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二章 仙子现踪
    文王曰:「惟仁人能受直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绸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於缗;人食其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立敛焉。」

    -----------------《六韬之文韬?文师》

    寇仲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反问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难道是那把剑又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况。就算是这样,我也不应该一点感觉都没有。看来这把剑还真是邪了。”

    “这把剑应该正宗的道家瑰宝,刚才一刻我从剑里面感受到的是一种纯正的生命力量。虽然不是十分的强大,但是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样的力量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徐子陵说道。

    “道家,”寇中首先想起来就是散人宁道奇:“当时我和散人动手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他真气里有特别的东西。但是当时一是紧张,害怕被他所擒;二是修为远不及现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恐怕也就是生命力量吧。”

    “其实换在离开彭城之前,我可能也分辨不出这种奇异的能量。只是这段时间修习精神力量的时候,总能够从各种生物的身上体会到这种存在。”徐子陵点点头道:“这剑肯定不简单,来历恐怕不在你的井中月之下。希望西门不要埋没这样的异宝才好。”

    想不通的事情照例先放在一边,寇仲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刚才不是你说的宝剑会自己挑选主人吗,不用担心这么多了。倒是那个神秘的探子是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子陵有什么好办法吗?”

    徐子陵叹了口气说道:“没有,以现在我们的状态他还不敢轻易出手,但是恐怕也奈何不了他,只能由他来去自如了。”

    寇仲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决不能让他这么如入无人之境,以他的能耐就算在这样的森林之中恐怕也不难掌握我们的行踪。这样下去,我们的去向根本没有秘密可言。离开这片森林的一刻等待我们可能就是东海军的千军万马。我再想想,不会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的。三天的时间,你把握恢复到什么程度?”

    徐子陵要了摇头说道:“三天我们就要离开森林了,因此对付神秘探子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两天要完全恢复恐怕够呛,就算在鼎盛的状态只要他不惜代价一心逃走,相信我们也留他不下来。但是我隐隐觉得事情似乎还会别的转机。”

    寇仲惊喜的看着徐子陵说道:“如果不是安慰我的话,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你的感觉一向错不了,能不能说得再清楚一些。”

    “我也不知道,”徐子陵无奈的说道:“只是从傍晚起来就能感到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和神秘探子有着说不清楚地联系。因此最近我们应该会比较顺利,而神秘探子的问题一定会有办法解决。”

    虽然依旧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徐子陵的说法已经让寇仲平添了不少信心。西门君仪暂时离开大部队,意味着寇仲和徐子陵必须自己亲自带兵。结束了这段谈话后,两人分头去准备带领大军开拔了。

    精锐的部队并不是一定要到短兵相接的时候才能看出不凡的战力。现在的少帅军只是以全骑兵的阵容默默的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穿行,但是就算是李世民这样的名将,如果在一边看到了这支部队的军容话,也会对现在少帅军的实力作出新的评价。大军更本就无视黑暗和树林这两个行军的最不利条件,毫无声息的鱼贯而行。流畅的好像一股无孔不入的水银流过,同时又不留下任何痕迹。

    但是不留下任何痕迹只是表面上的情况,在徐子陵、寇仲这样级别的高手眼中大部队的行动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大的方面包括大量马蹄踩坏草地,人和马留下气息,马留下的排泄物等等。而细小的方面就更数不胜数了,就算在大军过去数个月以后,跋锋寒这样高手凭借蛛丝马迹都能判断出当时行军的许多细节情况。现在少帅军并不奢望完全消失在敌人的情报网中,只是希望能够始终比对手快上一线,最后能够出现在东海军意料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

    徐子陵首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把一切杂念排出脑外。接着调整呼吸和跨下马儿保持一种令人无法思议的和谐节奏。接下来的步骤就和每天的修习精神力量一样了。从闭上眼睛开始,六感一个一个消失。而外部的环境却逐渐变得更加清晰。立刻徐子陵就发现,现在好像不是修炼的好时候。这么多人马高速运动的时候,能量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除了这些周围再也感受不到任何细小的存在。

    因为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徐子陵脸上没有任何动作,在心理却是又叹了口气。这样强大能量团的移动,自己有把握在五十里开外的地方感觉出来。如果对方也有其他人有这样类似的能力话,夜色恐怕对于少帅军隐匿行踪没有任何帮助。

    徐子陵的精神离开周围自己的部队向后延伸开来,大军走过的地方能量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留下了淡淡地光影。虽然不再这么强大,但是子时正是各种生物的精神力量最为薄弱的时候。因此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就在打算撤回精神停止这次修习的时候,徐子陵感觉到了一种十分亲切、熟悉的气息。很微弱,但是清晰无比。师妃暄就在后面,离大军不到五里的地方。

