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极品账房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扭转乾坤(二更求订阅)
    第四百八十四章扭转乾坤(二更求订阅)雁门关一战,突厥大军数万的粮草被焚烧殆尽。圣堂huhaig九万多人的突厥铁骑攻城无望之下,开始连夜撤退。第二清晨,雁门关城下,那突厥大军的驻地,已是人去营空。只留下一片焦黑的土地,还有那仍然在冒着烟的粮草。救兵撤退,被包围在黄土坡一代的阿史那巴特,俨然成了瓮中之鳖。在王西让和周亚夫两股大军的联合绞杀之下,与第二日清晨全部殒命与黄土坡一代。黄土坡一战,杀敌数目共计有三万余人。除了阿史那巴特所部两万余人全部殒命外,还有前来救援的突厥骑兵,在丢下了一万五千余尸体后,狼狈撤退。战后,周亚夫和王西让的军报如出一辙。敌方顽抗不投降,二将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士兵,将包围圈中的突厥人全部杀掉。军报上,二将的斩首数目,共计一万五千余人。至于剩下的一万五的首级军功,二将心有灵犀,皆是推到了老狼的身上。此战,负责阻击援兵的老狼军团,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两万的大军,到了第二天凌晨,只剩下不到七千。林场山坡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斜插的长矛钢刀,结满了冰霜。那残破的旗帜,依然稳稳的挺拔在阵地之上。随着凛冽的寒风,呼呼飘扬。当王西让和周亚夫军团剿灭了阿史那巴特所部,登上林场的阵地后,看到那惨烈的情况。饶是二位将军身经百战,见惯了无数的杀戮,此时,都不禁热泪滚落,心中凄然不已。两万的勇士,一夜之间仅剩不到七千残兵。而且,几乎人人都是负伤在身。就连军中主帅,老狼,都断掉了一条腿。看着那存活下来,相互搀扶,一脸疲惫血污之色的士兵,念过五旬的周亚夫蹲在地上,捂着脸,失声痛哭。沉沉的暮气中,王西让和周亚夫搀扶着断了腿的老狼,然后率先跪下。(《书海阁》)身后漫山遍野的士兵们,单膝跪地,为那战死在林场的一万三千的大周男儿送行。在送老狼离去后,面无表情的王西让,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将弃械投降的三千突厥人,全部斩首,以此祭奠此战牺牲的大周英灵。……吕恒看了一眼军报后,明知这军报中有很多的含糊用词,但他也懒得深究。黄土坡一战,周亚夫和王西让所部损失很大。杀红了眼的士兵们,看到倒在身旁的同袍,心中悲愤不已。即便是有屠杀俘虏的事情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士兵们的情绪需要释放,需要宣泄。这是最重要的。至于突厥人……呵,既然他们敢来,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战争啊!吕恒心中叹息了一声,放下了军报,缓缓站了起来。身旁,阿贵将棉袍送了过来。吕恒穿好棉袍后,缓缓走出了城楼。身后,阿贵步步紧随。外面,风小了很多。但气温依然低的吓人。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东方的天空的云层,在朝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了鲜艳的红色。山谷间,飘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那连绵的山脉,就像是蜿蜒游走于云间蛟龙一般,沧桑霸气。破旧的雁门雄关,在这薄薄的雾气中,宛若云海孤岛。站在城头,微微的寒风迎面吹来。有些杂乱的头发,随风轻轻飘舞。一夜未眠的困倦,在这清冷的空气中润泽下,少去了很多。《书海阁》huhaig吕恒背着手,站在城头。远眺了一眼,远方那朦胧云海中的连绵山脉。想起昨夜里,那惨烈到了极点的战斗,心中不免有些感叹,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看到城垛后面,士兵抱着长矛,弩机,正在酣睡。吕恒笑了笑,缓缓走过去。弯下腰,将一件滑落的羊皮捡起来,轻轻的披在了那个靠在城垛上,一脸血污还没来得及洗去的士兵身上身后,阿贵笑笑,目光温暖。二人缓缓在城楼上走着,静默不语。过了一阵后,东方地平线下的旭日,喷薄而出。刹那间,万道金光射破夜幕。喷薄的朝霞,将半边天空染成了红色。笼罩在山间的云层,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光芒。而那宛若蛟龙一般,遨游的连绵山脉,更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清风吹来,凛冽作响。吕恒双手按在城垛上,眼里带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激动。深吸了一口起后,将胸中浊气一吐而清。“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朗朗的声音,带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回荡在这山间云海,久久不散。