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争雄之胜者为王 > 第九章 平乐之战 三
    五日后,安置已有所妥当!古城内广阔空地上,黑麻麻的满满的围了好几圈人,正议论纷纷,不时指指点点!中间空地,十多个平日里作恶多端的贼众一一反绑,跪于人群中间。神情暴怒,乱骂不已!

    我端坐于正中间,示意刘艺开始!刘艺点了点头,环扫一眼,见黑糊糊的围了一大堆人,军民足足有数千之多,竟十分满意,上前念道:“今天下崩乱,百姓受苦,你等平时横行乡里,扰乱社稷,聚敛钱财!实为不赦,今我主将你等处决!可心服?”亏他能扣别人这么多的帽子!我突然有点肯定前几日他兴冲冲的就是为能斩杀这些人拉,真是嗜杀的家伙!

    最前面王刚立即神色大变,本来以为拉出来来个招降,不料是处斩,他那里能心服,立时回骂:“呸,黄毛未干的小子!你凭什么处置我们?”

    “要杀就杀,老子何惧。”

    “大爷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管大爷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定要灭你全族!”

    ······

    强横的语言让四周的军民有些骚动,见他们死到临头还嘴硬,怕围观的百姓被他们挑动,我不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喝道:“住口!今天下不宁,百姓饱方受战乱流离之苦,你等却还烧杀抢掠,简直是罪恶滔天,皇天所不佑!至今日仍不知悔改。来人呀!立即行刑!”众皆粟然!

    李固似也愣了一下,却马上带数个亲兵上前。那边刚才还狂热的怒骂声立即就变成了更刺耳的哀求!

    正要发令的我暗瞧见一旁的刘艺频频投来制止的眼色,我知道他是想把他们的罪名一一落实,杀个名正言顺,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不过我正在起头上,没有理会他,令牌随手甩了出去!!

    “斩!”刀光过处,鲜血四溅,夕阳无色!

    众人无不连打寒蝉,莫敢出声。安静下来后我才木然一惊,冷汗直冒,意识到刚才太冲动,真怕围观的百姓把我也当成杀人狂魔,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呀,看来以后这些事情还得让刘艺来处理会比较好!不过初来乍到,不立威的话!又怕接下来的事情难以实施呀!当下心中不无感叹!往后多的是时间,用行动去解释一切把。

    脑袋里却灵光一闪!“管大爷?”“管亥!?······对。定是管亥无疑!”在北海附近有如此兵势的人也莫过于管亥拉,想不到占了他的城池!心不由一振!得想个计降伏他才好!最好是能降他!现在我手下可是什么都缺呀!

    ※※※

    这日,我和刘艺正在府衙议事,有飞马回报,10里外有一支黄巾大军正向古城方向过来。

    该来的终于要来拉!我和刘艺相视一笑!自从那天我想到那人应该是管亥起,我们便一直在做准备拉,首先便扩充了兵力,招募了不少青壮入伍。共有兵力五千余人!不过一切对外都极度保密!我连曹雄等人没有告诉。不是不相信他们,就怕隔墙有耳。计乃出:请君入瓮!

    我还真后悔那日为了保存兵力,开了西门,让一些黄巾跑了出去,为此我还连续三次让李固带兵搜索了西边的山岭,果然又抓回了一些顽抗的黄巾头目,虽然我命人严密了把守了各处的路口,却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跑了出去!现在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不知道管亥什么时候能回来的这点上拉!收到消息后我便与刘艺悄悄的到城郭上远眺。只见一片旌旗飘舞,刀光闪烁,满山遍野而来,队伍长绵数里有余,怕有万余人。重瑙物品似颇多!

    先前由降卒的口中得知,管亥一部数月前便前往乐安北部数县而去。此次想必是出征得胜回兵,为此我和刘艺仔细了谈论了一回,知道按现在消息的传输速度,管亥还是有可能不知道我们这支人马的出现的!

    看到管亥大军行进的速度很快,转眼已然逼近,我的心便安了下来,他们肯定是以为已经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才会以如此迅速的速度行军,那就显然说明他们对这里的一切不知情,我越发肯定自己的想法!