    寇仲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他齐头并进的是西门君仪手下两个熟悉这一带地形的将领。西门君仪的部队人数不多,但地位却是不低,而且随便拉出一两个来就是能在军中独挡一面的高手。就算这样能够和少帅这样天下有数的名帅和高手同行,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有些激动。刚开始行军就找到了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各自过往的战绩。寇仲和徐子陵出道的时间虽然远比这些军中的老兵来的短,但是最近几年征战南北,没有几天太平日子,而且几乎战战都是名动天下的战役。尤其是最为著名的金狼军一战,寇仲只是轻描淡写简单说说,已经让这些深知战争可怕的老兵唏嘘不已。加上早前一天,所有亲眼看到两人就凭个人的力量挡住超过五千东海军让少帅军能够轻松的继续前进。更加让这些新近加入少帅军的将士佩服的五体投地,深感自己跟对了真主。武功盖世、深谋远虑加上爱兵如子,这几方面杜大总管恐怕都远远及不上眼前的少帅。

    这两位带路的将军应该都在江淮军中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有一位还是一直跟着西门君仪超过十年的老兵,两人一起经历了这支小将军的亲卫军所有的大小战争。寇仲从两人嘴里对这支屡屡让自己的惊讶的部队又多了几分了解。虽然大总管杜伏威的亲卫军一直不服,但是这支部队的战力才在江淮军中稳坐第一把交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王雄涎过往战绩几乎是百战百胜,就算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也总能有令人惊异的战果。因此江淮军所有的大战,小将军总是出现在最艰苦的地方。加上王雄涎总是身先士卒,因此压力最大也就是西门君仪率领的这五百人部队。大总管的亲卫部队虽然也是百里挑一,但是依旧比不上这些人天天在战争洗礼。

    寇仲也从他们的嘴里知道,西门君仪是王雄涎的同乡,比小将军小上几岁。王雄涎先来到江淮军,初步站稳脚跟后就把此人招入伍中。西门带兵有方,同时作战勇猛无比。就是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大将军,受到他的压制和排挤,几年下来始终得不到江淮军的重用。后来小将军的地位逐渐显著,到了有资格成立亲卫军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把他召至身边。后来西门虽然屡立军功,甚至直接救了大总管的性命。照道理自己在江淮军中也能zhan有重要的席地。但想到离开小将军不管到哪里都会遭到大将军的排挤,而他和王雄涎的关系确实不错,因此也就安安心心的在亲卫军里呆了下去。西门将军爱兵如子,部下也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因此除了战斗减员后的补充以外,这支部队是江淮军中流动最小的部队。很多人都和西门一样明明可以封将的人依然在这支小小的亲卫军一待就是好多年。

    直到临近子夜的时候,两位将军终于有些疲劳了,沉默下来集中精力保持高速的行军。而寇仲虽然伤势未愈,但长生气的妙处无穷,这样的车舟劳顿对他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仔细的思考一下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

    彭城一战前后,天下大势突变。李唐军坐拥长安,围困洛阳。就算洛阳是天下有数的坚城,而目前带兵攻打的又是谁都不看好的李建成,但谁也不怀疑真到必要的时候李世民会站出来拯救李家。因此洛阳被收归李家版图只是时间早晚和代价多大问题。取得洛阳以后,李唐基本上就统一了整个北方。剩下的几个小势力根本不是李家的对手,不过是找个好的时机投降为自己多捞一些好处而已。加上杜伏威在慈航静斋的劝说下,公开支持李唐,使得李家的势力如日中天。

    南方形势本来远比北方复杂。彭城大战之前,杜伏威、李子通和岭南的宋家是最大的几股势力,而小的势力随处可见,混战不已。少帅军虽然名声渐起,但还算不上站稳了脚跟。李渊也是看达到这种情况,才会派出李世民和李元吉两兄弟来到寿阳,打算借助江淮军的势力把少帅军扼杀在襁褓之中。但是李渊忽略杜伏威和寇仲真真假假的父子关系,也低估了他在江淮军中的无上威信。这一战的结果不但没有消灭少帅军,反而让他收编了大半个江淮军,又和宋家军连为一体,一举成为南方的第一大势力。现在只要能够收拾了李子通,基本大河以南就没有威胁少帅军的力量了。但是和李家不一样的是少帅军可能有更多的零星战争要打。

    现在李家和少帅军基本上在大河的两边赛跑,看谁能够先统一自己的地盘,就能在接下来的正面交锋中占得先机。摆在李家面前的是一块大骨头和几碟小菜,而少帅军面临的是一块不大的骨头和更多的小菜。当然少帅军自身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表面上看李家占尽优势。但只要战事不惨烈到必须李世民出手,洛阳能够挺多久是一个谁也猜不出的谜。少帅军如果能够利用这样宝贵的时间先平定南方,鹿死谁手还真不知道。

    现在的战事必须步步为营,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平定南方,就要求每战必胜,而且要胜得漂亮。一战失利,或者是惨胜都是少帅军付不起的代价。而眼前最重要的则是如何以最少的代价打下东海郡。但是到目前为止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神秘探子的出现打乱了寇仲的所有安排。难道少帅军会输在这一个人手里吗?

    徐子陵方向传来的精神异动打断了寇仲的思绪,还好子陵的心绪似乎十分平静,遇到应该是好事。紧跟着徐子陵主动传来了信息,需要暂时离开队伍一小段时间,去见一个人。同时直觉也告诉寇仲,来的人必定是师妃暄,而且一定会给少帅军带来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