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舞长安 > 145.归还
    ”胭脂也破涕为笑。

    “五年了,你一直都在东篱?”李鸾见她如今也已出落成一个标致少女,不禁问道:“那你与东方先生可是已经……”

    “你说什么呢?”胭脂的脸一下就羞红了,连忙打断了李鸾接下来的话:“我与先生坦坦荡荡,只是照顾先生的起居罢了。( ”

    “只是照顾起居?”李鸾见她赧色盈腮,艳若粉桃的面容不禁笑道:“这东篱虽不大,可在这闹哄哄的长安城中,却也像是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你二人朝夕相对,就算是有什么别人又有何可说的?”

    “你这丫头,嘴巴是越来越坏了。”胭脂羞愤地狠狠瞪了李鸾一眼,见她却并不害怕,只自顾自地笑了起来,于是便也决心反击道:“你只会说我!那我问你,你和卫大哥怎么样了?这次回来,可是要与他成亲的?”

    这突如其来的话,却让李鸾脸上的笑意不由的僵住了。

    然而胭脂却没有发现,讪笑一声,一双清亮的眼眸滴溜转着继续说了下去:“卫大哥他现在可不一样了,不仅是受人敬仰的大将军大英雄,也是堂堂关内侯了。想要嫁给她的姑娘可是从我们这东篱一路排出城墙外头了。你啊,若是不抓紧去,还是像以前一样由着性子跟他闹,只怕他就去寻别的姑娘了。”

    李鸾低眸,避开了胭脂玩笑的眼光,苦笑一声:“既然那样多的姑娘都爱慕他,那他自然是要好好选一个最最懂事乖巧的。”

    胭脂似乎也看出了李鸾一提起卫青神色便有些异常,不知是两人之间究竟是生出了什么嫌隙来,别别扭扭的,似乎没有期待之中重逢的喜悦。

    但她却也没有说破,只笑言道:“不会的,卫大哥是不会。这些年他的事情我也有听先生说过。他这样的高官厚禄,本应早有家室,可却又迟迟不娶,为了什么,自不必说。我虽与他相见甚少,可当年他为了履你一个约,差点死过一次。那日她血肉模糊地跪倒在我面前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楚。别说是我了,就连先生看了也十分不忍……”

    她自顾自说着,抬眸间却看见李鸾错愕的眼神,目光中满是不解和疑惑。

    “什么叫死过一次……为什么他会血肉模糊的……”李鸾的喉咙在颤抖,虽然都已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可她却依然觉得心中被人狠狠砸出了一个窟窿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五年之前的重阳节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非你不知道吗?”胭脂有些惊讶。

    那样的大的一件事,所溅起的波澜,也曾引得长安内风波不平了一些时日。可身在风暴中心的人,竟然丝毫不知。

    “重阳节那日,卫大哥为了来赴你的约,半道上被窦太主的人劫持了,险些被杀害……”胭脂说着又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夜晚。

    那个满身是伤、精疲力竭的人从马上倒下来,重重地摔在她的门前,那声音仿佛山石崩塌一般。她打开门,借着月光看着他满面的疮痍,气息衰弱,可抬眸间却带着归家一般的安慰与笑意。

    “他受了很重的伤,却还是坚持要来找你,跟我说他来晚了,要我转告你莫要生他的气。可那时,你已经走了……”胭脂苦笑一声,抬眼望着李鸾微红的眼眶:“他当时的那个眼神,我如今都记得。我甚至都不敢告诉他你走了的事情,最后还是先生说的。”

    这些事,她竟丝毫不知。

    她那是心里只有对王孙的愧疚,对平阳的怨恨都一通怒火宣泄在了他的身上,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去时又何曾考虑过他的感受。

    他又将这样的怨恨独自饮下了,那平日里温柔的笑颜之下,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伤疤。

    一个懦弱的人是怎么也学不会温柔的,那顶多算是怯懦。

    温柔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势,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能给得起。

    李鸾只知道他的臂膀是那样的坚实,胸怀是那样的宽广,他总是温柔隐忍,包容着自己,让她忽略了那样他的疲惫与辛酸。

    “那……他的伤都好了吗?”李鸾说着不禁自己也觉得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抬眸看见胭脂脸上的凝重渐渐散去,转为一个明艳的笑容。

    “你与他朝夕相对的,这种事情你去问他啊。”她神秘地一笑,故意去逗李鸾:“如果不是好了,又怎会如今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还出兵塞外,打败了匈奴人?你啊,究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说罢,她望向李鸾的身后,一个缓缓踱入身影,笑靥如花道:“先生,您快看是谁来啦?”

