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炎黄之小兵传奇 > 第十四章 料敌先机
    距离那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召开又是过去了半个多月,时间的巨轮坚定而又缓慢的转动到了金秋十月。

    随着这段时间跟1小队一起训练,2小队已经是完全没有了刚来赵村的桀骜,代之以深深的钦佩。在雷头儿的授意下,1小队对2小队进行了近乎是1对1的强化训练。因为头儿有交代,没有时间了!必须尽快让这帮菜鸟完成从农夫到职业军人的转变。军容军姿、枪械原理、刺杀搏击、单兵战术。。。。。。一群菜农恍然大悟:原来打仗的学问是如此高深。

    赵黄河的帮扶对象是李自在。除了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得体会,小黄河把师傅教给自己的,尽皆转赠给李自在。不知不觉中,在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狙击课程系统培训下,李自在感觉自己犹如获得新生,每天都尽情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着营养。直到这一日。。。。。。

    尖锐的口哨声传来,紧急集合!疲累一天后正酣然大睡的雷中队霍然从铺位跃起,完全不理会外面黑漆漆一片,条件反射般穿好衣服皮鞋,扎好武装带,把钢盔往头上一扣就往外奔去,出门前顺次从枪架上拿取自己的武器。

    院子中央,皎白的月光下,一道魁伟身影标枪般挺立。头顶军帽,腰扎皮带,左边插着从李大山那孝敬来的驳壳枪,有趣的是,右边还插着一把缴获自鬼子军曹的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枪)。干净利索的绑腿下,套着一双硕大的黑面布鞋。这也是全队唯一一个没有皮鞋可穿的人。没法子,脚丫子实在太大,鬼子的皮鞋压根就没有这个型号,也不能怪是领导要搞特殊化。钢盔呢?数量不够,先装备一线战斗人员使用,要爱兵如子嘛。

    抬手看表:“不错,3分钟,比上次又快了。武装奔袭,出发!”

    对于头儿白天睡觉晚上起来折磨人的恶趣味,众人早已习惯。话不多说,转身就跑。十里山路转瞬即过,嗯?怎么没有停下来?没叫停就继续跑呗,谁也不会去触恶魔的霉头。十五里,接着跑,只是雷仁接过了赵长乐肩头的机枪。二十里,“停!原地休息10分钟,然后回赵村,急行军!”听到前半句,众人轰然栽倒在地,而后半句,就像是阎王的催命符般让所有人哀嚎一片。

    李大山把钢盔前沿推过头顶,抹了把汗凑到赵长兴跟前:“长兴,队长这是怎么了?这几天可劲的折腾,我们谁又得罪他了?”还得说是心腹,赵长兴沉吟片刻:“大山,你算算,四十里,是赵村到哪里的距离?”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康庄!队长难道是想拔康庄炮楼?!”

    “上个月就听头儿在念叨,看来是想动手了。大山,这是个好机会,你得好好表现,我可是为你在头儿跟前打了包票的。”

    还没有从雷仁大胆的想法中回过神来的赵队副,立马拍起了胸脯:“放心,老李不会给你丢人,到时候看我的。”

    回到赵村,早饭后让其他人各自训练,雷仁召来两个副手:“长兴,康庄有没有消息?”

    “还是老样子。上次干掉了里面的狗腿子,鬼子一直没有动静。三伯一直在盯着。”完全是套路里面,赵大一边说着一边划着了火柴凑上去。

    雷仁深深吸了一口,把所有尼古丁全部压缩进肺里:“这不是什么好事,太平静了。你们想想,8月那次,为了5个鬼子失踪,2个据点的鬼子那样折腾,把方圆百里祸害个遍。上个月我们干掉2个小队,怎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雷仁这么一说,2人也是暗暗点头。李大山起身,给雷仁把水杯续上。“队长,按你的说法,鬼子要有大动作?”

    “不错,月底就是秋收保卫战,鬼子一定会动手。我的本意是抢在鬼子动手之前拔掉康庄据点,剁掉他一根爪子。可现在太平静了,冒然动手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可是,他们想要怎么动呢?我想想,我想想。”见雷仁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两人也不敢打搅他。

    李大山摸出旱烟袋点了起来:“长兴,上次鬼子来赵村时,李家沟本来已经接到命令转移了,可你们消灭了扫荡的鬼子怎么不来告诉我一声,也好让乡亲们早点回来。”

    “我们报告分区了呀。你们没接到通知?”

