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孤鹰传 > 第三十九章 虎狼聚
    猎鹰眉头一皱,不悦的道:“褚雄,我平日里怎样教你们?遇事要冷静,尤其我们习武之人,更需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的气度!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象什么话?”

    褚雄闻言面露羞愧之色,嗫喏道:“主公……我……我……”

    猎鹰又笑道:“天地未倾,这世间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又何须如此慌张呢?嗯,先准备酒食吧!其他的事,待会儿再说。”然后转头对公孙瓒道:“伯圭兄,手下人无状,让伯圭兄见笑了。”

    公孙瓒目注猎鹰,叹道:“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壮哉斯言!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不过,贤弟,我很好奇,你为何不先听听你这手下掌柜有何急事禀报呢?我闻那病虎赵风实也为一了不起的好汉,他都急着找你,显见必有大事发生,怎的贤弟你不在意吗?莫非是因为愚兄在场吗?”

    猎鹰确实有一点不愿意让公孙瓒知自己事的想法,不过实际上,他确实也没有把褚雄说的什么大事放在心上。这个时代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他由一千八百年后的人出现在这个时代,遇和之离奇早已超出常人所能知之万一,这样的遭遇,早使他的心如磐石一般。纵然再有什么奇异之事发生,他也自信必可应付裕如,更遑论这个时代即将发生的所谓“大事”他早已深知了。最近要发生的“大事”莫过于一年后将要发生的黄巾大起义了,在这这前,能发生什么呢?而且他离去之前,安排的十分妥当。飞燕岭和真定的事宜分别由褚燕和赵风负责,李鸿以及颜良文丑为辅,若是一旦有事,五人商议解决,更何况还有田丰这位智计过人之士在旁?因此猎鹰相信,纵然有事发生,也必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赵风等人应是应付裕如,只不过是觉得群龙无首才有些慌乱罢了。

    猎鹰笑道:“我知赵风大哥之能,纵有他难以解决之事,他必也能拖到我回去而不使事态恶化!伯圭兄不必担心。”

    公孙瓒叹道:“贤弟好气度!”

    待伙计上的酒食,公孙瓒与猎鹰痛饮三巡之后,猎鹰招手让一直随侍在他身旁的褚雄过来,温言道:“你现在可还慌张吗?”

    褚雄垂手低头,道:“回主公,属下已不慌张了。”

    猎鹰一笑,道:“好!现在你可以完完整整的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褚燕他们怎会发急讯呢?”

    褚雄略微有些迟疑的看了公孙瓒一眼,猎鹰笑道:“此乃辽东白马长史,公孙瓒大人,乃是我的好友,不须顾忌。”

    褚雄冲公孙瓒恭恭敬敬大礼参拜道:“小人褚雄见公孙大人。”

    公孙瓒豪爽的一笑,道:“什么大人不大人的!我与你家主公一见如故,你不须如此多礼。”

    褚雄恭敬道:“大人既为我家主公之友,小人怎敢失礼呢?”

    褚雄既然能被选出来独当一面经营酒楼,其才智勿庸置疑,人情尤其练达。从猎鹰对他那与往日不同的态度以及猎鹰对公孙瓒的“大人”的称呼,他岂会看不出猎鹰并不是真心要与这位公孙大人交好,叫自己过来当着公孙瓒的面询问只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因此他愈发有礼的对待这位白马长史公孙大人,果然公孙瓒大悦,转头对猎鹰道:“贤弟真大才也!手下之士个个不凡啊!”

    猎鹰谦和的一笑,道:“公孙兄的白马义从天下闻名,那才是真正的不凡啊!”

    公孙瓒哈哈一笑,转而正色道:“贤弟太谦了!旁的不说,若以武功而论,你身边的这些随侍,那个的武功在我的白马义从之下?尤其是那个张飞张翼德,其若为将,必为盖世猛将也!”

