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月明沧海 > 第二百五十章 迎驾入滇 下
    永历帝入住贡院,视朝听政,任命扶纲、雷跃龙为内阁大学士,张佐宸为吏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成立兵部、刑部、大理寺、詹事府等官署,以黔国公沐天波执掌朝廷禁军。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其他将领亦有封赏。原先卖身投靠孙可望的司礼监太监庞天寿、锦衣卫马吉翔已为朝廷所不容,庞天寿服毒自杀,马吉翔被靳统武拘禁。马吉翔诡计多端,乞怜献媚于靳统武,为晋王歌功颂德,终于得到李定国的信任,重新入阁办事。

    在昆明安定后,永历帝立即派白文选和张虎为使者,携带玺书前往贵阳,劝说孙可望消除隔阂,重归于好。临行前,朱由榔赐张虎一枚金篦,叮嘱道:“卿等往道朕意,务使两藩复敦相好,事事为祖宗社稷起见,卿等功名垂竹帛矣。”李定国亦修书孙可望,劝他迷途知返,同心释忿,共济国难。后来又将孙可望家眷送往贵阳,可谓仁至义尽。但孙可望毫无悔改之意,一意孤行,反而欲图云南。永历帝不敢贸然行事,留李定国镇守云南,派刘文秀统兵数万,北上四川。

    却说万云龙、葛明见云南大势已定,谢绝李定国的挽留,与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东返。因广西大部分州县复又被清军占领,七人转走交趾,雨宿风餐,几经风涛瘴氛与虎狼之险,终于来到海港,搭乘一艘往铜山运送木材的帆船。郑成功在东山岛铜山设立造船坊,修造战舰和商船,所用坤甸木、菠萝格和柚木大多购自交趾。又经波涛汹涌的洋面,忍受着狂风暴雨,历尽艰辛,方才驶到铜山水城。

    只见城墙全是用条石砌成,两丈多高,依山起伏,状若巨龙。葛明见城墙上放着数十门大炮,赞叹道:“延平王把铜山打造得城坚炮利。”万云龙骄傲地说道:“铜山城建于洪武年间,历来是海防要塞。戚继光将军在此屡歼倭寇,路振飞在海上两次击溃荷兰舰队。国姓爷加固了铜山城,清虏只能望城兴叹。”

    进城后,七人拜访了主将万礼,讲了永历帝移驾昆明的经过。万礼皱眉道:“朝廷大军居于西南云贵之地,且秦王与晋王不和,无力东进两广,我军的压力就大了。虽然黄廷率领的南征大军返回厦门,可是现时形势更加危急。”

    “清虏又要调兵攻打厦门吗?”万云龙问道。万礼道:“前冲镇主将黄梧叛变,把海澄献给清虏,并献上平海五策,即迁海、掘藩主的祖坟、查收财货、没收田产、造八桨小船环攻厦门。”万云龙惊道:“海澄城里储存军资粮食无数,黄梧恐国姓爷惩治他,故出此恶毒的计策,想置国姓爷于死地。”万礼哼道:“黄梧已走上一条不归路,献此毒计祸及子孙。”

    “既然南线大军已调回,国姓爷为何不调回北线大军?”万云龙急忙说道。万礼叹气道:“六月,清虏重兵攻打舟山。总制陈六御、水师前镇阮骏轻敌,没有据城坚守,轻率出击,以至陈六御蹈海而死,阮骏与船俱焚。岛上的义军亦被清虏消灭,刘永锡自杀殉国,其父刘孔昭不知所终。清虏攻克舟山后,尽毁房屋田地,迁岛上居民入内地。”

    “张煌言大人现况如何?”葛明担心道。万礼赞道:“清虏攻打舟山时,张大人率军从林门出发,准备增援舟山,可是被清虏船队阴拦在海上,几经激战,皆没有突破防线。舟山失陷后,清虏集中战船攻打张大人的船队。张大人临危不惧,率领部下且战且退,现已撤回福建北面的秦川。”

    “舟山被清虏占领,不知国姓爷如何应对?”万云龙问道。万礼道:“清虏的步步紧逼反而激发了藩主的万丈豪情,藩主整顿兵马舟楫,以甘辉为主将,调动十五个镇的兵力,乘一千一百艘战船北征闽安,进逼福州,连战连捷,缴获的军资足以抵海澄损失。清虏主将达度从泉州城连夜拔兵北上,被我军反戈一击,只好相持在闽安镇到罗星塔一带。藩主的用兵策略已由海上转向陆地,派我到铜山募兵,准备大举北上。”

    万云龙慨然道:“国姓爷行大义于天下,且对香花僧多有捐助,此次正是报效的良机。我当亲领弟子参军,随国姓爷北上抗清,收复河山!”万礼大喜道:“有吾弟相助,募兵之事易于反掌。”

    当晚,万礼摆上酒席,为万云龙、葛明、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接风洗尘。诸将争相敬酒,大谈英雄豪杰之事,相谈甚欢。酒至半酣,七人起身告辞离开。