    只见当头一将体材粗壮,腰带弓矢,手持铁枪,正得意非常催马急弛,见古城里没有人出来迎接竟然也没有在意,完全没有感觉到古城的惊变,我估摸着这应该是管亥,忙悄悄的命亲兵打开东城门!管亥在北边抢了大堆的物资回来,正得意非常,一时不妨有诈,跨马直入,后面十数骑紧紧跟随,不料到四,五丈处,连人带马并十数骑一起陷到了马坑之内!

    我见时机已到,忙提气喝道:“放剑,射!”声音洪亮,远近皆闻。刹时,城上万箭齐射,如雨洒下,顿时中者无数!管亥部中军知中计,急往后退。却如何能退。后队人马拖带着粮草重瑙蜂拥而至!与急退的中路人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我急命人传令擂鼓,全军出动,其时,李显领城中人马自内往外冲杀!李固领一千军从北门杀到,曹雄领一千军从南门杀到!三下夹击!黄巾兵顿时大乱,哪还敢上前接战,纷纷四散奔逃,三人率军来将长几里的黄巾人马拦腰截断,回来截杀,如入无人之境!

    未用一个时辰,便全线击溃黄巾兵,得降卒,军器物品无数。城中的百姓见我连胜,亦是人心大定。待到入城,未多时,李显就已引精兵将管亥等头目一一绑至堂下。刘艺刚好回报完事情,没来得及走,我便随意让他在一旁,有心让他在一会说服管亥时帮一把手,李固曹雄早已被我打发去安抚降卒!

    我知道自己现在缺少人才,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少之又少,眼下不久就是群雄并起的时期了,正值用人之际,遂有心招揽眼前的管亥,亲自下台为其松绑,问道:“管将军可愿降?”

    “好不害羞!你等使诡计捉的我,我心不服,如何降你!哼!要杀要剐随便,有死而已!”想不到吃了闭门羹,虽佩服他的豪气,果然是一条好汉!但也觉得憋气,有点闹羞,我记得书上这钟情况多半都是会称降的!这时被他顶了回来,一时间倒让我想不得安抚的话语来,哑然!

    一边的李显可就没有我那么好的脾气,加上李氏族人对黄巾一向没好感,早已勃然大怒,喝声‘大胆!’大步上前一把按住管亥,对我道“主公,黄巾反上作乱,理应诛之,可须多言!”

    就这样的斩了管亥,我多少觉得有些可惜,如果能招降,不但得了一员猛将,对降兵的招降问题亦将迎刃而解,但留下来又怕军心不定,自己眼下只有几千人马,而他帐下万余多,虽然一半暂时降服,但如果让他逃了出去,登高一呼,难保这些人不会趁势反叛!左右为难,我一时也没了主张!不由看了一下刘艺,希望他能给我出个主意。

    李显出了我的犹豫,便也往刘艺那里使了个眼色。

    刘艺整了整神色,出列,道;“李将军所言极是,黄巾作乱犯上,罪大恶极,理应诛杀,不过听闻此人作为,并无大恶,思之怜之,尚可救之,主公一向英明,又先见之名,一切皆听主公发落便是!”刘艺一向都能猜到我的心思,接到李显的求应目光,暗想又不能拂了李显的脸面!干脆就来了个往中间靠,两不相帮,把烫手山芋又扔给我了,作壁上观!

    我和李显不由齐齐暗骂刘艺‘滑头’,不过眼前此人若是不能招降,留下也真是个祸根!正犹豫着要不要下令时!庭外一声喊至!“主公刀下留人!”人未到声先至,不是曹雄是谁,慌跑进来堂下一跪。

    “尚请主公刀下留人!管亥与我曾有数面之缘,我知他心存百姓,且勇不可挡,投身黄巾,想必是不得已而为之,万望主公看在属下情面,宽恕于他,我当说其降!”

    那边管亥本自讨必死!一见来人,顿时大呼“可是曹恩公?恩公怎在此?几不相见!”管亥看到曹雄大为兴奋,奋力一把挣开李显!令李显大惊,想不到这管亥有如此神力!

    “贤弟!”“恩公!”两人别后重逢,倍加珍贵,大拥而笑,气氛为之大松!

    我当然懂得把握这最好的时机,忙上前一一扶起,问道“现在愿降不?”

