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蜀国谋臣 > 第一章 乱入三国起波澜 大旱连年灾祸起
    秋风瑟落冷无情,非是游子莫道明。

    这是一个并不算大的村庄,因为现在是秋天,所以街上的人很少。没办法,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而且,官府又快要收税了!

    老人们都坐在家门槛上,大都在感叹现在日子越来越难熬了。这个村庄里的人都不富裕,大多数的人都是面黄肌瘦的。长年劳作,皮肤也都晒的很黑。但是现在有一个例外,没错,就是面前的这位仁兄。

    长的倒也白净,身高七尺有余,一身灰色布衣,体型略显消瘦。放在现代,或许算是小帅哥,但是,在这个时代,明显,不受欢迎。其实,这倒也正常,现在是农业社会,看起来就没多大力气,以后也难免有多大出息。这倒不是,这个时代读书人地位不高。相反,地位很高。只是,毕竟读书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了,大多数还是底层人,难免用他们他们的眼光来看问题。

    他叫曹林,嗯,穿越过来的,怎么来的,不知道。就这么来了。还好,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也叫曹林。刚刚十六岁,家里还算是富裕。算是一个小地主了,每年都靠收一些租子过日子。这不,曹林现在就被他名义上的“爹”,派来和管家学学怎么收租子。

    值得庆幸的是,曹林不用为以后的生计烦恼了。但是,曹林又犯难了,因为他一打听才知道,马上就要进入三国时代了。现在,天子还是和书上写的一样,昏庸无道,算算,这一两年,黄巾就要起义了。

    这真的不是个好消息。

    乱世啊,曹林,第一次遇到过。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没过几天,又知道,时代要变了。如果,曹林不了解这些也就罢了,偏偏这是熟的不能再熟了的三国。

    曹操啊,刘备啊,孙权啊,居然都能遇到。当然,曹林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想要当皇帝,真的是做梦。但是,当个谋臣总行吧。虽然,咱啥也不会,但是,咱知道历史的走向啊。

    仔细一想,曹林决定投奔刘备。为什么不投曹操,还是本家呢?没办法,一来,曹操实在不缺谋士,二荀,郭嘉,贾诩,一抓一大把。而且,这是历史上的三国,还是三国演义,真的不好说。万一这是三国演义,那在曹老板身边,就太危险了!

    为了自己的小命,曹林觉得谨慎一点好。不过,凭直觉,这看起来像是三国演义。所以,还是跟着刘皇叔比较靠谱。

    至于东吴孙家,要是孙坚不那么短命,其实还真不错。袁绍,袁术,都很在意别人的出身,曹林现在没什么名气,估计想见他们一面都难。再有一些,吕布,刘表这种,要么太反复无常,要么年纪太大了。

    所以,曹林,想了很久,还是刘皇叔合适。手底下也有靠得住的猛将。

    曹林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字,没办法,不到二十岁,一般人不会有字的。马上天下都快乱了,曹林也等不了那么久。曹林,字道明。多好!

    不过,曹林不打算,一开始就投奔刘备。他打算在群雄讨董卓之后,这个时候最合适。之前嘛,兵荒马乱的,刘备也没多少人马,跟着不安全。还不如,趁这些机会,多为自己投奔刘备准备一些资本。刘备缺什么?钱,乱世才会知道什么是钱。人才,曹林觉得自己可以充当自己角色。兵马,这是越多越好。

    曹林不拿出点东西,想当高官的话,就算刘备真有那么仁厚,关羽张飞也不会服气。而且,曹林不打算,就当个打酱油的,难得穿越一回,也得露露脸不是?

    说起这个,曹林记得,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叫“三笑无为”的悲剧作者,写了首,赞叹曹操的。

    乱世群雄起,孟德方起兵。

    当持天子令,号令诸侯行。

    正值壮年益,不料伤却病。

    天下三分定,何人能统一?

