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元帅传 > 第74章 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刘毅下令开始分列式阅兵后,《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第一方队整齐划一的从西侧操场,沿主干道走来。陆小曼待进行曲终介绍道:“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国现代军事研究学院士官系步兵科方队,军姿稳如山,军风质若玉,军骨硬如铁,钢铁的纪律,钢铁般的方队。”士官系步兵科六千步兵方队,缓缓走向主席台,肩扛清一色的基地生产的毛瑟k98k步枪,雪亮的刺刀闪闪发光,令人不敢直视。每一个士兵神情肃然,身着基地产的黑色作训服,头带钢盔,手带白手套,以虎狼之姿走到主席台前。领队大声道:“敬礼!”六千虎贲整齐的向主席行注目礼及行走军礼,动作之协调令各国大使及武官动容。六千虎贲行过主席台,沿环形主干道走回集结地,动作一丝不苟。

    《义勇军进行曲》再起,第二方队缓缓走来,周旋介绍道:“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中国现代化军事研究学院的,军官系步兵科方队。智若浩海,气吞河山,掌兵三千,卫我疆边,血不流干,誓不回还。”依然一身黑色的作训服,钢盔,白手套。右腰别手枪,左腰佩军刀,神情严肃,六千人的方队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杀气。向主席台敬礼时,几位外籍记者竟失控的尖叫,脸色苍白,手颤足抖。美国大使脸色潮红,英国大使沮丧,日本大使被嚇的脸色苍白,德国大使自豪的道:“我国遣派了许多军官在中国现代化军事研究学院军官系学习,肯定也如此强悍。”其它各国纷纷羡慕德国,暗恨当初未遣派军官!

    蒋介石等一干军政要员,不觉心花怒放,中国现代化军事研究学院太给力了,刘伯彦真不愧魔鬼教官的称号。

    第三队是工兵科方队,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如云如烟的感觉,六千人刚刚走过,竟然记不住工兵科方队的装备,犹如幽灵太梦幻。

    第四方队是野炮方队,第五方队是平射炮方队,第六方队是高射炮方队,虽然火炮比较落后,但军容之整,纪律之严格,亦令各方人士震惊。美国武官叹道:“中国火炮不足惧,可怕的是那种如山如林又如风的操作者。”

    第七方阵的出现让全场爆发高潮,陆小曼介绍道:“这是中国功夫的精髓,全方阵六千锐士,皆是使刀高手,背负精钢陌刀,胸带花机关,冲锋陷阵,不死不休!”六千由武林高手组成的大刀方队,给人金锐之气,血腥之感。如果说军官系步兵科方阵令人恐惧颤抖,六千大刀方队给人一种如刀在项的感觉,让人不敢呼吸,媒体记者竟然不敢录制。直到《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起。

    第八方阵的到来,依然令人窒息,周旋介绍道:“这是一支屈辱的方队,全队三千余人,个个都曾是逃兵,屈辱的选择退出中国现代化军事研究学院的训练,爬狗洞居狗窝,长达数月之久。蒋委员长给了他们改过的机会,刘毅将军教导他们知耻而后勇的道理,现在他们已成为了最优秀的决死虎贲!”胡宗南带领三千余人,人人一支轻机枪,满身的手雷或弹匣,人人双眼血红,犹如择人而噬的恶魔。主席台几位体弱的女眷直接滩倒在地,各国大使脸色不一,德国塞克特将军赞道:“刘伯彦之能,神鬼莫测!”

    第九方阵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方队,在桂永清的带领下,走过主席台,也让人有种心悸的感觉,桂永清被刘毅折磨后,调入教导总队。结果可想而知,原本接受德国教官严酷训练的队员,有幸经历了刘毅式的魔鬼粹炼。

    周旋介绍第十方队三千人时道:“现在走向我们的是,中国现代化军事研究学院的海军学员方队,白色的军装,胸匿无限的豪迈,徜徉海疆,驾驶军舰,护卫我们的海域。把每一滴血流进祖国的大海,正是他们不朽的誓言。”三千海军学员方队,只是腰佩手枪,洁白的军装,让观众心头一松。但各国武官却看的出来,这支队伍的肃然与纪律性,年轻脸庞,充满自信的双眸,给人一种澎湃的感觉。

    第十一方队是三千骑兵,训练有素,但装备一般。第十二方队是装甲车方队,五百辆驳杂的装甲车驶过主席台,虽配合默契,但让人觉得不构成威胁。

    第十三方队是三十架各式飞机,陆小曼介绍道:“遨游苍穹,护卫领空,有敌来犯,誓死一战,血染长空,风彩无限!”三十架各式飞机,分六个编队,在空中整编各式编队,让观众们欢呼不止,但各国不放在眼里,只有德国人高声称赞。

    第十四方队一入场,全场起立,周旋激昂的道:“这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部队,虎贲五千号称中国宪兵。”五千中国宪兵方队缓缓驶来,行进中演练攻防转换,让中国民众欢呼自豪的时候。各国大使惊谔不异,日本大使脸色巨变,内心颤抖不止。五千中国宪兵驶过主席台,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久久不绝,阅兵式不得不推迟。

