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征服者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旨意
    苏婉儿进来的时候,见朱平安拿着笔正在出神,一下就想到他那笔特立独行的字,不由得笑了起来。

    “估计快了。”

    笑这个东西是会传染的,朱平安笑了一笑,示意她坐,“算算也快一个月了,再慢也该出个动静啦。”

    “我听小宝说——”苏婉儿有些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开了口:“船坞、练兵什么的也就罢了,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有人想喷也找不到理由,但开海禁不一样,只怕朝中阻力很大。”

    朱平安不置可否:“然后呢?”

    苏婉儿明显有些不安:“你做的这些都是好的,但会不会太急了些,其实你可以等旨意下来再做也可以。”

    朱平安:“我也想等等,可是不能等。”

    “就拿濠境来说吧,大乱初定,人心离散,急需稳定。你什么都不动,那些洋商就会沉不气走上大半。”朱平安笑得深沉:“他们如果走了,咱们上那收这么多钱啊?可现在你看,船坞和水师的的经费都有了。”

    苏婉儿没有话说了,哀怨看了他一眼。

    这个人心里似乎放着个天下,存得下所有人,可偏偏忘了他自已。

    她叹了口气,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快速的涌动。

    “手里有了钱,心就有了主心骨,先把兵搞好,然后再慢慢调理内政,问题虽然都在也很解决,但只要外夷不至,内里事态不再被激化放大——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朱平安说到这,轻叹了口气,“——就象一个得了重病的人,我就是想尽分心,能救得一点是一点。”

    垂死之人,救得救不回来是一回事,但救人的尽心竭力,一边拚命的使尽所有方法不肯放弃,却被边上一群看热闹的人丢石头,吐唾沫,这种场面想想都够悲壮的。

    而且,还特别气人!

    偏偏那一群人少不了还有自已的爹——苏姑娘瞬间就气掉泪了。

    什么也不想说了,从她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看到朱平安脸,忽然脑子一热,扑过去紧紧的搂住他的腰。

    她的脸火辣辣的发烧,可是不知那来的冲动,让这位大家闺秀忘记了羞怯。此时此刻她只会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心里的感觉——

    这是我男人,我爱的男人!

    谁能比得上!

    朱平安一惊之后便不在动,嘴角情不自禁的弯起,摸了下他的头:“不用太担心,我不会有什么事。”

    “可是,皇上圣旨迟迟不来,我还是担心你——”

    “没事,我把那个东西送给皇兄,相信他会明白我的心意。”

    “如果他不明白呢?”

    朱平安不说话了——是啊,如果他不明白呢?自已该怎么办呢?

    一瞬间,他有竟然的些迷惘了。

    “我为什么要姓苏?”听着他的骤然变急的心跳,苏婉儿生平第一次升起浓浓的遗憾,喃喃道:“你为什么要姓朱?”

    如果不姓朱,凭他的才能从商必是一代巨贾,从政必是一代良相;如果她不是出自叶府,那么也不会这样无力,她一定会光明正大的站在他的身后,运用自已的力量帮助他——

    可现在的情况是,她不止什么都做不了,没准还会成为她的负担——这些不是空穴来风,每次她想起父亲的怒目与母亲的叹气,她都心如刀绞。

    ————

    当睽违已久却万众瞩目的圣旨出现,濠境上下一干人等,各有各有心思。

    圣旨中首先对澎湖大捷与收复濠境两件大事不吝笔墨的大加赞扬,这让南居益、谢隆仪等为首一众人松了口气,也让李之涣等人心生不满,不过他坚持着耐着性子等着听重点。

    他们猜中了开头,却没猜的出结果。

    对于万众瞩目的焦点——开海禁一事,皇上居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隐晦的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斥责的话。

    这事就算完了?所有接旨的人的一片晕乎乎!

    圣旨没有到时,不止是朱平安,而是很多人都悬着一颗心,吃不好睡不好。

    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皇帝如此开恩,那绝逼是看着一个人的面子——所有人热切的眼神一齐望向同样有点惊诧的朱平安。

    下一秒,不知是谁先发出一声欢呼,然后所有人一齐拥了上去,将朱平安抬了起来,高高抛向天空。

    如嘲的欢笑声中,李之涣狼狈的溜走了。他此时的表情,就象躲在角落里的等着复仇的蛇。

    实际上事情完没有这么简单。

    当濠境开海禁的消息在朝堂上流传开时,立刻遭到了以内阁六部为首的联合上书抵制。

    那场面可以用疯狂二字形容,还一点都不过份。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一向软弱的天启一反常态,就象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一意孤行,对于雪片一样满天飞奏疏全然不理。

    不理不代表可以不解决问题,不受控制的场面再度升级了。

    一些人开启骂战模式了。

    自古以来,只有明朝有这种特色,在朝为官的人,想证明自已的风骨,不骂骂皇上就算你白当了这么一回官!

    只要骂了皇上,那怕你吃了半辈子闲饭,一事无成,也会摇身一变,成为当世景仰的名流、清官。

    和名声比起来,什么都是狗屁!

    这种情况下,皇帝一般是处于劣势的,想打想杀的心也只得收起来,毕竟,皇帝也得要名声——

    可是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了。

    很快东厂就有了动作,闹得最凶的几个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没等他们的家人反应过来,马上就被抄家了。

    这股怪异的风变成了一场风暴——

    天启毫不容情,该打的打,该杀的杀,一点人情不留,直到刑部大狱人满为患的时候,皇帝似乎还没有尽兴——

    皇帝的态度太明显了也太可怕了。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一个个比猴都精的人终于明白了一件事:皇上动真格的了。

    于是纷纷闹闹的朝堂终于静了下来。

    连个放屁的都没有了。

    这是天启自掌权登位以来,第一次尝到胜利的滋味,也是他第一次体会皇权至高无上的力量带来的快感。

    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最起码比做木匠活快活多了。

    京城里发生的风风雨雨,远在濠境的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们只知道圣旨的到来,就象一粒久久来至的定心丸。百姓们放心,洋商们欣喜,官员们开心,人人脸上都有喜气,只有朱平安表现的很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