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月明沧海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诸水率从 中
    入夜时,对面驶来一艘大船,船上站着一排清兵,有人举着火把,有人手持刀枪,还有人张弓搭箭。一个清兵大声喊道:“快把船靠过来!”徐允岩见清军虎视眈眈,先让众人藏起武器,再让船夫驾船靠上去。待两船靠近时,十多个清兵跳上小船,把众人赶到甲板上,钻进船舱搜查一番,并未发现藏起来的武器,遂回船复命。

    听了清兵的报告,清军把总喝道:“你们黑灯瞎火航行于江上,行迹甚是可疑,赶快从实交待,你们是何处反贼?”徐允岩急忙施礼道:“军爷冤枉贫道了,我们受人之邀,急着去做法事,故此黑夜行船。”边说边向清军把总塞过去一块银子。

    清军把总接过银子,揣入怀中,哼道:“大军已戒严江上,岂能允许你们随意行船。”吩咐清兵把船拴在大船后,再把众人的手反绑起来,押到大船上,关到黑呼呼的船舱里。

    过了一个多时辰,葛明听不到船舱外说话声,亦听不到清兵走动声。他挪到戚玉旁边,附耳悄声说道:“玉儿,抽出我的短剑!”戚玉摸到葛明的靴子,拔出短剑,背对着葛明,把短剑竖了起来。葛明把绳子中间贴在短剑刃上,戚玉轻轻拉动短剑,不多时就割断了绳索。

    葛明腾出手,拿过短剑,割开了众人手下的绑绳,低声道:“大家都别动,我先出去看看。”慢慢推开舱门,轻手轻脚来到甲板上,发现除了驾船的两个清兵,余者皆进入船舱睡觉。月亮隐在云层里,透出微弱的光芒,照映出两岸黑魆魆的山峰。耳旁传来哗哗的帆船激水声,偶尔还能听到岸上野兽的叫声。

    葛明立即返回船舱,带着两个壮士出来,摸到驾船两个清兵身后,猛然扑上去,把两个清兵打昏,回头招了招手。徐允岩带领众人悄悄来到船尾,先让船夫顺着绳子爬到小船上。船夫立即调整船帆,驾驶小船靠近大船。众人抓住绳索,逐个滑到小船上。葛明留在最后,正要顺着绳子滑下,小船猛地撞在大船上,发出嘭的一声巨响,船身大幅度摆动。

    两个清兵闻声跑出船舱,发现众人上了小船,便敲起铜锣,惊喊声:“贼人逃跑了!”清兵们纷纷冲了出来。戚玉急忙喊道:“明哥哥,快跳过来啊!”葛明思道:“我若是到了小船,清狗驾驶大船仍然能追上。不若在船上与清狗搏斗,掩护众人离开。”便大声喊道:“你们快走!”挥剑斩断缆绳。小船脱离大船,船夫调整航向,迅速朝相反的方向驶去。

    葛明刚转过身,只见一个清兵挥刀砍来,他向右闪身躲开钢刀,伸出左手抓住清兵握刀手腕,右手短剑刺入清兵身体中。夺过钢刀,抽出短剑,摆腿把清兵踢落江中。双手舞动刀剑,趁乱冲至右侧甲板上,杀得清兵们惨叫声不断。清兵们摸不清虚实,在船上乱跑乱叫,竟然还出现了敌我不分,互相搏斗的场面。

    清军把总抓住一个惊叫的清兵,扇了他两个耳光,喝道:“慌什么慌?贼人不多,快点上火把,捉拿贼寇!”须臾,清兵们点起了火把,船上顿时亮堂起来,清兵们亦不再慌乱。只见葛明正在与清兵打斗,不是把清兵砍倒,就是把清兵踢到江中。再看西行的小船,已驶出一里多,渐渐成一团黑影。清军把总气急败坏,下令调头追赶小船,又令清兵捉拿葛明。清兵们举刀擎枪,呼喊着向葛明杀来。

    葛明抢过一支火把,飞身攀上船舱顶端,跑到桅杆旁。清军把总惊道:“贼人要烧船帆,快放箭!”清兵们拉开弓弦,纷纷向葛明射箭。葛明左手挥动钢刀,打落射来的羽箭,右手举起火把,点着了船帆。火借风势,腾地升起火苗,船帆燃起了大火。

    葛明猛地向清兵掷出钢刀,飞身跳入江中,奋力向江岸北边游去。游至岸边后,抓住一团野草,用力爬上江堤。站立起来,向江中望去,已不见小船踪影。清军的大船在江中飘浮,船上灯火摇曳,依稀可见跑动的人影。

    向前走了三十多步,葛明找到一处草地躺下,大口喘着粗气。歇息片刻,爬了起来,继续向前走去。一阵冷风吹来,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急忙脱下道袍,拧干了水穿上。又用短剑切断一棵树,削去枝叶树皮,修整成齐眉棍。寻到一处小路,顺路向山中走去,打算躲过清兵,再寻机找船西行。