    等中国宪兵驶离民众视线,场内才静止下来,第十五队缓缓开来,陆小曼激动的道:“古有代父出征花木兰,杨家女将镇关边,巾帼不让须眉,今日依然。现在走向我们的是女兵民兵方队,六千女兵,洗铅华,褪红妆,身着军装,汗洒训练场,她们的信念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征战沙场女兵勇亦然。”三千女兵或佩花机关,或负电台,或带急救箱,英姿飒爽,令人不可小瞧,全场毫不吝啬的鼓掌。

    第十六方队缓缓走来,周旋道:“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军人卫国在前,民众支援在后,中华儿女手牵手,中华儿女心连心,纵敌千万来,亦叫它横尸还。”六千民兵方队很整齐的走来,或扛木枪,或负大刀,或背担架,武器虽驳杂,但队形整齐,动作划一,彰显了中华人民的聪明智慧。

    刘毅乘车再次来到主席台前敬礼道:“报告首长,分列式检阅完毕,请指示!”林森示意蒋介石出面,蒋介石走到主席台还礼道:“各部带回”刘毅应是后开车去了集结地。

    蒋介石致闭幕词道:“中华民国成立22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圆满结束了。”在一片掌声中,各方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的退场。媒体却包围了中央政府要员,阅兵式给他们了太多震慑,他们急需了解一切。林森和蒋介石商议后,决定下午在体育场会议室举办发布会,并要求刘毅解决吃饭问题。

    刚跑上来的刘毅道:“我已经安排了聚餐,就在体育场餐厅,请诸位首长与媒体记者共同赴宴,我们边吃边谈,车已在下面等了。”

    刘毅命令工作人员引领媒体记者及部分政要坐大型客车去餐厅(基地生产。),刘毅笑着对林森和蒋介石道:“主席,校长,阅兵时您们乘坐的皆是特制车辆,防护能力很高,低于150的火炮,对其不造成伤害,内配极其豪华,有电视空调与车载步话机,共生产了三辆,每辆造价不下500万美金,不可复制。就权当晚辈的一点心意,赠予主席与校长为座驾,另一辆与校长的车一样,将赠予晚辈的岳父大人,其他前辈请莫生气,小侄实在没有了。”林森与蒋介石畅笑的点了点头,孔祥熙狂喜,暗道这女婿会来事,其他实力派羡慕不异,却也无法说什么。

    刘毅安排的是自助餐,根本不用专人招呼,五六百人打了饭菜,三五成群在能同时容纳数万人的餐厅里边吃边聊。林森、蒋介石、何应钦、孔祥熙、刘毅等坐在一起边吃边谈,蒋介石高兴的问:“伯彦,你需要什么,趁林主席在此,尽管开口啊。”

    刘毅欲言又止,摇了摇头道:“学生不敢。”

    林森好奇的问:“伯彦,有何事但说无妨,不是太大的要求,我们尽量答应你。”

    刘毅放下碗筷道:“晚辈想请三个人到四川作教官,但他们却亲共,让晚辈不敢与之联系,唯恐诸位误会。”

    蒋介石沉吟道:“哪三人?”刘毅道:“冯玉祥,吉鸿昌,叶挺。也许校长会担心他们作乱,在军事学院宣传反动言论,但学生自问军事学院是个大熔炉,这半年来,无论共@党份子,军统,中统还是日伪间谍,在学院里都安心训练,渐渐明白了只有听中央指挥才能救中国,搞分裂搞独立,无论他们以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将是民族的罪人。晚辈在这半年里,共抓捕极端分子近千人,皆定为死囚,终生劳役,向校长,戴笠学长递书一百余封,详细解释了军人为民为国的忠,军人爱民爱国的义。相信校长也理解学生,冯玉祥为西北军阀,虽甚是可恶,但他终究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能弥补学院此方面的不足。吉鸿昌实则是个二愣子,空有报国之志,却不知修心,被忽悠的放弃了信仰,着实可恶。但他真的爱国,在外国时胸挂我是中国人的牌子,令人敬佩,交由晚辈收拾收拾,绝可为良将。叶挺更不用说,这些不能放任他们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之又让共@党抹黑我们,任其虚职,放在学院最为合适,请主席与校长定酌。”

    蒋介石权衡着利弊,刘毅继续道:“共@匪覆灭在即,中日之间终有一场全面大战,为以后计,多备些不会卖国投降的将领势在必行,中日不战则罢,一战我们必须放弃大面积国土,以空间换取时间,亡兵丧将势不在少数,还请诸位考虑到这点。”

    蒋介石叹了一口气道:“伯彦虽年少,对中日国力分析却精僻至极,这也是我们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根本,好吧,我同意你的意见。”

    林森道:“我也同意,至于如何召回三人,我却没有办法,这件事还须军事委员会定酌。”

    蒋介石沉吟道:“晋冯玉祥为一级上将,吉鸿昌为中将,叶挺为中将,在今天发布会上就公布,命三人十日内赶到南京,接受任命赴军事学院任职。”其他人纷纷点头,对此小事根本不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