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争雄之胜者为王 > 第五章 决策
    灵帝中平六年四月,帝病笃,欲立皇子协为太子,诛杀何进。至帝崩,天下同悲,大将军何进引郑泰等三十位大臣就于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位。随后兵围董重府,鸠杀董后于河间驿庭。

    那大将军何进,虽仗皇威,掌兵要,龙骧步虎,高下在心,却为寡谋无断之人,四方发檄欲诏集外兵入京尽诛阉党,不料事有不密,竟为十常侍假诏所杀,进部将司隶校尉袁绍等人引兵突入宫廷,尽杀阉官。一时之间,刀光剑锋,血溅皇宫。史称“十常侍之乱”。

    史有云:“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大汉从此多事!

    西凉刺史董卓本怀不臣,得诏大喜,尽起西州精锐军马二十余万入洛阳。诱吕布,破丁原。朝廷震动,文武皆惊。立陈留,逼少帝。罪恶盈天,威福莫比,残暴不仁,群臣悲惨!

    消息传出,天下巨震,风云变色,诸侯切齿,无不厉兵秣马以期讨之;百姓震怒,人人均愿得而诛之。大汉内外暗流汹涌,一触即发,乱世为之来临。

    消息传至县城,众人同悲同愤之余,李固刘艺二人却惊喜若狂,因为自从那天酒宴后他们就在等,在这种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由不得他们不谨慎,正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而现在,他们觉得是时候再和我谈谈拉!

    ※※※

    他们那里知道我比他们还紧张,在历史验证了董卓进洛阳后我的心就咯噔咯噔不停的乱跳,就怕那一点和历史突然分了岔!好在这次《三国演义》没有欺骗我,不然我会把老罗骂到透底。听到了消息我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虽然我不是一个可以狠下心看着别人生死的角色,但这些人的遭遇和我完全不相干,遥远而又不相机及,我还没有到自找麻烦的境界。

    我还是在那个地方摆上了一桌酒席,我在等他们来,也希望他们来。尽管那天后我们也经常有聚在一起品酒谈天,但大家心里总有少许的芥蒂,心照不宣的扯到别的话题上。而今天不一样,如果他们真的有那个意思,他们就会来,我在祈祷,虽然我一向不信耶酥!

    一个人一桌酒席,空等了半天,就在我坐立不安,怀疑是不是自己平日里少祷告,得不上帝的保佑时,后面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急促而又杂乱,但对我却是一支难得的强心剂,不用细想,我便转身迎了上去:“哈哈,等你们半天,终于是盼到拉。”

    急急行来的正是得到消息的刘艺,李固二人,刘艺还是比较随意,倒是李固走到我跟前,深施一礼,说道:“今日到来,还望楚兄敞开胸怀,不吝赐教,教我消去心中疑虑。”李固本来入县城是购买一些农具,听到洛阳那边的消息后便马上到我这里来拉,不料在门口处正好撞上刘艺,两人相识一笑,心照不宣。,遂结伴而来。

    我想了一下,觉得他说得有理,如果我这时候保留太多,不但会打击他们刚刚形成的信心和凝聚力,而且对接下来的行动也会有所阻碍,笑了一下,道:“今日之宴,但求所识,知无不言!”

    李固听我这么一说,眼睛突然的一变,变得兴奋和敏锐起来,接下来的便顺理成章,三人同台共演一出戏!

    三日后,药馆后院,大门紧闭,师傅一早就打发大部分的仆役外出,只留下少少的几个忠心仆役上下打点着,气氛里透出着严肃。大堂上师傅与三位威武的老者居中高坐,我与刘艺,李固等人左边依次下坐,右边的中年男子却是即墨县的县尉曹雄,此时一身锦衣,宽袍大袖,身材粗壮,两眼深邃而清澈,稳重成熟的气韵一忘便知,此人三十有余,一身本领高超,为人刚正不阿,体恤部众,帐下之兵皆拜服而他下面便是李显,李高等人,皆是李家年轻一辈中佼佼者!