    自关塞至涿县的这一路上,好斗的张飞没少找白马义从的人“以武会友”,公孙瓒目睹张飞武功之悍猛刚烈后大为技痒,只是碍于身份不好下场与张飞交手,但其对于张飞却是印象极为深刻。

    猎鹰一笑道:“翼德的武功还不错,只是他还太过年幼了,否则若从身军旅,想必可为一员悍将。”说完一拍额头,做恍然之状,笑道:“怎的与公孙兄说起这些来了。公孙兄,咱们且先听听有何事如何?”

    公孙瓒笑道:“若是贤弟不嫌弃,愚兄愿与闻。”

    猎鹰心中暗骂,若不是有用得着你这个辽东白马的地方,我岂会与你这般虚以委蛇?当下他做欣然之状道:“公孙兄这是说的哪里话来?兄既为大汉官吏,代为天子官吏百姓,我等小民若是有事,不找公孙兄这等官吏作甚?”

    公孙瓒道:“那却不然,官吏也无法尽管天下事,但若是贤弟有事,愚兄怎能袖手旁观呢?”

    猎鹰笑道:“多承公孙兄关照了。”脸色一正,转对褚雄道:“好了,褚雄,赵风与褚燕传来什么急讯?到底发生何事?你现在与我详详细细道来。”

    褚雄垂手应是,说出一番话来。

    太行山脉逶迤九百里,其间沟壑纵横,险峻难行,可谓是易守难攻。而如今天下昏昏,汉政糜烂,流民遍野,盗匪丛生。自然而然的,九百里太行这险要之地就成为各方盗匪情之所钟之地。象昔日褚燕等飞燕岭等人正是这其中的一股,如今褚燕已跟随猎鹰,这杀人越货的盗贼之举自是不为了。但飞燕岭的名声在九百里太行却是越来越响,原因无他,一是因飞燕岭越来越强大的实力——飞燕岭如今已被建为名副其实的一座小山城,城中常驻三千武力过人的勇士——这等实力,太行山诸山寨无一可及!二来则是因为李家村,李家村自建成酒厂,出产太行美酒名闻天下后,其村之富庶可谓是天下知名,太行山中群盗那个不心动呢?然则飞燕岭公开宣布李家村为其保护对象,故而虽然群盗对李家村这块肥无可肥的肥肉垂涎欲滴,却是无可奈何,毕竟飞燕岭强大的实力在那里摆着,除非想死,否则谁愿意去招惹呢?更何况传说飞燕岭与李家村真正的首领乃是年轻一辈有数的高手,据说其能与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这等天下有数的绝顶高手相抗而毫不逊色!这样的人,怎么能惹呢?因此群盗对于李家村这个肥肥的窝边草也只能干看着而不敢下嘴。但在两月之前,也就是天下轰传猎鹰名列大汉四英杰之列时,褚燕却发现太行山中群盗有异动。派人查探之下才得了大略的消息,原来太行山中有数十股盗贼竟然聚合在一起,图谋洗劫李家村与飞燕岭!而这伙合起来的盗贼,竟高达三万之众!褚燕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急忙将这一情况告之赵风。赵风得知之后,叮嘱褚燕和李鸿一方面加强飞燕岭与李家村的防守,另一方面则挑选武艺高强精明强干之人潜入太行之中查探消息。赵风直觉的感觉到,事情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太行群盗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什么。太行群盗中多数与太平道关系密切,这次群盗聚众图谋李家村与飞燕岭,太平道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赵风心中大为忧虑。若只是太行群盗还则罢了,三万人虽众,却是乌合之众,以如今猎鹰属下的实力,防守绝对不成问题。但这其中若是有太平道参与的话,太平道教徒百万,其中人才济济,高手能人无数,他若遣高手相助群盗的话,那恐怕就十分危险了!

