

    随着众僧退出门外避讳,袁外与龙儿一起追杀来犯之敌。几个老和尚一齐口喧“啊弥陀佛”。算是为来敌超度……

    袁外回来,只看见韦小宝退出门外,递过来一本书,却是一部《四十二章经》。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永不加赋”四个字。他将经书没有还给韦小宝。自己收了起来。

    由十八罗汉护送顺治转移到少-林寺修行,袁外则和龙儿、韦小宝三人单独下了山,到了晚间,找一灵境寺小庙栖身,韦小宝布施了近百两纹银,众僧招待的很殷勤,一顿上好素斋味道不凡。

    袁外割开这本《四十二章经》,在恢复好封皮,与其余六本经书一起取出,交给韦小宝,转交给康熙。加上太后手里的那本,正好凑齐八本。这些书没有了碎羊皮,但是装裱包装样式精美,是八旗旗主的信物,返还康熙,他掌控八旗军也会容易些。

    韦小宝知道这些经书有秘密,急忙和二人分开,回京去见康熙,奏明一切。

    “斩断命运圣器碎片(康熙、韦小宝)因果关联,碎片转移至九鼎……”

    袁外暗叹一口气,这碎片还会转移。幸好聚齐了八份地图,可以打开龙脉,找寻九鼎,不然……

    ……………………………………………………………………………………………………

    喜欢的书友,请多支持有效点击、推荐、收藏……,您的支持,就是子衣的写作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