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听雪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目录

    第一回 赈民饥包公奉旨图计害庞相施谋

    第二回 孙兵部到关权理狄元帅奉旨征西

    第三回 火叉岗焦先锋问路安平关秃总兵阵亡

    第四回 正平关焦廷贵大败单单国秃天虎原因

    第五回 秃番兵生擒二将狄元帅认错求和

    第六回 石郡马沙场斩将多花女雪恨兴兵

    第七回 狄元帅求和被辱乌麻海中箭身亡

    第八回 巴三奈坚守石亭八宝女兴师议敌

    第九回 乾坤索生擒宋将石亭关大破南兵

    第十回 狄元帅出关迎敌双阳女上阵牵情

    第十一回 狄元帅被捉下囚牢八宝女克敌思佳偶

    第十二回 美公主得胜班师硬将军断头不降

    第十三回 证姻缘仙母救宋将依善果番将劝英雄

    第十四回 却姻缘公主苦怨暂合婚宋帅从权

    第十五回 假哄娇妻番王封爵真投烈将张忠说因

    第十六回 闻飞报图害中机关强奏主奉旨拴家属

    第十七回 飞山虎汴京探听狄元帅痛母囚牢

    第十八回 八宝女真情待夫主狄元帅假意骗娇妻

    第十九回 全大义一心归宋怨无情千里追夫

    第二十回 狄元帅骗关逃国八宝女感义从夫

    第二十一回 出风火夫妻分别离单单五虎征西

    第二十二回 景花沙献关投降宋将军斩将立功

    第二十三回 景花沙战死白鹤关李将军大败酥而岱

    第二十四回 白鹤关黑利逞威沙场地狄青破敌

    第二十五回 闻兵败辽王议敌夸骁勇太子兴师

    第二十六回 达麻花遇宝归原扳天将兴师拒敌

    第二十七回 扳天将回转白鹤关飞山虎求救单单国

    第二十八回 贪酒食刘庆被擒询囊中公主得书

    第二十九回 却求救番君劝女明大义公主提兵

    第三十回 到三关焦孟讨救兵出单单公主逢二将

    第三十一回 赛花公主大破重围星星罗海沙场殒命

    第三十二回 解重围夫妇谈情下文书辽王议降

    第三十三回 飞龙定计报夫仇黑利阴魂现妻眼

    第三十四回 归单单夫妻分别降辽国宋将班师

    第三十五回 到三关忠佞谈言回本国宋帅复旨

    第三十六回 杨宗保显圣逐冤魂狄元帅班师参圣上

    第三十七回 奏诉前因明君剖断叙谈别后狄后宣亲

    第三十八回 南清宫姑嫂谈心赵王府娘儿聚首

    第三十九回 论功封爵狄青升王立志报仇番女密访

    第四十回 番公主相府诉夫冤庞国丈书房思偶合

    第四十一回 荐行刺庞洪托友居王府狄青思妻

    第四十二回 假结姻缘奉旨完娶真迎花烛不进洞房

    第四十三回 平西王守义却欢娱狄太君知情调儿媳

    第四十四回 从母命遇害却除害报夫仇图杀反被杀

    第四十五回 鲁莽将夺首级报信刁佞党乘机隙施谋

    第四十六回 奏冤陷元天收宝命审断宋帝差臣

    第四十七回 审疑案崔文辞办赈饥民包拯回朝

    第四十八回 包公奉旨审疑案杨滔此时掩真情

    第四十九回 询丫鬟真情透露赚凤姣曲折详明

    第五十回 露奸谋杨户部招供图免罪庞贵妃内助

    第五十一回 审奸谋包公复旨消罪案宋帝爱亲

    第五十二回 悔前非杨滔改过送骨柩张忠往辽

    第五十三回 辽邦主假贡天朝庞国丈婪利受贿

    第五十四回 国丈通辽害狄青宋主信谗惑奸计

    第五十五回 验假旗狄青触君求赦罪莽将飞报