    “没有,李家沟离赵村太近,可能分区领导认为你们会来通知吧。”

    “不好!”魂游天外间有一搭没一搭听着两人说话的雷仁猛地一拍桌子,掏出地图,就是缴获李麻子的那张,仔细看了起来。

    两人被吓了一跳,赶忙把大头凑了上去。雷仁手指在地图上游走,蓦地停在一个地方,轻轻敲了敲。

    “李家沟?队长,你是说,鬼子要来偷袭李家沟?”出于对雷仁盲目的信任,李大山惊出了一身冷汗。

    没有理会一惊一乍的李大嘴,雷仁看向了赵大:“长兴,赵庄据点有没有我们的人盯着?”

    “当然有。可那里也是没有动静啊。”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我们的实力还没有暴露,鬼子肯定不会相信是赵村游击队。鬼子来赵村扫荡,2个小队失踪,以鬼子对6分区的了解,肯定知道不是6连。既然不是6连,那就只能是外来的部队,既然外来的部队在驻扎赵村,那么偷袭离它最近的李家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只要驻赵村的部队增援李家沟,鬼子就能打个埋伏,全歼八路。而最好的伏击地点,就是这里!”指着赵村与李家沟之间的一处所在,雷仁把握住了关键的节点。

    赵长兴李大山倒吸一口凉气,两山夹一沟,和自己伏击伪军小队的地方,何其相似!

    “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两个据点应该会同时增兵。”雷仁完全放下心来,既然知道了对手的意图,接下来就全是哥的菜:“他们不会动据点里驻守的鬼子,他们知道那有我们的眼线,那就只能是派增援的部队来偷袭。狗日的,果真是狡猾狡猾滴!”

    话音刚落,赵二柱带着一个小萝卜头跑了进来:“队长,我爹派来送信的!”

    “队长,俺叔叫给你们送信,康庄的鬼子增援了,有1个小队。赵庄的鬼子也增援了,好多好多人哩!数也数不清楚!还带着机枪,胡连长说,最少有1个中队。胡连长还说,1个中队的鬼子6连挡不住,让赵村和李家沟的群众马上转移!”小家伙满头大汗,进门就大喊起来。

    柱子顿时就急了,赶忙看向雷仁。却见雷头儿不慌不忙掏出纸烟,接下来又是无比熟悉的一幕:赵大紧赶着给点上了火,还有李大山,也只是砸吧砸吧旱烟袋的铜嘴,这三位脑子进水了?这么大的事情,竟还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难不成,他们早就知道了?

    “嘿嘿,这下有的玩了,一个中队,我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鬼子呢。”赵大憨眼里露出兴奋的光芒,全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嘴脸。

    “是玩的挺大,别说你,我也没见过这么多鬼子。集合,今天让你们开开眼。”

    片刻后,雷中队全员带着兴奋的表情,死死盯着雷仁的脸,好似那上面能开出花来。“一个鬼子中队,是什么概念,你们谁知道?”

    赵二柱当了那根出头的椽子:“报告队长,上次我们消灭的鬼子小队11个人,1个中队也就30来个人吧。”放下手,犹自得意洋洋。

    “你们错了,上次我们消灭的,其实不叫鬼子小队,只是1个扫荡队,或者说,是鬼子的1个步兵班。1个标准的鬼子小队有50多人,1个中队有3个小队,你们算算,到底是多少人?”雷仁没有发火,对农民来说,部队编制就是天书。

    李自在识数,当即倒抽一口凉气:“队长,您是说,这次来了一百多个鬼子?!”

    “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赵村地界上,可没那么多地方埋他们。”轻描淡写一句话,把众人的紧张惶恐又全压了下去,爆出一片哄笑声,这就是领袖的力量。

    “我估计,就连你们说的那个什么胡连长,也搞不清楚1个中队到底多少鬼子。但是,赵庄据点这次增援的鬼子,肯定不少于1个标准的步兵小队,也就是说,这次我们要面对至少50个穷凶极恶的鬼子,你们,还有信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