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元帅传 > 第167章 出师表
    “学生少时荒唐,遗恶乡里,令江南百姓恐而恨之,此学生之污点,每每思之负疚不已。及至婚变,学生遭受巨大打击,由此省悟前非,决定投戎而改正,天幸校长厚爱,破例纳学生于中央军校,此情此恩,学生铭记于心,百死不忘!”

    “学生接受军事教育,方知己之追求:学生之志莫过于兵谋之用,始创铁血帮,非为财帛之厚,非为权名之争,只为血与谋之尽致。学生在校,犹如海绵吸水,又若饿鲸吞食,各种战术战法尽入毅心。淞沪抗战,学生扬名,此功皆校长所赐,至此学生立誓,今生效忠于校长,粉身无悔。”

    “赴德取经,捐金资国,皆因校长故;赴美求舰,身失而名丧,皆因学生报恩之急也。虽遭校长误会,但忠臣不言君过,学生不恨校长。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学生或将死,有一言不得不吐,愿校长重而慎之。”

    “论语有言,祸起萧蔷取亡之道也,今日寇侵华,抗战是民心所向,校长虽谋远力求万全,但失民之心此败亡之兆也。校长之大敌,非为中共,实日寇与汪伪者也。”

    “汪兆铭入党早于校长,追随国父,名扬中华,其之威望实不逊校长。当务之急,应密联中共,以策抗日灭汪,德意日三国缔盟,名为反@共,实为三国欲霸世界,此大战将起之兆,此中华复兴之机也,愿校长伺机而起,复兴我中华天朝之威。”

    “三国欲霸世界,中国独挡一面已成定局,中华已至存亡之秋,乞校长深思之。学生旧疾未愈,又添新伤,纵百疴于身,亦愿凭报国之意志,苟活三年,三年后世界大乱,方是中华崛起之时也,望校长察之重之,赐学生九泉含笑!”

    “若校长不纳忠言,毅将私联中共,誓师北伐,以复东北,届时莫怨毅之负恩。学生有千言有万语,但时不我待,百乞校长听学生之忠言,毅俯首跪拜,言罢泪流,静候佳音。”

    刘毅写完怅然一叹,此表上呈,不成功必成仁了。

    蒋介石收到刘毅的上书,不由又怒又惊,信中既有效忠之意,又不乏威胁之词,说是私联中共,其实就是资助武装中共,以刘毅之财力如何不让他惊怒,蒋介石考虑再三,决定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蒋介石如此做,一是因为刘毅财力太巨,犹项汉相持阶段之齐王韩信,谁得之谁得天下。二是因为汪精卫能力不凡,短短时间内说服十数万将士叛国,若日本一旦全面侵华,抵抗失利之时,不知又有多少将领督师投敌,他的确有众叛亲离之危。三是因为民心难违,他若再执意内战,等于把广大民众推向中共。而接受刘毅的建议,不仅可以巩固刘毅效忠之心,还可以收服民心,有助于他的统治。

    蒋介石决绝大事后,把刘毅书信中的“若校长不纳忠言,毅将私联中共,誓师北伐,以复东北,届时莫怨毅之负恩”删掉,亲自抄写了一遍,命侍卫交给孔祥熙,托他去延安,邀请中共代表赴四川密商联合之事。

    孔祥熙领命后,带着宋蔼龄连夜赶赴四川,他必须确定这是不是蒋介石的诡计,他现在的身份比较特殊,既不被蒋介石信任,又不被刘毅看好,银行行长之职刚被罢免,又因逼迫孔令仪离婚,而得罪刘毅。因此他现在既不相信蒋介石,也不敢见刘毅,来四川不过是想找孔令仪确定一下。

    刘毅的亲自招待令孔祥熙错愕万分,震惊的道:“你小子不是重伤了吗?怎么好的这么快?”

    刘毅哼道:“令伟告诉我,您老前段时间趁我不在,逼迫令仪离婚,现在我回来了,您竟然还敢来四川,胆子不小啊?”

    孔祥熙委屈的骂道:“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为了你,我被老蒋免职,我遭谁惹谁了,两头受气。”

    宋蔼龄哼道:“刘伯彦,你得了那丢人的病,难道还想连累令仪吗?”