    曹雄原是师傅故交的后人,开始我对他了解的不是很多,只知道他小时侯得了一种怪病,结果经师傅的手,妙手回春,救回了他的命,虽然当时师傅的年纪虽然也不大,但师傅和我不一样,由于是医学世家,师傅自小便投身医道,二十不到便有了一身高超的医术,救回了曹雄后,便和他父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我又在玲儿那里探得了一点口风,好象曹雄一家我师母有一点亲戚的关系,不过我一向不明白古时候亲戚关系亲疏的区分,当时也没在意。倒是后来我和刘艺,李固密谈的时候师傅总有意无意的让他也加进来,几番来回后,我们便也熟了起来,此人不但处事稳重细心,而且交游深广,很有人缘根基,此刻我身边就是缺这样的人,真能拉拢过来我当然是求之不得,而他确实也没有让师傅和我们失望,很快就和我们打成了一片。

    转望了一周,见大家都已经入座,我便打了个眼色给刘艺,收到我意思的刘艺一整神色,起身拱了一礼后遂道:“今日大胆敢请诸位长辈前来,实是有要事需要向诸位前辈求教,特请在座诸位前辈共同商议。”刘艺还是老套路,意简言劾,却一针见血。

    “刘公子有话不妨直言,老朽乃秉直之人。况且我儿李固已追随公子多日,大家不为外人,有事但请直讲!”说话的是师傅右边一位浓眉长髯,身材粗壮,面相威武不凡的老者,说话配合着棱角分明的嘴旁那丝洋洋笑意,让人不敢轻视,这正是李固父亲李源,亦是李家一族之长!多年处理族中大小事物,在李家一族中威望至高!从李固口中我得知,当初李氏一族决定举族迁移曾遭到很大的阻力,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多年经营的家园,最后正是此老力排众议,一一说服众人,促成这次的迁移。才有了这日我们的相会,看李固说起他父亲那称赞不绝的神色,我就知道此老不凡!

    见李源没有接刘艺的话,直接把矛头抛给了我,我不由一笑付之,对他的印象又加深几分,幸好我早有准备,遂起身先示意刘艺坐下,给李源一拱手,道:“现今董卓作乱,朝廷不宁,我观各方诸侯无不招兵买马,求贤访能!不日必有正义之师进京勤王,董卓虽据天下雄关之险,拥帝都之势!然而诸侯联合之势锐不可当!不出数月则董卓必败!然董卓之后,必复有诸侯行董卓之事,如不出我所料,此乃天下纷乱之始!大汉如陷入战乱,则外族见有机可乘,也必然趁势而起,侵我中原,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虽是凡夫俗子,也应执三尺青锋,报效朝廷,上报国家,下立功业”我怕直接说得本意,大家难以接上话,在暗点出天下将要进行的大势后,更把外族牵了进来,一来这是可能的事实,二来这样也便于我们聚集人心。

    说完回看大伙紧盯着我的双眼,眼里透出的赞许之色,我不由大为得意,这番大方得体而又不失本来意思的语句,终于发挥了效用,

    李源虽然也曾经有听闻我和李固提起过天下时势的去向,但这话出自我的口中,仍是让他刮目相看。李源先是看了我身后的李固一眼,心道: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人中的佼佼者,这些天听他总是心悦诚服的不断称赞楚啸,自己总还是不信,今天就冲这番话,固儿便是不及。此子果是人中龙风,神机妙算,处处料事于先机,为这样的人效命也应心服了。李源也不答话,赞许的看了我一眼,转眼给身边的一位老者打了一眼,那老者马上便了解李源的意思,道:“楚公子所言甚是,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今,汉室江山正是微弱之时,各诸侯并立,眼下北海郡物土丰美,鱼盐富足,北海相孔融,字文举。任能爱贤,颇得民心,我等不如投之,已图报效朝廷。不知公子意下任何?”

    我虽然不知道李源心里对我的真实看法,却还不会闻不出这老者言语中的刺探气味,他话音刚落,我便捕抓李源眼中一闪而逝的得意,侧目与刘艺微一笑,收到他眼中相同的意思,知道李源的心思也没逃出他的眼睛!其实我很佩服刘艺突出的观测能力,真的很出众,除了我之外。我相信他很少会看错人,那种敏锐的心思,让我和他在一起时也不得不小心谨慎,怕一步小心就漏了马脚,若让他知道我后世之人,

    那可真不知道怎么收场呀!

    我刚才叫刘艺透一下我的意思,那边的曹雄抢先一步接上了话:“前辈所言亦有理,不过吴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我想不到曹雄这时候会插上话,一时间不知道他的意思,有些不安,怕他不明白我的意图,却也不敢怠慢,忙道:“曹大哥有言但请直说,此处皆无外人,曹大哥为人尚义,肝胆相照,乃智谋之人,相信必有箴言以教我。”不敢明说,我只得谈谈的警示他,见我如此称赞,感激不已,曹雄不禁视我一笑。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转到曹雄的身上。

    “啸儿所言极是,曹雄你有言但请快讲。”见曹雄有话讲,师傅有些兴奋,在一边催上拉,引得刘艺等皆纷纷相应。

    曹雄点头一应,遂道:“如此我当直言,如有不敬之言,万莫见怪!我素闻公子有大志,诚以为是!今北海虽富实,然土广人稀,人口二十万不到,难为基业。太守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且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清俊之士郑玄,左承祖、刘义逊等公,皆不与论政事。我在即墨出任县尉七年有余,见青州黄巾肆虐,横行杀戮,我与附近县城曾多次上报,请求出兵围剿,但都被上面驳回,空负我等一身武艺,竟无路报效朝廷,安抚乡里,试问如此之人,公子怎能投效。我观楚公子乃龙虎之姿,兼有大智,天纵英才,怎能明珠暗投,不如静待天时,伺机而起,振我国邦!”

