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元帅传 > 第一章 曲解父爱江湖远
    当进城务工的风浪初兴,一个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心思从书丛中飘出,开始幻想进城务工的前景。他出生在贫困县的一个村庄,祖辈皆辛勤的耕作在田垄之间,虽不忧一日三餐,但学费已成为这个家庭的负担,想要供出一名大学生,恐怕要砸锅卖铁,外加高筑债台,这是一个难过的坎。

    他叫林一凡,林县林家村人士,今年16岁,高二学生,长的有些丑陋,身高倒有些优势,因成绩优秀,担任学习委员,与同学之间最大的交流,莫过于代老师讲过几节课。除此之外,在班中算是沉默的存在,当然他也有些小才华,因为初中早恋,所以写得一手好情书,也因此在求学期间,还没有变成哑巴。

    林一凡是个有孝心的人,他最难忍受的是,父母高龄却依然起早贪黑,用汗水换取微薄之资,供他读书生活,这是他心中的痛,也许因此他才被进城务工的前景打动。

    林一凡还算有几份心智,他要踏上一条从未走过路,忐忑不安中总要有一些参考,怀着这一份心思,他联系他的初中同学吴昊。林一凡与吴昊是同村的,两人一起上了小学、中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吴昊初中毕业,便远赴北京打工,他的打工经历对林一凡而言,是最有借鉴意义的。

    吴昊打电话告诉林一凡,他在北京一家铁艺厂学电焊,管吃管住每月三百元。

    林一凡一听每月三百元,顿时心动,他在高中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就五十多元,三百元对他而言,无疑是诱人的。林一凡兴奋的一夜未眠,因为他找到了减轻父母负担的路,无论对错,他已决定辍学,远赴北京走一条人生新道路。

    第二天早读结束,林一凡便去了班主任孙老师的办公室,孙老师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见他一早来办公室,便微笑道:“一凡,这么早来办公室有什么事啊?”

    林一凡踌躇道:“孙老师,我准备退学,来和您说一声。”

    孙老师惊道:“什么?你要退学,一凡,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要退学,可是家里有困难吗?如果有困难,你说出来,我可以帮你的。”

    林一凡心中一暖,感激道:“多谢孙老师,我家里没困难,只是厌倦了读书,想出去闯闯。”

    孙老师生气道:“荒唐,你只有16岁,一无阅历,二无特长,你能在社会上闯出什么明堂?难道靠打工吗?你知道外出打工者,有多累多苦吗?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未来。你现在既不具备改变命运的知识,也不具备成熟的性格,如此便步入社会,你能做什么?”

    林一凡倔强道:“孙老师,我知道我的决定有些仓促,但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读书上了,现在最期待的便是出去瞧瞧,无论对与错,我都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我相信只要肯努力,终就会成功!”

    孙老师大怒,腾一下站起来,斥责道:“努力,努力,你一个农村的孩子,你有努力的方向吗?你明白社会的复杂吗?你不要头脑一热,就误了自己一生,农村的孩子想改变命运,就必须好好学习,只有上了大学,才会明白人生,才能找到正确的奋斗方向,否则,你必定为今天的决定付出代价,必定会为这个轻率的决定,而悔恨终生。我身为你的班主任,必须告诉你,你的决定是错的,我有太多学生,当初和你一样,做了错误的决定,他们有的向我道歉认错,也有的回来打我骂我,我不希望你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林一凡心儿已飘远,坚定无比的道:“孙老师,您的话我明白,也非常感激您的忠告,但我已经决定退学了,还请您能同意!”

