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炎黄之小兵传奇 > 第四十三章 心灵的震撼
    赵村。20只小肥羊被圈了回来。其中13只公的,7只母的。军政二位首长互视一眼,嘿嘿低笑起来。按照原来的计划,是孔雀开屏般让他们看到自己风光的一面,然后心甘情愿的留下来。没想到老天爷成人之美,竟派出了西北军跟日军来配合演出,可想而知,达成的效果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嘛,水已经烧到了99度,再添一把火,成了。

    此时的赵村,比起前次某人来微服私访时又有所不同,不但新建成的房屋超过了20间,还有10多户正在动工修建。村中的道路也由原来贯穿全村的一条,变成了十字交叉的两条。当然,新农村建设雷仁虽然不是专业,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还是明白。村子规模已然扩大了近乎一半,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

    羊羔们一路走来,皆是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散发着无穷活力的小村庄,扑闪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随着子弟兵再一次满载而归,不管是老村民还是新来户,尽皆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呼啦围了上来,各自询问自家男人又干掉了几个敌人。凡在雷中队服役的战士,都是免费获得了赵村户口,所以,已成家的接来了老婆孩子,没成家的也接来了父母兄弟,使得原本不到50户的赵村,人口增长呈现了井喷之势。

    热闹的气氛同时也渲染了新来的众羊。千里迢迢一路行来,路过的村庄集镇无不一片萧条。而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安全,是舒心,是那种安居乐业的恬静。再次看了看身边的雷中队战士,他们明白,带来这一切的,就是这支拥有着恐怖战力的守护神。

    羊羊们随着大家来到中队指挥部(依旧是赵大家),这里已经在旁边多挖出了1个近50平米的新窑洞:武器库。抱着怀里的武器走了进去,又是惊了个呆。只见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武器弹药,长枪短炮有序的摆放在木制枪架上,数量足足过百。最震撼的还是最里面,防潮油布上,足有超过十挺歪把子机枪和掷弹筒矗立在那里,擦拭得油光锃亮,散发着幽幽寒芒。边上,则是一箱箱没有开封的弹药箱,偶尔打开一角的几个箱子里,黄橙橙的子弹和黑黝黝的手雷堆积如山。

    原来,这才是雷中队的真正底蕴。那他们,为什么不扩充呢?带着疑惑,皆是不解的相互望了望。

    “好了,大家都累了吧,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聊。”周政委适时站了出来,面带矜持的微笑,把肥羊们领到了祠堂。那里,已经摆好了十张八仙桌,热气腾腾的饭菜铺满了桌面。

    “都坐,都坐,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一样。”政委亲自作陪,而中队众人却早已各自开动,一时间风卷残云。

    雷仁在另外一桌啃下两个馍,喝完一碗粥,站起身来:“今天表现不错,可以喝点酒,不能超过两碗。另外,放假半天,晚上的党课照旧。”众人又是一片欢腾,纷纷夸赞队长英明神武爱兵如子。

    笑着用手指头点了点众人,带着大黑来到公羊桌前,黄河从挎包里掏出几盒日本午餐罐头放到桌上:“吃吧,大家今天受惊了,队长特意慰问你们的。”

    雷仁找个位置坐下,掏出烟卷,黄河赶紧给师傅把火点上。

    “队长,你们真是太厉害了!”羊羔一边吞咽着肉块,一边含糊着发出感慨。

    小黄河就在旁边当起了解说员:“30个鬼子算什么,连盘热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盘凉菜。”

    “好了,大家吃饭吧,吃完休息,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明天送你们去大兴。”雷仁抽完烟站起身,带着大黑回屋睡觉,欲擒故纵的手段已然炉火纯青。周凯也站起身告辞,去安排他们的住处。不是临时住处,而是安排在了中队营地旁边。那里早已新砌好了军营,看这架势,丝毫也没拿学生们当外人。嗯,反正都是要留下来的,早一天住进去也好早一天习惯不是?

