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孤鹰传 > 第四章 李牧后人
    李鸿本就是李家村中数得着的头一号猎手,李家村方圆三十里范围内的山林都是他狩猎的围场,这片范围内的一草一木他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山林中少有人迹,无路可言,崎岖不平,十分的难走,但对李鸿来说,却是驾轻就熟,行在其中如履平地一般。但见他忽快忽慢,时而窜高,时而伏低,动作轻灵,毫无凝滞之感,十分的自然。他行了一阵后猛然醒起猎鹰和关羽两人并不象他那样对这里的地形如此的熟悉,自己这样赶路,两人怕是吃不消。可他回头一看,心中不禁暗暗吃惊,猎鹰,这个他看不透身前的男子,固然是一副似若闲庭信步,轻松悠闲,毫不在意的样子,这虽让他惊讶,但想想猎鹰那一身不可测度的修为,心中也就释然了。让他吃惊的是关羽,这个内力较他稍逊一筹的大汉,此时肩扛那条重达五百斤的虎尸,不但没有坠后,竟也是一副游刃有余,毫不吃力的样子。他却不知猎鹰的轻功身法本就堪称一绝,随鹰魔习艺时又多在深山中磨练,行走这种山路可谓是老马识途,轻松自如。至于关羽,半年来天天背着几百斤的大石满山跑,因此更是不在话下了。

    李鸿不觉停了下来,他一停下,猎鹰和关羽二人自然也就停下了。

    猎鹰笑道:“李兄,怎么停下了?可是走的累了?或者还有什么事?”

    李鸿一怔,随即笑道:“不错。我本是出来打猎的,如此一无所获的回去,恐怕家父要责骂小弟的。因此小弟想让两位兄弟在此少歇片刻,待我去打上几只野味,也好回去给父亲交差。”

    猎鹰笑道:“李兄怎可说是一无所获呢?这只老虎就是你一箭射死的,有此猎物,伯父怎会责怪兄呢?”

    李鸿摇头道:“这畜生被关兄弟打伤在前,后来那一扑也是垂死挣扎罢了,即使没有我那一箭,那畜生也是必死无疑的,追根穷始,该是关兄弟打死的才对。我怎可掠人之美?”

    猎鹰还待再说,可一看李鸿那一脸诚恳的表情和关羽那一脸自得的神情,遂念及在这个时代,人最重诚信,李鸿的行为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况且,打虎英雄可是个不得了的美誉,骄傲如关云长者,怎会舍得弃此本该他所得的名声呢?他又一想,关羽若有这样一个名声,对于今后应该是一件大大有利的事。所以他也就没有再多说,心中对这李鸿更生几分好感,同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声的豪杰收在自己旗下。因此他走到李鸿身边,说道:“如此,我与李兄同去,也好见识一下李兄的绝世箭术。”又转头对关羽道:“云长,你留在此地,等我和李兄回来。”

    关羽本也想去,可猎鹰如此吩咐,他不敢不从,再者他也有些累了,因此他只扁了扁嘴,闷声说了声:“是。我知道了。”

    猎鹰和李鸿相视一笑,由李鸿打头,猎鹰跟随在后,刹时消失在密林之中。

    山中所多者,野兔,山鸡也。此二物,不论何时均不绝迹,此时八月之末,秋高气爽,万物成熟,正是此二物体肥之时,因此李鸿的目标,就在这野兔,山鸡上。

    不过顿饭功夫,李鸿已经射到三只野兔,两只山鸡。猎鹰在一旁看着,见李鸿箭出如飞,弓弦每响处便有一只猎物被射杀,猎鹰心中不禁暗暗钦佩,等李鸿再射杀了第四只野兔时,猎鹰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之处——李鸿射杀的野兔,每只都是颈后中箭,被利箭贯穿头部而亡。猎鹰急忙再看那山鸡时,发现这山鸡也是如此,他的心中不禁大为惊讶。

    猎鹰不禁叹道:“李兄神射,猎鹰佩服至极!”

    李鸿闻言转过头来,炯炯的目光看着猎鹰,笑道:“鹰兄何处此言?鹰兄随异人学艺,一身的本领深不可测,小弟的箭术怎会入鹰兄法眼呢?”

