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争雄之胜者为王 > 第十三章 双簧计之关中血战
    且说刘艺暗中留在洛阳,算了一下日子,估计秦瑞等人已经出了洛阳得范围。

    这日,算起来,这已经是刘艺第三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拉,也幸好他没有让任何人进来,不然谁看到现在的他都要吓一跳,蒙头披发,面色惨白,眼睛红肿,双手卷缩,神情呆滞的傻看的房顶,精神萎靡至极,往日的飘逸,灵智早已已烟消云散,两行浊泪缓缓的流过他削瘦的脸庞,一滴一滴的落在坚硬的地板上,随之扩散,蒸发,消失。这时一幅谁凄惨、深沉,也时最令人震撼、刻骨铭心的伤心图,谁说男儿无泪,只是未到伤心时。刘艺不敢回头,因为他再也没有勇气去对面对那张薄若冰片的书信与那些让他感到撕痛的文字,他从来没有怪过的主公,他只是怪命运弄人,让他在无法承受的世界去承受这一切。

    “大人,是否可以开始"守在门外的亲兵似乎能明白他此时的心境,虽然不愿意提起,但为了他主公的事业,他还是勇敢的透过紧密的房门,他悠悠的问。

    房子里回答他的只有沉默!

    刘艺的位置到房门只不过几步之遥,却足以耗尽刘艺最后的心神,每一步都是重若千钧,以致走到房门前的他已经没有说话的精气,他唯有艰难的提手在房门上轻轻的点了几下。

    门外的亲兵会意,迟疑,留恋的看了一眼房门,随即转身而去。

    “黄天厚土在上,刘姓不肖子孙刘艺在下,在我大汉天朝万里山河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之际,不肖子孙刘艺,无德无能,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为千万黎民尽一分力,今只为个人利益,弃江山社稷安危于不顾,行此下作之策,将睿明天子与洛阳两百万黎民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实是刘姓

    一个凄凉的故事,在一个沥雨淅淅的春季里悄悄的发生

    ※※※

    一条惊天的消息在洛阳的悄悄传出,瞬间便淹没了整个洛阳,“董丞相在虎牢关大战失利,关东盟军破关在即,形势危急,董卓近日即将回师洛阳,劫天子往长安而去,更要斩杀城中所有富户,夺其财物,奴役妻小,尽驱全百姓往长安以避盟军兵势云云!”

    消息传出。朝廷上下震动,反应不一:天子夜不安寝,精神恍惚,心忧重重;文武百官或惊,或慌,或怒,一时上下不宁,议论纷纷,暴怒连连;整个洛阳富户皆尽胆裂,惊慌失措;帝都两百余万百姓畏卓如虎,小日日夜号哭,深恨董卓!一片茫茫的黑暗的恐惧向洛阳笼罩下来!

    ······

    董卓的残暴洛阳谁人不知,就在众人惶惶不可终日,拼命猜测消息的真实性的时候,无巧不成书,董卓恰恰在这个时候让天子在洛阳进行大规模征兵,补充兵力的不足,这侧消息一传出,一些曾经与西凉官兵有过节的大户人家,首先顶不住压力,怕西凉军利用征召兵源的借口,进行洗劫报复,纷纷开始抛售本家的田产物业,准备举家远迁避难,在这种风声鹤泪,草木皆兵的时刻,这些人的举动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不蒂于立即坐实了董卓的罪名,整个洛阳,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被吓得魂飞魄散,不到一日,消息遍传,整个帝都洛阳立即刮一大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

    时有皇甫嵩,朱隽等人正密谋董卓,立即抓住了这个有利的时机,皇甫嵩命人四处煽动道:“天子年幼无知,董卓把持大权,于宫中横行无忌,残杀忠良,擅作福威,今关东联军已到虎牢,董贼统兵在外,京中所留亲信兵马不多,眼下又逢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乃天赐良机!我们可暗中联络朝中忠义之士,起兵讨贼。”仅仅十日,皇甫嵩就联络上朝中的二十余位官员,上奏天子,正式取得了征讨董卓的密旨。

