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阆苑异旅 > 五、历史性的人狗际会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这一天绝对应该算得上是整个地球和寻仙大陆历史上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后来改变了地球与寻仙大陆的历史发展方向的杨波,和他最宠爱的,并在他日后的冒险生涯中给予了他莫大帮助的猎狐犬阿龙,终于风云际会了,虽然当时于无意之中引起了历史改变的主角并未意料到这一点。

    由此,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这一起历史事件,当作是一个关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时并存的一个经典的证据。

    ——节选自三十世纪青年历史学家蒲焕章著作:《历史进程之神秘探索》

    阆中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带,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历史。县城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了天然屏障。

    据宋人罗泌《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俞水也。”有学者推论,阆中渝水滨的华胥之渊,就是阆中城南的彭道将池,又称彭池、南池。上古时期华胥部落曾栖息于南池,华胥氏即于此孕育了中华人祖,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后伏羲虽北迁,却在其所辟的“阆缳福地”(又称“琅缳福地”,传为天帝藏书之所在。)中留下石书玉页一部。此书中有伏羲八卦,后被周文王演为《周易》。孔子于《系辞下传》云:“古者包栖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司马迁未将伏羲传说载入《史记》,但在《史记日者列传》中却言道:“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卦,而天下治。”两为古圣人之言,道出了伏羲八卦于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之巨。

    两千多年来,阆中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之名历经两千余年不变,其城汉为巴郡,隋时因避文帝父讳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清兵初入川时曾为四川首府。

    阆中人杰地灵,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赢得了“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美誉。嘉陵江环绕阆中古城,四周青山拥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水墨丹青,浑然天成;“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风景区、神秘幽深的佛教胜地大佛寺风景区,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宗教文化和神秘的传说于一体,置身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古阆州,曾诞生世界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蜀汉名将马忠、程畿,宋代抗金骁将张宪和中国现代数学泰山北斗级人物张鼎铭。由于古阆中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因此历代皇帝均派出亲王、重将予以镇守,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三国时期刘备帐下猛将张飞亲自镇守并猝死于此。唐高宗遣腾王李元婴镇守阆中。

    阆中风光秀丽,风水极佳,唐初天文学、风水学名家李淳风、袁天罡晚年皆居于阆中并永远长眠于此。更有无数墨客骚人如杜甫、陆游、司马光、苏轼父子、文同、张善子、丰子凯、肖军等古今名流都先后莅阆观光或旅游,留下大量墨宝和诗篇,为阆苑天下胜景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注三:此处资料部分来源于:http://wwwtnn/Arhive/2001/9/21-55509htl以及http://wwwahgvn/PublihCenter/wenb/zlz/wh/diep/1636ht和中国旅游出版社之《古城阆中》一书)

    因阆中市老城区仍保留着相对比较完好的明清古城风貌,一九八六年,国务院将阆中市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此,阆中市依靠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累,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收效甚微。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该市与周庄签定协议联合开发其旅游资源,故而旅游业开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这座仍相对比较贫穷的小城真正取得大发展,竟是由于一次完全意外的机遇。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下午十六时地球中国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锦屏山脚下

    刚刚那阵风来得简直奇怪极了——开始得无缘无故,结束得莫名其妙。在风开始刮的时候,杨波刚刚下山,正准备回学校。他今年读高三,就读于东林中学。马上就得高考了,照理说他准备的已经够充足的了,可是却仍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慌。今天放月假,若是平时,他绝对会在家认真复习迎考的。但是因为心情不大稳定,无缘无故地慌得要命。事实上他自己清楚的很,以自己的实力,哪怕现在天天玩着,也应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问题。可是这种“高考恐慌症”却还是发生了!听说很多本来成绩很好的同学,就是因为高考恐慌症,才会临场发挥不好,结果名落孙山的。所以他才特意上锦屏山来散散心,释放释放那种莫名其妙的恐慌情绪。

    但是没想到上山不久,居然遇到了这样一场可怕的怪风,差点没将他吹落到嘉陵江里去。但是一向好奇心比较重的他,注意到了这场风的不寻常,所以也就于无意之中看到了那个火球向地面落下来的壮观景象。同时他还注意到了那火球的落点——居然就在锦屏山下的河滩一带。该不会是UFO之类的玩意儿吧?一向对外星人什么什么的神秘事件比较感兴趣的杨波,第一反应就是立马赶去看一看。说不准还有与外星人“亲密接触”的机会哪!

    “靠,真他妈妈的倒霉!”杨波拍了拍满身的灰尘,向河滩走去。同时一双眼睛在河滩里像探照灯一样四处搜索。可惜的是,他除了看到一条全身毛似乎都快要烧焦,模样惨不忍睹的衰狗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真他妈妈的疯了,居然还想什么外星人!”杨波失望至极。但是他的脑子立即又一转:这里是严禁烟火的区域,怎么会有条毛被烧焦的狗出现?再联系到刚刚从天而降的火球——莫非,就是这狗从天而降?他的脑子一向灵活,想象力之丰富更是全校公认了的。将两件似乎毫无关联的事情联系到一起,这个古怪的想法立即浮上了心头。他想到了一些科幻电影、小说里关于外星人的描叙和设想——所有外星人的形象都是希奇古怪的,那么现在这里出现一条,不,应该说“一位”,类似于狗的“外星人”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想到这“类似于狗的外星人”,他立即又兴奋起来,要知道他可是个比较喜欢狗这种动物,甚至有点爱狗如命的人!于是转身向那条倒霉的狗走去。可惜的是从这条狗身上,除了辨别出它似乎是一种名犬品类外,他实在找不出它的任何与其他狗相比更特殊半点的地方。

    最后他终于决定放弃。虽然他爱狗如命,而且这条狗似乎还没完全死透,但是除了动物保护协会那些爱心泛滥过度的家伙,有谁愿意将这样一条被烧焦了狗带回家呢?(阿龙:“呜呜,我抗议,你怎能把我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绅士写成这般模样,还让我躺这里自生自灭!”。作者嘿嘿奸笑:“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谁叫你咬我两次!”。阿龙恨恨地盯着作者,怨恨,无语,心里开始盘算自己伤势复原后该将这该死的家伙咬成什么模样。)

    不过后来的历史教材上却是这样描写的:地球历公元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引导地球与寻仙大陆走向联合之路的杨波和他的猎狐犬阿龙,在风景秀丽的中国四川省阆中市锦屏山下嘉陵江边河滩风云际会。

    而后来已经修真水平已经达到渡劫中期的杨波看到这段记载,只是“嘿嘿”一阵奸笑,颇觉满意。因为这段“历史”的谬误,根本就来自于他自己吹得一个小牛:“我当时就发现阿龙这狗家伙很有些不同凡响,所以就决定把它带回家疗伤,要讲到我的眼光,嘿嘿,那可真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此处省略一万个自吹自擂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