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九章不祥预感
    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後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於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着不忘於心。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吴子兵法?励士第六》

    李子通原为东海氶(今枣庄南)人。少时家贫,以渔猎为生。大业中,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人多归附。616年,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旋又与之决裂,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有众2万人。619年偷袭杜伏威大获全胜,占据江都(今江苏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年号明政。后徙都余杭(今杭州),占地北起太湖,南至五岭,东包会稽,西距宣城。620年杜伏威卷土重来,在大小将军通力合作下大败李子通。后者无奈之下只能率大军再次迁都海州并更名为东海郡,部队也同时改名东海军。

    事前早就得到消息,前方只有不超过一千敌人。五千东海军骑兵远远的看见树桩燃起的一团火光的时候都兴奋起来,以为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多数士兵都暗暗的拽紧了手里的武器,加快了马儿的步伐。但是数息之后,十六支长箭带着凄厉的风声划空而至,无一落空。带走十六条人命的同时,打碎了多数人的梦想。

    这么远的距离还能有这样的准头,是超出普通人认知范围的事情。如果是超级强弩的话,光这十六支强弩就是所有持火把人的噩梦。而且谁也不知道前面到底还隐藏着些什么,前方依稀可见的火光由希望变成了一片缥缈。

    没有多久,东海军的队伍重新归拢来,慢慢的向前推进。期间对方的大将也派了几个人来打探这边的情况。但那里能够逃过徐子陵灵异的感觉和寇仲无坚不摧的射月弓,竟没有一个能够回去复命。

    从对方处远远的看过来,只能见到大树桩孤零零的火光。其余的一切都隐没在火光和无尽的黑暗中。派去的探子总是一去不回,一切都充满了神秘的感觉。寇仲和徐子陵盛名之下应该没有虚士,而且因为追敌心切没有掩藏自己形迹,少帅军肯定是有备而战,东海军的主将不敢托大只能命令部队一步步地向前试探。

    当大军再推近二百步距离,进入强弩的射程范围时。寇仲和徐子陵再次整齐划一的拔起手边强弩,随手装入几支弩箭,开始了第二轮的攻击。

    虽然没有灌注了长生气的长箭一样的穿透力,雷九指和陈老谋共同为两人量身打造的强弩仍是不能小看。必须要依赖长生气才能拉开的强弩力大无比,七百步的距离上骑兵们手里擎起的轻盾根本无法抵挡。燃起的火把又为二人提供了很好的目标。弩箭以三只为一组,流水般向远处的火把投去。虽然无法保证百发百中,命中率却也不低。对于五千人规模的队伍来说这样的打击远不能伤筋动骨,但是从黑暗中不停飞来得弩箭在士气上对东海军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一时间火把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如果不是军令如山,恐怕所有人拿着火把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扔掉。但是今天没有月光,大部队的行军没有火把指引也是不可想象的。

    还好寇仲和徐子陵的弩箭很快消耗殆尽,战场再次安静下来。在东海军的阵营里向前看去,依旧只有一团火焰在前方燃烧,暗示着敌人的存在。但谁也不知道火焰后面隐藏的敌人到底有怎样的实力。本来以为对方是纯骑兵,在树林里根本不便作战,除了出来一场硬战以外就只有逃跑一条路。因此虽然天已经黑了,但还是仗着绝对占优势的兵力追了过来。没想到少帅军里还有弓箭手和弩手的存在,而且战力还不是一般的强。已方为了提高机动性,尽快缠住甚至消灭对手,倒全部是骑兵。对上远距离杀伤部队的防御力远不如步兵。如果火焰的后面隐藏着超过二百人的箭手或是弩手,平均实力有现在展示出来的一半,冲进树林之前恐怕要损失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那时候再有一千以逸待劳的精锐骑兵杀出来……

    火焰燃烧的比刚才的更猛烈了一些,因为徐子陵和寇仲把已经没有价值又不便于携带的强弩插在了树桩上。东海军再次停下了进军的步伐,不停的调整着阵形,主将似乎在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寇仲和徐子陵的目的本来就是拖延时间,这样机会当然不会主动出手。正好乘此机会调整内息,恢复刚才不停拉开强弩消耗的内力。好整以暇的等待对手的下一步动作。

    大军的队形终于整理完毕,在猜不透少帅军到底有多少弓箭手的情况下收拢成盾形。并将少数大力士兵所使用的强盾全部集中在正面护住阵形,然后缓缓推进。

    等大军慢慢推进了二百步距离的时候,寇仲转过头看看了徐子陵,示意该轮到他出手了。

    徐子陵闭上眼睛,收拢所有的思绪将精神集中在额头的一点上。六感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体内长生气的运转也越来越慢,最后几乎接近于静止状态。整个世界和徐子陵隔离开来,声音、光线等一切感受都消失了,呈现在徐子陵眼前的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各种生物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场。寇仲的精神存在和他的武功气场一样无比的强大,还好如此熟悉的气息并不会给徐子陵带来什么干绕。没有时间享受这样境界,精神场向前延伸探索而去,很快就找到了前方不计其数的精神力量中最为强大的一个。

