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七章 内忧外患
    武王问曰:「两军相遇,彼不可来,此不可往,各设固备,未敢先发。我欲袭之,不得其利,为之奈何?」太公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六韬?兵道》

    寇仲之所以着急起身出来,是因为徐子陵突然出现在门口,打出只有两人能懂的手势通知他收到了重要的消息。出门后没做任何停留两人默契的像后进卧房走去。两天的时间,原东海军的士兵已经把这里清理干净成了徐寇两人的住所。进屋后寇仲问道:“是不是洛阳方面的战局出现了变化?”

    “仲少一猜就中。刚接到宣永的飞鸽传书,李建成围住洛阳城后,起先采取围而不打的政策。但是没到一个月时间,李家内部突然传出对他不利的传言,李建成手下谋臣也建议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之王世充故意令城门上的守兵每日大鱼大肉,显示城内物资充足。李建成按耐不下,打算用计收买城内王世充的大将邴元真。没想到反被王世充算计,将李建成潜入洛阳城的五千亲信部队一网打尽。恼怒成羞下李建成下令强行攻城。王世充经营洛阳多年,岂是易与。唐军损失了数万人之后竟一无所得。李渊还算没有老糊涂,知道这样下去必会兵败洛阳。因此刚刚抵达长安的李世民,还没有追究其彭梁一战的责任,就命其戴罪立功奔赴洛阳战场。”

    “老狐狸王世充据守洛阳不是李建成能够撼得动的,只是没想到会败的这么快。这事对少帅军好坏各半。好的是经过这样的变化,李世民不可能很快取得完全的指挥权,想打下洛阳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我们可以更从容的平定南方,再面对李唐。不利的是经过此事李世民很可能重新回到李唐的权力中心,李家甚至天下各大势力,最难对付的就是他了。对了,没有老爹的消息么?”洛阳的消息虽然来得突然,但还在意料之中。加之除了静观其变以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此寇仲没有太在意这方面的情况,反而关心起杜伏威的消息。

    “有,抵达长安后李渊对老爹还是颇为尊重。封他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还在长安城赐了住处。但也是表面上的风光,实际上是被软禁了起来。”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没事就好。早劝他不要去长安,这一去再想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寇仲摇了摇头说道:“石之轩出手对付李子通的事情,几次都只说了个大概,具体的前因后果能说的更清楚些么?我觉得里面的事情不像表面上简单。刚才政厅里,好几个人的表情都不太正常。”

    “老爹方面我还是不太放心,已经让宣永飞鸽传书过去让他自己多加小心了。”说完徐子陵开始回忆与石之轩三招之约。

    “子陵还记得我上次的提议?”三招之后,石之轩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问道。

    “邪王已经有侯希白、杨虚彦这样的徒弟,再说我也不可能继承前辈的衣钵。真言大师传我真言手印时,我已经答应成了慈航净斋的山门护法人。虽然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但也不能再接受前辈的好意。”当年徐子陵得到真言大师指点时,并没有正面承诺成为慈航净斋护法人,但是心里还是默认了这件事情。

    “我上次说的很清楚了,子陵不必正式成为我的弟子,更不用加入我圣门,只是把我的不死印传下去就行。”

    “邪王为何不传给侯希白?”

    “宋缺评价我的不死印是幻术,可谓一针见血。但绝不仅仅是幻术,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未免小看了我石之轩。侯希白、杨虚彦两人各有所长,但是二人都是从小入我圣门,修习圣门武功。不死印名为印法,实际是正宗的佛门功法,并不适合两人。倒是子陵你身兼佛道两家所长,不传给你,不知道哪年才能找到更适合的人选了。而且侯杨两人虽然是我的弟子,但你若是娶了清璇,不传他们也是应该的。”石之轩知道徐子陵不愿接受自己的意见修习不死印,一定是对魔门成见极深,因此特意点出不死印为佛门正统:“长生气名为长生,应该跟不死印的不死有些异同。刚才我连续三招用了三种方法探究你体内长生气的运作方式,竟然没能深入核心,但是从表象看来确实有些相似之处。如果你能融两家之所长,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听石之轩提到石清璇,徐子陵心中一紧。好在看石之轩的样子,应该不会再对其不利。略一思考,打断后者的话说到:“邪王不用再劝我,我心已决。”

    好像早料到徐子陵会有这样的反应,石之轩潇洒的一笑说:“子陵还没问我杀的另一个人是谁。”不等徐子陵答话,接着说:“就是你们所说的黑衣人--长冢繁雄”

    “他怎么会和李子通混在一起?”