    越过一座小山,走入一条狭长的山谷。周围树木参天,道路旁有条小溪潺潺流动,溪中蛙鸣声不断。冷风习习,吹拂着草木,发出沙沙的响声。葛明身上的道袍已被吹干,倒不觉得寒冷,只是饥饿难忍。

    又走约二三里路,路旁出现一片蕃薯地。葛明快步跑到地里,用棍子拨开藤蔓,用剑掘开泥土,挖出四个蕃薯。用袖子擦了擦泥土,大口咬下去,虽有些生硬,可是带有甜味,接连吃下三个。吃饱后,又从地里挖出十多个蕃薯,连着藤蔓,提着向前走去。

    出了山谷,但见前方山崖下有片平地,远远地有亮光闪烁。葛明思道:“想必是个村庄,到山民家里借宿,强似在山里被蚊虫叮咬。”于是加快了脚步,急急地向前赶去。距离亮光约一百多步时,看清楚前方的情况。只见平地中间生着一堆火,大群人围坐在火堆旁边。

    咚!咚!咚……”激越的鼓声响起,随即锣声、笛声、铃声及不知名的乐器声齐鸣,气势浑厚响亮,令人顿生肃穆庄重之感。见有人深更半夜还在奏乐,葛明甚感奇怪,却也没有莽撞地与人相见,而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火堆后的树林中,透过树的枝叶缝隙向外望去。

    但见山崖下摆着个香案,后方挂着一幅画像,前方桌上摆着供品和香火,燃着一盏油灯。八个道士排成两排,正在唱念经文,时不时还打击手中的乐器。道士们后面是七八十个土人,男人头包黑巾,上身穿着黑布对襟衣,下身穿宽大黑布裤,脚穿土布鞋;女人头戴绣花勒额,挂着银耳环,上身穿大襟蓝干衣,下身穿镶有花边的长折裙,脚登圆口绣花鞋。

    道士停止颂经后,八个土人发出低吼声,从黑暗处跳着舞走来。但见舞者头顶红头巾,戴着面具,身着红衣裤,脚穿草鞋,手持法棍、刀剑等物。行进中,舞者时而唱歌跳舞,时而表演杂耍,时而互相打斗。锣鼓声响起后,舞者双腿摆成马步,上身随着锣鼓声摇摆。一声高吭的号子响起,舞者又站立起来,排队在原地踏步。然后唱着歌,围着火堆转圈,步伐缓慢而有节奏。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舞者摘下面具放到旁边,又拿着铙、锣等乐器来到香案前,配合鼓声,敲击着手中的乐器,按照一定图形转走,边走边念唱。

    仪式结束后,土人抬出来二十多根圆木,搬至山崖下。两个土人走到一个大辘轳前,坐到旁边大柳条筐里,另有土人扳动机关,只见柳条筐升到山崖中间的山洞前。土人出了筐子,钻入山洞中。

    葛明甚是奇怪,思道:“土人怎么能升入空中?到了山洞却要进去做何事?”搞不清楚土人用意,又不宜出面,便找到最近处,躲在树丛中观察。

    过了片刻,两个土人从山洞中出来,站在洞口两旁。山崖下的土人赶着一头水牛,带动辘轳转动,卷起绳索,通过石洞上方的滑车,把石锁吊到山洞上。土人抬过来一根圆木,放入柳条筐里,扳动机关,石锁落下,柳条筐升到洞口。洞门口的两个土人卸下圆木,抬入山洞。[http://13800100/Read/YueMingCangHai/月明沧海无弹窗热门小说网)

    山崖下的土人又驱赶水牛,带动辘轳升起石锁。如此反复,把二十多根圆木全部吊进山洞里,洞中的两个土人坐着柳条筐下来。土人们伏地大哭,哭声甚是悲伤。见此情景,葛明猛然想起来,邝露曾说过土人有崖洞葬的习俗,即把尸体放于挖空的圆木中,放入崖洞内,看来这些土人是在安葬死者。

    突然,土人发出亢奋的叫喊声,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只见十六个手持弩箭、牛角尖刀的土人走过来,分散各处戒备。接着十个手持苗刀的土人押来五人,这些人都留着金钱鼠尾辫,穿着清军的服装,看打扮是清兵。土人让清兵跪在香案前,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清兵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全身打着哆嗦。

    八个跳舞的土人敲起乐器,念唱一段咒语后,持刀土人挥刀割下清兵头颅,摆到香案上,人群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土人们排成队,围着火堆跳舞唱歌。葛明思道:“看来清狗似是杀了土人,故而土人抓住这些清狗报仇。”不过,他见土人的仪式神神秘秘,况且从未与土人打过交道,不敢贸然出来打招呼。

    尖叫声忽然响了起来,还夹杂着口哨声。土人们变得更加亢奋,纷纷伸长脖子张望。四个土人戴着鬼脸面具,耍着法棍,跳着舞一路走来。后面四个土人押着一个汉人女子。这个女子约有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丝绸做的淡雅裙衫,长发披肩,面容俏丽,体态轻盈。

    138看书网/免费为广大书友提供月明沧海最新章节和无弹窗全文阅读,如果你觉得本书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请点击导航条上分享链接或复制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