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崛起于2009 > 第144章 烫手的钱
    “当初你们就是在这家超市采购的啊?”

    俩人下午又去逛了一下午超市,大包小包的采购了一大堆,关萌兴奋的对带着墨镜的叶晓奇问道。

    “是啊,当年啊,有时候一次都要拉几车,刚开始还不管送货上门,后来才管的。”

    “我看这里东西也没多便宜啊,跟咱们网站上的差远了。”

    “那你就不知道了,刚开始的确就是在这里买的,贵是贵了点,卖回去可以更贵,总是有的赚。也就这几年,做的人多了,价格下来了,他们应该不从这里进货了吧。小打小闹的也就淘宝上还有的做,我们走的是量。”

    “哦,这样啊。那你还跟我说的不会转账是怎么回事?”

    “就是不会算账呗,这里一般人算数都是不及格的,就说杰西卡吧,三块钱一个的面霜,超市标的促销价3个15块钱她还真信了……”

    叶晓奇说着说着就没声音了。

    “然后呢?”关萌好奇的问。

    “然后……然后…………萌萌,明天我不想去她们公司了,你跟露丝去吧。”叶晓奇犹豫再三,还是躲闪了。

    “是还放不下?”

    “也不是,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明天打算去海边看看,在这里也算是呆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好好去哪里玩过。”

    “哦……行吧~么一个!”

    ……………………

    这边已是大清早。

    “梦梦起了吗?”秦双瑶在电话里问到。

    “刚起,怎么了?”

    “股票你看了吗?”

    “没呢,正准备洗漱去上班呢,9点多了都,在不抓紧就迟到了。”苏梦雪火急火燎的修了修眉,拎着包正准备出门。

    “哈哈,我跟你说,看看有惊喜,我买的开盘就涨了5%,你那个我也看了,涨了2%呢。”

    “是嘛……我不跟你说了啊,拦了一个出租车。”

    “喂!你怎么一点也不激动啊!”那边苏梦雪已经挂了电话,没人当逗眼,秦双瑶感觉吹牛逼都吹的不利索。

    秦双瑶坐在工位上,看了一会曲线图,其实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看腻了就又打开蘑菇街,开始看起别人的购衣攻略起来。兜兜有粮,购物不慌。

    ………………

    其实,股票说起来复杂,又总是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牛市庄家吃肉散户喝汤,熊市庄家割草散户割肉。

    K线图有没有用呢?其实,基本没用。

    暴涨和暴跌之间,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心态来分析,总是有很多规律的。但是往往事实上,这两者之间,都是悄然发生的,此外还有个人感情在内,相信是暂涨或者暂跌的。

    在郑州紫荆山路上,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公司开了一家股票预测网站,并且50万年薪雇了一个“砖家”。砖家是干嘛使的呢?就是私募的代言人,私募提前选好一支股,说这支股票要涨,“砖家”于是就跟着预测这家会涨,以公司和网站的名义通知关系散户们。然后交了服务费散户们跟着吃进,庄家吃肉,散户喝汤。

    当然了,有赢自然也有输,所以也有拉散户垫背的情况。

    这是国内A股和B股的情况,国外的也差不多是类似的操作,或放出什么消息,或推出什么政策,集广大基层的力量,去推高又或者下拉价格。

    这些自愿交了服务费的外围,虽然跟着私募有可能会被卖,但是也好过那些无组织的更散的散户。

    私募有是个什么东西呢?私募就是银行卖的各种基金理财产品、政府公积金社保、各个企业的现金流、专业的投资和基金机构又或者就是私人合伙聚起来的财物。

    这些,纯以利聚的集合体,就是叶晓奇最讨厌的,资本力量。

    爱尔兰的晚上,叶晓奇在床上翻来翻去的睡不着,总是放心不下国内的事情,干脆爬起来到了客厅,专门想这些问题。

    就以互联网行业来说,通常资金来源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这种资本力量。

    最典型的目标,就是融资和上市。

    比如说,ofo又或者绿地置业,原始资金也就两百多万。ofo先是在北大做了标杆,然后以此招募到第一笔资金,随后第二笔,第三笔……这些资本力量难道就指着ofo一次一块钱来赚到钱么,几千万几百亿的投进去就是为了用户骑一次一块钱?

    显然不是啊。

    资本看重的东西叫前景,又或者叫做概念,买卖的是未来。

    所以ofo能不能挣到钱不重要,押金也是钱不是,只要财报好看,不怕没人接盘。这些大资本的原始“股”们,除了寄希望于更看重这个概念的其他准备下场的选手,另一个目标就是上市。

    无论转让也好,上市也罢,这就是起码几百倍几千倍的盈利,傻子才不干呢!

    所以只要一家公司立足点好,前景好,根本不怕没“傻子”买单。

    最终这个“傻子”的终点就是上市了,交由前面说的私募和散户接盘。私募和散户,则期待有更多和更傻的接盘者出现。

    在这件事面前,良心的坚持又算什么呢!

    大资本希望企业能给他们赚到钱,私募和散户也期望企业能给他们赚到钱,能赚到钱才会有更多的傻子。

    所以企业在资本面前可以说不吗?不可以啊,哪怕有再多的措施,再好的方案,说一点影响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这股力量比山高,比海深。

    因为最终那些傻子,都是拿出自己的老婆本、买房的钱又甚至是买菜钱、救命钱在进行着这一场豪赌。更有甚着,干脆就是一些关系户买通银行,把储户存钱换成保险或者基金,以狸猫换太子的方式,成立的私募。

    所以,如果公司赔了,政策不利了,怎么办?死撑也要撑下去。

    所以牛市的事情叶晓奇真的不知道吗?不啊,股市,就是这个利益链条的终点,叶晓奇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些小鱼小虾和前面那些脱手的资本想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叶晓奇以其贫乏的商业知识反复揣摩了许多次这件事情,但是都觉得无法驾驭这股力量。就好比滴滴说,我要和供货商切断联系,背后投了这笔钱的“傻子”还不要跳楼?

    所以,这钱,叶晓奇很想拿,很想放开了融资,可是这钱烫手,因为最终叶晓奇拿到的这个钱的终点,不是用实力挣到的用户的利润,也不是哪个基金的投资,而是别人买房的钱、买媳妇的钱、救命的钱……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