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蜀国谋臣 > 第六章 刘备得徐州 恶来斗虎痴
    刘备和关羽、张飞、曹林便着带数十人骑马前往,到了徐州之后,陶谦叫人将他们请到卧室之内。刘备问安既毕后,陶谦拿下了头上放着一块头巾,抬起头,吃力的对刘备说道:“请玄德来此,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玄德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就是死也瞑目矣!”刘备推辞道:“陶公既育有二子,何不传之?”陶谦道:“长子陶商,次子陶应,不知兵法,不好政事,其才皆不堪此大任也。老夫死后,犹指望玄德代为教诲他们二人,切勿令其掌管徐州之事。”

    刘备推辞道:“刘备安能当此大任?”陶谦言道:“陶某为君举一人,可为公辅:系北海人,姓孙,名乾,字公祐。此人可使之为从事。”陶谦又谓糜竺道:“刘公乃当世之人杰,你应当好好侍奉他才是。”刘备终是推托不从,陶谦终于以手指心而死。众军士于是皆为其哀悼,哀悼完毕之后,众人即捧牌印交送与刘备。刘备仍是推辞不已。

    于是,是夜,曹林派人传信与徐州百姓,尽说明日须得如此如此。第二日,徐州百姓,拥挤刘备府前哭拜道:“刘使君若是不能掌管徐州之事,我等都不能得到安生啊!”所来百姓,多达数百余人,尽是年长一辈。关羽、张飞二人也是再三相劝。

    刘备见众人皆是如此这般好意,于是终于改口答应了。于是令曹林为军师,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的军马进入徐州城内,一面还出榜安抚民众;一面令人安排陶谦丧事。刘备与大小各位军士,尽皆身挂孝服,大设祭奠,祭毕之后,将陶谦尸体葬于黄河之原。刘备又将陶谦的遗书,申奏给朝廷。

    却说曹操在鄄城,知道陶谦已死,而刘备接收了徐州牧之后,勃然大怒道:“我父之仇至今未报,那刘备却不费半箭之功,坐而望得徐州!吾必将先杀之刘备,后以戮陶谦之尸,以雪先君之怨也!”即命人传下号令,明日便起兵前去攻打徐州。

    荀彧赶忙进来谏言道:“昔日汉高祖保进关中,光武帝据于河内,皆是以深根固本来制得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因此其虽有困苦,终成就大业也。明公你本来就一开始从事于兖州,况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正是昔日之关中、河内也。如今明公纵是取得了徐州,多留兵马则己不足用,少留兵马则吕布定会乘虚而入之,那时兖州必将不保也。而若是徐州又不能打下来,明公你还能居于何处呢?如今陶谦虽以死去,但是却有刘备代其守之。徐州之百姓,已经全部愿意服从刘备,到时必然会相助于刘备一同死战到底。明公你弃了兖州而取徐州,此举乃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希望你能好好考虑啊。”

    曹操深思之,点头道:“文若所言甚是,是吾思虑不周。但是如今正值年荒,缺乏粮食,而军士若是白白空坐守于此,终非良策也。”荀彧拂须笑道:“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

    曹操听了大喜,就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留夏侯惇、曹仁守在鄄城等处,自己带兵先去攻打陈地。

    很快消息传到了汝、颍二地。黄巾军为首的何仪、黄劭二人知道曹操率兵即将赶到,于是何仪先率领了自己的人马前来迎阵,两军会集于羊山之上。此时黄巾贼兵虽然众多,但都是狐群狗党之流,并无队伍行列之说,大都是散漫而行。曹操见到后,拍手抚须大笑。下令用强弓硬弩射黄巾军众,又命令典韦出马,叫此贼众见识见识何为猛将。却说黄巾军将何仪见自己军队被曹军以弓箭手射之后,心下大骂不已,连忙下令稳定人心。又见曹操阵中走出一人,身材魁梧,仪表不凡,不知深浅,于是便先令自己的副元帅前去出战。

    典韦立于马上,手持双戟,威风凛凛,宛若天神,大声喝到:“黄巾狗贼,何人敢来与我言勇?!”那将见之,心中便早已生了三分怯心,但是既已出阵,不得复还,便仍是硬着头皮而迎来。

    那将举枪便先攻来,典韦以单戟只轻轻一挑,便轻松化解。此战且不过三回合,黄巾此将便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亡命气绝,尚不过片刻已!黄巾众军见之,皆尽骇然。