    孔令仪笑道:“爸,妈,这只是计策,骗骗日本人而已。姨夫身边有很多日本间谍,只有连他也骗,日本人才会相信,伯彦好好的,一点病也没有。”

    刘毅立刻变的谦卑起来,陪笑道:“岳父,岳母,二人快请上坐,哈哈,我装病装死也是为了保住产业,否则早被校长抄家了。”

    孔祥熙憋屈太久,典型的你软我强,见刘毅服软,立刻大摆岳父的架子,拿着文明棍把刘毅追出2里地。

    刘毅见孔祥熙跑不动了,跑回来挽护他道:“您老年龄也不小了,还当官干什么,不如建个小学教教学生吧,既继承孔门儒学,又名留青史,万代留芳。钱财乃身外之物,够用就行了,何必损国利己啊,我早晚要活剐那些中饱私囊之徒,纵然他们把财产存到月球,我也要追回来了,您老现在收手就对了。”

    孔祥熙喘的说不出来话,心里却品出了刘毅的意思,不由一惊,暗想:“刘伯彦装病装死,骗过所有人,可见他有大志,恐蒋介石远非他的对手,弄不好中国会姓刘。”急喘一阵后道:“伯彦,难道你想……”

    刘毅打断道:“我只为实现心中抱负,为公不为私,不介意除掉任何人,包括我自己。校长派你去延安,证明他决心联共抗日了,岳父但去无妨,有我在没人敢对您不敬,我的提议你不妨考虑下,也许功成之日,我和令仪也会去您的学校教书,到时薪水要多给点,我又将多8个孩子。”

    孔祥熙轻叹一声,一切野@心皆放下了,笑道:“好吧,延安之行后我便找个地方建个学校,好好的当一个校长。”

    刘毅哈哈一笑道:“这就对了吗?当校长多好啊,朝九晚四,寒暑皆有假期,比做官强太多了。”

    翁婿二人自此交心,两人夜酌叙话,只到凌晨才分头睡下,第二日傍晚,刘毅才安排直升机和亲卫把孔祥熙夫妇秘密送到延安。

    毛主席、朱德、周恩来三人亲自迎接孔祥熙夫妇,第二天一早,三人邀请他们在窖洞进宴。

    周恩来笑道:“延安条件艰苦,这两菜一汤是费了我们很大劲才搞到,还请孔先生莫嫌寒酸。”

    孔祥熙已无野@心,闻言叹道:“这些东西对普通民众而言是奢侈的,怎会寒酸呢?恩来先生着相了,孔某相信,打败日本人后,中国会富强的,民族会复兴的,四川基地的居民就是中国民众的未来。”

    周恩来闻言一怔,世人皆知孔祥熙是大资本家,怎会如此平和了呢?他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接话。

    孔祥熙拿起红薯面窝窝咬了一口,笑道:“诸位难道怕孔某太能吃,故而忍饥不食吗?哎,我和拙荆饭量不大,一人一个够了,你们一块吃吧,否则我们也不好意思动筷啊!”

    朱德笑道:“孔先生说了,饭菜虽然不丰富,但量绝对管够,请!”

    众人吃完早饭,孔祥熙拿出蒋介石的书信道:“蒋委员长派我把此信交给你们,并邀请你们去四川密谈。临行前,他再三交待,要你们注意保密。刘伯彦也托我转告你们,此行事关中国命运,民族未来,望你们慎而重之,我们先回去休息了,你们抓紧商议吧,托的越久越易泄露!”

    送孔祥熙夫妇回住处后,三人打开书信,发现是刘毅写给蒋介石的,三人读完后不禁相视一叹。

    毛主席叹道:“老蒋这是将我们的军啊,明白的告诉我们,他和我们联合只是嬴得刘伯彦之心,并无放过我们之意。刘伯彦明显是个极端的民族份子,老蒋利用这点摆我们一道,的确不是个普通角色。”

    朱德叹道:“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必然的,只是谁去合适呢?”

    周恩来沉吟道:“还是由我去吧,我相信刘伯彦的成意。”

    毛主席抽了一支烟道:“我和老周一同去,我也相信刘伯彦的为人。正好趁机去四川看看子珍,朱老总,你就不要和我们俩抢了,最多我们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些酒肉回来。”

    朱德沉思一会,同意两人同去,三人商议清楚合作方式,立刻联袂去见孔祥熙夫妇。

    毛主席笑道:“孔先生,窖洞简陋,贤伉俪住不习惯吧?我们已决定,由我和恩来前去四川,不知何时动身方便?”

    孔祥熙笑道:“只要你们准备妥当,今晚动身可好?”

    三人商议一会点头同意,毛主席和周恩来连夜便随孔祥熙夫妇飞往四川,两人仅带了6名护卫。

    11日晚上19时,毛主席一行抵达四川,前来迎接的刘勇笑道:“家兄身体抱恙,不便前来迎接,还请两位海涵!家兄言,两位前来自有各自夫人招待,他就不设宴耽误宝贵时间了,相信家宴之丰盛不逊于官宴。老王,你负责送两位先生去C1座居民楼,贺子珍与邓颖超大姐家,侍从等安排到就近招待所用餐休息。”

    毛主席和周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