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争雄之胜者为王 > 第十六章 龙城闲情 二
    布料店不小,布置得也很精细,下有粗布麻衣,上有绫罗绸缎,也有一些做好的衣服摆放壁上。看得出来小店做得很火热,收益不小。‘也有自己的一分政绩把。’我心道。

    玲儿三人早就迫不及待,在那边东看西瞧,看这看那,议论个不停。秦瑞一大块头站在我身后,秦瑞不善言语,见多不怪;不过后面的过客倒没有敢进门的拉,少见多怪呀!

    女人买东西你让她快看快买是不大现实的,古代的和现代没两样。也正好乐得我和店小二客套一番,才知道布料店的掌柜姓李,竟然还是李源家族的远房亲戚,知道李源在龙城当了官,有了势力,特来这里做些生意,也好有个照应。

    不一会,李掌柜也急忙出来照应道:“这位公子今天前来不知是选些布料还是选点衣服?尚未请教公子贵姓?”

    我道:“掌柜客气拉,在下姓楚。”指了指玲儿三人“她们想挑点衣料,当然有现成的好衣服也不防取出来一观呀。兴许能有中意的,掌柜的就不必招呼我了!”

    “原来是楚公子!久仰!”做生意的人果真是精明高人一筹,李掌柜一眼就看得出来玲儿端庄华贵,李晶精华扑烁,定是女主子无疑,而小青是个丫鬟。忙跑过去招呼。笑问:“两位夫人想要点什么,本店的可都是上好的料子,而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夫人大可放心。像这一款就不错,是最近流行的,小店已买出不少!”李掌柜越说越起劲,拿起一块紫色的布料比划着。

    不知道那边早已闹了个大红脸,两人闻得掌柜所言。都是大羞而红扑扑的脸蛋,泛起朝霞一片,直到玉脖;心如鹿撞,螓首低垂,玉手不停直搓衣角;更不时的瞄我一眼,和我目光一触吓得又立时垂了下去,又羞又喜的美样儿!少女风情,娇媚动人,真是我见犹怜!

    李掌柜看得目瞪口呆,不知两位“夫人”为何反应如此之大。但也不敢多问。

    我也闹了大窘!这李老板可真是会说话呀!看了还在娇羞不已的两人,知道自己不说话是不行拉。走过去道:“李掌柜见笑拉,内人极少出门,鲜见生人,一时不适而已,无妨!掌柜可拿写成色比较好的出来把,内人兴许想多买一些回去。还有要是有女人饰品也拿点出来,要上好的,也要挑一些回去。”我想起文姬!也要送她一些东西把。

    “哦,哦!老朽这就去,公子稍等!”原来贵重的东西多放内堂,客人要观赏方才取出来!李掌柜应一声,让小二看着铺面,跑内院去拉。

    玲儿怎么不说话拉?只有小青的轻微嬉笑声。

    我慌回头,不料两人仍然还是通红一片,一脸娇羞,螓首胸前。正想着少女心事,那份妩媚美艳真叫我心旌摇荡,热血腾涌。

    我捉狭心又起,靠近深吸一口淡淡的幽香,轻问:“两位夫人可满意为夫所言,可还要点什么吗?”

    一言惊醒深思的两人,李晶大羞,樱桃小口半张着急促地喘气,小毛手遂起,雷鸣般落下。“啸哥哥欺负我!”“打你!”“坏死拉!”······

    躲闪不及呀!

    玲儿可还是比较淑女点,虽然与我最熟,亦最娇羞。只是不停的白我几眼,光亮耀人!

    李晶追着我打闹了一会,布店前就已经聚集了不少过客,要不是秦瑞在门口堵着,早近来看热闹拉。见此时情景,那能不议论纷纷。

    “这女真凶!”

    “敢打相公!?”

    ······

    我心暗乐!人越来越多,李晶毕竟是黄花大闺女一个,人人都这样说,小脸那里还挂得住,一拉起玲儿就往人家李老板的内院跑。“坏哥哥,不理你拉!”

    怕自己被认出来,我忙叫秦瑞驱散围观的人群。

    经此一闹,玲儿三人那里还敢久留。心跳未停,媚眼不断!最后匆匆选了几匹上好的料子和一些手饰!嚷嚷着就要回去!

    “我还要四处走一下,秦瑞你先随她们回去。一会到龙风酒楼找我!小心点!”

