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紫龙佩 > 第六章 秘境
    明哲世友听到细微的呼吸声,以为是有人埋伏在后面,于是走进一看,只见岩后四周景物清幽,杂花野树满山满崖都是。前方野草密布之中,隐隐出现一个洞穴,洞穴上还有字迹。

    再一看洞门上的字迹,是“崇煜秘境”四个篆字,朱色如新,洞口只有一人多高,三四尺宽广,洞的深处隐隐现出一些光亮,世友知道这里定是前古异人独孤崇煜的洞天福地,洞中决不会藏有什么猛兽怪异之类,随即进去行走了数十步,洞类寒气袭人,到处都是光滑滑的白玉一般的石壁,什么都没有。及至走到尽头,方才发现洞壁西边角上还有一个三尺多宽的深沟,沟下面有两三层三尺高下的台阶。

    世友走了过去,眼前猛了一暗,再一亮,世友发现自己已身处在另一天地之中,抬头望去,天空碧空万里,所见景色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所见,自已在一山头上,这里一片平地,两面芳草成茵,繁花如织,当中有一玉石甬路,又宽又长其平如镜,尽头处背山面湖矗立着一座七色宫苑,广约数十顷,内中殿宇巍峨,金碧辉煌,飞阁崇楼。林木则大都数抱以上,枝头奇花盛开,灿如锦云,多不知名。上面是碧空澄灵,下面是琼楼玉宇,更有云骨撑空,清泉涌地,端的清丽灵奇,仙境无边,置身在其中,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正在沿途观赏,忽见空中飞近一群五彩缤纷的仙禽,近处仔细一看,是一群神鹫,它与雕大略相似,从头到脚有丈许高下,两翼平展开来有四五丈宽,尾中有两根红紫色形如绣带的长尾,长有两三丈。周身毛羽俱是五色斑斓,绚丽夺目,真是顾盼威猛,神骏非凡,美丽之极。

    世友心知这里必是仙境,于是恭恭敬敬的走向前侧的的宫苑。走过一道满植垂柳的长堤后,踏上长桥,桥对面碧榭红栏,中间隔着一片林木,穿林出去,前面突现出一片极富丽的殿宇,殿前一片玉石平台,气象甚是庄严,刚刚踏上玉石平台,忽见缤纷花雨自天而下,点缀得一座宫苑祥光丽极,灿烂无比。

    一道匹练似的白光飞向世友,晃眼化作一道极壮丽的白玉长桥,世友刚刚踏上去,眼前又是一花,又身处一个极大的花谷中,耳边只听见有人道:“我乃独孤崇煜,你现在机缘未到,还不能回到七彩圣宫,当在三百年后返回,先送你去九天灵霄峰”。

    世友顿时醒悟,刚才所在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第三十六天的七彩圣宫,自己能够见到,实在是天大的福气。

    这片花谷当中有一道溪涧,清泉怒涌,流水潺潺,花明柳暗,清丽如画。世友踏入林中,刚刚转过一棵柳树,突然一惊,印入眼前的是一条盘踞在一块大青石上的通身血红的小龙,世友早就知道天地十二珍中有石龙血浆宝,但并不知道在哪里,而且石龙血浆宝是万年才会出现一次,这条小龙并不是一条真龙,而是天地自然界偶然生成的一条石龙,这条石龙经历万年,业已通灵,它的腹中有万载难逢的石龙血浆,常人服之一滴,便可立即成仙。

    明哲世友欣喜地走近,刚想伸手拾起石龙时,却见这条石龙头一摆,双目血光连闪,明哲世友已知这条血龙定是吸收日月精华已久,业已通灵了,星眸一闪,计上心头,只见明哲世友身上紫色仙衣紫光一闪,先形成一片紫网,护住世友,接着世友将藏在胸口的七色光华的紫龙佩拿出来,一口纯阳真气喷在上面,只听见一阵龙吟,世友周围出现九尾紫龙,形态各异,世友早就与紫龙佩心灵相通了,于是这九条神龙,将石龙团团围住,有的口吐金光、有的喷出大量紫气,满天金光紫气四射,化为一道道电光向石龙打出,真不愧是万年石龙啊,这条石龙身上放出万道红光,照得半片天通红,世友一见,担心异派妖人来袭,于是,配合神龙,世友运用九天元阳功,使出逍遥神功第三十六式,只见世友腾身飞在空中,双掌齐推,一道紫光闪过,顿时狂风大作,天地之间雷鸣不绝,天昏地暗,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气势逼人,九九八十一道紫气凝成一张巨网,配以九尾紫龙,朝石龙压下,只见石龙左摇右摆,但逃不出紫网,此时,世友运用九天元阳功将本身纯阳之气凝于身体外,化为一道金光罩在石龙身上,只见世友身中不断射出金光,金光又组成一道金桥,石龙被这金桥压住,一道血红无比的液体从金桥下升起,直接进入世友身体内,而那石龙最后丧失全部血浆,仍然化为一条小巧玲珑的石龙盘踞在青石上。

