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浪迹三国之一代帝王 > 第七章汜水扬威
    董卓专权汉不兴,

    曹操矫诏讨国贼。

    汜水关前初立威,

    自此名声喻天下。

    刺史府内,韩馥高居堂上,众文武分列两边。我单膝跪地道:“不知主公今日急召吾至,所谓何事?”

    韩馥道:“现今董卓专权,朝纲不正,社稷不兴。近得曹操文书,号召天下英雄共诛国贼,扶兴汉室。此乃每个大汉子民义不容辞之事。故吾决定出兵讨贼,今召汝来正为此事。”停了一下道:“吾已令潘凤为先锋先行,吾自领大军居中,想让汝领后军随后,不知公意如何?”

    我高声道:“必不负主公所托。”

    当晚我便将此事告之田丰等,典韦咧嘴道:“这下又有的打了,俺的手正痒的很呢。”

    赵云道:“主公武艺高于潘凤,却不委于重任,可见韩馥也非成大事者也。”我一笑置之。

    田丰拂须道:“不知主公对讨懂之事有何看法?”

    “我观天下诸侯讨董必先推一盟主,以统一行动,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虽多然力不集中,易被董贼一一击破。”我道。

    “如此,主公以为谁可担当?”田丰续问道。

    “非袁本初莫属。”

    “何以知之?”

    “袁绍四世三公,门徒遍布天下,威望与实力皆在众诸侯之上,必会被推为盟主。”

    “主公之见是也。”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邹凤的时候,她凤眸含泪,抱住我久久不放,但也颇知大义,只是不住的叮嘱我要好好保重身体,她会在这等我平安归来。一夜无语,有的只是无尽的缠ian和激情。

    探子报:“主公已和众诸侯会盟,共推袁绍为盟主。现令袁术监督粮草,任命孙坚为先锋,直抵华雄固守的汜水关下。”我令其再探,探子领命而去。

    谓田丰曰:“公以为孙坚此去若何?”

    田丰道:“孙文台勇烈,必不辱其先锋之名。”

    我道:“公言差矣,吾观孙坚此去必败。”

    田丰惊道:“何以知之?”

    我道:“孙坚勇则勇矣,然袁术乃奸诈小人,其总督粮草,怎会让孙坚坐大,必会断其粮草,坚军无粮当以何敌华雄,以知其必败。”

    田丰听得不住点头:“不想主公分析的如此之透,田丰拜服。”

    我笑道:“你也不用夸我了。”接着道:“看来我们还是去帮孙坚一把吧。”

    黑夜,月白风清。

    坚营。一片火起,照亮半边天。坚军顿时乱成一团,到处乱窜。华雄军皆大声道要活捉孙坚,孙坚速上马,对上华雄,斗数十合,胜负不分。江东众将各自混战,惟有祖茂紧跟孙坚。

    看看快抵挡不住了,就在这时一枝军突入,当先一员大将,长的玉树临风,气势非凡,舞通体黑色长枪,激起阵阵血雨。孙坚见救军到,抖擞精神,聚集众将,重拾斗志,酣战华雄。

    华雄见救兵到,速退。孙坚便要追赶,听背后有人道:“孙将军莫用追了。”

    孙坚勒回马道:“不知将军何人?孙坚在此谢过将军的相救之恩。”

    “吾乃冀州刺史韩馥帐下秦羽,行军到此,望见火起,便领军前来,不想是将军受困于此。”我在马上回礼道。

    孙坚又道一声谢,接着又道:“公刚言不必追赶华雄,不知何意?”

    我笑道:“华雄必为吾所擒矣,何追之有。”

    孙坚惊道:“何也?”

    我神秘一笑道:“不久公自知矣。”

    遂与孙坚同入大帐,以候佳音。须臾,探子回报:“赵将军和典将军生擒华雄,现已在归营途中。”

    孙坚问道:“华雄如何被擒?”

    探子道:“华雄被孙将军击溃后,在撤往汜水关的途中遭典将军截杀,损失大半,华雄杀条小路而走,不想被早已等候的赵将军用拌马索拌倒坐下马,跌于地上,军士群起而缚之,因而被擒。”

    孙坚惊道:“不想秦将军如此大才,孙坚拜服。”

    我笑道:“略施小计尔,吾只是令典韦于路截杀,料华雄必投小路而走,令赵云设拌马索以待之,不想其果中吾计,纯运气尔。”孙坚再次拜谢。

    不久,赵云,典韦入帐。典韦咧嘴大笑曰:“果不出老大神算,华雄这厮国中计矣,现已擒于此,不知如何处置?”