    至五月,随着皇甫嵩秘密的抓捕处决董卓亲信的开始,便正式揭开了这场政治大风暴的序幕,董卓亲信的反击使得皇甫嵩名正言顺的竖立了“誓灭董卓”的大旗,宣出了天子的旨意,正式指挥亲信部众横扫董卓在洛阳所留下的人马。

    一夫起,而天下应,这时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洛阳富甲百姓无不对董卓恨之三分,纷纷并力助之,势如洪水,瞬间席卷整个京畿之地,无数的人马纷纷向这面“誓灭董卓”的大旗靠拢,加入灭董的阵营。

    这场清洗董卓亲信的行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各方面的势力都参杂在其中,为了争夺这场政治风暴最高的指挥权力,以便在消除了董卓得实力后正式的入主朝廷,主宰天下,各方面的势力相互顷扎,斗得你死我活,而在一些有心人挑拨下,清洗的行动和对象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帝都顿时陷入一片烽火之中,兵刃相交,无辜死难的百姓下级官员死伤无数!

    皇甫嵩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洛阳的局势,但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引导局势的导向,皇甫嵩正式下令调集所有的部队,正式出兵征讨董卓,各路的势力阴谋家不管如何,毕竟没法拒绝这个要求,无奈之下七拼八凑,最后竟然聚集起大军近三十万,到六月,皇甫嵩领大将军位,正式起兵,统领这支由少数正规部队,大部分是家族私兵,平民的大军往虎牢关漫山遍野杀去,兵势浩大,声撼河岳,足以遮天闭日。

    真是:“虎牢烽烟鏖,洛阳硝火起!”

    洛阳惊变的消息传至虎牢关,已是深夜。及董卓闻得,魂飞胆裂,几晕阙倒地,众人忙急救而起,半天惊魂才定!

    “事已如此,丞相珍重,今大势不妙,我军腹背受敌,眼下务必要严密封锁消息,争取在最大得时间内不被关外的联军知道,另外一面派人往去联军投战书,约其三日后决战!袁绍乃无谋少断之人,况且关外叛军连日攻关,早已筋疲力尽。我料袁绍必然应允;我们则趁机连夜拔营起兵西进迎击洛阳乱军,洛阳乱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实际是乌合之众,怎是我军精锐对手,击之必溃。然后我们将计就计,洗劫洛阳,迁帝到长安,以避联军!”李儒虽然一时间也慌了手脚,却很快便安静了下来,冷静的分析了一下,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判断!

    董卓此时已是吓得半死,脸色漂白,哪里能有主意,谓李儒:“你一切做主便是,但必要抓得小皇帝,以泄我心头之恨!”

    袁绍接到关上来人相约‘罢战二日,三日后决一死战!’的消息,忙与各路众诸侯商议,有战有等,愣是商议了半天也没商议个主意出来,犹豫不定。

    主战的以曹操为主,也最为坚决,曹操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今董卓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当誓共戮之,此乃为臣之道。董卓之言不可信,时日一久,等董卓后续缓兵一道,想下虎劳,岂不难于登天,故实应鼓舞三军,继续攻关,一战而定天下。”

    袁绍其实是很赞同曹操的话,不过袁绍也不笨,这几天攻关太激烈,各路的人马的兵力损耗很大,所以这些日子一直人在军中说自己故意利用攻关的机会,削弱别人的兵力,眼前的诸侯,对自己没有意见的估计没几个,如果这时还用曹操的计策,岂不是坐实了那谣言。袁绍

    思量了半天,最终还是接收了相约三日后决战的意见,不料正中了李儒下怀!

    到第二日午时,关上就有细作的密报传来关内消息,让各路诸侯惊喜交织,激动莫比,只有袁绍暗暗懊悔不已,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一战而定天下”的决好机会!得知董卓想将劫帝至长安,诸侯无不大怒,如果那样,自己数月来之功岂不白费,遂个个心急如火,各率轻骑精兵,奋力向前!

    虎牢关守将赵岑见董卓已往洛阳杀去,遂献关而降。众诸侯驱兵而入,直指洛阳,数十万大军如泻地流水,直涌向前!

    刹时间,司隶大地上万马奔腾,大地颤动,旌旗飘展,兵器闪耀,百余万大军的交锋,上演了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撕杀!

