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崛起于2009 > 第228章 第一个正式项目
    霍蓓蕾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叶晓奇的,这不是针对谁,而是说,所有打着科技口号的大型企业,霍蓓蕾都认为他们是垃圾。

    霍蓓蕾是一个不太彻底的学术派,大体上就认为学术就是学术,学术不应该和资本牵涉过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霍蓓蕾对国内科技企业的看法,那就是劳民伤财。

    眼界已经大开的霍蓓蕾可能推崇过很多企业,但是没有一家是属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的。可能某些草创的小科技企业,都会比叶晓奇的公司来的更有吸引力一点。要不是因为老爹强逼着回国,霍蓓蕾大概根本不会回来。

    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霍蓓蕾就在天网项目组里安顿下来了。

    “人脸识别”项目结束后,叶晓奇给天网带来了新玩意:扫地机器人。其中,irobot5个,neato5个,这将是天网下一步的主攻研究方向:SLAM。

    作为一个被规划为机器人研究的项目,完整的天网计划是有其自己的规划的,每一步规划的目标,在叶晓奇的小本本上都是记录的清清楚楚的。

    第一个天网课堂以及随之而来的“人脸识别”项目,将是一个打基础的项目,在这里,程序员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次蜕变,了解AI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而第二个项目,也就是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式项目,则被定义为“短平快”的圈钱项目。其核心目标就是赚钱,以为后续研发提供资金。毕竟,整个项目没有拨款,全靠5000万的启动资金坐吃山空,以员工的薪资水平来看,即使是把红烧肉的收入作为补贴全都砸进去,怕是也烧不了多长时间,除此以外还有数据集的建设、设备采购等研发支出。

    而且此时项目团队太弱小了,直接一步到位的进行其他科技树的研发,不太现实。思来想去,SLAM此时最适用于天网了。

    SLAM的全名为即时定位地图构建,或并发建图与定位。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算法,而是一个概念,官方的解说是把机器人扔进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机器人可以构建出周围的环境地图。

    这是一个和视觉AI有着部分交叉的学科,其地图构成方式有多种,包括坐标地图、线条地图、点云地图等,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个基于自身所处方位的增量地图。

    如果非要打个形象的比方的话,其场景和rpg游戏里的探索战争迷雾差不多:开局一个基地,探索全图并达成游戏目标(打败敌方)。

    如果说图像识别是机器人的物化识别系统,那么SLAM则是机器人的运动视觉和行动策略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SLAM最出名的案例之一,就是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的个中翘楚,则是irobot(艾罗伯特)。

    irobot和波士顿动力公司有些类似,同样是拥有米帝军方背景的一家企业(所以你看,别人的军工企业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我们的市场,我们的民用企业进入别人的市场却是千难万难)。早期的irobot扫地机器人就像是是一个游乐场里碰碰车,就是撞墙撞墙加撞墙,每次撞完换个角度接着撞,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清扫的功能。

    在2008年,irobot使用了LDS技术,从此告别了撞撞撞的生涯,进入规划式清扫时代。而neato则是后来者,2012年的neato扫地机器人,其算法更为效率和智能,在随后瓜分了irobot的一部分市场。

    LDS它原本的意思是激光成型技术,在手机壳打印天线方面有着大规模的应用,而在这里,它的含义则特指激光雷达,即Lidar。

    使用LDS技术的SLAM则被称之为,激光SLAM。与之相对的SLAM另一个分类,则是视觉SLAM,或vSLAM。(v:view)

    前者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接收器接受反射波,计算落点这样的方式,得到物体或障碍物的距离;后者通过两个摄像机拍的照片对比,计算点云的方式得到距离和物体信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都是使用三角函数。

    这里的LDS技术也有别于车载LDS,后者需要测定的距离更远,难度更高。

    LDS技术的相对研发门槛很低,相对于视觉SLAM被困扰了几十年的点云噪点等问题,LDS技术也相对来说较为成熟。也因此,天网的第一个研究方向就被定位为激光SLAM,而vSLAM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提到LDS,很多人都会想到一组词:小米,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2016。

    首先LDS这一词并不是小米首创,这个词来自irobot。小米最大的功劳是降低了LDS的造价成本,使扫地机器人得以白菜价进入千家万户。在此之前,扫地机器人的价格可就厉害了,动不动5000元起步,8000元也不稀罕。

    所以可想而知,叶晓奇带来的这10个扫地机样本,可不是什么用来玩的玩具,其采购价就已经接近10万块钱。

    天网项目团队再次被打乱拆分,其中一组继续进行图片识别方面的研发,另一组则专职进行SLAM的研究,并配备了一个新招募的机械工程师团队。

    每个月天网团队都会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成绩垫底的员工将会被“发配”到教研组,组织天网课堂的培训和教材的修订。邓助理将会从中解脱出来,专心辅助龚赛刚的手机研发工作。

    而侏罗纪也得到了5台扫地机,同时也得到了新任务,研发SLAM相关的芯片和传感器,尤其是研究怎么集成激光雷达的相关元件到芯片里,降低LDS的造价成本。

    一切看起来都是有条不紊,都是按照计划进行。

    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环节,大概就要属叶晓奇的徒手拆机“神技”了。

    天网的10台扫地机,当场安装运行了两台,irobot和neato各一台,叶晓奇当场又拆了两台,也是两个品牌各一台。

    叶晓奇的“拆机神技”,龚赛刚是亲眼目睹过的,其实就一个字:砸。

    对着墙角一砸,什么都有了,电路板什么都暴露在外了,现场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拆手机那次,是龚赛刚一个人经历的,现场没别人。这一次不一样了,天网团队20几个人盯着的情况下,叶晓奇轻描淡写的往墙角一扔,一阵霹雳咣当地震山摇,扫地机就四分五裂了。

    新加入团队的霍蓓蕾不禁痛心疾首:“这哪来的神经病从医院偷跑出来的,败家啊……给我拿回家用多好……”

    叶晓奇拍拍手,心里还有些得意:神级拆机技能果然不是白练的,手感一如既往的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