    我对孙坚道:“全由孙将军做主。”孙坚令斩华雄以立威。

    袁绍升帐,探子报:“孙将军被华雄劫营,几乎落败之时,得一少年将军领军击溃华雄而得救,并于路设伏生擒华雄,现孙将军已下令将华雄斩首。”

    袁绍道:“可知那少年将军是何人?”

    探子道:“好象是韩刺史帐下破虏校尉秦羽。”

    袁绍道:“韩刺史帐下可真是人才济济啊。”

    韩馥笑道:“盟主谬赞了。”

    须臾,我与孙坚至,入帐。我单膝跪地道:“末将来迟,请盟主降罪。”

    袁绍笑道:“秦将军生擒华雄,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我道声谢后立于韩馥身后。袁绍接着道:“孙将军请坐。”

    孙坚质问袁术道:“今天下英雄共起伐贼,盟主令汝总督粮草,任我为先锋,而将军去听谗言,不发粮草,如无秦将军及时救援,恐坚已不在此地于和公说话矣,将军何安?”

    袁术惶恐无言,袁绍也责其不该如此。袁术当即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方才算了却此事。

    回到自己帐中,忽卫兵来报:“大人,帐外有人求见。”

    我道:“请他进来。”边说边想谁会来找我。

    不多久卫兵领着一老一少走入帐中。年长的那个一副书生气,举止从容端庄,年纪看似较大,但双目炯炯有神,使人不得小视。

    另一个少年,长的眉清目秀,风liu倜傥,看似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但其的眼神有着一种藐视天下的傲气。

    我拱手道:“在下破虏校尉秦羽,不知两位找在下有何事?”

    那老者回礼道:“在下周异。”我没等他说完便道:“莫非是洛阳令周异?”

    “然。”

    “那为何?”

    周异叹了一口气道:“现今董贼专权,弄的民不聊生。吾实在不想与其同流合污,故弃官而走。今听闻将军大破华雄,心胜敬佩,望将军救洛阳百姓于水火之中。”

    我道:“我定会倾吾之全力去做,虽死无悔。”

    那少年道:“以小计谋而擒华雄有何希奇,你有甚能力救洛阳百姓乎?”周异一边教训一边对我道歉道:“小儿不懂事,还望将军见量。”

    我道:“你就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挺胸道:“就是我。”

    我笑道:“你说的不错,我凭什么就能救洛阳百姓呢?可是正是有了这个目标,这个动力促使我哪怕献出我的生命也要去完成,才对得起我自己,也对得起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哪像你做都不敢去做,一遇到这种事就像缩头乌龟,灰溜溜的逃回老家。”

    周瑜怒道:“想我周瑜自七岁起便习读兵书,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我自己?自古男儿当自强,方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难道我周瑜怕死吗?男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还,幸也。”一番话说的壮志凌云,无不令人热血沸腾。

    我笑道:“公瑾不必动怒,吾戏公尔。公瑾说的不错,就算我救不了洛阳百姓,不幸战死沙场,我也不会感到有丝毫的不幸,因为我已经尽了力了。”

    我接着躬身道:“望公瑾能助我一臂之力,时刻鞭笞我,教导我。救苍生于水火。”

    周瑜忙向前扶住我道:“公瑾怎受的起公之所托,况吾才识学浅,不能助公矣。”

    我忙道:“公瑾谦虚了,以公之王佐之才,无人能比。公如不肯助吾,吾久跪不起矣,望公以天下苍生为重。”

    周瑜见我如此,急忙扶我起道:“公真折杀我也。公瑾答应便是。”又对周异道:“父亲,公瑾不孝以后不能再时刻伺候你老人家了。”说完朝周异磕了三个响头。

    周异双眼湿润,道:“我自会照顾自己的,你也要保重身体。汝也非居家之人。我观秦将军相貌非凡,日后必有作为,汝要专心辅佐,勿生二志。”

    是夜,我派兵二十护送周异回庐江,自和周瑜聊到天亮不提。

    翌日,帐中。探子报:“董卓屯兵虎牢关,吕布领兵三万,在关外挑战。”众诸侯闻之,尽起大兵往虎牢关迎敌。

    两阵对圆,望见吕布出阵。手持方天画戟,跨下嘶风赤兔马,英勇非凡,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袁绍道:“谁敢去战?”河内太守王匡手下方悦应声而出,不想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众大惊。

    袁绍惊道:“人言吕布英雄,今日一见,果然不虚。现谁敢去敌?”

    不想韩馥道:“吾手下有大将秦羽可敌吕布。”

    我猛吓一跳,这不是要老子去送死吗?心中早把韩馥骂了个体无完肤。不过军令不可违,只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