    “主公,刘军师吩咐,俺要跟着你的。”怕我有危险,秦瑞有点犹豫。

    “啸哥哥还要去那,那我也要去,我哥也让我跟着你!”李晶嚷着,小脸仍是一片红润。这丫头,真是五月天,变得快。玲儿仍是一脸娇羞,但目光中满含依恋。“啸哥哥!”

    最难消美人福呀!没办法,先陪她们回去再出来拉。

    一路欢笑!

    ※※※

    龙风酒楼在龙城算是大有名气拉,故而我也知道。来这里的人喝酒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人员往来十分热闹。当然想知道最快最新的消息也就最好到这里拉!

    我和秦瑞到楼上靠边要了一张桌就子,要了酒菜!这里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只见远山如黛,烟波浩淼,云雾激荡,水天相击,心胸为之一宽。

    往楼上四处粗略看一下,大概只有二,三十人。对于一百多座位的龙风酒楼,算是少有的景象拉。秦瑞好杯中之物,难得来一次酒楼,我示意让他随便!

    “是。主,公子!”秦瑞应一声,一手抓起一只烤鸡,一手端起大碗自个也能畅饮起来。要是刘艺也在这里就好拉,两人定能喝个痛快!

    呵呵!贪杯要我背他回去可就惨拉!

    渐渐,酒楼里人多了起来,数人围成一桌畅谈不已!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楼上楼下里一片嗡嗡声,却是听不清在说什么。

    离我不远的是三位庄稼汗,风尘仆仆,几杯酒下肚,嗓门打开。左边一人道:“老张,前几日听说太守要广招民工扩建南北城墙,今日本打算让俺小牛去报名,谁知道队伍竟派了好几里,排了半天也没有等上。看来一会还要去等上半日呀!”

    老张应道:“老何说得对呀,我等刚从历县迁移过来,现在又不曾是下田的日子,不找份活顶着,家里几口可难挨呀。俺大儿子已经参军,二儿又没成丁,家里没有劳力呀,一会再去。”

    中间的一个道:“老张你嚷嚷什么呀,你儿子当兵,听说最近太守好象要出征渤海,没准你儿子立了大功,还能混个将军什么的当当。眼下找不着活,明日可难办咯,快想想点子!”

    三人右手一桌的年轻儒生突然插话说道:“当兵有什么好,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命如风中残花朝不保夕。其实大家都是天朝子民,和和气气商量不行吗,非要动刀动枪,杀的血流成河。这样杀来杀去和不知道德信义为何物的禽兽何异?郡守大人穷兵黩武,一郡竟有数万大军,可知其野心!”

    同桌的一个儒生长叹道:“李兄说的有理,都是因为有了这些当兵的大家才活的这么苦,如果没人当兵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可惜这种道理新太守竟然还不懂。”

    别看秦瑞是大快头,以为马马虎虎,虽也喝几大碗,但耳朵可灵着。闻言大怒,正要拍案而起。我忙一把拉住,费了好大劲好把他安定下来。

    小人之儒,虽日赋万言,不过老鸦聒噪。何必要和这些书生计较呢!

    我不禁觉得好笑,真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些书生根本不懂军旅之事,一心只想忠义之名,既不明地理,又不知后勤。

    庄稼汉的倒是急事啊,目前帐下人才奇缺,很多工程都开展不出来。“扩大就业”对我来说又岂能不熟。但眼下李源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郡里的各项事务。如果不是是仪等人帮忙,连现在的局面都维持不了啊。

    老张想到自己儿子在军中当兵,亦不同意儒生所言。与儒生辩论开来。

    这边说当兵好,报效朝廷!

    那边道兵祸连绵,四方不宁

    结果倒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偶尔从里面传来一两声尖锐的叫喊,让人知道里面有人正在辩论。

    青州祸乱,百姓流离,且乐安南部及周围各郡,黄巾猖獗,势力复杂。方今钱粮尚足,所谓未雨绸缪,广购粮草,安抚流民,招兵买马,乃首要之势。时不待我也。

    被几个书生一搅,想来今日也没有什么收获,叫起秦瑞便要回去。

    不知道是因为我被人说了,还是他自己的酒菜吃不成拉。临走时秦瑞从人逢中冲进去,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几个儒生,大拍其酒桌,引起一阵的小骚乱!

    呵!生性旷达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