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章 穿凿战术
    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客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

    --------------《诸葛亮兵法?将强》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各地纷争迭起。战火所到之处无不是尸骨满地、生灵涂炭,像今天这样决不扰民的战斗和战争赌约,确是闻所未闻。为了防止误伤,寇仲已在彭城南门附近实行了戒严令。但是许多老百姓们还是早早的起来,聚集到戒严线以外的街道和空地上等候这场大战的消息。虽然无论胜负都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但是将决定今后彭城的统治者。

    不同的观点和消息在人群中迅速的传播。

    “听说李世民的玄甲精兵从未有过败绩,咱少帅军能挡得住吗?”

    “咱少帅军也没有过败绩吧!”

    “人家已经身经百战,每次都赢。跟咱少帅军才成立一年没打过败仗能一样吗?”

    “少帅军才成立一年,可少帅本人也是身经百战了。在竟陵、洛阳那也是神出鬼没的。”

    “李世民连长安都打下来了,咱彭城可比长安差远了,危险啊。”

    “李世民打长安多少人,现在多少人。而且听说除了玄甲精兵,李世民带的都不是自己的兵,是杜伏威手下的江淮军。杜伏威是谁,是咱少帅的干爹。”

    “听说已经动上手了。”

    “在哪,在那,你从哪知道的?”

    “看到城门上的卫兵了吗?我的一个亲戚在里面,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他在背后用手势告诉我最新的战况。”

    “……”

    三角阵顺利的穿入到李家军的部队中去,一方面得益于寇仲和飞云十二骑勇猛无比,另一方面其实是玄甲精兵有意收拢阵形,以将寇仲包围。一边用的是穿凿战术,一边用的是包围战术,两方拼的是速度。如果李家军先于寇仲凿穿之前形成包围,这一仗少帅军恐怕凶多吉少。但如果寇仲先于玄甲精兵合围形成之前凿穿,直奔中军而去。就会形成寇仲对阵没有大将领导的李家军中军,徐子陵对阵被打乱阵形的玄甲精兵主力的局面。这时候鹿死谁手就为未可知了。

    寇仲接连挑开两名长枪兵后,前方压力突然变大,似乎是遇到了阵中的高手。心下明白前面就是敌军大将秦叔宝了。

    秦叔宝字琼,素以勇悍著称。隋末,跟随隋将张须陀镇压卢明月、李密等起义军,任建节尉。张须陀败死后,归附李密,任帐内骠骑。李密败后又附据洛阳王世充,作龙骧大将军。唐武德二年,弃王世充投唐,任马军总管。随秦王李世民进击宋金刚,与唐将殷开山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恭获胜,授秦王府右三统军;又在介休打败宋金刚军,授上柱国大将军。唐武德三年,随秦王讨王世充,分领玄甲精兵为前锋。李世民在大战中敢把玄甲精兵交于此人统领,可见对其武功和军事能力均十分信任。

    寇仲和秦叔宝、程知节等人虽只有数面之交,但意气相投,交情确是不浅。去年几人同在洛阳王世充阵中还一同饮酒作乐,共同对付李世民。没想到现在二人已是李世民手下的得力干将,要在战场上见个真章了。

    夹在中间的士兵感受到压力纷纷向两边散开,两人终于在战场上相见。

    对视一眼,两人均是无语。

    暗叹一声,秦琼首先出手。

    青龙偃月刀借助刀身的重量和秦琼深厚的内力,向天空划过一道弧线向寇仲头顶重重砸下。井中月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向上格去。两人上身均是一晃,错马而过。

    回过马来,秦琼依旧是一招横扫千军,毫无花巧的拦腰砍至。战场上井中月这样的短刀与青龙偃月刀这种长兵器相比有些吃亏。但寇仲何种人物,大喝一声好,也不避让举刀就拦。两股大力相交,秦琼手心一热,青龙偃月刀几乎脱手。心中一凛,知道相隔半年多寇仲武技又有进步。寇仲这边手臂被震得一麻,也不好受。依着刀被震回的势子,秦琼一个旋身,青龙偃月刀直向前搠去。井中月再起直中刀尖,二人再次分开。

    连续三招毫无花巧的硬拼之后,二人体内均是气血翻腾。利用回马的空隙略微调息后,再次正面相见。

    作为三角阵势的刀刃,被秦琼一阻。整个前锋军的压力陡然变大,士兵纷纷倒下。寇仲再叹一声,知道再这样和秦琼纠缠下去,此战恐怕要输。

    井中月黄芒再涨,由淡黄转为明黄,寇仲从马背上腾空而起。在空中稍作停留,向秦琼劈去。秦叔宝看准来势,青龙偃月刀横劈而出。两刀刚一相交,秦琼暗叫不妙,刀尖处竟空不着力。寇仲从秦琼处借力再次向前腾起,来到秦叔宝的背后,一脚蹬出。一股大力从背部传来,轻易的穿过护身真气直入经脉。来不及化去侵入体内,秦琼跌下马去,心中清楚寇仲已是手下留情。自己性命无忧,只是这一战再也无法出手了。