    但还没等探子探明情况,太平道大贤良师之弟张宝却突然来到了赵家营,自称奉其兄大贤良师张角之命前来拜会猎鹰。赵风心中对他早就提防,不说猎鹰远赴塞外,只说猎鹰有事他行,但请张宝稍待两日,猎鹰已传回消息,说是不日即回。赵风一方面把张宝留在赵家营中,一面又派人查探赵家营与铜铁庄周围情况,一查之下竟发现在真定入太行山必行之路上,竟然埋伏着一支人马。再经仔细探察,终知道原来这支人马正是太平道的!

    赵风得到消息后大惊,此时已不用在怀疑,这一切都是太平道在背后策划的。这支人马正是要切断铜铁庄与赵家营援助飞燕岭之路。赵风急召集颜良与文丑等人商议,颜良文丑二人闻听此情况暴跳如雷,叫骂着要把张宝抓起来,教训一顿,并以此威胁太平道撒手。但田丰以及已经来到的沮授却提出不同意见,沮授此人智计过人,在张宝到来之时他已留心观察,发现张宝随行之人不但多达百人之众,且个个气度沉凝,显见俱是武艺过人之辈。可见张宝此来必然有备,以这样的实力,若想抓住张宝恐不太可能。而且,沮授更想到,张宝此举是否有意为之?他是否正是想让颜良等人先动手与他们太平道翻脸,然后趁猎鹰远行之机一举把猎鹰的势力铲除?正因有此考量,他建议赵风一方面与张宝虚以委蛇,一面派人入太行山飞燕岭通知褚燕此事,让褚燕把李家村所有人等全部撤入飞燕岭,据险以守,等待猎鹰归来。然后又秘密派人通知在涿县的褚雄,让他派人急忙寻找猎鹰,见到猎鹰后急忙让猎鹰回来主持大局。褚雄得信后正在焦急万分之际,正好猎鹰从塞外归来,与公孙瓒一道来到酒楼。

    褚雄备述前事,当然他是有选择的说的,关于猎鹰属下实力之事他是一字未提,只说是太行山中群盗合谋,要洗劫李家村,其中更有太平道之人插手云云。

    猎鹰听罢,心中已是大致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心中急速盘算,这件事情虽说应是张宝这个张角的弟弟策划的,但他的这种行为张角知不知情?若攻打飞燕岭,洗劫李家村,消灭猎鹰的势力这一切都是出自张角示意的话……张角苦心经营太平道数十年,所培植的势力岂是自己这三年以来所发展起来的一点小小的势力所能抗衡的?旋即猎鹰摇摇头,不对!张角这人气魄极大,他一心要的是率领太平道争夺天下,坐上那皇帝的宝座,若史载无误,再过一年便是他起兵之时。张角身为太平道之主,焉能不知临起事之时必当韬光养晦,积蓄实力,不引起朝廷注意之理?此时李家村所产太行美酒名闻天下,若是一旦李家村被洗劫,太行美酒突然绝迹世面,必然引起世人注意,到时若朝廷派人调查,一旦露出蛛丝马迹,岂不前功尽弃?看来,这件事张角应不知情,这一切,可能就是张家三兄弟中自己缘吝一面的太平道二教主,未来黄巾军的地公将军张宝所为了!

    猎鹰念及及此,心中大定。心忖若不是张角授意,那事情就不至于没有挽回的余地。当务之急,一方面是火速回援飞燕岭,另一方面要与张角这位太平道之主联系一下了。

    猎鹰盘算已定,故意面带一丝忧色对公孙瓒道:“伯圭兄,我本想与你多相聚几日,好好叙叙。奈何群贼猖狂,小弟必须尽快赶回真定去,不逊之处,还望公孙兄海涵。”

    公孙瓒在听到说群盗聚集之时已是心中大怒,此时见猎鹰这般说,登时眼珠一瞪,怒声道:“群贼可恶!他等这般聚众劫掠,无疑已是谋逆之罪!我必奏请朝廷,发兵入山清剿之!”