    而作出这条“双簧之计”的始作俑者的我此时却远在千里之外自谓得意,殊不知正是自己一手撕裂自己得力谋士的心,最后让这颗一直埋藏的智星还没有迎来他最闪耀的光芒之前便陨落!

    ※※※

    却说虎牢关内,此时正进行一场殊死的较量!惊天动地!

    虎牢关上,董卓吓了个半死,兵马都交由李儒统帅,李儒先命吕布领三万西凉骑兵为前锋,中间更有西凉军中最为精锐的三千飞熊军。樊稠、张济为副将,各领精兵三万左右两边杀往洛阳,让董卓引兵五万居中,自己却与李傕、郭汜领五万人马断后,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阵势滚向洛阳。李儒自己也知道,如果吕布不能突破洛阳乱军的防线,那么西凉军可能就要在这里消失殆尽,感觉自己会把一切压在吕布身上,有些发闷,毕竟自己从来都看不起他!

    雍州步兵多半体格强壮,能征善战,拥有大汉第一军的荣誉,厚厚的铁甲,长长的刺枪,锋利的枪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整个队伍在强劲的风中卷起漫天的尘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前进,那种沉重的肃杀极度强横,足以逼人喘不过气来!而西凉骑兵则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王牌部队,除了幽州乌恒骑兵无以与之抗衡,董卓帐下骑兵共三万有余,比关外联军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正因为有着这两支王牌部队,董卓才有可能蔑视天下,独自尊大!

    朱隽所领的二十万大兵自出洛阳,急速的前进,这群大兵胸口同样积压着对董卓的一团恨,一股愤。依仗着人多势重,斗志昂扬!

    战斗在人最想战斗的时间终于发生,朱隽军与吕布所率前锋大军在洛阳10里外遭遇上拉!

    ‘这么快就来拉,不是应该在虎劳关那边与诸侯联军厮杀吗?’虽然对董卓得西凉军来的得那么快有些吃惊和不解,但朱隽作为一个征战沙场得老将,经验丰富,在远远的看见西凉兵马时,估计已经没有办法估计到前锋的少量部队,当机立断,马上催促后军加快集结,同时对自己所在的中军进行了调整,这是部队的主力,约十万众,这支中军携带着的对董卓的愤恨,再看到西凉兵马的同时便彻底的发泄了出来,充斥着整个上空。就连对面的西凉骑兵亦能清楚的感受到,心为之一凉!

    朱隽前锋军则没有那么的幸运,与吕布的前锋一接触,双方甚至连阵势都没有列住,一接近便是你死我活的冲杀。

    西凉骑兵以三万人去冲击对方十万多的大军,大小将校嘴里不说,心中发涑却是在所难免。但往往的事实告诉他们:越是艰难的环境就越能激发人的求生yu望,一比七的比例,要想生存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杀!杀!杀!杀光前面的所有人!每个士兵穿上盔甲的第一天就知道,战争就是这样,千分的残酷与千分的现实——你死我活!

    大战已经开始

    朱隽的中军主力借着前锋厮杀的时间,集结成锥形阵,四万重兵在前,这群为愤恨所蒙蔽的大兵开始发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以仇恨顶住了西凉骑兵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而两边的士兵渐渐突前,渐渐形成半月状,呈现出吞没这三万西凉精锐骑兵强大气势。骑兵不同于步兵,将骑兵用于冲锋,一旦冲击不能突破步兵的防线,那就是这支骑兵覆灭的开始,失去了冲击的威力,骑兵在步兵面前和引颈待戮的平民没有什么区别,

    ‘吕布那厮果然不懂兵法,把主力骑兵置于一个点上,又没有优势的兵力,在我弓兵的防守下,如何能突破我的阵营’朱隽有些想发笑,朱隽知道自己的大军虽众,但远不及西凉军来得精锐,而西凉骑兵对自己的大军又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朱隽也是孤置一注,将自己主力最精锐的的部队放在中路,实行两翼的包抄,以兵力的优势消灭对方。这时见吕布上当,大局已定,不由大缓了一口气,得以重新掌握兵权,朱隽不敢不意,却也不无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