    孙老师指着林一凡怒道:“你、你……哎,一凡啊,你非常聪明,在学习上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学生,以你的成绩,考个一本毫无压力。咱们打个比方,如果你打算考师范的话,现在你已经高二了,你的父母再供你五年,你就能参加工作了,多了不说,一个月两三千还能挣到的,在工作中,你如果肯努力,再考职称考研,那时你的工资将翻倍的向上长。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只要再努力五六年,便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这在咱农村是非常光荣的,找媳妇非常容易,这一条路平平坦坦毫无风险。如果你现在就去打工,未来将会是什么,谁又说的清楚呢?你想过没有,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一旦你轻率的退学,你的人生可能永远无法摆脱,农村人生存的泥潭。社会生存的法则是惨酷的,你与其舍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更有生存能力的人去争食,不如好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走一条可靠有保障的大道!”

    林一凡没有听懂孙老师的话,他依然执着的道:“孙老师,您的话我会牢牢的记在心里,但是我真的无法把心收回,请您能同意我退学,哪怕我今天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坚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是我的选择,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我都会坚持下去,我不会后悔我的决定,因为我知道自己这些做的原因。”

    孙老师叹了一口气,无比伤怀的道:“一凡,我给你三天假,回家和你的父母好好商量下,我相信你的父母,也不会同意你退学的,你回家吧,我会通知门卫的,你也要好好的想想,三思而后行啊!”

    从孙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上午的第一节课已经开始,林一凡没有再回教室,他沿着空旷而寂静的道路,走向了宿舍,准备收拾衣服,回家征求父母的同意,此刻他的心情是乱的,既有不舍,也有一丝解脱,更多的是迷茫,他真的不清楚未来的路会如何?

    林一凡终于出了校门,骑车返回三十里外的家,一路上他的心情极其复杂,首先,这是他读书十年以来,第一次翘课,心里有一丝兴奋,也有一丝失落。其次,一个月只能返家一次,在家住一晚的他,这次不仅提前回家,还能在家多待两天,他有些小兴奋也有小担心。第三,他一个人骑行在公路上,一个走完三十里路,心里不免有些小紧张!

    一个小时的骑行,林一凡终于到家,林母不解的道:“一凡,你们学校放假了吗?今天才星期五啊,难道我记错日子了吗?”

    林一凡闻言心中一痛,忍泪道:“妈,爸呢,他又去干建筑去了吗?”

    林母笑道:“是啊,最近村里盖新房的多,你爸天天有活干。一凡,走这么远路,累了吧,你先歇会,我去给你做饭,哈哈,我以为你明天才回来呢,还没有买肉。”

    林一凡只觉心酸,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回到卧室,思考着如何向父母说出他的想法,他担心他害怕,担心父母生气,害怕父母伤心,他只想退学,只想挣钱,因为父母的爱令他窒息,令他感到如山的压力。他迫切希望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要再如此的辛苦,不要再如此的操劳,这就是他退学的理由,因为他再也承受不了父母的爱。

    林母做好饭,端进林一凡的卧室,怜惜的道:“一凡,快吃饭吧,看你都瘦了,在学校里没吃好吗?”

    林一凡望着鸡蛋多于面条的鸡蛋面,心中无比感伤,他想大哭一场,却又知道不能如此,因为他是个早熟的孩子,小学三年级便开始暗恋女同学,五年级便会非礼女同桌,是小学时代有名的调皮蛋。小学五年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环境的改变,令他性格大变,变的沉默寡言,变的不苟言笑,初中三年,使他早早成熟,抑或是早恋令他对感情特别敏感,他实在无法承受父母那重如泰山,深如大海的爱,这令他心痛难言!

    如果是往常,林一凡会装作很高兴的吃掉鸡蛋面,但今天他的确吃不下,只能道:“妈,我在学校吃过了,不饿,我有点累了,想睡一会,爸回来了,你喊我一声!”

    林母担心的道:“一凡,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随我去卫生室看看吧?”

    林一凡摇头道:“妈,我没事,只是昨晚没有睡好,我就想睡会觉。”

    林母摸了摸林一凡的额头,确定没有发烧后,才松了一口气道:“你先睡会吧,等中午我喊你吃饭,你爸到晚上才回来呢,主家管晌午饭!”