    服下石龙血浆后,世友灵智大开,前几生的事全部记起。

    明哲世友那手功夫究竟叫什么?他是怎样练成的?这里就要详谈一下世友的身世。

    明哲世友出生在四川天府峨嵋山中,由他懂事起,便每日由一个面戴紫色面具的男子教他各种本领,无论是诗琴书画,还是武功招式,世友都必须去掌握,还必须能举一反三,但无论世友怎样问那人自己的身世和他的事情,那人从不回答。待世友15岁时,一日在峨嵋的金顶上练那九天元阳功时,突见千佛崖上金光一闪,世友一时好奇,御风飞去,前去瞧个究竟,正是这一瞧,便造就了一个天地间的奇才。

    那日,清风拂面,世友九天元阳功已练至一十八重天了,天地间至清至纯的正义之气源源不断的被世友吐纳吸腑,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活力四射正是此时对世友最好的形容,世友突觉自已两眉之间一阵暖意,然后天眼竟然开了,虽然只是那么一刹那,但世友一下仿佛抓住了什么,对,是心底中涌出的一丝丝残缺的记忆,整个世间突然就被他自己牢牢抓住了,他看见天上无数的白云后面,有许多金碧辉煌的宫殿,有龙、有凤,还有仙人在飞,好美呀!此时左眼猛觉得千佛崖上金光一闪,虽然只是那么一瞬间,但也足够了,世友觉得有什么正在召唤自己,于是运起九天元阳功,御风不动身法一展开,随风向千佛崖飞去

    世友飞至千佛崖上空,星眸一闪,这千佛崖上一目了然,并无异物,世友又细瞧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下面一块大石下面又金光一闪,世友忙落于地上,这下看清楚了,那是一块金色的小牌子,上面刻有风、云、雷、电等花纹,拿起来反过来一看,刻有龙、凤、水、火的形状,下面还有三个小篆字华太师,真是奇怪,世友突觉小金牌上一阵金光如波浪一般由下而上,轰的一声,那石头被炸了个粉碎,满天碎石乱飞,这时猛见金光大增,如一口钟一般罩住世友,这时,石头所在的地方自己慢慢突起,世友看见一双充满仇恨的目光,发着黄光。是一个妖人,他五颜六色的头发,手如鸡爪,面目可憎,他见到世友后,怪叫一声,右手朝世友一抓,世友顿时觉得自己五脏六腑都要被抓出来似的,难过之极,正在这危难之时,手中金牌祥光一闪,一条金龙从牌上飞出,金光所到之处,妖人急速后退,极怕这金光,金龙大嘴一张,万道大五行灭绝光线朝妖人射去,那妖人咬牙切齿地口中一喷,一团澄黄黄的光球喷出,世友一看,想到这可能是妖人炼的内丹,于是暗中聚集功力,用九天元阳功举手一招,暗中用紫面人所赐的浊光小刀,朝内丹下一切,切断了妖人与内丹的联系,,迅速抢到了妖人的内丹,世友摸上去,此内丹软绵绵的,当中好像有一团气流在中旋转个不停,那妖人一见内丹被夺,急切间硬攻上来,不料被金龙的口中光线所射中,当场惨叫一声,化为一滩脓血,那金龙虽即化为一道金光飞回金牌上。世友见状,迅速离开千佛崖,准备问紫面人这妖人和这金牌的事世友正在飞回金顶中,突然双肩被人所抓,头未抬起,颈后一痛,人即昏去。

    “手持龙泉射星空,脚踏紫金八卦中。飞身昆仑绝顶峰,练成惊天大神功。口啸一声三界轰,脚踏一步九洲崩。临空天下霸气通,世人谁与我争锋。”

    世友醒来时,正听到这首不伦不类的诗,不觉好笑,眼前一亮,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席青白相间的凉席上,前面坐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穿着一身破烂衣袍,袒胸露乳,倒是他两道白眉长之又长,垂至颈部,好一个邋遢长眉老头。

    老头一见世友醒来,就大呼道:“娃儿,你醒了,还不过来感谢你的救命恩人吗?”

