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紫龙佩 > 第一章 交友
    扬州,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著名诗人称颂它,有那杜牧诗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ia”、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等。扬州城中有一著名胜地瘦西湖,那瘦西湖上有一五亭桥,形如莲花,又名莲花桥,真是海内闻名。此时,正值恩科在际,五亭桥中有一群书生正在大声吟诵诗词佳品,谈的无非都是一些风花雪月、文人轶事之类。这会儿,又有一群游客路过,欣赏着满湖的荷花,其后有一人悠闲自若地走在五亭桥上,他身穿紫色长袍,头束英雄冠,手持一把摺扇,众书生猛觉眼前一亮,只见其人英姿飒爽,丰神绝世,神光外映,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敬仰之心。

    只见一个风度不凡的书生,正笑吟吟的走向紫衣人前面,抱拳行礼,说道:“这位兄台,在下乃扬州三宝中的徐育生,这是朱晓军、王毅。”他指着身旁的两人说道。

    紫衣人一见也笑道:“久仰,久仰,在下明哲世友,来自天府峨嵋。”

    一阵寒喧过后,扬州三宝请世友前去扬州城中最大的酒楼太白居中喝酒,当这群书生手持纸扇,与世友走向太白居的路上,无数老百姓被世友那英姿迈往的相貌吸引住了,抬轿的、骑马的、坐轿的,都偷眼暗形相,反而一直受人崇拜的“三宝”却没人瞧上一眼。

    太白楼位于小秦淮河边,青色的酒帘伸出屋檐外,朱红色的栏杆,弯弯的栅栏,时隐时现,就像画中一样,周围有高大的杨柳,楼下有芙蓉多株,颜色有深有浅,红花绿水,上下映照,又有一群白鹅,正在水中游嬉。

    到了太白楼,徐育生手一挥,只见那柜台上的帐房先生忙跑过来,徐育生道:“李大叔,梨花堂有客人吗?”

    帐房先生道:“少爷,还没有客人,您是否要用。”

    徐育生道:“是的,你迅速准备一下,办一桌精致的菜,拿出百年陈酿的女儿红来。”

    登上太白楼,只见二楼已有大半人,大都是一些带刀弄剑的江湖人,而书生少之又少,徐育生一见后,略皱双眉,与众书生如扶星拱月一般,请世友上楼入座,这时那些江湖男女正惊奇什么大人物来了,都双双将目光射向楼梯口处。

    只见一个身穿紫衣的人走上酒座,双目一望,便由徐育生安排坐在太白居中的梨花堂中的主座上,双鬓长发飘飘然,非常潇洒,他长袖一挥,坐了下来,徐育生亦安排其他书生就坐,并命小二摆上白玉碾花酒樽,拿出碧琉璃杯盏,美酒芳香,佳肴满席。

    这梨花堂乃是太白居中最好的包厢,内间有三格小窗子,正间窗子间挂着一只雕花的鸟笼,笼内养着一只绿鹦鹉,看见人就会讲话。在右手处放有一只梨花红木桌,上放着一只古铜花瓶,里面插了几根孔雀的尾毛,旁边摆设了笔砚等文房四宝,都十分整齐。靠墙搭了一座翠柏屏,,上设有一个小巧玲珑的玉架子,架子上横着一管碧玉箫,四周的墙上贴着四幅金花笺,有诗词题在上面,也不知道是谁所作。

    徐育生道:“今日与世友兄一见如故,在下先敬你一杯。”双方举杯一饮而尽,世友道:“好酒,好酒。”

    徐育生笑道:“这是太白居百年的女儿红,并且有独特的配方而酿成的。”

    接着大家互相敬酒,相视一笑。共同品味这人间美酒芳香。

    徐育生道:“我见世友兄潇洒英俊,举止文雅,定是读过几年书吧?”

    世友道:“不敢当,在下是读过几年书而已。”

    徐育生道:“那么我们不如来吟诗作对吧?也好领略世友兄的文采!”

    世友笑道:“请徐兄出题。”

    由徐育生首先作词,他道:“月出天边水在湖,微澜倒浸玉浮图。搴帘欲共嫦娥语,肯教霓裳一曲无。”

    众书生同世友一听,不仅叹到:“好诗,好诗。”

    徐育生请世友一吟。世友双目一转,口中吟道:“得道俱为蓬岛客,长生已作洞天宾。如何却起凡间念,更写《云谣》赠世人”。

    徐育生等众书生一听,惊道:“世友兄诗出人口,却若仙气飘飘,此诗真乃仙中极品啊!我等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众人一饮三次酒,世友不禁心中一动,口中却又吟道:“绿荷衣上带云霞,误入玄洲外史家。青鸟近传王母信,苍龙遥引木郎行。相逢只恨仙凡隔,归去宁愁水陆赊。儒道异门非确论,临风为子一长嗟。”

    众人一听,又惊叹不已,这时,只听见一人拍手笑道:“好诗,绝代好诗,神气外韵,此乃神品啊!”

    明哲世友朝发话人一望,只见一个面如冠玉,浓密的剑眉稍稍上挑,腰间挂着一把嵌有珠宝的长剑的男子正走进梨花堂中。

    世友拱手行礼道:“兄台贵姓?”