    寇仲借力,第三次腾起。越过几名士兵,抢过一匹骏马大声喝道:“大家听好了,谁也不许伤秦将军,违令者,军法处置!”继续带头向前杀去。

    跋锋寒从总管府中出来,先到少帅军在寿阳的暗巢打了个转。李世民来到寿阳的同一天,这里被夷为平地。但还是在隐蔽的地方留下了暗记,通知自己人转移到了何处。通过暗记,跋锋寒找到当地的探子,简单交谈后回自己落脚的客站去了。

    刚走到离客栈十余步远的地方,跋锋寒心中警兆突现,知道自己的老对手来了。按下心中的兴奋,推门而入。

    客栈里的客人和店家早已不知所踪,李元吉威风八面的坐在大堂的正中间,左右两边是手下的一众的高手,身后站的竟然是许久不见了的美女婠婠。

    婠婠的美依旧是那么惊心动魄,难以言喻的美丽透着的眩人诡艳。只是简简单单的站在原地,有如山川起伏的优美体态,晶莹似雪又充满张弹之力的肌肤就让人的眼光无法离开。无论坐在大堂中间的李元吉如何作势,场上中心无可避免的集中在她的身上。

    跋锋寒先向婠婠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转向李元吉道:“许久不见,齐王可是别来无恙?”

    “跋锋寒,这种时候你不陪着你的好兄弟在彭城挣扎,还有闲工夫到寿阳来插手我李家的家事?”

    “齐王也知道彭城那边正在大战,为何有工夫召集这么多人马,在这里闲谈?”李元吉自视极高,但是除了武功高强外,在战场上的军事能力一般。李世民不让他领军作战,一直是李元吉心中的隐痛。因此跋锋寒有此一问。

    “除掉你,等于斩了寇仲一条手臂,也是大功一件。”

    “呵呵,想杀我跋锋寒的人多了。到现在我还不是活生生地站在这里,只是斩玄剑下的冤魂越来越多。”

    “狂妄,你以为你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齐王息怒,臣妾愿替齐王出手擒下这小贼。”婠婠上前一步,走到齐王身边,轻声道。

    “不用,美人尽管在一边看这小贼如何饮恨在我的冷寒枪下。”李元吉站起身来,脱下外袍里面是一身劲装。自有手下人上前递过他赖以成名的冷寒枪。

    跋锋寒心中清楚,对手有足够实力将自己留下。只是婠婠一人自己就没有必胜的信心,李元吉的武功与自己也就在伯仲之间。二人联手自己恐怕没有任何机会,加上在场的都是李元吉的亲信,武功也是不弱。是打是逃,现在就必须做出一个决定。

    徐子陵平静的立于马上,冷眼看着眼前的大战。自己生性平和,并不愿意纠缠在这些厮杀纷争之中,早在好兄弟决定揭竿争天下的时候就表明了自己要离开的态度。但是寇仲和他的少帅军始终处于苦苦挣扎的境地,要离开实在是于心不忍。

    寇仲是不可一世的帅才,聪明才智均不在李世民之下。自己二人能够由默默无名的扬州小混混,一举成为名震天下的高手和统帅,除了运气之外,还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寇仲和李世民相比最大的不足就在出身。虽说英雄不问出身,但是这种差别决定了二人治理天下的眼界。高门大阀有诸多的弊端,但是世袭的文化和教养确不是自己和寇仲这样的人所能比拟的。这也是师妃暄希望劝动自己和寇仲的一个重要理由。

    李世民是无敌的统帅,同时也会是万民的好皇帝。这一点寇仲和杜伏威这样的豪杰,也不得不佩服。也正是这一点,才能让魏征、秦叔宝、尉迟恭这些文臣武将纷纷归附于他。二人还没成名之前,寇仲曾经考虑过加入李家军,在李世民手下打出一片天地。后来也曾经表示过如果李家是由李世民说了算,投向他也无妨。但是太子是李建成,李渊对李世民也是多加防范,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能有多大作为,实在难以预料。

    自己和寇仲的长生气,本是同源而生,又生死与共不知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两人之间已经有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联系。战场前方的寇仲正借着这种联系,向自己传回前线上的点滴信息。并通过身后的亲兵打出旗号反馈给城楼之上的虚行之。

    在损失了二百余名战士后,寇仲的前锋队终于成功的凿穿了李世民的玄甲精兵。就在同时玄甲精兵左右两军的合围也告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