    “就知道子陵会这么问,这个事情起先我也觉得奇怪。离开彭城后我打算处理圣门中的一些事情,而李子通跟圣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要找的人里有三个在东海郡。这三个人我就不详细说了,但是其中一人将来应该会对你有用,我命其这两天来见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从这三人嘴里得知李子通最近行动怪异,和倭国似乎有所来往,因此找上门去看看情况。没想到正好碰上李子通和两个倭我国人密谈。其中一个就是你们所说的黑衣人—长冢繁雄,另一个是他师弟好像叫村正樊田。李子通这厮居然打算借助倭寇的力量对抗李家和寇仲,而且事成之后答应对方让出领地归倭国所有。于是我就出手干掉了李子通和长冢繁雄,放村正樊田回去报信给他爹,也就是所谓的倭国第一高手。”说到这石之轩摇了摇头,接着说:“本来我是打算留下长冢繁雄的,没想到他修为出乎我的意料。”

    这些过程在石之轩嘴里说的平淡无奇,但是以当事几人的修为,恐怕也是惊天动地的一战。不过徐子陵没有时间探求其中的细节,因为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想清楚各种联系,只能下意识的说到:“此事恐怕要比表面上更复杂,长冢繁雄在彭城一战中和李元吉交往甚密,现在又是李子通。”

    “子陵说的对,倭人这次肯定在策划更大的阴谋。根据他们所说,还有人会去长安跟李渊见面。”石之轩说道:“我去岭南会完宋缺之后正好也要去趟洛阳和长安找几个人,到时候说不定还有机会再看看倭国第一高手到底有多少斤两。”

    徐子陵一边回忆,一般给寇仲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和石之轩的对话。寇仲听完以后,脸色更加沉重,心中隐隐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沉默了半晌才开口说:“看来邪王正在进行由魔入道的转变,和天刀前辈的一战将是完成这个转变的标志,今后我们倒是少了这方面的一个威胁。而且不管是不是他的本意,东海郡一战能让少帅军兵不血刃的拿下,邪王居功至伟。子陵,你也不用太着相了。不死印学了就学了,又能怎样?再说,你已经学了,不承认也不行。”

    被寇仲提醒以后,徐子陵想了想确实如此。从彭城到这里,石之轩几次交手已经把不死印的很多东西都灌输给自己了。当时邪王三招以后力劝未果,他没有太在意,恐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徐子陵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些事情现在并不重要,寇仲说这些只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因此徐子陵接着说:“我能感觉到石之轩真的是变了,你说的由魔入道很贴切。而且武功也几乎恢复到顶峰时期了,对付李子通他们三个居然一点伤都没有。”

    “李子通和倭人勾结的事情,石之轩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更细节的东西,我要找他的手下再了解一下。李子通既然跟魔门关系不一般,邪王所说的人应该也多少知道些信息,如果真的来找你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件事越神秘,越是要探出个究竟,别在东海郡这里就翻了船。至于长安那边的事情,只能拜托老爹给打听些消息了。”大概思路整理清楚以后,寇仲轻松了不少。具体情况现在不用太费心思去猜测,等各方面的信息汇集回来自然会有一个判断。

    两人又简单的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事情,然后分头走出了房间。徐子陵答应了商秀洵陪她到城里转一转,因此直接找到了后者两人并肩来到东海郡的主街上。

    和当时大多的中小型城市一样,东海郡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条宽阔的马路,成十字架格局将整个城区分为四大块。每个区域各有自己的结构布局。主街的两边是各种酒家、客站、各种门店、货栈等商业设施,而民居都在主街之后阡陌排列。西北角主要是官府衙门和军队驻扎地,官家的粮仓、马厩和兵器库等自然也在这里。东北角多是达官贵人的住所区域,平民百姓轻易不往这边来。东南和西南两边就是普通民众的住处,也聚集了这座城市接近九成的人口。

    东海郡由于靠近海边,运输发达,尤其可以跟流球、倭国甚至高丽等国互通往来,贩卖各类稀奇古怪玩艺的小店众多。价格当然比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便宜的不少,因此交易颇为发达。偶而还能有极品出现,自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东海郡易主,除了寇仲、商秀洵等三人大闹了一场,基本没什么动荡,因此战争的破坏可能仅限于曾经驻扎了过多的军队,目前也多数都已经撤出城外。从繁华的主街上根本看不到一丝战乱的影子,老百姓和商人更是最先从战争影响中走出来,一片繁荣的景色。当然往来的人群里议论最多的还是李子通的死和少帅军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主人。

    徐子陵和商秀洵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成了公众的焦点。商秀洵的美貌自是不用多说,在那里都会引起轰动。徐子陵英俊的外貌也不多遑让,分外引人注目,但是更加轰动的还是两人的身份。徐子陵成名已久,又正值少帅军新入主东海郡的时刻,很快就被人认了出来。商秀洵前几天的一战,见过她面貌的人也不少。这样的容貌,见过就不可能忘记,因此也被人认出。两人自是不愿意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因此走过了两个路口以后就向左转入巷子里,正是城里东边富人聚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