    猎鹰心中冷笑,却是面带忧色的摇头叹道:“只恐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官府……大概是不会理会此事的。”

    公孙瓒讶道:“贤弟何处此言?我这就给常山郡守写一封书信,请他派兵入山,清剿贼寇,保我子民。想来以我之名位,那郡守不敢不听!”

    猎鹰叹道:“公孙兄真不知耶?群贼如此猖獗,其后岂无因?鹰虽不才,区区山贼,却未放在心上。我所虑者,正是其后之人。”

    猎鹰这话一出,公孙瓒默然。他虽然自傲自狂,但绝不是个笨人,根据褚雄所言他很轻易的就判断出这件事必然与太平道脱不了关系。而太平道如今势力遍布八州,教众不下百万,在下层影响极广,庶人纷争,往往解由太平道解决,隐隐有“第二官府”之意。

    而且太平道背后还有道家。道家昔年助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汉初之时道家势力极大,可谓一手遮天,执掌天下权力之牛耳,后来虽然汉武帝有感于道家势力过盛而采取打压道家,扶植儒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此后儒家势力渐而昌盛,道家势力日渐衰退,然则就算到了现在,道家的势力也是已为“独尊”的儒家所不敢小觑的!如今虽然在朝中为官的皆是儒家门人,但是道家却在下层人民之中拥有绝对强过儒家的影响力。而况且道家之中人才众多,高手辈出,象如今天下六大高手,虽然儒家有三人列位其中,占了一半,但道家亦有两个!而更况且传说中道家还有许多修为几近天道的隐世高人,这等实力,较之儒家亦是毫不逊色,甚或犹有过之。

    猎鹰见公孙瓒不做声,知他是忌惮太平道。心中冷笑,故意长叹一声道:“唉!如今太平道势力遍布天下郡县,许多地方,官府行事往往还需看太平道之意。长此以往,我大汉官威何在?长此以往,我恐……”

    猎鹰住口不言,公孙瓒却是眼睛一亮,急声道:“恐什么?”

    猎鹰不答,却是淡然自若的一笑,道:“公孙兄,儒家依靠孝武皇帝,才有如今之势。然则道家无皇帝可依,若想昌盛,该当如何呢?”

    公孙瓒顿时面色大变,却听猎鹰又缓缓说出一句话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乃是当年秦末农民起义的第一人陈胜在大泽乡起义之时所说的。其意乃是说王侯将相这样的显贵,不在出身,只要有胆量,赶去想,敢去做,就有可能身具高位,享受荣华富贵,执掌天下权力。正是这句话,激励起了无数的下层百姓揭竿而起,纷纷起义,想要抢夺王侯将相之位。虽然最后陈胜死了,但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却成为现实。刘邦,这个大流氓出身的人,击败了许多是王侯将相之种的人,成为了天下共主——皇帝!而他手下的王侯将相们,基本上皆是与这位皇帝一样,来自庶民阶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诠释了一个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道理——人人平等。

    但此时猎鹰说这句话,呼应前一句,却是在影射一件事——太平道要反!

    公孙瓒的脸色顿时变的铁青,他是个聪慧之人,焉能不解猎鹰话中之意?是啊!既然我儒家可以依靠皇帝独尊儒术来打压其他家派,然则为何其他家派不能起来造反另立一个支持他们的皇帝呢?道家这些年一直被我儒家打压,其必定不甘心。如今法家妖人弄权,媚惑帝王,以致朝政糜烂,民怨沸腾,道家若是趁机而起……想到这里,他猛然想起太平道那百万教众来,不禁打了个寒战,脸色变的更坏起来。

    猎鹰看公孙瓒脸色变幻,心中偷笑。他长笑一声,奋然道:“虽然如此,但我想天下有儒家支撑,想来必会使寰宇安靖,不使小人得逞。公孙兄为儒家高弟,建功立业当其时也!”