    徐子陵突然感到从心底最深处涌上来的疲倦,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涌上心头,隐隐竟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不敢太耽误时间,徐子陵立刻收起精神力量,向寇仲打出手势指明了敌方主将的方向。

    射月弓再次举起。左手握弓,右手拈箭,首先高举过头顶,然后左手逐渐放平,紧紧的锁定徐子陵为自己指示出的目标。黎木长箭没有带起一丝风声,鬼魅般奔向远处。

    没有月光在这样的距离上,以两人的功力都无法看清楚地方阵营里发生的事情。两人只能摒住呼吸,等待着东海军的反应。

    安静只维持了几息的时间,一颗小石头在水里激起了滔天的波浪。远处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喊声,大军明显加速向这边冲杀过来。

    寇仲和徐子陵面面相觑,早前也曾设想过敌军精神力最强的人并不是主帅,或者是对方强大到可以抵挡住自己必杀一箭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反应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只能说明己方的运气实在是有点差。

    寇仲首先苦笑了一下,匆忙射出箭囊里多余的箭只。只留下五十只箭,拿起早就插在树桩上的一支火把向东离去。

    徐子陵也耸了耸肩,同样草草一轮散射后,拿起另一支火把向西驰去。原来的计划全盘失败,后面的事情就要听天由命了。徐子陵突然又想起刚才那种说不出来的情绪和不祥的预感。精神世界里探索到的强大存在自己以前肯定没有见过,但是隐隐有熟悉的感觉。应该是和自己熟悉的某个人有一定的联系。这种不祥的预感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只是掩护任务的失败吗?还是有更多的预示?

    看到分成三个的火光,对方没有丝毫的犹豫,分出各一千人的两只队伍向东西两边追去,主力部队还是直接杀向熊熊燃烧的木桩和前面的树林。

    寇仲和徐子陵故意放低了速度,一方面让对手有希望追上自己,另一方观察大军的调动情况随机应变。对手的数量应该在五千人左右,而不是先前探子所说的三千人。估计一下时间,前后大概耽误了半个时辰左右的功夫。还要想办法托住一个时辰才算是成功完成任务,希望似乎十分渺茫了。不知道西门君仪会不会有令人惊讶之举。

    五百步的距离转眼即逝,大军很快冲到树林前面,接着做出了一个另寇仲和徐子陵十分不解,但又令人高兴的举动。部队突然降低速度停下来,全军下马,向树林里摸去。

    两人很快明白过来,这是十分正常的一个举动。刚才几轮弓箭的伏击,让对手提高了警惕。林地对于骑兵来说是最为不利的地形之一,里面若是布满了绊马索,再加上一队步兵偷袭下场绝对是惨不忍睹。少帅寇仲善出奇兵,因此提前下马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对策。两人只是被刚才一箭的反应打乱的阵脚,误以为计划全盘失败才会猜不到东海军的行动。

    寇仲大喜之外,立刻转向没入树林之中。徐子陵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中隐隐的不安也降低了许多。紧跟着想到的是石青璇,好久没有见过她了,先前已经下定决心这边的战事告一段落的时候去看看她。但是这一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师妃暄的容貌再次出现在徐子陵的脑海里,仙子若不是仙子,若不是师从慈航净斋,两人的关系是不是不会闹到现在的地步呢?

    树林并不算大,但是因为不敢骑马,又是在黑夜里所以东海军行军的速度极慢。徐子陵和寇仲两人心里明白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布置。速度丝毫不受影响的穿插在树林之中,专找手持火把的士兵射杀。使得东海军的行动更加谨慎、缓慢。

    最后两人用尽了手里的箭,汇合在一处冲出树林。寇仲正要依照原来的计划,熄灭火把远遁而去的时候,徐子陵突然阻止了他的举动,向树林里的东海军指了指说道:“我觉得应该等等他们。两个时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明天一早我们的部队就可出现在山脉的任何一个地方。不如再给他们一个目标对我们更加有利。”

    先败后胜的经过显然让寇仲心情不错,哈哈大笑道:“子陵考虑的比我周到,那我们就再等他们一会。”

    一个半时辰以后,寇仲和徐子陵带领着身后的五千追兵出现在少帅军隐身的小山前。这座小山属于背后连绵几十里的山脉的一部分,全部被密密的树林所覆盖,非常适合一千人这样规模不大的军队的藏身,同时也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

    和寇仲并驾齐驱的像树林冲去,徐子陵的思绪不受控制的再次飘离战场之外。长生气属于道家的范畴,讲求的是修身养性。而真言大师所传授的真言和手印属于佛家范畴,表面上看起来也是纯粹的武功。两者和精神修养都没有任何关系,和自己近来修习的精神力量最为接近的竟然是石之轩的不死印。而且石之轩那一番关于宗教的言论,当时自己认为纯粹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并不太在意。但是现在对自己的精神修养却不无可取之处。

    所有的任务都已经完成,心情十分轻松的徐子陵和寇仲毫不犹豫地冲进树林之中。异变突生,身下的战马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住翻倒,反应远超过常人的徐子陵和寇仲立刻从马上跃起。没等两人落地,两只长箭从密林深处无声无息的穿出,两匹骏马没有机会发出任何声音就被穿透脖子无声无息的倒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