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齐大帝 > 第八章下 责高澄娄睿点高洋
    此时高欢也是在仔细地观察着尔朱兆,当年和尔朱兆的大哥尔朱荣一起起兵勤王,结果尔朱荣战死沙场,留下了他的弟弟尔朱兆,却是一个只重眼前利益的滑头!看到尔朱兆略有沉思的样子,高欢明白了,他对旁边的高管家使了一个眼色,高管家连忙退了下去。

    到了书房的门口,高欢连忙上前一步,“尔大人,请。”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不,不,不,还是请国师大人先请。”还在沉思的尔朱兆听到高欢说话,下意识地对着高欢客气的应付了一下。

    高欢略笑了一下,依然是那个姿势。“尔大人,还是您先请吧,来客为尊。”

    “啊?”尔朱兆愣了一下,马上反应了过来。“啊,高国师过谦了,那朱兆就得罪了。”说着,尔朱兆走进了书房,坐到了旁边的檀香木椅上。

    “不知尔大人今天光临敝府有何贵干?”高欢也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看着尔朱兆,盘算着下一步的动作。

    尔朱兆知道高欢城府颇深,攻于心计,虽然不想说的太直白,可又怕高欢跟他耍花腔,一咬牙,尔朱兆还是直接问了出来。“高国师,咱们明人不说暗语,我是来找你讨论迁都一事的。”

    “迁都?尔大人,您怎么会说起这件事?我们大魏好好的为什么要迁都?”高欢假装惊异的看着尔朱兆,似乎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尔朱兆听了一愣,嘴里不知道嘟囔了一句什么,又想要说话。高欢却没容他说出话来,“难道尔大人认为我们应该迁都?”高欢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踱了几步。“不过尔大人的想法也不无道理。想那宇文泰在长安那边确实离我们也是太近了,随时可以攻打过来。而且洛阳这边不占险要之势,确实是不太安问。尔大人,高某佩服,想不到尔大人竟然能够想到那么远。”高欢一服恍然大悟的样子,随手把一顶高帽戴在了尔朱兆的头上。

    尔朱兆听了一愣,觉得高欢说的也颇有些道理,也许迁都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正思索间看见高欢看向自己,怕失了礼数没有细想,连忙拱手谦虚。“那里,那里,是国师过奖了。”

    高欢没有谦逊,走到了桌案前,随手拿出了宇文泰呈的折子,递给了尔朱兆。“尔大人请看,这是宇文泰上的,六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准备让我家澄儿马上带兵前往长安攻打宇文泰这逆贼。”高欢装作一副愤慨的样子。“但大人的说法令六浑深感惭愧。如若依照六浑的建议出兵长安,则洛阳势必无兵可守,到时只要是宇文泰那逆贼有一支部队攻打过来,所有王公大臣必遭他所俘获。”说到这里,高欢马上拿过了纸和墨。“尔大人,请执笔,明日早朝,高欢势必将奏折连同大人奏折一同呈与皇上,以表大人之意。”

    尔朱兆接过了高欢递过来的笔有些犹豫,平时一直都是王右丞替他定主意,这回却不得不自己拿主意,不禁有些迟疑,拿不准自己到底该不该写。忍不住偷偷看了高欢一眼,却是高欢正在写奏折,尔朱兆怕高欢再说什么,略一思索,提笔也写了一份奏折,盖上了小印。

    尔朱兆写完了奏折,和高欢又寒暄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国师府,他急着回去和王右丞商量一下,今天他看到的宇文泰的奏折可是吃惊不小,虽然他贪财,但是他也知道没了命,再多的财产也没有用。高欢拿起了尔朱兆的奏折,看了又看得意的笑了起来,没想到尔朱兆竟然这么的愚钝,给了他一顶高帽,却还回了这么一份大礼。明天早朝,将他的奏折一呈,满朝上下就算有人反对迁都也不关他的事情了。

    “父亲!”高欢刚刚走到大厅,高澄就冲了过来。“你说什么呢?”高欢狠狠地看了他一眼。高澄眼中闪过了一丝愤恨的目光,他马上跪下改口。“父亲大人。”

    “我知道你还是在想着迁都的事情,但是你要好好的想一想,不要想尔朱兆那样,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着眼前的那点利益!”高欢不等着高澄开口,狠狠地说了它一顿。

    高澄看着父亲,不敢再说什么,只是愤恨的攥紧了拳头,“是不是高洋?”高澄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问了一句父亲。

