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回到上古当大巫 > 第七章 道?巫?无?
    李逸飞再次睁开眼睛时,周围的景象又发生了变化,但此时的李逸飞却很淡定。

    或许是红尘情关的经历太过刻骨铭心,李逸飞至今都无法完全从那温柔乡中走出来,心中充满了对安琪儿的怀念。

    时间流逝。

    在这心劫海中,李逸飞经历了红尘中的种种劫难,他做过乞丐、也当过皇帝、杀过人、也被人杀过,曾经害的别人家破人亡,也曾被害的家破人亡,做过统御诸天的无上神王,也做过朝夕即死的浮游。

    红尘中的种种酒色财气亦都一一经历过。

    也许是心中先入为主,纵使失去了记忆,潜意识中也认为这种种经历都是虚妄,虽然也投入了一些感情,但远不是红尘情关时那种全心的投入,因而情感远不如第一次深刻。

    都说时间是抚平一切伤痕的良药,可以将沧海化桑田,也可以将星辰化尘埃,纵使再深刻的感情也低挡不住时间的流逝。

    但李逸飞却觉得时间如酒,越品越醇,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不但没在时间的流逝下有所淡忘,反而愈发深刻,回味悠长。

    随着一世又一世的轮回,又一次次的超脱出来,李逸飞感觉自己心的境界不断提升,到了最后,自己的心似乎触碰到了一种亘古永存,至高无上的存在,带着传自混沌,无比久远、无比高贵的气息。

    忽然某一天,李逸飞明白过来,那就是道。

    随着他的觉醒,周围虚幻的景象迅速崩塌,那面写有心劫海的石碑焕发出一轮轮瑰丽的色彩,一道七彩虹光自石碑上冲出,冲入云雾飘渺的云海间,不知通向何方。

    李逸飞随着虹光不断飞掠,在云雾中时间难以计量,李逸飞只觉过去了很久很久,但就是没有飞到尽头。

    “道为何?何为道?”

    一道宏大的声音忽然响彻心海,经久不息,如同苍天的拷问,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威严。

    伴随着这声威严的道喝,李逸飞的心灵战栗了一下,如同被忽然打开了道窍一般,竟如同巫神境的存在般能轻易的感知大道,在此时的李逸飞眼中,周围大道无比的清晰,自身被无尽浩淼的大道包围着。

    李逸飞在大道的海洋中徜徉,在与道合真的境界中,心思渐渐放空,渐渐地,李逸飞发觉自己似乎成为了大道中的一份子,在大道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开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对大道认识的越来越深刻,李逸飞反而觉得越来越迷茫,大道实在是太博大、太浩瀚了,所谓大道三千也只是虚数而已,真正的大道何止亿万?

    在这无边的大道中究竟哪一道才算是自己的呢?

    自己的道又在何方?

    那道又是什么?

    越想,李逸飞便感觉越烦躁,甚至对道的存在都产生了疑虑。

    “记得前世的时候有人说道就是天地宇宙运转的规律,一草一木是道,一言一行也是道,天地万物俱是道,所谓悟道就是领悟天地法则,进而运用甚至化身法则,从而与道同在,永恒不朽。”

    李逸飞心中忽然就浮现了在后世时经常见到的一种言论,而这种言论与这方远古大地的修行之道也暗暗相合,由此可见这种言论可以说是正确的。

    但仅仅如此吗?

    那道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什么孕生了道?

    古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是一切的初始,而一是混沌,二是阴阳,三是三才,混沌生阴阳,阴阳相生相克而生三才。

    既然说道是一切的初始,那这一切的初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

    是如同远古神话传说中所说的混沌如鸡子,盘古生于中的鸡子之形?

    “不对!不对!”李逸飞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所谓鸡子之形应该说是混沌的形态,而道的形态代表了一切,也就是说不管是开天辟地前的混沌鸡子,还是天地开辟后的洪荒大陆,或者是后世那般的星空宇宙。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说是道的形体,都可以称为道,但又可以说这些都不是道,或者说这些都无法代表道,因为道本身便代表了一切,代表了所有。

    “那究竟什么才可以完全代表道?”李逸飞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虽然感觉自己已经很接近道的本质,但最后一点却总是想不通,这种想不通的感觉实在是如鲠在喉,让人痛苦欲死,难受至极。

    都说大道无穷,大道无尽,却从来没有人真正的完全讲清楚大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每个人心中的道的形态都是不同的,纵使说出来也难以被人认同,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中的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大抵便是如此。

    “那我心中认知的道是什么?混沌?天地?宇宙?不对,都不对!它们是道,但道却不是它们,或者说它们只是道的一部分,这些都只是道的有形之体,那道的本质是什么?道的无形之体又是什么?规则?”

    “等等!!无形?无?是了!是无!道的本质就是无,还有什么比无更初始的?天地万物自无中来,最后又回归于无,这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说法又是何等的相似?”

    “其实世间一切修行方法都是为了回归无始而努力,无论是哪条修行路,法则也好,天地也好,自然也罢,其实都是为了通达于无,因为这世间一切存在皆无法永恒,惟有虚无方可永恒。”

    “无?巫?难道人族修行者称自己为巫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号那么简单?难道还涉及了如气运等神秘之力?”

    李逸飞忽然想起来前世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关于气运的描述,似乎可以通过近似的发音来引气运为己所用。

    “道即是无,难道人族之所以称自己为巫是为了引道的气运为人族所用?”

    李逸飞被自己忽然产生的想法吓了一大跳,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人族为什么能凭一族之力成为洪荒霸主也就说的过去了。

    以前一直以为人族能成为洪荒霸主是因为人类的灵慧远胜它族,现在想想这种想法实在是有些偏颇。

    人类固然聪慧,但其他族群也不差,这里是洪荒,不是后世仅人族天生拥有智慧,在这大荒中如果看到一只野兽会说人语一定不要惊讶,因为这才是洪荒的普遍现象。

    洪荒中的灵气密度极高,这就使得开智的生灵多如过江之鲫,拥有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

    如果说人族修行者“巫”的称号接引了“道”的气运,那这一切就说的通了。

    道的本质是无,从这种理论上来说道的气运是无穷的,如果人类“巫”的称号永不失去,那么人类几乎可以成为天地之间的永恒主角。

    当然若想成为天地之间的永恒主角,那么“巫”的称号必须得到“道”的认可,只是看样子现在的人族恐怕还没有得到道的认可,若是得到了道的认可,那人族现在早就成为了天地之间的永恒主角了。

    李逸飞想明白了一切后,只感觉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的种种不通都忽然一气贯通,顿时便觉得心胸为之一阔。

    虽然现在一切都是建立在猜测之上,但真实最开始都是建立在假设上的,只是在后来的论证中被证实为“真理”而已,至于自己的假设究竟对不对,那就要依靠自己日后去慢慢求证了。

    但修行理论的确立对李逸飞的修行来说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为日后的修行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修行框架,日后只需添砖加瓦即可,再也不会对自己的修行目标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