风疾,雪起,云散。旭日终于将金光洒下大地。沐浴在金色朝霞中的万里江山,在此时,勃发出了令人迷醉的色彩。吕恒深吸了一口后后,转过头来,看着阿贵,目光中带着独属于他的平静深沉。“阿贵,给东京发军报。”“是!“阿贵上前一步,从怀里抽出了宣纸和毛笔。肃立在吕恒身边,等待着军师的战报。“雁门大捷:此战,军士骁勇,将士无畏。斩首三万有余。突厥主力败退百里。我军即日将向北推进,直逼阴山。另,此战意义所在,将一举扭转整个战局,从此以后,我军正式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横扫漠北,指日可待!”念到这里后,吕恒的语气微微停止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后,吕恒转过头来,目视着北方万里江山,喟然长叹:“从此,我大周将士用鲜血和勇气告诉天下,突厥大军肆虐大周北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东京,平日里喧嚣繁荣的东京城,此时已然沉浸在酣睡之中。街道清冷,行人罕至。一层薄薄的雾气,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逐渐散去。那被雾水润泽了一夜的青石板街道,在这曙光中,折射着炫目的光彩。皇宫里,侍卫林立,守卫森严。此时,还没有到早朝的时间。干净如洗的广场上,只有一队队侍卫经过。整齐的脚步声从远处而来,又逐渐飘向远去。平整的石板缝隙中,偶尔有一颗干枯的小草,在这瑟瑟的寒风,傲然挺立。此时,晨光微露。那枯草叶上的一滴露水,在这曙光中折射着迷人的光彩。福宁宫,御书房一道道明亮的光束,从窗户中照进来,投在地上,一片明亮的斑驳。房间里很静,静的落针可闻。换上了一身新衣的大内总管李德全,手持拂尘,站在一旁。“陛下!”李德全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因为激动流下的泪水,又哭又笑的对坐在龙椅上已经半个时辰的皇帝,轻声说道。龙椅上,头发花白的皇帝,浑身微微颤抖着,眼里朦胧一片。久久的看着手里的那封连夜从雁门送来的军报,一语不发。听到身旁李德全的声音后,皇帝微微抬起手,微微摇头。许久之后,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擦了擦湿润的眼角。然后颤抖着手,将那封捷报缓缓的叠好,装进了怀里。靠在龙椅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后。双手扶着龙椅扶手,就要站起来。一侧,李德全见状,连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后。上前一步,扶着皇帝,缓缓站起来。“陛下,要昭示群臣吗?”李德全眼里红红的,激动的说话都在颤抖。皇帝想了下,微微摇头,伸出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后,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声音道:“去大庆殿!”“是!”李德全低声应了一声,随后搀扶着皇帝缓缓走出了供桌、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李德全的搀扶。然后大步朝着御书房门口走去。等走到了殿门口的时候,皇帝停了下来。低头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紧张不已的士兵。微微笑了笑:“你是昭武校尉胡汉三的兵?”“胡校尉是小人的老大!”士兵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全了,埋头深深的,战战兢兢的说道。“士兵,抬起头来!”皇帝盯着他沉声说道。等见这士兵抬起头来后,皇帝惊讶的发现,在那蓬松杂乱的黑发下,竟然是一张清秀的脸。看样子,还不到十七岁呢!皇帝愣了一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亲切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士兵忐忑不安的回答:“小人,小人的名字叫杨满圈!”“杨满圈?”皇帝皱了皱眉,不解问道:“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士兵尴尬的笑着,挠头道:“小人姓本杨。爹娘说,等家里养的羊满圈了,小人就是个富人了!爹娘一直希望小人有出息,就给小人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听到这个乡土气息极为浓重的名字后,九龙至尊的皇帝却并没有发笑。看着士兵清瘦的身体,皇帝微微叹了一口气。弯下腰,亲自将这士兵扶了起来。“小人,小人,不敢,陛下,这……”士兵惶恐之极,吓得脸色都白了。皇帝笑着摇头,上下打量了这士兵一眼后,微微思索片刻,道:“杨满圈不好,这样吧,朕赐你个名字。从今以后,你就叫杨继业!与天下无数有志青年,继承我大周百世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