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紫龙佩 > 第九章 传功
    华太师不仅仅得到九品仙莲,而且还获得蓝魔的最著名的法宝-----宝莲灯,这宝莲灯可不是一般的法宝,而是前古金仙沉香的至宝,是沉香求得西方精金精炼而成,一十八瓣花瓣,每一瓣都有它的功能,是天府奇珍之一,更重要的是宝莲灯能够使死者复活,伤者全愈。

    虚无上人命华太师先服下一粒九品仙莲,然后道:“华儿,迅速运功,将药力吸收。”

    华太师服用后,用功约半个时辰,精神奕奕的站了起来,原本受损的元灵业已恢复,本身功力更是上了几个层次。

    此时,华太师刚想说话,猛听连声雷震,瞥见王母池中水光浩淼,一幢五色霞光正由平地上升霄汉,虚无上人‘咦’了一声,又惊又喜。

    虚无上人道:“我原本以为王母池中只有九品仙莲,没想到竟藏有开山祖师爷的法宝。”

    华太师仔细一看,只见王母池中缓缓升起一幢五色令牌,虚无上人道:“华儿,就这是我派开山祖师的混元金牌,开山祖师修炼近四千年,这混元金牌从未离身,其效用比峨嵋派的紫郢青索还要厉害,祖师成道以后,混元金牌就不知所踪了。”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西北部的丹江口境内,其山势奇特,一峰擎天,众峰拱卫,既有泰山之雄,又有华山之险;悬崖、深涧、幽洞、清泉星罗棋布,有3潭、9泉、11洞、2涧、36崖、72峰等胜景,驰名中外。这日在玄岳门口处出现了一个道骨仙风、羽衣星冠的少年道者,他便是华太师,虚无上人飞升之时,命他前来武当派送还冷面神尼的法宝万罗天纱。

    华太师从未来过武当山,见到此山如此奇特,便一路观赏起来,虽然心中惦记宋燕,但又有那么一点害怕的感觉,有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情绪挥之不去,想见又怕见,怕宋燕忘记前生的情缘,怕自己的失望。

    路过磨针井,经过复真观,登上紫霄宫,华太师在正殿中三叩首祈求玉帝成全自己的心愿,终于上苍感动,华太师步入玉女峰后,见到正在站立在林中的一个身着藕白色罗衫、腰紧丝条,肩披翠绿色娑罗云肩、罗袜珠履的一年约二十芳华的女子,华太师并不认识这位女子,但突然发现这女子面上流露出无限真情,后来越看越是像素识,直似本来极熟的亲人多年未见倏地重逢,无形之中真情流露,自然感情难于遏制。华太师心中一动,轻声叫到:“宋燕,是你吗?”

    那女子道:“华哥,是我,我是宋燕,我好怕你不认识我了。”

    华太师与宋燕,双双悲喜交集。

    华太师终于在八百年后见到转世后的宋燕,两人一见后,感慨万分,华太师将珍藏多年的九品仙莲制成的九灵丹赠与宋燕,使宋燕功力顿时提升至百年,也了确了华太师多年的心愿。

    家传的银镯仍然戴在宋燕的右臂上,华太师也将挂在胸口的金龙牌拿了出来,在乔木美树的环抱下,流水飞花之中,华太师与宋燕对天发誓要生生世世在一起,不求金仙大道,超越天界飞升紫府,只求得散仙而已,灵山修隐,自在逍遥,长此终古。

    这时武当派冷面神尼业已功得圆满,飞升天界,临飞升前召见宋燕,将一锦囊交于宋燕,道日后自然知晓,宋燕依依不舍,冷面神尼笑道:“痴儿,还看不破吗?”