    公孙瓒一听,心说是啊!他道家势力虽然庞大,但我儒家数百年来执掌天下牛耳,岂会逊色道家多少?况有我师父卢植这等人在,张角之流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他若敢反,我必领兵灭之,到时建立不世功勋,荣华富贵固不待言,万载流芳也不是不可能啊!

    想到这里公孙瓒兴奋起来,但忽然间他又想起猎鹰,急忙道:“贤弟,那如今你之事,该如何呢?”他也不说什么给常山郡守写信之事,也知那起不了什么作用。

    猎鹰身子一挺,一股强横无匹的气势发出,他傲然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掩!我猎鹰岂是怕事之人?他既敢来犯我,说不得,小弟定要回敬他们一番了!”

    公孙瓒赞叹道:“贤弟豪气干云,愚兄佩服!”稍顷他略一犹豫道:“愚兄本想与你一道同赴真定助你一臂之力,但无奈官命在身,不能分身,这……”

    猎鹰哈哈一笑,摆手道:“公孙兄何出此言?你是幽州的官,自然不便管冀州的事,小弟明白!公孙兄只需将你我今日之言告知令师卢大师既可,为天下万民之福祉,还望他老人家多做防备。”

    公孙瓒大为感动,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是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猎鹰见状豪气的一笑,道:“公孙兄不需多言!咱们就此别过!来日若有缘,再相聚不迟。”

    公孙瓒抓住猎鹰的肩膀,用力摇了摇,却是没有说话。

    猎鹰召集关羽张飞等人过来,简略把前事诉说一下,关羽等人群情激奋,个个叫嚣着要狠狠的教训来犯的贼人与张宝等人一顿不可!

    李蒙李腾等李家村之人,闻听贼人要洗劫李家村,心忧家人安全,急急的就想立即往回赶。李蒙着急叫道:“主公大哥,咱们这就赶快回去吧!回去晚了,万一大哥他们支持不住……”李蒙的眼圈红了,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猎鹰温言道:“蒙儿不要着急,你大哥如今早已把村中人尽数迁入飞燕岭山寨之中,以飞燕岭山寨之坚固,诸兄弟之勇猛,山寨中存粮又足,坚守三月应无问题。我们必然来得及赶回去,你放心!”

    众人见猎鹰表现的如此镇定,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猎鹰转头对王越道:“兄长,有一件事,让别人去做我并不放心,只有烦劳兄长你亲自跑一趟了。”

    王越淡淡一笑,道:“贤弟但讲无妨,为兄定为你做到。”

    猎鹰道:“我料定此事张角或不知情,因此还请兄长去见他一见。”至于见了张角做什么,以王越的聪明,还用说吗?

    王越似是早已料到一般,面不改色的笑道:“此事甚易,贤弟放心。”顿了顿,他道:“我此去巨鹿,一人既可,高顺就留在你身边吧。冲锋陷阵,他还算不错的!”

    猎鹰心中感动,王越此行实是凶险,此事虽然猎鹰判断不是出自张角授意,但如果张宝确实把飞燕岭攻了下来,张角又岂会不高兴?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能在起义之前清除一股不确定的势力,扩张自己的势力,岂不是很好?所以王越此去,恐不会太顺利,虽然他身为天下六大高手之一,又是墨门的钜子,但是巨鹿太平道总坛何异于龙潭虎穴?一旦张角变卦,有意留难,纵是以王越的身手,恐也难以全身而退。因此他在临去之前要高顺跟随猎鹰同去飞燕岭,其实也是出于爱护高顺之心。

    王越略一沉吟,又道:“还需借助贤弟一物。”

    猎鹰道:“何物?”

    王越一指猎鹰坐下的神马星辰:“借此马一用。”

    猎鹰明白王越之意,真定近而巨鹿远,只有借助星辰这等宝马的脚力,才能早日到达巨鹿,见到张角,才能早日结束这场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