    猎鹰摇头道:“不瞒李兄,小弟虽跟随恩师学艺,但所专攻者不在箭术,因此虽能虽能开弓,射出的箭却不像李兄这般的精准了。不过今日见李兄神射,小弟也觉大开眼界,足慰平生。李兄,小弟有一不情之请,还望李兄应允。”

    李鸿慨然笑道:“兄弟何处此言?你我一见投缘,有什么事尽管开口说就是,但要我能做到,必然万死不辞。”

    猎鹰深施一礼道:“如此多些李兄了。小弟箭术不精,因此小弟想请李兄不吝指教,以箭道教我。”

    “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呢。”李鸿笑道:“好!我答应你了。只要猎兄你不嫌弃,我愿意倾囊相授!”

    猎鹰大喜,拜谢道:“多谢李兄!”

    李鸿笑道:“何必如此多礼?猎兄师从高人,在下也还要向你多多请教呢。”

    猎鹰道:“不敢,我们兄弟共同研究就是了。”

    李鸿闻言笑道:“这句话说的好,共同研究!哈!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研究射猎吧。”

    猎鹰把李鸿的弓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这是一把桑木弓,弓身弯曲,成英文字母“B”字型,弓身中间有约一尺长短的笔直部分,上面缠绕着一些布条等物,由此对称张开的弓体如同鸟的翅膀一般,先向外有一个弯曲后才又向内弯曲,猎鹰知道这样会产生预应力,可使弓力更大,射程也就更远了。弓弦是用牛筋做的,缠绕在弓身两端的牛角上,十分的有弹性。

    “好!好弓!”猎鹰赞叹着,“李兄,制作这样一把弓,需要多长时间?”

    李鸿想了想后答道:“制作一把弓的过程很复杂,弓取六材,干,角,筋,胶,丝,漆,对每种材料都规定了明确的标准,其中干有柘,桑,橘,荆,竹等,其中以柘,桑二木为最佳,质理细密,弹性韧性俱佳,我的弓就是桑木做的。角一般都用牛角,胶则有鹿,马,牛,鼠,鱼等等材料。另外,弓的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的讲究,冬天寒冷干燥,树木易于揉制,故而冬天做弓干,春天浸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则用丝,胶,漆把弓干和角,筋合起来制作弓体,入冬后再把制作好的弓体放入弓匣中定型,等来年春天再装上弓弦检验。如此算来,制作一把上好的良弓需要至少三年时间。”

    猎鹰听了颇感意外:“需要这么长时间?”

    “你以为呢?若要良弓,怎能不下功夫呢?弓首重取材,若要制成一把上好的良弓,光收集材料就得花费数年。但求神兵,怎可惜时?”李鸿以一副专家的口吻说道。

    猎鹰一想,可不是嘛!古代科学技术落后,为求好的兵器费时日久也是很平常的事,象著名的传说中,干将,莫邪铸剑,不是费时十年方成的吗?唉,就连自己,为了铸出鹰刀来,不也花费了将近三年的时光吗?李鸿说的很对,欲求神兵,怎可惜时?

    “李兄说的是,猎鹰受教了。”

    李鸿笑道:“猎兄说的哪里话来?你且先试试这张弓,让我看看你的射术。”

    猎鹰尴尬的一笑,他哪里会什么射术了?只是会开弓而已!他接过李鸿递来的一支箭,左手持弓,右手缓缓把箭架在弦上。

    “猎兄,你控弦的方法不对。控弦之法有二,咱们汉人一般是无名指垒小指,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竖,这样不致使箭曲伤羽,而力多射远,利于步战。胡人则是屈大指,以头指压勾指,利于骑射。但不论胡汉,控弦方法如何,射箭都求‘快’‘准’二字,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射中目标的。”李鸿侃侃而言,滔滔不绝,猎鹰则点头听教。

    “李兄高明,见识过人,小弟不胜钦佩。但小弟有一疑惑未解。李兄既有此本领,为何不从军报国,征战沙场呢?如此穷首山林岂不埋没了李兄一身的本领?”猎鹰此时很想把这个人收在自己麾下,虽然这个叫李鸿的人在历史上岌岌无名,但仅从他刚才的那一番话便知此人是个有本领的人才,如此怎能放过呢?因此猎鹰才出言试探。

    李鸿闻言沉默半晌,好久才漠然的回答道:“纵是忠臣良将,有一腔报国热血,若遇昏君奸佞,也是无力回天,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我李家先祖早有遗训,凡李家子孙,永不得入仕从军,以免身罹惨祸。祖训,我是要遵循的。”