    高欢看着高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澄儿,你还有脑子吗?你回去好好地想一想,要是我们不迁都的话,宇文泰那三十万的精兵是你那区区二十万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能够打的过的吗?还高洋?你就这么对待你的弟弟?”“可是我是大都督啊!我可以调其他地方的军队过来护卫!”高澄还是有些不死心。

    “调集其他军队?”高欢看着高澄,一脚踹倒了高澄。“你是怕我们高家不能死绝了,是不是?”高欢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知道吗?现在各个地方都在看朝廷的风向,如果要是真的发动一场战争,那他们那些外地的军队一定会看看到底谁会更有把握,而你要是打不过宇文泰,他们不过来帮着宇文泰打你,都是你的幸运了!哼!”高欢气的一甩袖子,离开了大厅,把高澄一个人留在了大厅。

    高澄跪在地上,想了半天,最后他狠狠地捶了地面一下,站了起来,回到了都督府。

    高洋此时正在他学习的书房里跟娄老先生讨论最近该如何处理洛阳城的事情,虽然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安排,但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实际做过,所以他还是有些不踏实,他不知道作为一个六岁的孩子,他是否能够说服那些大人,或者说是能够税服驮帮,现在黄峰答应了他,但他仍然不能够安心。

    娄老先生听完了高洋的话,把书放到了一边,的确一个孩子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虽然黄峰那里有可能是已经信服了高洋了,但是驮帮其他的人呢?像驮帮这样的帮派大都是因为生计聚集到一起的,作为帮主的黄峰有时并不能够有足够的说服力,还需要帮会里其他一些长辈的同意,如果能够让高洋做出一件人人侧目而又不会在朝廷上有所显露的事,无疑将会为高洋在洛阳奠定下一个有力的基础。

    思索了一阵,娄老先生突然想起了高洋说过的小乞丐的事情,那个小乞丐应该也是城外那些乞丐中间的一员,不如让高洋调动一队中散过去把他们给剿灭了,一方面能够让高洋在街市上显得比较露眼,一方面还可以找到那个高洋一直想要找的那个小乞丐。

    “高公子,你还记得当初你看见的那个小乞丐吗?”娄老先生点了高洋一句,他想看看高洋到底聪明到了什么地步,现在每天都能感觉到高洋的进步,这是让娄老先生最高兴的。

    高洋听娄老先生这么问,马上就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契机,把握好了一定能够一举成功。“先生,是不是要先收服那帮乞丐?然后再把这件事显示给驮帮看,用这件事来震一震驮帮?”高洋非常自信的看着娄老先生,一直以来,他从来没有犯过错,所以他相信自己这一回也一定是说对了。然而,娄老先生摇了摇头,他看着高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高洋自从自己来了以后很多事情都太过顺利了,必须还要给他一些打击,不然对于高洋以后做事是会有很大的阻碍的。

    “你说的对,但不是完全对。”娄老先生目光平和的看着高洋,见高洋有些不服的神情,略微停了一下,才解释。“对于那些乞丐,不需要收服,而是打压。有些人尤其是这些乞丐,他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收复了也没有什么用,还有可能会给你造成麻烦,这并不能够显示你的仁慈,而打压了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对你害怕,他们害怕了,以后也就不敢给你造成什么麻烦了。同时还会非常的顺服,等到这个时候,你给他们一点点的恩惠,他们马上就会像你们家的狗一样过来给你办事。”

    高洋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知道高洋要完全想通了,还需要一点时间,娄老先生拿出了《史记》,翻到了《陈涉世家》。“陈涉,为什么能够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就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顾忌的了。既然前进是杀头,后退也是杀头,那么起义仍然是杀头,他为什么不起义呢?而且起义还有可能会给他带来一线的希望。实际上这个时候他们只要有一个不杀的命令,不但不会起义,而且会因为自己不会死了而更加的努力干活。这就好比你去对服这些乞丐,他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去收服他们,你不能获得任何好处,而你要是消灭他们又会引起他们的反抗,那么你现在先打压一下他们,然后再给他们一点恩惠,他们就会觉得你是对他们最好的,这比你收服他们,或者消灭他们更好,也会对你在用人上有一定的帮助。”

    高洋依稀有些明白了,对于这一类的人,不再是以前所认为的收服和消灭,而是运用手段来使用他们,他点了点头。

    

    不好意思,各位,为了能够写的比较好一些,因此《北齐大帝》可能最近将会停止更新一段时间,等到我将思路和文笔改进的更熟练一些的时候会再次开始更新。不过大家请放心,我不会做太监的,既然已经开始了,我就一定会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