    时当子夜,云净天空,月明如画,清辉广洒,照得武当山远近峰峦林木石花草都似铺上了一层轻霜。天空是一片晴碧,偶有片云飞渡,映着月光,玉簇锦团。众弟子立于冷面神尼周围,忽见一道金虹横天而过,一道清光由上而下,华彩缤纷,祥光万道,只听见一声极其清越的玉磬声,金声玉振,入耳心清,方自神往,天空突然出现一道极大的光圈,只见里面楼台亭榭林立星罗,金碧辉煌,仙云缥缈,到处祥光瑞霭,时见仙馆中宾侣徘徊瑶阶玉槛之间,各各羽衣霓裳、容光美艳绝伦。

    冷面神尼含笑地朝众人点了点头,佛光一闪,身体已腾空而起,飞身进入光圈,再紧接灵光一闪,天空一片清明,人已不知所踪。

    宋燕依依不舍的看着神尼飞升之地,华太师见壮也想起自己的恩师虚无上人飞升时的情景,非常明白宋燕的此时感觉。

    三年后,宋燕在静中悟得天道,明白自己的前几生与华太师的关系,她打开锦囊阅读了冷面神尼留下的字条后顿悟,于是对华太师道,自己是王母娘娘座下的一侍女,因与星君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莞然一笑,被王母贬下凡间,如今尘缘已满,必须返回仙界,而华太师就是那个星君,两人即将分离,华太师不舍,但又明白天庭律例,于是在宋燕飞升后,终日游戏人间,也是修行外功,铲妖除魔,倒也做了不少好事,那千佛崖上的妖人乃是轩辕法王座下的四弟子毒手摩什,于是华太师用金龙牌镇住毒手摩什,没料道世友在峨嵋金顶发现千佛崖上的金龙牌,结果在毒手摩什死于金龙牌下的时候,崆峒轩辕法王座下的毒手摩什魔灯一灭,法王立即来到峨嵋,发现世友,于是要取世友性命,在此之际,华太师也心感金龙牌被人拿动,前来查看,于是与法王大战一天一夜,赶走法王,救得世友。

    华太师仔细一看世友,心中一惊,这名年青人根本就不是个人类,自己也说不出什么,只知他根骨极佳,是生平未见过的,目如朗星,深远无比,此乃洞悉天地乾坤之相也,正在端详之时,只见世友拱手行礼道:“华前辈,在下一有不请之请。”

    华太师道:“你说。”

    世友道:“在下明哲世友,今日见到前辈,乃是在下的福缘,能否请前辈传授我一些修仙之道?”

    华太师道:“你这娃儿不懂事,要请我教你,你也不拜师。”

    世友道:“在下有一师傅,,但至今我也不清楚他是谁?还有我的身世我也不知道?”

    华太师笑道:“你那师傅有甚本领?”

    世友于是将所学的本领告知华太师,当华太师一听到世友练的是九天元阳功,大吃一惊,顿时所悟那个所谓面戴紫色面具的男子是谁了,但是华太师知道而不敢说,面戴紫色面具的男子自己不说,就一定有他的用意。于是笑道:“世友,你错了。”

    世友问道:“华前辈,我什么错了?”

    华太师笑道:“你自己所练的九天元阳功乃是九天十地第一奇功,是修金仙的第一奇功。我想世间除你在也没有人能有这种福气来练九天元阳功了。”

    世友一听后,又惊又喜,他生性灵慧,顿时明白面戴紫色面具的师傅也是一个仙人,此时,华太师笑道:“今日一见,也是缘份,我就将‘元神出窍’的功夫教给你吧。”

    世友一听大喜连忙拜谢,华太师呵呵一笑道:“人有十二经脉,奇经之八脉,合计二十经脉,三百六十大穴,恰成周天三面六十度之数,而自头顶至脚心,五官四肢,所有穴道之名,皆有极深寓意,悟透此玄机之人,再经刻苦耐久之修练,则其体内之元神,便可于其自身躯壳中进出自如,此亦即吾道中的‘元神出窍’也!其元神又于千里来去,但其实无影无形,仅是深潜于体内的‘灵光’而已,元神灵光出窍之后,必须藉异体作用,直抵其中宫,唤取彼等之元神呼应,方可有所作为,若能进入异体幽门,进达中宫,则对方之一切,包括言语、举止、心神,便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矣,这便是‘元神出窍’的妙用。”

    世友一听顿悟,心念之处,九天元阳功一展开,顿时元神出窍,飞在空中,他一飞不要紧,却将华太师骇了一大跳,自己修炼也用了尽十年,而世友一听这会,真是天生奇才,于时立施太清仙法,封住这山洞,也施法元神出窍,与世友一同飞于天地间,并传一些心法与世友,一眨眼,二人元神已飞至千里之外,华太师心中一动,道:“世友,我们快到西湖了。”