    林一凡晤了一声,并没有说话,他真的困了,他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林母并没有多想,她的儿子一向懂事,从没有旷过课,也没有逃过学,自小学到高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生病,都会坚持上学,也因此她的儿子成绩非常优秀,一直是她的骄傲。林一凡为什么星期五便回来,林母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学校放假,她的儿子从不逃学!

    林母趁林一凡熟睡,跑了很远才买了一些猪肉回来,她的儿子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她必须为她的儿子做些好吃的,为她的儿子补充些营养!这是农村人的传统,也是农村孩子的压力所在,农村孩子一般高中才寄读,但林一凡比较特殊,他12岁因考上重点中学,早早的成了寄读生,一周回家一次,那时农村收入非常有限,林一凡每次回家,需要带数天的干粮和三四元钱的生活费,小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听说月薪三百,不兴奋才怪。

    下午13点多,林母早早的做好午饭,叫醒林一凡道:“一凡,快起来吃饭吧,妈给你做了好吃的。”

    林一凡更觉心酸,他轻声道:“妈,我还想睡会,一会儿再吃吧,我很困!”

    林母笑骂道:“从早上9点就睡,现在都晌午1点多了,快起来吃饭,那怕吃完再睡呢!”

    林一凡闻言心更堵,第一次发脾气道:“妈,我真的困了,你别烦了我,我想再睡一会儿!”

    林母一怔,以为林一凡是太累的缘故,也就不再坚持,既然孩子困了,就让他睡会吧,饭晚会再吃也行。

    林一凡是真的困吗?不,自他躺在床上,他就没合过眼,他脑海中翻来覆去的考虑,如何向父母开口,他真的再难承受太多的爱,他只想挣钱孝敬父母。这就是青春期的一种叛逆,父母希望子女好好学习,而子女却因不堪受爱的压力,非常急迫的走向社会,去走一条本不该他们这个年龄走的路!

    林一凡直到天黑才‘醒’来了,一家三口吃完晚饭,林一凡轻声道:“爸,我想和您商量件事,您别生气,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还希望您答应。”

    林父是个地道的农民,一生窝在农村,是那种思维观念极其落后的农民,他中年得子,对儿子林一凡无比疼爱,已经50多岁的他最大骄傲,便是他的儿子争气,他听到儿子林一凡说的如此客气,不由笑道:“傻小子,有啥事就说吧,是不是缺钱花了?”

    林一凡心中泪流,哽咽道:“爸,我不想上学了,我最近一学习就头疼,实在学不进东西了,我想跟昊子去打工!”

    绝对是晴天的霹雳,瞬间震呆了老两口俩,他们的儿子不想上学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即将破灭了吗?良久良久后,从未打过孩子的林父,愤怒的打了林一凡一个耳光,怒道:“你说什么?”

    林母大惊,忙上前护住林一凡,斥责林父道:“老头子,你疯了,你打孩子干什么?”

    林父气的粗喘不已,流泪道:“一凡,爸没本领,只希望你能好好读书,将来能出人头地,别被村里的人瞧不起,你怎么能不上学呢?”

    林一凡被打,泪水哗哗的流,但他的心却静了,他平静的道:“爸,我真的努力了,我最近学不进东西去,早上老师讲过东西,第二天便忘了,如此下去我考不上大学的。我真的努力了,我每天学到很晚,我每天起的很早,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我一点也学不进去!”他的确撒谎了,他每天睡的很早,他每天起的很晚,他学的不比任何人慢!

    林父傻了,难道林家注定不会出大学生吗?他的儿子他了解,自上学他就没管过,属于那种书呆子类型的——你不让他学,他也会偷偷的学,今天他却说他学不进去了,除了林家注定不会出大学生,还能怎么解释?而且林一凡没有说慌的习惯,他说学不进去了,肯定学不进去了,孩子学不进去了,再怎么逼也是没有用的。

    林父怅叹一声,仿佛老了许多,悲声道:“一凡,对不起,爸不该打你。你这么小,不上学能干什么,会干什么?”