    我心直叫‘绝妙’,这番话在曹雄口中说出,最合适不过,曹雄性情忠厚,首义有信,众所周知,况且他在孔融麾下任职多年,对北海的一切比在座的谁都清楚,他这样说相信比谁都有说服力,要是在刘艺口中道中,恐怕别人还会认为只是刘艺个人的偏见,大大失去这话的煽动力!!

    果然,众人个个情不自禁地叫好,热血开始沸腾,连眼神也变得炙热起来,就连李源也不得不为曹雄这番话叫好,一掌重重拍在身边的桌子上。

    见曹雄已经激起众人的热心,我岂能坐失良机,忙起身,不失时机的道:“曹大哥所言甚是,想在座诸位,个个皆是人中之龙,虽为白身,也不能轻易借身于他人,龙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乘时令而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况且眼下大汉官制,门第户别之分,由来甚深,如门楣不显,投效他人,必被轻视,难得重用!稍有不慎,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更祸及九族。我思量良久,实不足取!”我这话不假,当时大汉实行的乃是土官世袭制,门第之见极深!我一个来历不明之人,想要一举跃龙门,无疑是做白日梦,只有凭借手中的力量,换取相应的位置。见众人神情激奋,我就知是不假!

    得到众人的回应,我的信心大大的攀升,继续道:“今北海之北有一郡名乐安,所治十数县,人口四十余万。此处正是黄巾肆虐,盗贼横行之处,如今朝廷不宁,根本无暇已顾。我等人数虽然不多,然而个个精壮,武艺精通!不难将他等匪众一一击破。趁势占据此郡,以为缓图。只要我等众志一心,恩泽广布,他日风云四起。则我等必能成就一霸之业!惜高祖斩白蛇,揭杆而起,亦不过一泗亭亭长,然其三年灭秦,五年灭楚,乃立大汉万世之基业。我等又岂逊之!”

    我话刚完,上边李源顿时虎目神光暴长,满面通红,喝道:“公子好气魄!好胆识!老朽衷心拜服!公子心有所图,我李家当唯公子而事之,誓死追随,效犬马之劳!固儿,你等还不速来参拜公子!尽我李家报晓之心!”

    李源道完,自己亦出列下拜,一整大袍,二位老者随后,李固等慌忙起座跪于身后,均神色忠贞,齐声高喝道:“我等皆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此时此刻,人心激沸!久久不已······

    众人个个都为李源的气韵所屈服,激动不已,虎目通红!

    我的心早已沸腾,这时更被李源引沸体内的热血豪情,真叫我兴奋至极,全身开始颤抖起来,天何幸我!予我此等良臣忠友,何愁大事不济。慌忙离座一一扶起!!

    看到连曹县尉也亦然在列。对我道:“我曹雄半生奔波,一事无成,今众家兄弟如此豪情,我又何惜一贱命!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哈!曹县尉好见识,所谓英雄同事明主,大家以后便是一家人,共同为主公效力,幸事矣!哈!!!!”李源更加兴奋道,虽然他知道今天曹雄能来就有这个可能,但真变了现实,他还是兴奋不已,足见他对曹雄的重视!

    “正是,正是!哈。。。哈。。。”

    “恭喜主公,又获此等肱股之良臣。”刘艺估计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满面变得通红。

    ······

    其实大家心底还是雪亮的,刚才之言虽然不失正确,但在外人看来,无疑是入寇,其实质与盗贼无异!想起数日前何其艰难才能说服师傅!我是后世之人,当然不像这时的人,重名惜利,在我看来,只要一切为着大局,别的也管不了那么多拉!令我感动是李源,如果他只是想让李固跟随我,他决不会自己也参拜,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所代表的是他那一族人,如果我起事失败,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想象的!这种付出,不能不令衷心折服!

    “哈······想来老朽惭愧!名声之累矣!今日我要与李兄畅饮,啸儿速去吩咐酒席!”师傅虎目含泪,看得出刚才也是处在极度兴奋中。我想这样也好,起码他对自己放下多年的名声,也有交代拉。

    我忙应道:“是!今晚啸儿亦要不醉无归!”

    “好!不醉无归!”众人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