    “哦?”猎鹰有些诧异,看来这个李家的先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千百年来已经证明最凶险的莫过于政治的泥沼了,暗箭横飞的杀人不见血战场,端的是凶险至极,不参于确实是明智之举。

    “敢问令祖是?”猎鹰问道。

    李鸿眼望远处,神情复杂的答道:“故赵国大将军,武安君,讳牧。”

    故赵国大将军,武安君。呵!好大的官啊!讳牧?对了,古人称呼祖先在名之前都要加个讳字,这么说李鸿的这位先祖单名一个“牧”字,嗯,加上姓“李”,那就是“李牧”了。嗯?李牧?!猎鹰猛的张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向李鸿。

    李牧!原来他是李牧的后人,怪不得这么厉害!

    李牧何人也?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戍边败匈奴,独力挫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名赫赫,端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大豪杰。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兵法大家,但也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这个李鸿,竟然是李牧的后人?

    李牧精于练兵,他卫戍赵国北方边境的时候,匈奴等少数民族经常寇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牧起始隐忍,专心练兵,培养反击的力量。后在时机成熟后出动精骑万人,射手十余万,大破匈奴铁骑十万,后又破东胡,降林胡,迫使单于落荒而逃,保得赵国边境十余年平安。后来在当时最强大得秦国入侵赵国时,李牧又独力支撑,大破秦军。只是赵王昏庸,朝中又有郭开等奸佞之徒,终是中了秦国得反间计,把这一代名将杀死,可叹李牧英雄,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自己人所杀,想来他是极为愤慨的留下这等遗训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猎鹰却更加坚定了收服李鸿的打算,李牧的后人,想来必然也是不会差的,李牧精于练兵之道,看李鸿的言谈,对于此道他应也是极为熟稔的。来自于一千八百年后的猎鹰深深的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一定把把这李牧的后人架到自己的战车上来。

    “原来李兄竟是名将之后,小弟真是失敬了!”猎鹰一副钦佩恭敬的神色,对李鸿道。

    “名将之后?”李鸿叹道,“纵是名将又如何?结局还不是……唉!所以,人还是无名的好!傲啸山林,徜徉自然,寻常人的生活才是真的美好生活。”话虽如此,可他的神色之间却流露出几分萧瑟之意。

    “李兄此言某不能苟同也!”猎鹰摇头说道,“小弟随恩师在山中学艺,恩师论及历代英雄人物时,曾提及贵先祖李大将军。家师对李大将军十分的推崇,他说李大将军是一名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豪杰,他一生征战,为的不是个人的生死荣辱,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他所保卫的国家,为了让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康乐的日子。家师说,李大将军是我辈后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后人,应该学他那种赤心报国,一心为民谋利的精神,做一个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李鸿呆呆的听着,眼中神色变幻不定。

    猎鹰悄悄观察他的神色,见状又说道:“方今天下,乱象已现,眼见一场大难就在眼前,天下万民将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李兄,你身为英雄的后代,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李鸿变色道:“天下大难将起?猎兄何出此言?”

    猎鹰轻轻一晒,道:“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相争,高祖皇帝终击败项羽,天下遂归于汉;后汉政腐败,后戚王莽遂祸乱天下,又有‘绿林’‘赤眉’起而争天下,光武皇帝崛起河北,扫平群雄,天下又重归于汉。但自汉高祖以来,朝政屡屡为外戚及宦官中狷把持,至于桓皇帝即位,先为外戚梁氏把持朝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后桓皇帝用宦官单超等五人除掉梁氏,但朝政又被此五人所把持,此五人却比梁氏更加的猖狂,,无所不用其极,又妄图钳制天下众人之口,禁锢敢于忠言之士,遂成‘党锢之祸’。桓皇帝殁,灵皇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宦官曹节等弄权,二人遂谋诛之,惜中狷势力太大,二人事机不密,反为所害,自此后,中狷愈加猖獗,又学桓皇帝时五候,杀戮禁锢所谓‘党人’,成第二次党锢之祸。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何故?汉政败坏,上天以之警也。帝若能惕然惊醒,奋发而为,除奸革新,天下未始不能为也。惜乎今上昏昧,宠信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竟言‘张让为我父,赵忠为我母’,以人主之尊而呼中狷为父母,诚滑天下之大稽也!朝堂之上纵有忠正敢言之士,有心回天,遇此帝主又能有何能为?而各地豪强并起,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富者琼楼林宇,生活豪奢,而贫者却无立锥之地,生活困顿至极。长此以往,民为求生何事不敢做?大泽乡之鉴不远矣!”