    年轻人总是活力无限,吃完饭,没有一个人喊累,于是拉帮结伙在村里闲逛起来。

    路过一个大窑洞,只听里面传出朗朗读书声。这里,还有学校?走,去瞧瞧。好奇的往里面一看,30多个孩子排排坐,周政委正在讲台上教他们认字。旁边坐着纳鞋底的一位大娘开了口:“本来,都是队长在教娃们,周政委来后,就由他教了。你们不知道吧,政委可是文化人,大知识分子,听说是什么。。。什么。。。”

    “燕京大学,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政委同时还是咱大军区的副政委,带职来我们队的。”陪同的赵大开始炫耀。

    “啊?燕京大学的学长啊,大军区的副政委,那得是多大的官?怎么来游击队当政委?”刚出校门的学生娃单纯得要死。

    冷哼了一声,赵大露出顾盼自豪的神情:“大学生有个毛用。队长说,如果不看他是延安抗大毕业的,根本就不会收。还是军区刘司令找队长说了半天好话,队长才让他留下的。现在我们党小组,政委只是副组长,一把手还是咱头儿。哦,我不是说你们。”见学生们面面相觑,赶忙补了一句。

    学生们就各自开始寻思:燕京高材生,又是抗大毕业的,还要刘司令说好话才能留下来,这个雷队长,牛上天了。

    “赵大哥,那雷队长是哪毕业的?”

    “他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西点军校你们知道吗?”

    土鳖们不懂,大学生怎么可能不知道!西点啊,没想到队长是那里出来的,怪不得。

    “那他怎么留在这里了?”

    “你们不懂,队长本来是要去延安的,后来。。。。。。”赵长兴就把雷仁留在赵村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这次没有任何夸大,全是事实。说完犹自感慨:“队长说,延安多他一个不多,但这里,却是少不了他。连刘司令来做工作要调他去大兴他都不肯,就是舍不得乡亲们啊。他说了,要扎根基层,带领我们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莘莘学子们再次被深深感动。是啊,只要是干革命,在哪里不是一样?顿时就对某人的高尚品德敬佩不已。

    “赵大哥,我看你们还有那么多武器,怎么不发展队伍呢?”

    “队长不肯。他说6分区养活现在的部队已经是极限,除非过完年把根据地再扩大一倍,他才会考虑扩充的问题。我们还要扩充干什么,方圆百里的鬼子都被我们打得不敢出门,要不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赵庄据点早就被我们拿下来了。”

    当天晚上的党课,学生们都参加了旁听。虽是满腔热情投身革命,但如此系统的接受党的思想教育,他们也都是第一次。到此时,才切身体会到燕京学长的恐怖,那深厚的革命理论功底,岂是这帮菜鸟所能想象。

    下课后,6分区游击中队开始进行组建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庄严肃穆的一项活动:入党仪式。

    在学生们满眼的小星星闪耀中,镰刀斧头的鲜红党旗下,赵长兴与李大山庄严的举起右拳,在政委周凯的带领下,一句一句从心底里吼出了自己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

    入党啊!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可不正是满怀革命热情的学生娃最大的梦想?

    回到住处,皆是默不作声,各怀各的心思。一片寂静中,忽的一个声音响起:“明天我不去延安了,我要留下来。”

    “家驹,你要留下来?留在这里?”

    “是的,我要参加雷队长的游击队。”

    “对,明天我也不走了。这个队长和政委都那么厉害,白天你们都看到了,轻轻松松干掉一百多敌人,还有30个鬼子,能参加这样的队伍,不正是我们的理想吗?”

    “雷队长和周政委比我们厉害多了,他都能为了这里的百姓留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

    “嗯,一路同甘共苦,要留,我们就都留下来。何况,我们的命都是人家救的。”

    “对呀,在这里,也能入党,我也留下来!”

    学生的热情,是最容易被煽动起来的,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其余人也毫不示弱。

    “可是,白天那个赵队长不是说,他们不收人了吗?”

    陈家驹一把坐了起来:“那我就去求他!去延安是参加革命,在这里也是参加革命,我宁可留在这里。赵队长不是说,过完年他们就要把根据地再扩大一倍吗?我相信他们能做到!而且,在基层,也最能锻炼自己,也最是能出成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这才是我要追求的目标!”

    到底是大学生,有文化,有思想。白天刚刚目睹了雷中队在自己眼前创造的奇迹,又亲身感受到了赵村那蓬勃发展的无穷活力,晚上的第一次党课,更让他们接受了革命的洗礼。而最后的入党仪式,无疑才是对心灵最大的震撼,也不枉早已具备入党条件的两位队副苦苦等到今天才如愿以偿。

    一片七嘴八舌中,肥羊自己把自己洗洗干净,扔进了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