    古今多少事,皆是君王定。

    倘若生来世,愿伴孟德行。

    有一点曹林是认同的,就是刘皇叔的持久力更强,啊,不是,是身体更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说的实在是大大对。所以曹林现在,就是安安心心的收租子,赚钱,拉拢人心。等到乱世一起,就要开始为未来谋划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名气是一种很玄乎的东西。可能你有名,纳头便拜的人真还有不少。但是,现在这个宣传啊,不行,要花很长时间。你想,现在还是马车时代,能有多快?曹林不想花这个心思,因为这不仅时间久,而且很累!总要装各种样子。

    曹林宁愿花这些时间多想想赚钱的办法,这些实际多了。

    当然,现在家里的事,他也插不了手。现在他要先和家里的管家去看看收租子情况,现在正值灾年,有不少人家估计都收不上来。

    这个时候,就要去地里查看看了,要是真的没收成,在怎么逼,也收不了多少。

    虽然说是让曹林跟着学学,当然不可能真的让曹林什么事都跟着。这不,曹林现在就到处闲逛逛。

    毕竟是第一次出来,看到这么多新奇的事物,难免好奇。曹林也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这不,东看看,西望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大多数人家都是茅草屋,富裕一点的也不过建了个简陋的木屋。路面也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曹林穿的是草鞋,毕竟不是在家里。用他老子的话说,做事就要有做事的样子。

    曹林幻想过很多,现代有现代的好处,古代也有古代的自在。但是,他发现他的想法错了。因为他现在脚上磨了好多水泡,这样的路走来实在是吃力。其实他想过做马车,但是他试了一回就放弃了,颠的他受不了。曹林打算这几年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还谈什么志向伟略。

    唉,主要还是消息不流通,不然曹林可以找点去找刘皇叔也未尝不可。

    曹林抬头望了望天,骄阳似火化凡尘,本来秋天应该没这么热的。但是几年天气反常,好多地方都是大旱。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啊。曹林脸色也现出一抹苦涩,自己能改变吗,天下究竟能不能一统呢?早日一统,百姓就会早一天过上好日子。曹林从来就不想当一个好人,但是他也不会当一个坏人。

    虽然,没有必要,曹林还是去地里看了看。土地干的很严重,农作物收获很少,不过寥寥。

    这些庄稼汉个个都是愁眉苦脸,摇头丧气的。在古代,交赋税不是一个人的是。往往是十几户人家绑在一起,官府不管各家的收成如何,反正要交齐赋税才行。这也是黄巾起义,一呼百应的原因。十几户走了几户,剩下的还是要交十几户的赋税,灾年哪里交得起。不交就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造反拼一把,还能多活几天。

    曹林没有在多留意,他需要为将来的事仔细谋划。不能有一丝的差错,因为他的对手不会给他机会。至于像其它小说里写的,结交什么什么武将,然后如何如何。曹林不打算做这种事,确实不太可行。自古以来,文武相轻,纵能有一时之兴,却难得一世之情。当然,不是全都如此,毕竟文武应当互补,这就要看各人的性格了。

    你看关羽这样的,你就是对他再好,只要你说一句刘备坏话,可能马上就和你绝交。像张辽这样的,他投奔的要么是吕布这样本身的猛将,要么就是曹操这样不管势力,还是自身能力都绝对够强的君主。都不是曹林能够忽悠的了的,像马超这样的,又根本不会理他。忽悠一些二流的吗,也不好忽悠。一般三国里的二流武将都是给一流武将做配将,本事武艺不如他的话,是不会鸟你的。

    其实选刘皇叔,也是为了和曹操正面挑战一次,看看这位千古名流的真本事。曹林在网上一直听那个菜鸟作者三笑无为夸曹操,吹上天了。有诗一为证,便是赞曹操的:文可罗兰雀,武能定国音。才能比天高,心却似海深。有诗二为证:故国神游思蜀中,倘得天意气恢宏。若非奉孝亡病故,天下兴兵争孙刘。有诗三为证:乱世群雄起,孟德方起兵。当持天子令,号令诸侯行。正值壮年益,不料伤却病。天下三分定,何人能统一?古今多少事,皆是君王定。倘若生来世,愿伴孟德行。

    没有什么事,能比和像曹操这样的千古人物斗智斗勇更有吸引力。曹林很期待今后的天下局势,不期望太高,只希望日后,是孙曹合力抗刘。吾有五虎上将在此,何人敢来言勇?到时候,曹林觉得自己也要搞一把像诸葛亮一样的扇子,弹指破曹军。当然,这现在只是一种白日梦。

    管家已经看了自家少爷三次了,只见曹林,口角流了口水出来,仰天不断喃喃自语。管家不由心痛到,没想到只是出来走一走,自家少爷居然得了失心疯,回去老爷一定会大发雷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