    第五十六回 平西王死中得活嘉佑王发配功臣

    第五十七回 庞国丈谋图托驿丞平西王起解游龙驿

    第五十八回 到驿所平西王遵旨嘱王正庞国丈催书

    第五十九回 存厚道驿丞告害点门徒王禅赐丹

    第六十回 装假病真诚嘱托遵师言诈死埋名

    第六十一回 莽将军飞报凶信仁慈主悔忆功臣

    第六十二回 众文武祭奠平西王二将军迁柩天王庙

    第六十三回 灵丹药狄青还魂天王庙仙师赐宝

    第六十四回 接公主二将回本邦观星象崔爷断武曲

    第六十五回 西辽国犯界兴师大宋朝君臣议敌

    第六十六回 宋帝开兵思勇将包公月夜访英雄

    第六十七回 忠臣直告王正原谋代主分忧包公察访

    第六十八回 包公密访赚英雄武曲埋名见铁面

    第六十九回 访遇英雄包公劝仕金銮立状国丈金输

    第七十回 包龙图立状开棺武曲星埋名又现

    第七十一回 活英雄国丈忍气复君命包拯抑奸

    第七十二回 输立状庞洪降级承君命五虎提兵

    第七十三回 救三关五虎兴师言讥诮兵部忿气

    第七十四回 破大敌宋辽对垒立功劳石玉交锋

    第七十五回 张将军出敌抵辽将两豪杰山林救英雄

    第七十六回 遇英雄张忠劝仕逢勇汉元帅收将

    第七十七回 破辽营狄元帅奏功败番将新罗国添兵

    第七十八回 荐大将辽主复兵伐新罗宋军大战

    第七十九回 辽将军逞勇被擒狄元帅沙场破敌

    第八十回 阵密困英雄开阳镜大破妖法

    第八十一回 劫宋营乌山罗中计败回国麻麻罕捐躯

    第八十二回 闻兵败新罗国议降允投顺狄元帅班师

    第八十三回 奉帅令孟将军报捷伐西辽扒山虎破关

    第八十四回 惧大宋辽王逢野道议破敌老祖领兵符

    第八十五回 施法宝花山逞能遇妖术虎将被陷

    第八十六回 鬼谷师灵丹救将花山祖赛法沙场

    第八十七回 斗法宝花山逞能收野道王禅借宝

    第八十八回 劝番君仙母善点化离单单公主再西行

    第八十九回 镇妖球云内收蛇怪飞山虎夜里劫辽营

    第九十回 收野道夫妻重叙会遵师命鸾凤又分离

    第九十一回 西辽臣恳切求和狄元帅仁慈允降

    第九十二回 辽王贡献珍珠旗宋将验明传国宝

    第九十三回 五虎将平西辽国狄元帅奏凯班师

    第九十四回 成大功归家见母复旨命当殿参君

    第九十五回 当金殿试验真旗达朝廷鸣攻国贼

    第九十六回 搜相府贪赃败露证国贼瓜葛相连

    第九十七回 嘉佑王违法私亲平西王荣封赐爵

    第九十八回 孙兵部回朝到案包龙图审断

    第九十九回 定奸罪包公上表溺庞妃宋主生嗔

    第一百回 狄太后扫除君侧庞贵妃绞死宫中

    第一百○一回 正典刑奸臣被诛忆妃子宋主伤情

    第一百○二回 遵国法庞孙回籍叙奸苗作恶多端

    第一百○三回 萧天凤镇守三关张将军洞房花烛

    第一百○四回 苏都督入赘纳英雄安乐王奉旨朝太后

    第一百○五回 遵宣诏公主到中原大叙会狄府排筵宴

    第一百○六回 平西王骨肉谈心狄王爷进呈贡礼

    第一百○七回 八宝女朝参天子李太后主结姻缘

    第一百○八回 平西王请旨荣归余太君宴邀公主

    第一百○九回 狄太后姑嫂回乡安乐王闲中判断

    第一百一○回 修狄坟张文料理送荣归兄弟同心

    第一百十一回 到家乡狄爷拜探复旨命包拯回朝

    第一百十二回 完祭奠太后返驾大团圆五将荣归

    第一回 赈民饥包公奉旨 图谋害庞相施计

    诗曰:

    圣主登基天下宁,万民欢乐兆升平。

    妒贤国贼开端衅,导引君王费钩兵。

    话说大宋开基之主太祖赵匡胤,此位天子,原乃上界赤龙临凡,英雄猛勇,豪侠情怀,创开四百年天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位于后周而归一统。前书已有两宋表明,兹不絮谈。且说大宋相传继统四世仁宗嘉祐王,当时天子英明,群臣为国,四方宁靖,百姓安康。前者宋太祖既殁之后,杨家父子众英雄相继而亡。今者人得五虎,英雄佐粥,保护江山,扫除国敌。后话休题多表。

    忽一日,仁宗天子临朝。但见祥光灿烂,瑞色辉煌。是时众文武百官员朝参已毕,文归文位,武列武班。有值殿传宣官说:“万岁有旨,众臣有事启奏,无事卷帘退班。”不一会,有陕西本章一道启奏天子,奏本官呈上奏表,天子展开御案看罢,只为着陕西地禾稻失收,十分饥馒之岁,万民冻馁,苦楚难堪。天子看罢一想,复又开言呼声:“包卿啊,此一段忙劳,又要你代朕施行。只为陕西饥年延缠,不得不要准日起程,到此开仓以救众民。”包爷说:“臣沐我主隆恩,虽粉身难报,何独小小之劳”天子大悦,拂袖退班,众官归府。次日,天子降旨金銮殿,大排筵宴,与包爷钱别。众大臣俱到金銮与包龙图饯别之际,百官各敬三觞,也有一番行别之言,不须细表。宴毕,包爷众官谢过君恩退朝。

    单说包爷回转府中不敢停留,即要登程,有夫人早已安排钱别宴。夫妻对酌,夫人说:“愿相公一路平安,完了公务,及早回来。”包爷称是。吃酒数盅,抽身辞别,即日行程。众文武官员俱来送别,包爷一一辞谢。相别众官,三声炮响,一路渡水登舟而去。所有城都内外,众百姓一间包爷起程,水陆一路俱有香花焚烛送行。这包公非是汴京众民知他是个铁面无私的忠臣,就是普天下也知他断明多少疑案奇冤事,救尽不堪枉屈被陷入,或有鬼魂告状,或夜梦诉冤情有传说他日断阳间屈,夜察阴府冤,倘枉死尸骸未腐,还能救活回阳。此话也难辨真是否。但当时百姓知他是个大忠臣,是以恭敬如神,一路香烟不绝,不多烦说。这包公一路而去,有各地方上文官武职迎送纷纷,包爷倒觉安然,径往陕西延安府去了。

    非止一日程途,暂且不表。再说此时大宋朝内九三八候以下文武官员,忠臣为国君多。独有一党权官居群上,位压百僚。此人姓庞名洪,仁宗王选了他的大女儿为贵妃,侍御宫中,隆宠非凡。他正是仁宗王的国丈,现为宰相钧衡之位。他之为人,立着妒贤嫉能的狠心,怀着诡计凶谋的恶念。在朝所惧包公一人,与着狄青素不相睦。又有二女婿姓孙名秀,此人也为兵部之职,与狄青有杀父宿仇。这狄青何故与他结下此仇只因狄青之父狄广在朝与孙秀父亲不睦,后被狄广所杀,是故孙秀怨恨狄青。所以翁婿串通一党,二人独畏包公。当日见他领旨馑饥去了,却中二人陷害之怀思。