    那人道:“在下姑苏慕容青云。”

    徐育生等听到后,不禁都站起来了,道:“原来兄台就是姑苏慕容公子,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慕容青云道:“请问各位尊姓大名。”

    明哲世友道:“在下明哲世友,这几位是大名鼎鼎的扬州三宝,徐育生、朱晓军、王毅……”。

    慕容青云拱手一礼,道:“诸位仁兄,今日一见,真是有缘,刚闻世友兄一诗,令我耳目一新,趁此机会,在下不才,愿与诸位仁兄,吟诗作对,我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

    只见徐育生轻摇纸扇,含笑着对出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我乃探花郎”。

    慕容青云一听,笑道:“好对子,佩服佩服。”

    朱晓军道:“在下出一上联:桃花潭水深千尺”。

    明哲世友想也不想就道:“明月扬州第一楼”。

    “好对,世友兄果然高人一等,在下佩服,我敬世友兄一杯。”慕容青云笑道。

    明哲世友待青云喝完一杯后,轻摇纸扇,出一上联:“此地之凤毛麟角。”

    众人一听,不约而同道:“其人如仙露明珠”。大家相视一笑。

    王毅道:“在下出一上联:一孤帆,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明哲世友想了一下,道:“十里运,九里香,八七五六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众人一听齐声喝采,都道好。

    徐育生又道:“诸位仁兄,小弟这里有一付绝对。”

    慕容青云道:“请徐兄出对。”

    徐育生道:“提锡壶游西湖,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慕容青云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于是道:“诸位,你们可能对出?”

    众多书生无一人对,这时明哲世友道:“我来试下吧,买蓝瓶过南平,蓝瓶碎南平,难拼?蓝瓶。”

    世友又道:“这对子比较难,我的下联并不是对的很工整。”

    徐育生道:“世友兄过谦了,你能在短时间内对出,虽不工整,但也绝对的人物了,这上联也是我以前一位老师布置的一道题目,至今还没有人能完全工整的作出下联。”

    世友道:“这就象是我以前听过的一个对子‘桃花太红李太白’一样,也是没有人能答得令人绝对满意的。”

    眨眼间,业已到了黄昏,这时,清风刮起,天上星斗隐约可见,再过一会儿,星斗交相辉映,水光与天色浑为一体,天上银河像一条万丈白练,横贯南北,微云淡淡,如扫帚扫过的痕迹,一尘不染。

    此时,从楼下走上两个侍女,都是小家碧玉之流,也颇有几分姿色,她们见到慕容青云惊喜道:“慕容公子,我家小姐有请。”

    慕容青云朝那两个侍女点了点头,向明哲世友等人道:“诸位兄台,小弟想请各位去鹦鹉楼听林姑娘的琴声如何?”

    众书生大喜道:“有劳慕容兄。”

    世友在与大家去往鹦鹉楼的途中,向徐育生打听这林姑娘是谁?徐育生惊讶道:“难道你不知道林姑娘?她是扬州城中最美的也是最有才华的一个花魁,无数富家子弟都不惜千金买她一笑。”

    世友听到这里,笑着问:“徐兄莫非认识林姑娘?”

    徐育生大笑道:“当然了,象我这么风liu倜傥的才子,怎么会不认识她。”

    这里要略为介绍一下徐育生的身世了,他父亲乃扬州一大富翁,经营四大名酒楼,九个粮店,十五个客栈。家里几乎样样都是用金银作的物件,但偏偏徐育生父亲是一个大善人,常常在闹饥荒的时候,开仓放粮,并时时接济穷人,所以盛名远扬,当徐育生出世不久,便有个老者便上门收他为徒,教他武功,后才知此人是江湖有名的文昌笔杨冰,杨冰当年曾考恩科中了榜眼,所以徐育生是边学武功也是边读书,也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众人随着那两个侍女的带路,来到一座绝高的粉墙,从墙边侧门而入,只见里面绿树参差,红英绚烂,一条街径,是白石子砌的,前有一池,两岸都种桃花杨柳,池畔彩鸳白鹤,成对儿游戏,池上有一桥,朱栏委竿,映得廊檐碧翠。转进去是一座亭子,匾额上题前鹦鹉楼三字,又写玉虚子题;亭后又是一带高墙,有两扇石门,紧紧的闭着。

    两侍女道:“诸位相公且在此略坐,主人就出来也。”说罢,飞跑的去了。

    明哲世友由于第一次来鹦鹉楼,所以对此地的环境仔细打量。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正在打量时,只见石门忽启,走出两个青衣的侍女,向慕容青云等众人施了一礼,笑吟吟的道:“主人有请诸位相公到内楼相见。”

    众人跟着两侍女进了石门,早望见画楼高耸,楼前花卉争妍,楼上又走下两个侍女来,将众人引上楼来。只听楼檐前,笼中鹦鹉叫道:“有客来了,有客来了。”

    世友举目看那楼上,排设极其华美,琉璃屏,水晶帘,照耀得满楼光亮。桌上博山炉内,热着龙涎妙香,氤氲扑鼻,却不见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