    世友道:“前辈,我不明白您这是指的什么意思?”

    老头道:“本人乃昆仑派掌门人,听过没有?”

    世友摇了摇头,老头道:“啊!你真是孤陋寡闻,有没有听过‘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菱唱数声乍听。载名娃、藕丝萦艇。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酒量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问此花,盖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这首诗。”

    世友道:“我没听过。”

    老头没辙了,于是道:“你从哪来的?连这都不知道?”顿了顿,于是又道:“本掌门人就是昆仑剑仙华太师。”

    世友道:“华太师华老前辈?”

    老头得意了,道:“这下你知道了吧?”

    世友想起那金牌上刻有华太师的名号,心想不会那么巧吧。刚想寻找那金牌,就见老头疲乏的道:“不用找了,金牌在此,我知道你一定很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吧?”

    世友点了点头。

    华太师道:“此话要从一千年前说起。”

    世友吓了一跳,心想华太师老前辈不会是个鬼吧,刚想到,头上一痛,已被华太师劈头一掌,还没叫出来,就听见华太师道:“臭小子,我可不是鬼,我是一个修仙之人,真是俗不可忍。”

    世友听了后,大惊,哇,修仙之人可不是随便能碰到的,这次要跟定他了。

    华太师哼哼了两声,又道:“一千年前,当时仙界正值王母圣诞,当日孙猴子盗取玉液蟠桃,交梨火枣时被赤脚大仙发觉,为了不被大仙抓住把柄,孙猴子将天上的奇珍异宝就这样丢下了凡间,没想到那几件仙物被当时妖魔界的妖无常所得,并引起了好一阵争宝潮,最后这几件宝物被妖魔界的第一高手,蓝魔所得,蓝魔是妖魔界的第一美人,就算天上的仙女也没有几个能和她一比的,唉!”

    世友听得跟听故事似的,几乎不能让人相信这虚无飘渺的事。但看到华太师如此严肃的说这事,又不觉相信有那么一回事。

    “甚情幻化,似流酥围暖,酣春娇寐。不数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笑吐丁香,紫绡衬粉,房列还同蒂。翠球移影,媚人清晓风细。依约玉骨盈盈,小春暖逗,开到灯宵际。疑是九华仙梦冷,误落人间游戏。比雪情多,评梅香浅。三白还堪瑞。尘缘洗尽,醒来还又葱翠。”华太师又回想起那件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事来。

    华太师本来是一贫苦人家的子弟,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出口成章,更是写了一手好字,在当地也是远近闻名,是一个小神童,可是神童也是一个人,也要吃饭的,为了给家中减轻负担,一有空闲,就帮家中做事,华太师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一家八口人,都靠家里那几亩田过日子,当时赋税极为严重,贪官污吏比比皆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时,华太师也有一十六岁了,也是该成家的时候了,但家中十分贫穷,至今还没有一个媒人愿意帮忙说媒的。平日见到左邻右舍同日好友也已成家,恩恩爱爱羡煞人了。这里一日天气极好,华太师与同村的几名猎户上山打猎,以贴补家用,(因为家里姐弟多,当时社会风气不好,要考乡试也要有银子,更不用说恩科了,家里穷的叮当响)正当他们射中了一头怀着小鹿的母鹿,华太师见母鹿双目流下眼泪,一心于心不忍,极力劝说猎户放生,但根本不想到猎户哪有他那般好心肠,长久打猎早就炼得铁石心肠了,不然猎户早就活不了了。华太师一时不忍心看见母鹿受到残杀,一时也走开较远,山中树林较密,华太师正魂游太虚,糊里糊涂地走了很远,正当红日当空,不料那天气突变,豆大的雨点劈头浇下,一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树叶乱飞,水花四溅,华太师跌跌碰碰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山洞,一头钻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