    李鸾这才意识到身后的脚步渐近,仓皇见回过头去,正巧遇上东方朔幽深又惊诧的目光。

    李鸾赶忙起身,想着东方朔行礼,抬头与东方朔惊讶的目光中重叠。

    “是阿鸾啊!阿鸾!”胭脂雀跃着上前一把扶住李鸾的肩膀,喜气盈腮地冲着东方朔欢喜地说道。

    东方朔沉默着,目光从李鸾雪白的颈间扫过那一抹翠绿,李鸾也捕捉到了他的目光,两人目光沉默着交融,胸中似乎也都了然了。

    胭脂以为东方是没有反应过来,又上前去一把亲昵地揽住东方的手肘,笑道:“先生不认得了吗?是阿鸾啊!住在这里过的阿鸾!”

    东方朔的嘴边闪过一抹莫测的笑意,抬手轻抚了抚胭脂抱着自己的手背:“先生我眼睛还没有花呢?我自然知道是阿鸾姑娘。我只是疑惑,为何有贵客登门,你这丫头竟然不端些茶点来招待。”

    说着,他的眸子又沉默瞥向那石桌上的险些烧干黑漆漆的石锅,胭脂顺着他是眼神望去,不禁脸一下红了,赶忙松开他的手背,难为情地跑去厨房准备他说的茶点去了。

    “有五年了吧,这丫头还是这样毛躁,我也收不住她的性子。”东方朔冲着李鸾若有似无地一笑:“不过还是要感谢姑娘,这些年这东篱才不至冷清,让东方日日都过得有滋有味的。”

    说着,他抬手对着李鸾请道。李鸾也随着他,欠了欠身躬身落座。

    “相别五年,姑娘看起来倒是更加美丽了……”东方朔落座后意味深长地一笑,目光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李鸾的颈间。

    李鸾沉默了须臾,抬手将颈间的玉髓卸下。

    她承了那人的恩情,也答应了那人的要求。这五年来,玉髓从不离身。昨日关内侯府一遇,倒让她再也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继续戴下去了。

    她轻轻地将那碧得透彻的玉髓放在石案之上,抬眸盯着东方朔莫测的眼睛。

    “今日来,除了谢先生当年眷顾之恩,还有便是要麻烦先生,将此物物归原主。”她目光楚楚,却透彻无比:“此物太过贵重,实在是与阿鸾不堪匹配。烦先生将其交给他的主人吧,也替阿鸾谢谢他的恩情。”

    东方朔攒眉,望着那桌上的玉髓,半晌才轻声道:“既然姑娘知道此物甚为贵重,赠玉的人都出了手,东方自然是不好帮他收回的。姑娘何不亲自还给他呢?”

    李鸾苦笑,眉头微微颦起:“先生聪慧,名人不说暗话。李鸾当年虽愚钝,可这些年也谙熟了一些世事。李鸾如此卑贱,怎敢承这份恩情。若说再见,李鸾又何尝不想再见。只是身份悬殊犹如霄壤之殊,怎敢期盼此生再能有幸得见天颜。”

    东方朔沉默地望着李鸾许久,目光在树叶的光影间被斑驳得迷离:“既然姑娘都知道了,就更该知道东方是确实不敢收下了吧。”

    李鸾抬眸,两人的目光叫错了片刻,她轻声说:“原本赠阿鸾此物,也是为了保阿鸾平安的。阿鸾得龙运照拂,如今既已平安回来,那此物也应该归还了,先生有何必为难。”

    东方朔垂眸,思索了半晌,笑道:“好吧。东方就斗胆帮姑娘一回,只是那人收不收,便也是由不得东方的。”

    李鸾起身,恭敬欠身行礼道:“阿鸾先谢过先生,请先生转告胭脂,阿鸾现行告辞了,改日再来看他。”

    说罢,她也不再停留,向着院外走去。

    “姑娘这样急着回去,可是有人在等着你吗?”东方朔在李鸾身后轻声问了一句:“看来姑娘已经做出了选择了,那便别再轻言别离了。你们都在好时候,或许才感觉不到年华稍纵即逝。有时候年纪越长,反而牵绊越多,勇气越少。人生可没有几年能够义无反顾的好时候。”

    李鸾的步履稍停,轻应了一声:“谢先生指点。既然人生苦短,也希望先生能勇敢一些,别辜负了别人的好时候。”

    东方朔听后苦涩地一笑,只听着身后李鸾离去的脚步声渐渐远了。

    李鸾回到关内侯府的时候,卫青守在门前等她,见她骑着青鸾会来,连忙上前去帮她停住马,伸手想要抱她下马来。

    可目光相逢,手刚触到她的裙袂,便像是触到了炙手的烙铁一般疾疾收回,眉眼也低垂留下来。

    马上人望着他踌躇的模样半晌,忽然轻声道:“你在等什么?”

    卫青茫然抬头,与她的目光再次相遇。

    她的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眉眼暖意融融,那是许久未在她脸上见过的神情。

    “不是说只要你在,都抱我下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