    世友大喜道:“好啊,我还从未去过呢。”

    俯看大地,只见处处丘陵、山地,自南向东北倾斜,水网密布,遍绕山间,当真是山明水秀,处处洞天福地。渐渐飞近西湖,又见西湖环湖山峦叠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当真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绝代风华。

    位于西湖东岸有一处名曰‘柳浪闻莺’的胜景,沿湖广植杨柳,每当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宛如翠浪翻空,在那望不尽的柳荫深处,时而传来呖呖的莺啼声,清脆悦耳十分动人。

    西湖中最负盛名当然首推‘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其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岛间桥栏相接,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嫩花明风景诱人。来到岛的南端,过‘三潭印月’碑亭,两人飞近湖面上的三座石塔,只见塔高约2米,塔基为扁圆形石座,塔身为球形,中空,四周环有五个小圆孔,塔顶作葫芦形,世友刚刚想说话,突然一阵清风吹来,世友听到有一悲悲切切的哭声传来,听声音是一女子的哭声,世友与华太师朝哭声飞去。只见南边有一砖塔,华太师一见惊呼:“这是雷峰塔,世友,不可靠近?”

    世友道:“为何不能靠近,我明明听见这塔内有人在哭泣?”

    华太师不语,然后才对世友讲述了白娘子的故事。

    雷峰塔,相传始建于吴越。

    据闻,当年“吴越王钱叔”因为其宠妃“黄氏”得子,遂计划兴建一座十三层高的砖塔,以八万四千卷佛经,为“黄氏”祈保平安之用。

    故,雷峰塔;又名“黄妃塔”。

    其实一个男人;若非对一个女人存有极深极深的爱,怎会不惜斥用巨资为她建塔祈保她平安长命,安享天年?也许还巴不得她早死早好,好让他快些续弦再娶!

    故而,雷峰塔,也是一个痴情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所作出的承诺!

    讽刺的是,传说这座雷峰塔下,却埋着一个惨遭最爱出卖的可怜女子——白素贞,她与“黄妃”的际遇,直如天渊之别,相距甚远雷峰塔自建成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经历了数度修葺。

    据说,最后一次修葺雷峰塔的时间,约在百多年前,大概是在法海和尚把白素贞收在雷峰塔底的前后……

    世友听后,大发怒道:“法海太可恶了,不行,我要救白娘子出塔。”

    说罢,飞进雷峰塔,华太师想拦住世友,但世友身形太快,被世友飞进塔内,华太师长叹一声,但却不敢靠近雷峰塔。

    西湖,环绕皆山也。而山之蜿蜒起伏,可客人之散步而前后观览者,则岭也。岭之列在南北两峰,与左右诸山者,皆无足称。纵有可称,亦不过称其形势。称其隅位而已,并未闻有著其姓者。独保叔塔而西一带,乃谓之葛岭。此何说也?盖尝考之。此岭在晋时,曾有一异人葛洪,在此岭上修炼成仙,一时人杰地灵,故人之姓,即冒而为岭之姓也。

    华太师一咬牙,准备飞入塔内时,一道彩虹横天而过,在其面前稍纵即逝,华太师一惊,不敢冒然闯入,只好等待世友出塔。

    山嶂叠翠,溪水潋滟,绿柳争妍,桃花吐艳。那个时候,正是春风袅袅,吹得百卉都盈盈欲笑。枝头的黄莺儿,也扑着双翅,婉转悠扬地歌唱起来。又有那穿花的粉蝶,迎风飞着,纷纷乱舞,好似天女在那里散花一般。独有衔泥的紫燕,却在树林里或是水面上,不住地掠来掠去,找寻着小的虫鱼,去哺那巢里的雏燕。晨曦渐渐地放开光华来,把草上鲜明可爱的露珠慢慢地收拾过了,便显出很娇嫩的一片绿茵来。

    世友飞入塔内,只见灵光一闪,却只见自身来到这样一处地方,心里十分惊异。

    一道白光闪处,见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绿袍长髻,杏眼含情,桃腮带晕,一双玉手捧着一枝玉如意,袅袅婷婷地走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