    猎鹰引用《三国演义》开篇的那一段,又加了一些自己的说话,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只见李鸿时而咬牙切齿,愤怒不已,时而叹息唏嘘,面有悲悯之色。猎鹰偷眼看去,心中暗暗得意:我这一番话还不能震撼住你?李鸿,你是跑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李鸿脸色发青,涩声问道:“如此,大乱难免乎?”

    猎鹰用力的一点头,道:“家师夜观天象,推算出大乱将在四五年内也。”猎鹰又搬出那一套什么老师夜观天象什么的,没办法,三国时代人落后,就是信这个。入乡随俗嘛!呵呵。

    “四五年内?这么快?”李鸿变色道,“这么说四五年之后天下将永无宁日吗?”

    猎鹰沉重的点点头,说道:“不错。”转而又摇头说道:“也不尽然。”

    李鸿闻言大喜,他冲前一步,抓住猎鹰的双手,急切的问道:“天下终可太平吗?”

    猎鹰点点头,说道:“当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自古以来国运转换之道。有分必有合,有合就必定有分。动乱之后,必有大一统的天下,此乃天地运行之道。”

    “那天下何时可得太平?”李鸿又问。

    “这个嘛……”猎鹰眉头紧皱,沉吟良久方才叹了一口气道:“此时各地豪强势力日渐强大,朝廷威权渐失。若天下大乱,这些豪强必趁势而起,逐鹿天下,争斗不休。但这还不是天下动乱最大的祸患,最大的祸患不在我中原,而在长城之外也。”

    李鸿一怔,道:“你是说……‘匈奴’?”

    猎鹰点头说道:“不止是匈奴!想我中原大地物华天宝,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即是塞外诸族窥伺的对象。周时犬戎破镐京,杀幽王,掠夺西京。秦始皇建长城抵御异族,至于本朝,高祖皇帝被匈奴败于白登,我中原遂为匈奴铁骑所践踏。此后几代皇帝均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积蓄力量。逢汉武皇帝雄才伟略,大气磅礴,终能一举大破匈奴,封狼居胥,我中原遂能再次力压群胡。但此时我中原国力日渐衰败,早已不复汉武时的雄强,而塞外诸族却是休养生息,日渐强大,若我中原内乱,塞外诸族岂会坐视不理,必会趁火打劫,杀掠我中原大地。塞外胡族民风剽悍,生性残忍,他们又精于骑射,来去如风,战斗力极为强大,而我中原因内斗不休,虚耗国力,斯时恐无力与之对抗,我中原广大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李鸿早已是面色惨白,大汗涔涔而下,他已被猎鹰所说的话惊呆了,偏偏猎鹰说的十分的合理,恐怕十有八九会应验无疑,一时间他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铁骑肆意践踏中原大地,烧杀劫掠,中原处处火光,遍地尸首的景象,又仿佛听到无数的人被杀时的惨叫呼号,杀人者疯狂大笑的声音。他喃喃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猛然间他的耳畔传来猎鹰的一声大喝:“李兄!你身为李牧大将军的后人,怎可如此意气消沉,萎靡不振?为何不效令祖李大将军,战强虏,保黎民。做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真汉子!”

    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顶一般,李鸿只觉的耳畔如响了一个霹雳一般,顿时觉得心中一片豁亮,他振奋而起,眼中神光闪烁,看着猎鹰,奋然叫道:“不错!虽无意功名,但绝不能容忍胡虏肆虐!猎兄大才,我愿追随骥尾,共抗胡虏,保卫家国!做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猎鹰仰天哈哈大笑,四野回震,落叶簌簌,打拉着李鸿的手,神采飞扬的说道:“好!不愧是李大将军的后人!好英雄!好汉子!”

    两人四目相对,欢然大笑,声震四野。

    一只野猪被这笑声所惊,窜了出来,猎鹰觑见,大喝一声,拉开长弓,只见弓似满月,箭如流星,弦响处一道闪电射出,那箭已插在野猪脑门的正中之处,箭没及羽,只留一只白羽在外,箭早已穿过野猪的身体,把野猪牢牢的钉在地上,那野猪早已身死当场。

    猎鹰射出这如有神助的一箭,指着那被箭钉在地上的野猪,神采飞扬,豪气冲天,叫道:“群丑如此獠,吾誓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