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元帅传 > 第14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 七
    2月18日下午2时,刘毅召开作战会议,决定把区寿年的78师留在上海,一是休整,二是待大战获胜,立刻攻进日租界,把武装的日本侨民全部杀光。刘毅是这样说的:“教教他们做客的道理,压主的恶客,我们中国人不欢迎,抢我们的东西要加倍拿回来,还给上海市民,但也不许乱杀。”

    刘毅把军政部从各军借来的5000挺机枪及第5集团军和19路军的所有机枪集中在一起。6000多挺机枪,共组成了两个加强旅,每旅辖3000挺机枪,每挺机枪配一名辅助手,共6000人。机枪1旅旅长宋希濂,机枪2旅旅长沈光汉。一万支驳壳枪,刘毅挑选了一万身强体壮的锐士组成两个突击旅,每人配弹匣2个,陌刀一把(托杜月笙募捐打造的,锋利无比。)。突击1旅旅长孙元良,突击2旅旅长张炎。霹雳炮民团(上海爱国组织成员)一团团长王敬久,二团团长张厉,三团团长方天明,每团辖霹雳炮炮车(意@淫古代霹雳车改良版。)一千辆,人员两千,炮弹是十公斤的炸药包,有效射程10公里,射速3次每分钟,两人操作,一人装弹,一人瞄准发射,爆炸威力:凌空爆炸,半径10米。床弩民团一团团长俞济时,床弩民团二团团长李延年,床弩三团团长邓志才,床弩(意@淫古代床弩、脚@踏@自行车和轮式@手@枪的变异结合版,两个型号)民团每团辖一千架,人员两千,发射弩箭或一米长的竹筒炸药(炸药筒),六联齐发,双排推版式装弩,源源不断,有效射程2公里,射速每分300发。一人装弹,一人脚踏瞄准发射,爆炸威力:凌空爆炸,半径一米。常规部队两万多人重编成10个团,各师辖特务营、工兵营,统归指挥部指挥。结束作战会议后,各部马上去重编部队进行部署。

    2月18日,改名为特战队的狙击组在黄平的带领下,混上出云舰,周有道带着36门刘毅土炮及原刘毅营成员,埋伏在黄埔江畔,将在决战前登上出云舰,进行海战。

    18日的上海是个欢庆的日子,没了炮声,枪声,也不用担心战火的波及,成千上万的市民赶到江湾阵地,去看他们的部队,明日决死一战,会有多少人永远躺在这片土地上?市民云集,记者疯拥,太多的人聚集在淞沪战区警戒线外,三宋夫人来了,何香凝等很多爱国人士来了,想见刘毅的呼声越来越大。刘毅只好带着张治中,蔡廷锴两人出来,和他们说说话,安慰安慰这些可爱的人们,顺便换点名气及民心。

    略显憔悴的刘毅示意大家安静后,微笑的道:“首先,我代表淞沪战区所有的官兵,感谢大家的慰问。”刘毅向人群鞠了个躬道:“也许有很多人要问,为什么要与日军野战,又为何选在2月19日。为什么要在野外约战日军呢?就是因为你们啊,为了抵抗外敌,你们忍饥送粮,忍寒送衣。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短短的二十多天里,多少上海同胞为国牺牲,多少上海同胞为掩护我们而牺牲。作为军人,若不能保家卫国护民,那是有罪的军人,那是该死的军人,同胞的惨死,令我们有深深的罪恶感,与其在市区决死雪耻,不如在郊外以堂堂之阵,痛痛快快的与日军战一场。这样可以让大家的家园免遭战火,可以让大家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可以让大家的工作生活得以继续。在中国的地方,岂容日寇嚣张,我淞沪战区所有官兵立誓: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同归;最后一个人,也要尽歼敌寇。要让日寇的血洒满这片土地,要让日寇的尸体堆积成山,如果我亡了,请把我放到日寇尸山的最高端,让他们作鬼也无法祸害,我可爱的同胞!”上海数万市民流泪,不知是谁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砍去,抗战的一天到来了……一时间和声无数,歌声不断高扬,驱散了乌云,迎来了温暖的阳光。

    张治中悄悄回到军营,把已完成重编的四万军队集合到一起,在市民人群前整齐列队,待歌声停止,张治中跑到刘毅面前敬礼道:“报告副总指挥,淞沪战区所有官兵集合完毕,请主持宣誓仪式。”刘毅还礼后愣了,蔡廷锴附耳道:“刚才的誓言,带全体官兵说一边”。

    刘毅点了头大声(权当都听的到吧)道:“全体都有,稍息,向上海同胞敬礼!”四万人整齐的敬礼,张治中和蔡廷锴后退三步,一左一右战站刘毅两边敬礼,刘毅转身敬礼道:“右手握拳,随我向上海同胞,各界朋友宣誓。”四万人有模有样的学着刘毅的姿势,刘毅大声道:“我宣誓:”四万人整齐的大声道:“我宣誓:”

    刘毅大声道:“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同归。”四万整齐的大声的重复一遍,发出自己的誓言!