    出了铜山城门,葛明不解道:“万大师,我们为何不在城中歇息?”万云龙道:“前方数里处有座长林寺,里面的僧人都是贫僧的弟子。我们今晚就住到寺里,明日让弟子们分头传令,召集岛上弟子参军。”说罢,带领众人向前走去。

    明月当空,凉风习习。众人来到九仙山,但见山上榕树茂盛,奇石遍布,洞府天成,风景甚美。葛明赞叹道:“这座山临海而峙,恍若人世仙境。”万云龙微笑道:“此山亦称‘少室山’,旁边那座威峰山称‘太室山’,二室是东山岛的山林圣地。”葛明惊道:“我听说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少室山下,旁边亦有座太室山。”

    万云龙点头道:“唐朝时,正觉禅师到嵩山少林寺修炼十余年,回到福建后,在莆田建了九座寺庙,传承少林禅宗和武技。大明成化年间,九座寺明雪熙贤禅师南下,居于铜山龙潭山涧云坞石室,募集银两,修建苦菜寺,收授徒弟五十人,广传佛法,兼传少林武艺,是为东山岛上南派少林第一代祖师。其弟子分赴莆田、泉州、仙游、诏安、福清等地,亦设立寺院,各自开宗立派。贫僧师承时空大师,后来仿少林寺布局,于少室山石室辟建长林寺,自号‘长林寺开山僧’,在寺中石洞内供奉达摩祖师像。”

    葛明道:“万大师继承少林法脉,又创立香花僧,武学和禅宗双修,怪不得门下弟子个个武艺高强。”万云龙道:“嵩山少林寺乃天下第一名刹,禅宗和武技名扬四海,可是武技渐失真传。当年戚继光将军请南少林派弟子演练武艺,颇加赞赏,录成图谱,赠与俞大猷将军。俞将军途经嵩山少林寺时,观看了武僧演武,认为真诀皆失,就把南少林棍法回传北少林。”葛明思道:“当年与少林寺僧人行空行军作战,见识了少林棍法,却是和李式开的棍法有些相似。”

    七人顺着小径向庙里走去,忽闻前方传来琴歌之声,琴声伴着歌声,透出些愤闷,却是铿锵有力。万云龙惊奇道:“听声音不似庙里人,难道有俗客来访?”五个弟子皆茫然。众人急急向前走去,歌声清晰可闻,只听有人唱道:

    “依旧青天日月昏,茫茫何处是家园。

    敬通谋阻甘亡命,元节交穷耻望门。

    山水登临都是假,渔樵踪迹略无根。

    痴僮敢学宁阳薄,呼向单于讼主冤。”

    声音虽有些苍老,却是浑厚有力。葛明不觉心头震动,快步跑上前。只见榕树下有个老僧,正在扶琴放歌。在月光的照映下,老僧的一双大耳引人注目。葛明见他是阎尔梅,不觉眼泪流了出来,上前深施一礼,激动地说道:“先生这十多年可好吗?”阎尔梅站起身,惊喜道:“我佛慈悲为怀,老衲飘泊江湖十余年,能在此处见到明儿,可喜可贺!”葛明赶紧介绍了万云龙及其弟子。

    阎尔梅合掌道:“阿弥陀佛!老衲在少林寺常闻万大师之德,仰慕日久。此次云游长林寺,终于得见尊颜,万大师确实是风采超然啊!”万云龙急忙还礼道:“蹈东大师乃当世奇才,贫僧佩服之至。更兼少林寺乃是本寺之源,贫僧有很多事还要向大师讨教。”立即邀请阎尔梅来到长林寺,吩咐徒弟摆上酒席。二人皆是豪爽之人,举杯痛饮,相谈甚欢,三更过后方才安歇。

    次日,万云龙安排弟子们分头出去招兵,又处理庙中事务。阎尔梅坐在禅房,让葛明讲了离别后的经历。葛明便择其扼要,简略地讲给他听。阎尔梅频频点头,赞赏有加。

    葛明讲罢,立即问道:“先生以少林寺为落脚点,联络四方豪杰抗清,不知北方形势如何?”阎尔梅叹气道:“北方义军大多败灭,榆林军亦不例外,首领非死即降,叶廷秀英勇就义。刘泽清秘密联络榆林义军,密谋败露被斩。我于淮阴被捕,押至济南,关于狱中。两年后,行空把我从狱中救出,潜回了老家沛县。清虏前来抄家,妻妾双双自杀。我携幼子逃往河南,后托子与人,从此只身亡命江湖。”

    葛明安慰了阎尔梅,又问道:“榆园军依仗树林和地道的有利条件,神出鬼没地作战,怎么能被清虏剿灭?”阎尔梅气愤地说道:“有人向清虏献计,砍伐焚烧榆树,又引黄河之水淹灌地道。榆园军失去了地利凭借,终于被清虏所灭。”葛明惊道:“何人向清虏献出如此恶毒的计策?”

    138看书网/免费为广大书友提供月明沧海最新章节和无弹窗全文阅读,如果你觉得本书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请点击导航条上分享链接或复制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