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争雄之胜者为王 > 第二章 初回三国
    我也不清楚自己已经晕了多久,朦胧间感觉是只是眼部隐隐作痛。

    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夜晚拉,眼皮颤动拉几下,感觉有些东西微微的刺眼睛,但决不是日光灯发出来的光,一会后我边意识到那是灯火!古老的灯火!!

    “这里到底是那里呀?我怎么躺在这里拉?我的电脑呢"一脑子的疑问随之而出,该不是哪个该死的黑心小偷把我给偷到山沟沟里,丢到穷乡烂地里面把!

    “咦?小兄弟,你醒了呀?何以在路旁?”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略带兴奋笑容,估计是为我的醒来高兴把,宽大的脸庞,下巴上一束黑须,身着灰白衣袍,神情专注。身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药香味。这不是郎中吗?!

    好浓的药味,啊!熏得我头一痛,我又晕了过去。

    再一次醒来,看到的脸又多了一张,是女子的。白皙透红,极为清秀,一身丝绸衣裳,头插一根琉璃泛光的玉簪,雅而不华,亲昵的靠在中年男子的身后,一看便知是中年男子的妻子。两人看到我醒来,似乎有些兴奋,脸上皆泛出淡淡的红光。

    他的言语极为特奇,似曾相识的感觉。后琢磨半天才算明白,如果我记得不错,这个言语我肯定是只有在电视里听到过。不过此时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能明白。原来男的叫徐业,夫人孔氏,还有一掌珠徐玲。一家以行医济世为生,有一家药馆。是徐大夫外出行诊返回路上救的我。

    我暗道“天佑我呀。”刚想用手摸摸我的脑袋,着力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了象个粽子,根本动弹不动。迎上徐业有些歉然的眼光,连一肚子的气和疑问也就不知不觉的消退。“算了,总算是别人帮自己拾回了一条命,有气也不应该向对方发呀。”

    只是接下来的我发的就不是气,而是魂拉,魂飞天外

    这里竟然是北海郡即墨县!

    现在就是是灵帝中平四年!

    这里竟然是三国时期!

    我竟然真的回到了三国!

    还未等我的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去清醒,又恢复了一片馄饨!

    不知又是多少时辰,我才幽幽转醒。

    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我在这里怎么办?我能不能回去?我怎么回去?脑袋就象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自动运算着无数的无解难题,可偏偏又是与考试中的难题一样,个个留了空——无解呀

    我足足呆了有一个月

    即使我明白现实就是现实,也能够用“既来之,则安之”的真言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要逐渐适应了现在的身份,可是心里实在还是很难产生对这个冷兵器时代的归属感,不到半月,这种低水平,低素质的生活,便把我折腾了个透,难以承受,二十世纪逍遥生活的影子挥之不去!

    足足一个月两耳不闻窗外事。唯一能使我感兴趣的就是推算一下汉末动乱的时间,用来打发时间,我自己知道自己学识水平,反复仔细推算了几翻,还特意在徐业那里求证好几回,而也只有这时,徐业脸上才会出现那难得的欣慰笑容,不知是为我的主动开口还是为我身体的康复!好在这一家人对我还算不错,虽然大多数比不得家里,但有一样绝对要比家里好,那就是在这里我活得象个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不惬意!

    不过看着他那憔悴的神情以及微霜的两鬓,不由想起了这段时间他一家对我的关爱,不惜珍贵的药石相医,日日嘘寒问暖,时时关怀照料,那一股对我浓浓的慈爱即使我在昏迷中仍能强烈地感受到,一股孺慕之情油然而起,那种活当少爷的心思顿时就飞了个没影!这一刻,我的眼角不禁有些湿了,我知道自己欠了别人一片真情,尽管他们不期求我的报答。但我心多少有着一丝的歉然!

    到后来推算到就快要到天下大乱的时间,我的心又轻轻的被触动了一下,除了对徐业一家的感激之外,不自觉的又多了一份这这个时代的期待和归属感!那种在游戏里争衡天下的快感随之淹没我的思绪,天天抽时间做一回实实在在的白日梦,满足自己的私欲,回到现实才知道那是多么的遥不可及,顿时就瘪了气!

    觉得自己应该猜算的没错,现在是现在应该是汉灵帝理政的末年时期,大汉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外有匈奴等外族虎视眈眈,内有“十常侍”把持朝政,祸乱朝廷,而各地黄巾的残余势力也不断掀起起义。整个大汉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艰难时刻!在刚刚经历了“黄巾起义”的全国大动乱后,汉朝各个地方势力在经历了对黄巾的镇压之后,渐渐坐大,不受控制;汉朝中央政权不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被地方势力所左右;更在军事上也丧失了对州郡直接控制,已逐渐沦丧为一个外强中干的躯壳!这是导致了地方势力后来劫持朝廷的最直接原因!