    林一凡叹道:“除了打工还能干什么?我也不想退学,但我一点都学不进去了,再上学也是浪费钱,还不如退学出去挣钱呢?昊子在北京打工,我想去找他,管吃管住一个月三百块钱,还能学个手艺,否则又能怎么办?”

    林父沉默了,林母哭了,是啊,不出去打工又能怎么办?孩子学不进去了,再上学也是白费,除了出去打工又能怎么办?

    良久良久后,林父叹道:“明天再说吧,让我和你妈考虑考虑,一凡,你也累了,去睡觉吧!”

    林一凡松了一口气,疲惫不堪的他回到卧室,很快进入梦乡,他睡的很香很甜,梦中他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让他的父母过上了好日子。这就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最纯真的梦想,无论他的未来究竟是怎么样,他的初衷不得不让人感叹,也许有一天他会把脑袋撞破,但他不会后悔这一刻的决定。

    林父和林母久久难眠,林母哀声道:“老头子,要不咱借点钱,送一凡去上技校,那里学好技术管分配,比打工强多了。”

    林父苦恼道:“上技校和上大学差不多,咱们刚盖了房子,根本供不起。本来我想趁这一两年多挣点钱,谁想孩子竟然学不进去了,早知道这样就不盖房子了。”

    林母哭道:“一凡才16岁,这么小就去打工,怎能受的了那份苦啊?”

    林父怅叹道:“昊子比一凡大两岁,他去年就开始打工了,先让一凡去找他吧,他们从小学就是同学,也好有个照应,等我挣点钱,再让他上技校吧!”

    林母悲叹一声,除了如此徒奈何,老两口心思重重,这一夜几乎无眠。

    第二日,林父同意了林一凡的请求,伤叹道:“一凡,以你的年龄,上个技校学个技术才是正道,可惜咱家刚盖了房子,只能先让你出打一两工了,等我攒点钱,再让你去上技校。”

    林一凡心中一酸,强笑道:“爸,不用了,我在外面打工一样可以学技术,我会好好干的,我挣了钱,你和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将来我学好了本事,有了钱,就建个大农场,挣大钱!”

    林父笑了,林母笑骂道:“别吹了,快吃饭吧,吃完饭好好去玩玩,上了十年多学了,你终于可以好好玩玩了。”

    林一凡没有再说什么,是啊,上了十多年学了,以后再没机会上了,再过两天,他重返学校的日子,便是彻底与学校告别的时刻,真有一丝别绪在心头,反正无事,再学两天吧,今天老师该讲哪一章了?

    两天很快过去了,在这两天里,林一凡联系了吴昊,决定三天后去北京,因此退学的事必须马上处理,他在第三天一大早便赶往学校,直接去了孙老师的办公室,他觉得无颜见他的同学,也不想见他的同学,因为他在学海之中,半途而废,抛弃了共舟同济的同学们,成了最可耻的逃兵。

    孙老师看到林一凡,不由心中一痛,叹道:“看来你还是打算走弯路,你会后悔的。”

    林一凡歉疚的道:“孙老师,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的教诲,但是我永远不会后悔,因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

    孙老师看了他的学生良久良久,怅叹道:“再给你的同学讲一节课吧,这是教案,你看看吧,我会旁听的,好好的讲,因为这是你的最后一堂课,你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课堂。”

    林一凡踌躇了,他为难的道:“孙老师,我不想再见同学们,三天后我就去北京了,我想抓紧收拾东西回家。”

    孙老师笑了,他开心的道:“一凡,你舍不得你的同学,你舍不得你的学业,你又何必做一个违心的决定呢?如果你家中有困难,你告诉我,我可以帮你啊,你又何必如此啊?”

