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雇佣军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江岸攻防战 三
    第一百四十八章江岸攻防战(三)

    他命令周泰率八千人顶住西边冒出的不速之客,令蒋钦率余部继续攻击严正部。[ad: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可他自己的船却开始离开江岸。

    人,明知必死,就会沮丧。

    沮丧是最打击士气的。

    可陈策、毛甘军的到来,令严正所部士气急速上升。

    绝望中见到援军的到来,无疑让士兵们心中燃起活下来的希望,在这一刻,所有人心中的战意被点燃。

    为了活下去而战。

    知道为什么而战的军队是可怕的,因为它有目标,而这目标具体到一种关乎每个人,那就是——活下去!

    蒋钦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但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败?

    明明敌人只是一群已经疲惫不堪、丧失士气的乌合之众,可突然间竟如同拼命三郎一般。

    仅半个时辰,就击溃了自己八千大军。

    这对于蒋钦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

    被自己看不起的对手击败,这种耻辱最难忍受。

    所以,蒋钦没有理会周瑜紧急撤退的命令,而是率三百亲卫迅速投入了战场。

    螳臂挡车,蚍蜉撼树,就算蒋钦执意为尊严而战,可注定无法如愿,当严正五千余众如狂风席卷而过之后,蒋钦幸运地没有死去,而是成了战俘。

    周瑜依旧冷静,他在分析这个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他最后的结论是,或许严正不如自己,但他身上有一种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一种能分腐朽为神奇的东西,周瑜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所以他暂时将它概括成两个字——魅力!

    周瑜知道这不贴切,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找一个合适的词了。

    因为,当蒋钦部被击溃之后,周泰部面临东、西合围的局面,已经独木难支。

    周瑜知道再打下去,可能全军覆没,所以他选择壮士断腕,勒令周泰后撤。

    周泰奉令撤退之后,陈策、毛甘部与严正胜利会师。

    自此,战场的局势已经扭转,战局已经平衡。

    双方军队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之后,已经兵力相当。

    除了战场上遍布的双方伤兵正嗷嗷惨叫之外,双方的可用兵力都在万人上下。

    周瑜也明白,仗到这份上,双方已经精疲力竭,自己已经无法攻破皖城。

    但自己没有败!周瑜在心底里自己喊道。

    严正终于能松一口气了,他知道周瑜除非有援兵,否则想攻破皖城,难于登天。

    在这一刻,严正庆幸自己是个穿越者,因为上天始终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所以,严正对岸上的伤兵起了恻隐之心,他下令,不管是敌方的还是己方的,只要是伤兵,全部送回东郊,交于华陀救治。

    或许正因为严正这个命令,使得被俘的江东子弟自愿归顺,而由此带来的影响足以改变江南整个局势,当然,这是后话。

    严正与周瑜在江岸对峙,如同两个已经疲惫至极的野兽,都在寻找对方的破绽而发起最后一击。

    但显然,这不是孙权很要的,这个结果更不是孙权期盼的。

    当鲁肃做为孙权特使,持孙权亲笔信勒令周瑜停战回援时,周瑜终究奉令了。

    此战的伤亡率已经近半,这使得周瑜的实力急剧下降,与之相应的是孙权的实力相对急剧上升,实力代表着话语权。

    这个时候与孙权相悖,是不明智的,周瑜选择了妥协。

    聪明人总是懂得趋利避祸。

    他下令,起营转进,向东增援曲阿。

    高顺已经兵临曲阿城下,其实在他攻下历阳时,就已经得到皖城危急的消息。

    可高顺选择了继续东进,兵锋直指曲阿。

    在高顺看来,皖城已经危急,此时就算赶回去,也与事无补。

    只有攻下曲阿,方才能迫使孙权回兵救急。

    就算皖城陷落,己方也有足够的筹码与孙权谈判。

    高顺并不认为严正会是一个死守皖城的榆木疙瘩,在高顺印象中,严正是个不肯立于危墙之下的聪明人。

    所以,就算皖城失守,严正也会在失守之前率兵东撤,以图与自己会师。

    高顺一意攻取曲阿,直至兵临曲阿城下,方才从陈宫信使中得知严正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决战,这让高顺心中懊恼不已。

    他明白如果严正有个闪失,己方这个新兴的势力恐怕会瞬间解体。

    没有人能代替得了严正,没有人能控制这股势力,这势力太复杂,囊括着数方利益团体,有正统的士族,也有寒族,有官兵也有盗贼,有异族也有汉族。

    高顺在曲阿城下犹豫再三,终于放弃了进攻曲阿,而是迅速回师,增援皖城,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他三千陷阵营骑兵。

    可世事总是那么巧,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当高顺亲率三千骑兵飞驰救援皖城的途中,经过历阳南,正遇甘宁水师与凌操打得难分难解。

    凌操将水师基地选在历阳,此处是长江与秦淮河的交汇处。

    有利于水师的着港和转移,而进入秦淮河数十里处,便是秣陵,也有利于水师补给。

    谁也不会想到高顺骑兵会突然出现在长江南岸。

    如果不是高顺听到严正失常,心急如焚之下突然改变主意,也不会自江南穿插,这毕竟是敌人控制的地盘。

    高顺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其实也是仗恃骑兵的速度。

    甘宁显然在水师掌控技术上略逊于凌操,濡须口一战,甘宁凭借突然袭击占得了些便宜,但此时奉令与凌操决战,却是打得异常辛苦。

    水战不同于陆战,甘宁就算再武勇,也无法亲身上阵,他有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高顺骑兵席卷而过。

    在遇见两军水师决战,高顺并未停留助阵,他担心严正安危,只是下令,将沿岸凌操舰队的码头放了几把火,烧得片瓦无存。

    码头是船队的补给地,失去码头就无补给,这让凌操水师士气大落千丈。

    燃烧引起的浓烟弥漫着整个天空,瞒不过所有人。

    士气此消彼长之下,甘宁终究是百战老兵,迅速抓住战机,下令全军全力一搏,向凌操水师发起了突击。

    真正是一触即溃。h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