    “曹恩公尚且事你,吾岂有不降!”管亥应道,偷看一眼一旁怒气未消的李显,又调笑道“适才我便有心要降,奈何被此人按住俺!现既蒙不杀之恩,愿为马前一走卒!”

    李显见管亥得了便宜还卖乖,刚要发怒,我忙一把拉住,暗暗偷笑,‘他要真能按住你,你还能一蹦就起吗’却也不敢说出来,怕李显脸上不好看,为了他们今后的相处,我还得调节一下,遂道“哈!管将军能耐,啸早有所闻,何须多言,李将军乃我帐下猛将,适才有所得罪,也是为我着想,忠心可嘉,今你两人皆同在我帐下,当一并用心,不可作意气之争!”众人见我这样说,只得齐声应是!

    管亥随后又为其帐下求情,我本来就打算收编他们,顺便送他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不多时李固等也回报,得知管亥归心,齐来道贺!惟李显稍有不服,我亦不点破,今天能够收复管亥我已经很开心,记得《三国演义》里曾说管亥能与武圣关云长相战数十回合,若能善加运用,显然是一员虎将!

    原来管亥当年曾在北海谋生计,因抱不平杀一为恶之官吏,遭官兵追捕,只得在北海境内四处躲避,曹雄一向知其义勇,多次明擒暗纵,管亥才得以脱身!所以将曹雄视为恩公!后黄巾起,管亥无路可去,遂投身黄巾,想创一番事业,由于管亥武艺不凡,作战英勇,不多久就得到了张角的重用,升为大将。后黄巾败,无处容身,只得率领亲众转大批钱粮藏匿此地,以求东山再起。

    数日后经过管亥的招降,大部分黄巾兵都愿意归降,最后得兵七千余人!管亥又四处派出手下的头目,招回在附近各县的的散兵游勇近两千!使得我麾下的兵力激增!已达1万五千余人!而古城亦逾五万于人,不过始终是兵多民少,要想以三万余人供养一万多的大军无疑是天方夜谈。不过我到底大大送了一口气!七千多部众呀,适才若斩杀管亥,后果难料!实不应草莽行事!不过我有也奇怪,此处钱粮充足,不知道后来管亥为什么要到北海抢粮,怕是借口而已!

    想到黄巾兵狂徒恶霸,三教九流之徒不少,为了保证大军的忠诚,我私下又和曹雄,管亥密谈了几回,让他把这些人清理出去,对狂徒恶霸这一种我还是不手软,让曹雄出面清理,而对迷信‘太平道’这部分黄巾兵不打算实行过激的行动,采取柔和的政策,让管亥出面,若要离开,则发放一定路费,若肯继续留在古城,则予以安置!李固对黄巾兵倒没有什么太大的成见,本来还打算让李固也帮忙消化一部分黄巾,又怕他帐下的李家子弟兵处理时有过激的举动,反而不好收场,只好让他去处理旧部!

    眼下钱粮甚多,考虑到古城的规模太小,我命人拆开东,南两面本已破堪之城墙,各自扩展5里,将古城建成一中小城池,大概能容十万余人居住的规模。眼下正是时间有余,正好招集流民!

    此外,我命李固,曹雄,管亥,李显各领三千兵马日夜操练,准备实施扩张,解决目前最重要的人口,资源,税收的不足!李显终于找了个机会与管亥一战,至四十回合已被管亥杀败,到底心服,两人转而结为好友!将原来五百李家精兵改为亲卫队,由李固堂弟李高统领,余下的都拨给李源,刘艺调用!并广派亲信,四处招募贤能!

    就在我正要放开手脚,大展雄图的时候!不料天下突变,风云突起!

    ※※※

    汉末汉献帝时,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天下切齿!有志之士莫不痛恨之!

    曹操,字孟德。携七星宝刀刺杀董卓不成!回乡招兵买马!初平元年春,曹操广发檄文,欲共天下诸侯一同征讨董卓!檄文道: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发出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宙。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一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二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三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四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五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共十六路诸侯,各方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直逼汜水虎牢,大军四十余万望洛阳而来。

    董卓闻知,急命上将华雄领雄兵五万于汜水关,以拒盟军!

    天下顿时兵马涌动,刀光剑影!大战在即,人心不定,一片肃杀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