    一日,孙兵部摆道来到相府,家人传进,这庞洪吩咐请进相见。孙兵部下轿走入中堂,见礼毕,吃过香茗。这二人闲谈一会,庞国丈叫一声:“孙贤婿啊想起三关狄青这小畜生,与老夫作对,贤婿你也尽知。前者西辽国王兴兵侵犯瓦桥关,包拯这老儿保举他提兵前往救瓦桥关。此时老夫与着王天化女婿商酌要夺此功劳,当殿比武,王天化死在他金刀之下。此女婿身亡,皆因这小畜生而来。圣上怒责他误伤之罪,又被狄太后救了他,赦其斩罪,领了兵马大破辽兵。后来西辽复兴兵犯境,所以老夫仍荐他出敌,料知此日兵强,辽将勇猛,意欲借刀杀人,消了胸中忿恨。不想这小畜生本事果然厉害,更有一班小狗才亦是凶狠不过的,西辽兵将依然又被他杀得大败,杀却赞天王、子牙猜。大孟洋、小孟洋、薛德礼等,辽兵数十万杀个尽馨尽绝。圣上十分大悦一封他为平西总镇大元帅,镇守三关,威风显耀,隆宠非凡,其实想来气他不过。前时包黑子在朝害手害脚,不能算账。得他如今黑子去了,我想下一计摆布他了。”孙兵部说道:“岳父,小婿原为着狄青这小畜生,故此特来商议。不知岳父有何妙计摆布他,说与小婿得知。”国文说:“贤婿,明日只消如此如此,上本奏闻圣上,必然准奏。那时岂怕狄青好汉,四将英雄,管叫他身丧番邦之地他纵是三头六臂的英雄,焉能保全”孙秀说:“岳父且慢快情倘若西辽国果然兵微将寡,杀他不过,情愿投降,岂非他的功劳又更大了此一节也要算到,方为妙用。”国文说道:“若然狄青一去,则三关必调别人镇守。待老夫在圣上驾前保举贤婿调往三关,如此如此摆布他,你道如何”孙兵部这才大悦,说道:“岳父果然好妙计待我明日奏知圣上罢了。”此时,孙兵部告别出了相府,转归府中,不表。

    且说次日天色黎明,五更鸡报晓,百官谒龙颜,文武官员叙集朝房内。少停间,万岁登了金銮殿,排开龙案,文武朝参已毕,分列两行。有值官传旨说:“万岁有旨说,众文武有事启奏,无事卷帘退班。”旨意一传,忽左班者闪出庞太师,俯伏金阶说:“陛下,臣有事启奏天颜。”万岁开言说:“庞卿有何事,且奏上来。”国丈奏说:“臣因西辽国去年曾经兴兵侵犯我中国,全亏得五虎将军英雄,尽把他人马杀得大败而去。虽然目下安然无事,想来这辽王念头不少,一时未必肯倾心归服,恐防有再起风波。况西辽乃偏邦小国,理合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岂敢擅动干戈,兴兵犯境,有损天威,与叛逆可比。虽经狄青杀退,不过暂解一时之患耳。望陛下龙心详察。”万岁开言说:“依卿主见若何”庞国丈说:“陛下在上,臣思下国冒犯天朝,律该兴兵问罪,岂容轻恕依臣愚见,莫若及早兴师问罪,使各番王知道陛下天威,严御强立中国,则我中国永无侵凌之患。臣虽不才,但忧国之心太重,伏乞陛下准臣所奏,天下安宁,臣之愿也。”

    嘉祐王闻奏,开言说:“卿所奏者,无非使各异邦畏服,知道大宋有人故耳。依卿主见,保举何人提兵前往”庞洪说:“臣思西辽国雄兵猛将尚还不少,我邦虽有几家武将,奈何不堪往的。呼千岁、高千岁已经年迈,以下看来亦无可当此任之人。况且目前杨宗保如此英雄,尚且亡于此地。如今天波无佞府只剩得这些寡妇孤零的裙衩。杨元帅虽有子文广,奈他年少,武艺未精,舍此之外,别无可往之人。想来除非雄关狄元帅与四虎将。若然差他前往征剿,必然成功。”万岁听罢,就开言叫一声:“庞卿,朕思这西辽小国虽然无礼,他还为一国之主。一时愚见,兴兵犯界,朕意想他败去以后,未必敢再来了,可略宽饶。且命狄青提兵前向西辽去,见景生情便了。”庞洪说:“抚恤小邦,仰见陛下圣德仁慈。但国法森严,焉可草草宽恕将来各小邦见陛下国法从宽,效着西辽,终为不美。代国问罪,乃照律而行,以正国法,为何陛下命狄青前往见景生情微臣所不解,伏乞圣上谕臣知之。”万岁说:“庞卿有所未知朕意。差狄青前往,如若西辽王畏罪求降,则准其年年献贡,岁岁来朝;若不畏服求降,然后征讨便了。”这等分说,原是嘉祐王一点仁慈不忍之心。庞洪听了,也不敢多言再奏,俯首不言,又生一计,奏说:“陛下,臣问西辽国曾有一榻珍珠烈火旗,乃是人间至宝。如若归服求降,须要此旗贡献,方可准其投降。若无此旗,不准他降,仍以兵征伐。伏乞陛下准臣所奏。”万岁说:“依所奏。但思三关要地,狄青五将提兵去了,差何人前去镇守才好”庞洪说:“臣思兵部尚书孙秀可往。此人足智多谋,用他守此关,万无一失。”万岁开言点头说:“卿是朕的御连衿,他去守关,朕才放心。”即忙降旨杨户部,往三关调取狄青,孙兵部奉旨守关。二人领旨谢恩既讫。万岁拂袖退朝,各臣回府。此时庞洪得计,孙秀也要打点行程,前往三关代守。此回有分教:

    英雄虎将边关去,嫉妒奸臣陷害来。

    第二回 孙兵部到关权理 狄元帅奉旨征西

    诗曰:

    忠佞从来各异途,一人误国一人劳。

    奸谋啜主干戈动,五虎兴师枉用劳。

    且说三关狄元帅平生梗直,铁性无私,智勇双全。自从幼年山西家乡遭逢水难,王禅老祖救了他,带上水帘洞传授兵书武略,知他仙道无缘,王侯有位。学艺数年,命他下山扶助宋君,原是一条国栋金梁,与单单赛花公主有宿世良缘。自从押送征衣,上年大破西辽,仁宗天子知他英勇,杨宗保败亡,便封他镇守此关。号令威严,兵遵将应,就是朝中文武,何人不看重这小英雄又是狄太后娘娘的侄儿,外有包拯、潞花王提弼,所以庞、孙屡害不遂。这狄元帅不独一人镇守此关,还收得四位英雄与他结义拜为兄弟,如同亲情手足。一名张忠,一名李义,一名刘庆,一名石玉,四位英雄与秋元帅为五虎将。若各小邦闻得五虎将之名,闻风而惧。帐下又有二位英雄,一姓焦名廷贵,他是焦赞之后;一孟定国,是孟良之后,二人亦在狄元帅帐下,多是情同意合。自从前时狄元帅箭杀了赞大王等,大破辽兵之后,狄元帅仍令四虎将天天哨探,以防辽兵复作。忽一天,元帅升帐,与范仲淹、老将杨青谈言,一会二人辞别去了。原来范仲淹、杨青御史,仁宗任命他们到此同守雄关。老将军杨青是当日杨延昭的家将,跟随守关,立了多少汗马功劳。二人在此与狄元帅同志合心,是以常常在此叙谈国务。当时元帅独自静坐,计念前时,叹声说:“可惜杨宗保元帅当世英雄,沙场丧命,化血身亡,忆想起令人实乃惨伤也。本帅叨蒙圣上洪恩浩荡,简授都总,已戎守边关三载了。细想本帅前时当殿考武,只为伤了王天化,几乎身亡。幸亏狄太后救了性命,死里逃生。不想这庞洪与孙秀二人结为一党,计害多般。幸托上苍庇佑,屡害本帅不成,皆吾之造化。又思前日西辽国兴兵犯界,难得杀他大败逃回,犹恐这辽王一时未必肯倾心畏服,还有防干戈之患,是以本帅天天令四位贤弟前往哨探,日日操习军兵以防不测之虞。又得兄弟四人不惜心劳,与本帅分犹,真难得也。但愿得四海升平,君民安泰,本帅深望也。所虑者庞、孙二人,贪婪财贿,拨弄朝纲,久后犹恐国家不宁。”

    狄元帅正在计思,忽有小军进来说:“启上元帅,四位将军进来交令,候元帅爷将令。”元帅吩咐进来,不一刻,四虎将军一齐到了,来至帐前,参见元帅说道:“启上元帅,末将等奉令操军已毕,如今来交令了。”元帅说:“众位将军多受辛劳了”传令各将士兵丁俱有犒赏酒筵。出令毕,又说:“你们众兄弟且往后堂吃酒罢。”四将与焦、孟六人谢过元帅往后营而去,卸下盔甲兵器有小军拾去,牵出马匹喂料,六位将军然后开怀畅饮。当时元帅又请至杨、范二人同酌。此夜关内众将大小三军一同吃酒。这狄元帅缘何忽又犒赏众军只因众军奉令操军,乃军情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