    汉室江山将亡矣

    现在终于明白缺少知识是多少的可怕拉,悔恨着自己看书不认真,每次都是捞个故事情节过瘾,可怜我对三国时期的唯一认识就是床头那本有啃过几次的《三国演义》与几款三国游戏而已。对这个时代知道的实在不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身处于这个时代,不同于自己以往在计算机上痛玩三国游戏,可以纵情取舍,肆意挥洒!身处于这乱世之中就犹如驻足于四面悬空的万丈高楼之上,一不小心,便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自己实在应该慎之又慎!不然可真要埋骨他乡拉!

    苦于对历史的无知,暂时还是没有想到曹操,刘备,袁绍等乱世枭雄具体身在何处?不然寻个明主相投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总比在战乱中被一个小兵当青菜那样的切拉好。想到小时侯父亲曾经问我在假期时间要不要去一些武艺学校习武,自己却因为贪玩,想没想就回绝拉,现在是可是肠子都悔青拉。哎!还有我那父亲,母亲,此刻恐怕都已经伤心欲绝。。。。。。

    想起了电影里面的话:纵然生逢乱世,心存大志,欲建功立业,奈何身无一技,徒叹而已!

    当想得太多也没有用的时候,我就知道要懂得即来之,则安之拉。我不是喜欢挑战困难的那一种人,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我现在还没有学会。从和平时期跳转到战争时期,我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所谓医者父母心,徐大夫一家绝对是这样的典型,尽管我一再对自己的来历三缄其口,只推说是北方南下逃荒的饥民,毕竟前不久这里有黄巾的大起义,我也只能想出这个借口拉。而幸好的是,他们仍旧收留了我,让我在药馆里当暂时一名杂工,让我在感激之余,又多了一分感激!

    药馆里的工作不算辛苦,每天便是不停的采药,找药,记药名,倒让我想起记英语单词的日子,只是背单词远远要来得枯燥,无味。不管怎样,我总算是在这里有立身之处拉。

    总算自己在学古言文曾有用功,费了两个月的工夫之后,在语言上虽然仍是不完全明白,但每句话的意思大概也能理解得八九不离十,总算没白辛苦!而更幸运的是我当上了徐大夫的入门弟子,学习医道,虽然在药馆里干了几个月,但是对医药我自觉没有什么天分,真不明白师傅为什么会找我当徒弟!知道后来不经意间问起师傅原因,这老头竟然说当时没有找到更好的,就先用我凑合凑合着,真让我晕了一回!在心里顺带着把称乎也由师傅下降为老头子拉!

    不过师傅的医术倒真不是盖的,在整个即墨县,乃至北海郡都极有名望。师傅不但医术高超,为人又乐善好施,在附近一带为人所称颂。皆称“徐善公”。偶尔想起这时代医术上最为有名的华佗,却不知道华佗此时身在何方?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这话真是一点没错,在这里多呆一天,我就多了一分的牵挂与希望!

    师傅的教学与他的为人就相差一大截拉,严格加严格。嘴上常挂“医之所学,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幸好我深知此乃我乱世立身之根本。自不敢懈怠,日夜苦学。

    倒是开始四方邻居觉得我的言语比较怪异,都说徐师傅收了个怪徒弟,有事没事的整日都围在药馆外指指点点,让我当了一回小名人的同时也让我着实当了一回动物园的猴子,其中有个病者更是离谱,在足足花了我好几时辰的口水后他竟然说自己没病,就想进来听听我的怪异言语而已!真叫人又够晕一回的!

    不过在这里也有最让高兴的事,那来自我的师姐徐玲,其实她比我小,年方17,尊她为师姐是不过是因为师傅是她父亲的缘故。不知道是因为衣着还是因为装饰,发觉古代的女子都很镁,师姐也很美,一头乌黑的青云,不满一握的纤腰,双眸含情带羞,鼻若悬葱脂凝,粉脸戴着两瓣绯红,双眉剪出两弯黛叶,唇齿启合之际犹见白玉。我实惊为天人。确实没有办法想象这里竟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合了那句老话,山沟里藏了个金凤凰,暗想这时代还有貂蝉,蔡文姬等,也不知道是美成什么样。

    到后来只要闲着无事,我都会邀请师姐到亭中闲聊。这一点我发现现代要比古代来得好,要是在现在你约个女孩要等十分钟,那在古代你就要等上两个小时,喜欢约徐铃不是因为自己是花花公子,而是对我来说,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还能有一个自己最为欣赏和忠实的听众!多少让我感动和得意!在我讲述一些在我看来极为简单她却远远不能明白的事情,发泄一些无由来的烦恼之时,她还能静静的听着,那种静若处子的美让我心醉!

    不知不觉间的亲近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之争,并入于秦。及秦灭后,楚汉之争,又并于汉。汉自高祖斩白蛇起义至今,一统天下。后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先逢中涓弄权,又黄巾之乱,以至盗贼横起,为祸四方,百姓于水火火热之中!

    时欲于我,我自然愿意去建功立业,沙场破敌,踏遍神州关山。但平淡的在这里过也无不好!曾有人说:每个人一生都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敢不敢去把握而已。而我的机会也正踏着轻轻的步伐,悄悄的逼近!

    这一年,我已19岁!我给自己取了字:之阳。

    而我自己的三国之路亦从此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