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梦回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五大未解之谜
    一

    残损之谜

    1950年,清明上河图在东北被意外发现,画卷上却存在一段残损,本小说开篇已做介绍,不做过多解释。

    二

    书名之谜

    “清明上河图”五个字相传是宋徽宗用瘦金体题写在画卷卷首的,并盖有他的私人收藏印章,然而在发现这幅真迹时,并没有看到徽宗的题字和印章,历代的收藏者们也没有作过多的交代。有人说是徽宗皇帝的瘦金体一字千金,他的题字可能被那些收藏者剪裁了下来。也有学者意见相左,认为这是历代收藏者的炒作,以提高这幅画的名声和价值,一时尚无定论。

    三

    “清明”与“上河”之谜

    先说“清明”。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三鹤倾向于“清明盛世”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更多的人能给出解读。

    再说“上河”。

    “上河”的说法也有三种:一,是对汴河的尊称,意味着黄金水道;二,上河是指逆水行舟的意思,因为图上的船是往西行,汴河水往东流去;三,根据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所以有人说是“上坟”之意。

    四

    作者之谜

    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张择端是本画的作者这一观点,其实史书关于张择端的介绍少之又少,只是根据画上的元代收藏者张著的提拔,确定了张择端是该作品的作者,另外相传还有一幅《西湖挣标图》,不过早已失传,未见作品。

    五

    创作时间之谜

    《清明上河图》不仅具有书画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他的史料价值,他反映了北宋汴梁城的军事、经济、民俗等等的信息,所以他的创作年代也显得相当重要。一种观点认为是大观年间,并不是北宋最辉煌的时代,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宣德年间,距离北宋灭亡不到十年,可以从图上看出北宋末年的城防状况。

    《清明上河图》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此生的传奇,还有太多的谜团没有被解答,本书将围绕这些谜团为广大读者精心演绎。当然,三鹤能力有限,还得请读者多多帮助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