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征服者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兵危
    天启三年冬月,睿王朱平安是在诏狱中渡过的。

    诏狱是个神奇的地方,皇城有三处大狱,一处是刑部大狱,一处是大理寺的监狱,对于任何一个犯了法的人来说,提起这两处地方,那都是不往事不堪回首的地方。

    可诏狱不一样,对于大明的官员们来说,诏狱就是实实在在的鬼见愁。

    进了上头那两个大狱,尚有一线生机,而进了诏狱的,有的只是死机。

    朱平安就被关在这里,对于他来说,这里除了气闷点,空气不太好之外,别的一切都还好。

    说是还好不是假的,他的身上盖着是皇后命人送来的被子,九只大凤凰展翅飞得刺目闹心的;身上换着的是苏婉儿亲手做的家常服;而吃得用的就更不说了,这个时候就看出人缘好坏了,都不知那来的关系,各色各样的吃食变着法送了进来。

    诏狱自有史以来,能够享受如此待遇的只有朱平安一个人。

    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切的来源就因为一个人,就是带走朱平安的刘侨。

    忘了说一句了,他的身份除了是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使之外,他还是诏狱的管理人。

    事实证明刘侨这个人很会来事,可事实上他不会来事也不行。

    自从睿王被他带走后,他就没有过得安生过。要知道他的家槛都快被踩平了,什么人都有,所有人都是一个意思:不能亏待睿王。

    “刘指挥使来啦,这又带什么吃的来了?”

    如果让人知道,闻风色变的锦衣卫大指挥使成了提吃食篮的伙计,估计吓哭了的也大有人在。

    可刘侨一点没生气,平素一张煞气十足的脸生生笑成了一朵花。

    “殿下,这里头潮的很,明天属下给您捎几床褥子来。”

    “那就多劳啦。”

    刘侨赔着笑脸道:“不劳,应该的。”

    朱平安笑了几声,然后就不做声了,他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天了。也不知托了谁的福,好吃好喝好睡的,除了太静了一些没别的缺点,不过这样也好,他正好利用这个当口,把心里存着的事情拿来翻晒一下,捋个明白。

    见他发开了了呆,刘侨也呆不住了,找了个借口就溜了。

    刚走了没几步远,就听睿王沉静的声音传了过来:“刘指挥使——”

    刘侨心里瞬间跳了一下,提心吊胆的转过脸来;“啊??”

    朱平安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算了,你去吧。”

    刘侨如蒙大赦,带着一身汗就蹿了。

    以他的精明自然知道朱平安的意思是想想问问外头的情况,可他不敢说啊——尤其是权倾朝朝野的魏公公被皇上请到宫中,当着不少人的人面,贴了十三张加官进爵后,把个魏公公搞了个九死一生后,然后一句话没说,就放他回宫养着了。

    外头人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刘侨知道。

    一切都是因为这位关在这里的小爷。

    他惊心惶惶的滚了后,朱平安百无聊赖的拿着一把酒壶来回翻看。没有丝毫意外的,他从壶头的机关处旋开,然后现出一个小小的纸团。

    打开了,上边寥寥几句话:“为师一切安好,勿念!”

    反复看了几遍,确定是孙承宗的亲笔无疑后,朱平安怔了一会,忽然呵呵的笑了几声。

    他心里挺欣慰的,孙承宗平安无事说明自已所做这一切都值了。

    他仰躺了下来:“谢谢你。”

    这句话他说的挺大声,回音也很大。

    角落处一个黑影被吓着一样瞬间僵在那里,一动不动,恍如木雕。

    这边,朱平安笑道闭着眼,声音含糊不清的咕噜道:“别装啦,我知道是你。”

    如果换个角度,应该可以看到黑影整个人正在发抖。

    “何苦来呢?”朱平安自说自话似乎上了瘾,“命不是自已能选的,可是路是自已选的,你——”

    这一个你字拖得悠悠长长的,回味无尽一样的。

    让那个黑衣人仿佛中了定心咒,一动不动怔在那里。

    ————

    因为睿王下狱的事,东林党和魏党之争暂时消停了不少。

    但是消停不等于结束,双方都很明白,无论对方还是自已,他们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没有一分半点调和的可能了。

    彼此在等的,就是一个时机。

    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时机,而眼下这个时机,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那个人都给过他们双方足够的自信,也让他们煌极一时。

    盛极必败,古今常理。

    与几个月前相比,叶向高倍感凄凉,感觉就象做了一场梦。

    他看了一眼杨涟,发现后者一脸木然,根本没有看他。

    做为一位久历风雨的三朝老臣,他见过了太多的荣辱成败。曾经他也曾寄望于孙承宗的回朝一击,可是现在,他能做的似乎只有苦笑了。

    今日天启刚登上了宝座,文武群臣山呼万岁刚完,文征孟排众而出:“陛下,辽东有十万火急军情上奏!”

    包括天启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惊了,什么十万火急军情?要知道,自孙承宗到任辽东为止,怒尔哈赤没有发动过一次象模象样的战争。

    文征孟面无表情:“启禀陛下,辽东急奏,怒尔哈赤倾全国之兵,号称二十万骑军,四大贝勒为先锋,倾国一战!”

    天启霍然大惊,以至他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当真?”

    文征孟点了点头:“据最新战报,贼众一路大捷,如今已经兵临宁远城下。”说完这些话后,文征孟头不抬眼不睁的叩了个头,悄不声的隐回去了。

    不远处叶沧羽冲他挤了下眼,文征孟嫌弃的回了他一个背影。

    朝中大臣们瞬间就开了锅了——

    说什么的都有,太平日子过久了,很多人已经忘不了原来战争离自已并不远。

    天启铁青着脸,咬着牙道:“金狗猖狂无状,各位臣工议一议吧。”

    就算皇帝不开口,下边已经议开了,就象开了锅的水,咕噜咕噜的都虚泡。

    天启只觉得头痛欲裂,“各位,可有良策?”

    安静了——虚泡注定是不长久的,除了开锅时能凑个热闹外,别的也就没有别的了。

    首辅叶向高应声出班:“陛下,孙大人镇守辽东以来,金狗从不敢轻动。眼前之计,还是请他来到殿上,必有良方退敌,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只有这一个方法是吧——

    宝座上的天启绝望的看着下边一张张脸——平常看着挺顺眼的现在一个个的都那么面目可憎。

    猛然间心头电光一闪,闪过朱平安的脸,同时也闪过自已说的一句话。

    你是不是以为朕除了你们,就无人可用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