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齐大帝 > 关于当时一些人物的背景介绍
    高欢(96─57),东魏权臣。渤海县人,字六浑,为鲜卑化的汉人,世居怀化。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参加杜洛周起事,继投靠葛荣,及葛荣败,又叛归尔朱荣,并为其所宠信。北魏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死,尔朱兆命欢统帅六镇之兵。欢遂据冀州,联络山东士族加强实力。普泰二年(532年)进兵洛阳,杀北魏节闵帝元恭,另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太师,世袭定州刺史。永熙三年(53年)孝武帝与欢矛盾日深,遂逃奔关中依附宇文泰。欢则另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并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欢先后执政十六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皆尖锐。死后,其子高洋废魏帝自立,国号齐,追谥欢为神武帝。

    高洋(529─559),即北齐文宣帝,北齐的建立者。高欢次子,字子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父欢专断东魏朝政,天平二年(535年)洋即任左光禄大夫,封开国公。武帝八年(550年)进封齐王。同年废魏帝自立,建国号齐,改元天保。

    即位后,任用杨等人改定律令,又在各地设立学校,提倡儒学,并将东汉蔡邕所书石经五十二枚,立于大学之前。洋本人纵酒淫乱,残暴昏狂,在位期间,境内土地兼并情况严重,加上连年进攻柔然、突厥等族,又大事修建长城,营造宫室,由是令农民负担沉重,终引起举国骚扰。

    徐显秀。检索史籍证实,他是南北朝时北齐河清年间的太尉和武安王,公元571年,在戎马一生也享尽富贵之后,死在晋阳城内的府第中。墓道和墓室近00平方米的壁画就表现了这位将军显达一生的尊严和潇洒。

    狄业,北齐泾州刺史、北魏少卿库。

    狄湛,墓穴居于太原王家峰,不远即是稍后名声日盛的太原名门狄氏的故里——狄村。家通过对墓志和史籍研究,确认这座墓的主人狄湛,乃是盛唐名相狄仁杰的高祖。并由此进一步辨清了狄氏族系与中华民族史上一支东进羌人的亲缘。

    贺拔昌,北齐骠骑大将军,他的父亲是北齐时显赫一时的并州刺史、安定王贺拔仁。

    娄睿,北齐东安王,娄氏家族是当时除皇族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他墓中发现的壁画,出土的瓷器、陶俑都极为精美,代表了北朝时期美术和工艺的最高成就。

    晋阳,位于山西中部,是连接中原和塞外的交接点,历来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物质和文化的交融之地,被双方都视为边塞重镇。然而,崛起于大漠的北魏拓跋氏政权迁都洛阳,并于南方萧齐政权形成对峙后,晋阳一转而成为北魏战略后方的大都会。东魏权臣高欢雄才大略,定都在南部战略前沿的邺城,却选择晋阳为别都,实际操控北魏政权,进而控制整个北半个中国。其子高洋,索性篡夺北魏政权,建立北齐,依然延续高欢的策略。这样,晋阳在后方和平环境里持续发展了100余年。这一段时间使晋阳在经济文化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