    “最后一个人,也要尽歼敌寇。要让日寇的血洒满这片土地,要让日寇的尸体堆积成山。如果我亡了,请把我放到日寇的最高端,让他们成鬼,也无法祸害我可爱的同胞!”四万官军只觉热血沸腾,战意隆隆,视死如归。万千观众感动的肝肠寸断,热泪滚滚!

    宣誓完毕,刘毅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昂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公元1593年2月19日,明将李如松在平壤大胜日寇,歼敌一万多。明天也是2月19日,愿我们能继续前辈的荣光。”

    “必胜,必胜!”四万官兵大声喊道。刘毅示意官兵们安静后道:“同胞们,请回去吧,我们还要为明日的决战做些必要部署,不能接待大家了。”

    宋美龄道:“刘将军,你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刘毅摇了摇头道:“你们已经做的太多了,谢谢你们了。”

    申报一位美女记者道:“刘将军,我可以随军采访吗?”

    刘毅大笑道:“美丽的小姐,请不要在我们赴死前,带给我们幻想与留恋。”刘毅转身大声道:“兄弟们,明天死战,战死的光荣,请活着的弟兄代为照顾妻儿老小,老子刘毅将冲锋在最前面,谁也不能跑到我前面,否则老子踹死你们。”四万官兵大笑道:“死战,死战!”

    刘毅带着四万视死如归,笑面厮杀的士兵离去,市民们久久不愿离开。记者们无法随军,颇为不甘,通过电台、广播等手段,呼吁交战双方开辟安全区,允许记者旁观。国联代表通过电台明码发报,让中日双方开辟安全区。

    刘毅第一时间明码发报:若裕仁不怕投降时难堪,我们也不介意让世界知道我们杀敌的残忍!”植田谦吉不久便明码发报:大日本帝国勇士的武勇,不介意展现给世界,再让你这个小辈呈一时口快,明日抓到你必千刀万剐!

    刘毅回报:“我的狙击枪射程2000米,不介意赏一颗子弹给你。”植田随机反击:我军大炮射程20公里,一定送你一颗炮弹。

    刘毅回道:“炮弹就不必用炮送了,我会自己去拿,现在我决定用刀砍你的脑袋,这样比较有成就感。”

    植田谦吉讥嘲道:既然刘将军那么喜欢我们大日帝国的军刀,就加入我们大日本帝国陆军吧,我会奏请天皇陛下,赏赐你一柄皇室宝刀。

    刘毅回道:“等我攻下日本,我会自己去拿我喜欢的东西,不如你投靠我们吧,我让你做天皇,但良子皇后我喜欢,要接到中国来。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植田谦吉大骂道:该死的支那猪,明日必要把你碎尸万段!

    刘毅笑了笑回报道:“你和板桓征四郎,暗恋良子皇后的事,并非什么秘密,在你们日本军界传为笑谈,发什么火啊?”国联代表等不及的发报询问:两位将军,安全区设在那里?

    刘毅回报道:“战场南十里,河南岸。”植田谦吉也发报同意,不一会又发报道:“刘将军,如果你投靠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必会御赐给你,数名大和民族的少女做夫人的。”

    刘毅回道:“我不会嫌弃良子皇后不是完壁之身。”气得植田再也不敢明码发报,与刘毅进行骂战了。四万多淞沪官兵决死一战的誓言感动了太多的人,各地报社记者连夜往上海赶。在如此挟小的空间里,双方竟然摆开七万多官兵决死一战,也让各国记者和武官纷纷而至。美国媒体评论说:“在火器发展到当今水平,两军对垒的规模越来越小,中日竟然要集结重兵决一死战,是战争退化?还是新的战争方式的创造。”

    军事专家评论道:“毫不客气的讲,刘毅将军是愚蠢的,竟然放弃阵地战,与武器先进的日军野战,简直和自杀并无两样。”刘毅对外面的评论和质疑无动与衷,命令部队疯狂的准备着秘密武器,早在刘毅赴沪,便有在这片广阔的战场上与日军决死一战的打算,近两个月的准备,胜利对刘毅而言并不难,他考虑的是如何打的好看,而又不暴露太多的手段。

    夜幕降临了,中日双方阵地相隔不足10公里,双方阵地之间的广阔平原便是最佳的战场,若是冷兵器时代,足够容纳二十万大军在此混战。刘毅驻刀而立,心中充斥着浓浓战意,点了一支香烟,自语道:“七万人的大混战,真的令人澎湃啊!快了,快了,天明就能尽情厮杀了。”欲知决战结果,且看下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