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雇佣军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衣卫
    第一百八十四章青衣卫

    练兵是件麻烦事。

    有了王越的“加盟”,只是解决了士兵肉搏拼杀的技能。

    而士兵需要的军械伤透了严正的脑筋。

    严正只能取经于高顺。

    在严正看来,高顺能以八百陷阵营驰骋中原,必有其独特之处。

    高顺见严正相询,有些闷闷不乐地回答道:“某之陷阵营能所向披靡,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某每战必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二则装备精良,配有镔铁具甲,内衬皮甲,可防刀砍、弩矢;配有斩马刀,以近战;配长矛,以骑战;配手弩、短弓,以远战。”

    严正对高顺的神色不以为然,他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在组建亲卫军之前,陷阵营是严正唯一的依靠。

    而如果组建之后,陷阵营就有了竞争对象,甚至可能被隔离在权力中心之外。

    这让高顺心中有些不适是正常的。

    其实严正只猜中了一半,对于高顺这样的专业军人来说,争宠不是全部。

    高顺最担心的是,从此优先补给,这个军队最看重的生命线,可能会易主。

    任何军队经过战斗都会都损伤,而优先补给,是保证这支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保障。

    虽然高顺理解严正的用意,但他认为,有陷阵营已经足够。

    陷阵营不久前已经将扩编的八百人完成训练。

    在高顺看来,严正完全可以在陷阵营中抽调、遴选士兵成为亲卫。

    严正问道:“为何要同时配备手弩、短弓?”

    高顺闷声道:“弩用来直射,只能打击正面的敌人,而弓箭则是抛射,即使前方有敌人的盾牌或者自己的友军,也可以射杀后面的敌人。”

    “原来如此,只是这不是让士兵每次作战都要背负很重的东西?”

    “是!所以某挑选士兵时格外注重体格。”

    严正听了点点头,他想对高顺解释一下,遂道:“唔……!等王越训练完亲卫,也让他帮着去训练一下陷阵营,你看如何?”

    高顺立时拒绝道:“主公不可,战场拼杀与王越剑技关联不大,战场拼杀讲究得是阵法、配合;而王越剑技只适合单打独斗。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高将军说得甚是!这也是我为何要组建这一支亲卫的原因了。”严正含笑地看着高顺,“你应该知道,有些事不是出动陷阵营能解决得了的。自然,陷阵营的作用也不是亲卫军能替代得了的。”

    高顺闻听心领神会,脸上再无闷闷不乐之色。

    “属下明白了!”

    “你还须替我训练亲卫军的战场拼杀。”

    “喏!”

    等高顺走后,严正开始斟酌亲卫兵的军械配置。

    将亲卫军定性成护卫、暗杀、偷袭之用,那么象高顺所说的长矛就勿须配置了。

    甚至镔铁甲自然也可以放弃。

    而王越所说的双剑和高顺所说的手弩、短弓映入了严正眼睑。

    于是,一人二马、皮甲、双剑、手弩、短弓,加上两个箭壶,成了亲卫兵的常规配置。

    除此之外,严正为了让亲卫军更好看些,在皮甲之外,为士兵罩上一套青色布制军服。

    同时,经过再三思忖,严正将亲卫军命名为“青衣卫”。

    或者,就算是始作俑者的严正也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成就了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特种部队。

    当然,这是后话。

    就在严正会青衣卫费尽心机的时候。

    表面转入平静的江东,暗中却依旧潮流踊动着。

    张昭不是腐儒,也不懦弱和糊涂。

    虽然在孙策病榻之前,他一力阻止孙策对孙权等人动手。

    但这不代表着他不忠诚于孙策。

    他张昭看来,这恰恰是因为自己为孙家的基业考虑。

    其实孙策也明白,所以,最后孙策还是给张昭留了话。

    “倘若孙权无德,或者孙绍也不足以担当重任,你自己担当好了。”

    张昭现在正在看孙策留给他的凭证。

    这是一方锦帕,在上面,有孙策亲笔所写的八个字——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意思也只有张昭明白,孙策之意,西归绝非是投向西边的严正,而是慢慢地、从容地归顺曹操所主持的许都朝廷,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孙策至死也不看好严正,这或许与情感无关,而孙策认为严正不与自己是一路人。

    张昭悠悠地在心中叹息着:“吴侯啊,老朽恐怕是要负你所托了。”

    张昭是个明白人,孙绍在吴郡已经立足,而来自皖城的粮食、军械输送已经相当地密集,吴郡独立已经是必然,绝非孙权能阻挡得了的。

    这到不是因为严正的支援有多厉害,那都是外在的。

    而象黄盖、程普等孙坚的旧臣,辞官带着部曲前往吴郡投靠,才是最要命的。

    江东势力已经一分而二,北有周瑜、南有孙权,如今又要多分一个,那就是东面的孙绍。

    张昭无法眼看着江东陷入内耗之中。

    他只能选择一方,并助其坐稳江东之主的位置。

    他无意助周瑜,因为他张昭心里,周瑜形同叛臣、无义之徒,别人不知道,张昭可是奉孙策之命彻查行刺案之人。

    张昭本是想助孙权,但与吴夫人的那一番彻谈,让张昭明白了吴夫人的良苦用心。

    稳定胜于一切,稳定之后,再图起事。

    但权力能让人上瘾,没有人能轻易的放弃权力。

    谁也不能保证,若干年之后,孙权能大度地让出、移交权力。

    张昭一怕孙权毁诺;二怕吴夫人意志不坚。

    吴夫人毕竟是母亲,有时母爱的泛滥,会让女人丧失原则。

    张昭不想因为吴夫人,而功亏一溃。

    而且,张昭还得防范孙绍年少,被严正挑唆。

    在张昭看来,孙策是看错了严正,此人不但阴险,而且狡诈。

    更让张昭担心的是,严正图谋江东的狼子野心。

    从严正散布流言,到明确放言要扶持孙绍,张昭已经深深感觉到严正的可怕。

    所以,张昭只能凭自己暗中聚集的力量,为孙绍在吴郡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援。

    安插在孙绍身边的人才,往往是操控孙绍的最好方法。

    特别是象孙绍这样的幼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