    林一凡心中一酸,轻叹道:“孙老师,谢谢您,我家里没有困难,是我厌恶了上学,只想去外面闯闯,开开眼界。”

    孙老师叹道:“帮我讲一节吧,我嗓子有些发炎,疼的厉害!”他撒谎了,他只想他的学生再感受下课堂,也许这样能唤醒这个迷失的羔羊,挽留住一个优秀的学子。

    林一凡同意了,孙老师的课时到了,他随着孙老师一同进入了课堂,他的同学们早已习惯了——他这个丑汉为各科老师代课的习惯性动作,同学们不会因他丑而起哄,反而会因这个丑汉讲的比老师生动,而气氛热烈,久而久之,丑汉成了不是老师的讲师。

    三尺讲台让林一凡忘记了一切,他专心致致的,把他理解透了教案一一道来,这是一堂化学课,他习惯性的把它当语文课来讲,教案中有一个例题:有12g氧化钠,请问其中有氧离子多少克?钠离子多少克?

    林一凡如是讲道:“同学们,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我们:有糖水一斤,其中糖半斤,请有水多斤一样简单。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2O,一个氧离子配两个钠子,这样的话就是说氧离子占氧化钠比重的三分之一,即克,钠离子有12-=8g,大家明白了吗?”

    群同学大吼道:“明白了。”林一凡笑道:“记得我们上次化学测验,有一道题是有一堆碳酸氢钠,其中氧分子是3g,请问碳离子有多少克?氢离子有多少克?钠离子有多少克?这堆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当时大家基本都蒙了,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其实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老师最喜欢摆弄文字,考的基本都是文字的理解能力,只要咱们能了解化学老师爱拽文的习惯,记熟各物质的化学式,只要会加减乘除,这类题就是送分的。化学测验中,有许多题目都会有文字陷阱,这是化学老师们潜在的提示,因为化学太文科了,他们不得不拽点词,修饰下所考的内容,以掩饰他们那浅薄的知识,如此而已!”

    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丑陋的学习委员,总喜欢引申,他的课总是充满笑声,而且在笑声中把题海中的题目分门别类,一刀切透,令出题人不禁哀叹。孙老师的备课讲完了,这是30分钟时长的备课,林一凡用了35分钟,引申的却是备课的一倍,这也是孙老师喜欢让林一凡代课的原因。

    孙老师走向讲台,微笑道:“同学们,是林一凡同学讲的好懂,还是我讲的好懂?”

    同学们齐声道:“学习委员讲的好懂,您讲课太严肃了。”

    孙老师笑道:“同学们,以后都让林一凡讲好不好?”

    同学们哈哈一笑,齐声道:“好啊,那您不失业了吗?”

    林一凡苦涩的道:“同学们,这是我的最后一节课,一会我便要离开了,请大家莫学我,在学海中半途而废,感谢你们的厚爱,也感谢孙老师能刻意培养我,谢谢!同学们,我们高一下学期才因分科相聚,与你们相识是我最大的荣幸,本想默默的离开,因为我无颜再见你们,也许我们再无相见的一天,我在此祝福你们,希望你们能发奋图强,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不要学我学海碌碌,半途折帆,再见了,同学们!”

    林一凡本想坚强,但泪水依然不争气的流下,他在同学们的挽留中收拾好课本,头也不回的逃离,未待午休时间到来,便带着被褥课本,离开了他生活一年半的学校,即将踏上一条未知的打工路!

    三天的时光极其短暂,林一凡在父母的千叮万嘱中坐上汽车,临行前他只道:“爸妈,我走了,你们保重,我会给你们打电话的。”

    林一凡在晨曦中离开,望着车窗外倒飞的农田,他心中有无限感伤与悲叹,他不禁想:“也许农民应该有更好的出路,可究竟欠缺些什么呢?为什么必须外出务工才能挣薪酬,而在家务农终是那么贫穷?”

    当一个人拥有大利于能力,违背性格的志向,用文言文讲是黄梁一梦,用白话讲是不自量力!欲知丑男打工第一站,有何作为,且看下章:江湖飘零知冷暖。

    最近太累太困,实在赶不出来了,请假一天,明天更新,失言之罪望海涵,衷心致歉!上传《丑男传》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