    曹操见此,便知机不可失,于是率领军队乘势击溃了何仪的军队,赶过了羊山,安下了军寨。

    第二日,黄劭也带着自己的军队赶来了。二军皆立马迎战,黄巾军中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道:“我乃截天夜叉何曼是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在军中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而来。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于是,曹洪便假装诈败而走。何曼见之,怒道:“匹夫何往?”便一直追赶曹洪。曹洪一见,便使用拖刀背砍计,待得何曼靠近,转身便一横刀,砍中了何曼,再砍一刀后杀死了何曼。李典也乘势飞马直奔入了贼阵之中。黄劭无能,来不及防备,竟被李典生擒活捉过来。

    于是,曹兵皆尽掩杀黄巾贼众,夺其金帛、粮食不计其数。何仪一人势单力孤,只得引了数百骑奔走在葛陂间。正行之时,不料山背后却撞出了一队军马。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了黄巾去路。

    何仪见之无奈,于是挺枪出迎,只得一回合,便被那壮士,手夺长枪,生生活挟过去。黄巾余众见了,俱不敢言,全都老老实实的下马受缚。被那壮士将他们全都驱赶到葛陂一坞之中。

    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之时,那壮士便引军迎住。典韦道:“你也是黄巾之贼否?”那壮士答道:“非也,黄巾数百余贼,全都被某擒拿抓了起来!”典韦道:“既是如此,何不献出?”壮士道:“你若能赢得我手的中宝刀,我便将其献出!”典韦闻言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正是好汉相逢,英雄相遇。两个人一直从辰时战至午时,不分胜负,二人心气皆乏,于是典韦便道:“你我既已乏力,暂且稍些,待会再战。可愿与我互通姓名?”

    那壮士也道:“固尔所愿!只是姓名,赢我再言。”于是那壮士也拨马回队中休息。典韦心中甚是惊讶,他自负天生神力,谁知此人竟并不弱他三分。

    不一时,那壮士便又出来叫战,典韦也不甘示弱,骑马迎出。一直战到黄昏之际,二人皆都因为马儿腿脚乏力而不得不暂时停止。典韦见此人勇力绝人,便有心把他举荐于曹操,于是命令手底下的军土,飞马回营报与曹操。曹操闻言一惊,心中吃惊于此人是何等猛将,连于是忙带着众将士一起前来看个究竟。

    第二日,那壮士便又出来搦战。

    曹操仔细观之,见其人容貌雄毅,威风凛凛,心中便暗自喜欢。

    作者有诗叹曰:明主皆言爱猛将,恶来虎痴旗鼓当。只得一人安天下,谁人敢言不服休。

    于是分咐典韦道,今日便暂且诈败。典韦于是领命出战;果然,战到三十合,典韦败走回阵,那壮士便一直追赶到阵门中,却被各弓弩手射乱箭而不得不退了回去。曹操急忙引军先退了五里多地,暗中偷偷使人掘下一个陷坑,两侧又暗伏钩手。又过了一天,再次命令典韦引百余骑出战。

    那壮士见了典韦,哈哈大笑道:“败军之将,何敢复来!”便纵马前来接战。典韦与其打了数个回合,拨马便走。那壮士见状,急忙前来追赶,只顾望前赶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

    曹操正在帐下,叱退了左右军士,亲自为其解缚,又急忙命人取来衣服给他穿上,赐其坐位。安坐之后,问其乡贯姓名。

    壮士道:“我乃是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因为一向遭到黄巾贼寇乱扰,于是聚集了宗族数百个人,筑成像坚壁一样的坞,待在里面来抵挡贼寇。有一天,贼寇来了以后,我便命令众人多准备、多取一些大的石头,我亲自用飞石来击退他们,没有我打不中的,贼寇于是都慌张的退去。后来又有一天贼寇又来了,坞中因为没有粮食,于是我们就与贼寇暂时讲和,约定以耕牛来换米粮。米送到之后,贼寇也把牛驱赶到了坞外,谁知,牛全都奔跑了回来。于是,我双手抓住了两只牛尾巴,拽着它们倒行了一百余步。贼寇见之,皆大惊,不敢再来取牛而全都逃走了。因此,我一直保守此处而无事。”

    曹操听了以后,更加欢喜,于是问道:“吾闻大名久矣,还肯降否?”许褚道:“固所意也。”

    许褚于是就招引了宗族数百人前来,全都降了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便拜了许褚为都尉,赏劳甚是丰厚。黄巾军之随将何仪、黄劭二人俱被斩首。汝、颍于是便被曹操平定了下来。

    作者有诗赞其曰:威震淮汝独此人,倒行百步拽牛尾。孟起见之皆惊惧,虎侯安在天下闻!

    PS:大家多多收藏,作者更有动力,新人不易,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