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炎黄之小兵传奇 > 第四十七章 领导,就是用来背黑锅的
    杨青山与王平各自感慨半晌,忽的觉得有些不对。按理说,雷仁把西北军的装备都留给了6连,也就是留给了即将组建的新连队,又打了个大胜仗歼灭一百多名敌人,更是为6分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明明是大功一件啊!可为什么,他却不敢来面见领导呢?不仅是他,连周凯都不敢来。要知道,周凯可还是军区的副政委,是自己名义上的领导,这里边。。。。。。

    从美好的憧憬中回过神来,终于记起了自己刚才着急上火的原因,也就是老头子一直在追问的消息。两人一起把目光盯向了赵长兴:“我问你,你们消灭了伏击的敌人,那5分区来的护送小队救下来了?”

    “啊,救下来了。”赵大憨知道肉戏来了,目光开始闪烁不定。

    虽是跟随头儿多日,也学到了不少装的内涵,奈何终究不是正规表演系科班出身。尽管极力掩饰心中的惶恐不安,却又怎瞒得过演技比他更高一筹的某位龟儿子。

    杨司令冷笑一声:“那他们人呢?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也不见你们汇报。”

    在两双凌厉的眼睛注视下,赵大憨明显有点抵挡不住,开始手足无措:“哦,5分区的同志当天就回去了,临走队长还送了他们一批枪支弹药。”

    “啪!”王政委再次手痒,在桌上重重一拍:“别打马虎眼!我们问的是那20个护送的大学生!”对于犯罪分子,一定要震慑!狠狠的震慑下让他们心胆俱寒,才会老实交代。

    “啊!”果然,赵长兴猛地一哆嗦,吱吱唔唔:“他们。。。那个。。。他们接回赵村后,就。。。就不肯走了,非要留下来。。。”

    哼哼!原来,猫腻在这里!我说呢,活生生20个大学生,怎会平白消失不见!

    “胡说!他们都是大学生,有文化,有进步思想,一心想去延安投身革命,怎么会要留在一个小小的赵村!还非要留下来。。。你老实交代!是不是雷仁用了什么卑鄙的手段,把学生们软禁了?!”

    赵大憨脸上冷汗瞿瞿而下,忽的想起自己的撒手锏,立时又冷静下来:“冤枉啊!我们冤枉啊两位首长!”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您看,这是学生们自己写的请愿书,真是他们自己要留下来的。队长和政委一直都不肯,说是收下了他们没法跟上面交代,后来几个学生开始绝食,还有个女学生闹着要上吊,队长也是实在没办法,才同意了他们暂时留在村里。领导明鉴啊。。。。。。”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嗯,头儿说过,要想骗过别人,首先自己就要相信自己所说,都是真的。

    杨青山跟王平拿过那张请愿书,定睛一瞧,果然,不是伪造的,而是20个学生亲笔联名所写。上面清楚的表达了自己要扎根基层,在以雷仁同志、周凯同志为核心的党组织带领下,帮助赵村百姓走上革命道路,共同向前进步的意思。那流畅的文笔,把中心思想阐述得条理分明,不是正经大学毕业,焉能写得出来?恐怕,就连分区号称学历最高的政委同志,也是写不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文章,更别提那一手漂亮至极的钢笔小楷。20个名字上面,还按着20个鲜红的手印,真得不能再真。

    两位分区首长再次面面相觑,不解中带着更多的震惊。这戏法,怎么变的?让20个一心想要投奔延安大展身手的进步青年,死心塌地留在赵村?看字面上的意思,所谓扎根基层,就是指的赵村,压根就没提是要留在大兴,至于6分区,更是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这、这。。。。。。

    “你是说,20个大学生,都留在赵村了?”王平声音都带着颤抖,到现在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是啊,都留下了,撵都撵不走。”赵长兴一副欠抽的模样,摇头叹气中,好像吃了个天大的亏。

    “我听说,里面还有几个女学生吧,那你们。。。怎么安排的?”

    “7个,7个女学生组建了妇救会,负责教文化和中队后勤。哦,还有唱歌跳舞。另外13个男的都参加游击队了。”

    嘶———两人就倒抽了一口凉气,冷冽的气息涌进肺里,刮得生疼。好嘛,原本几乎全文盲的赵村,一下子多出20多个大学生,论学历,恐怕现在连老头子那里也是望尘莫及。不同于赵大憨等人,这二位可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深知雄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何等重要。由此可以相见,赵村的飞速发展,指日可待。

    终于明白了,雷仁为什么带着全中队去俞岭接人,恐怕,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留下这群价值千金的宝贝,不,是千金不换的宝贝疙瘩。好敏锐的嗅觉,好高明的战略眼光!敬佩之余,杨青山不由心头火起:好你个小兔崽子,把好处都一个人得了,却叫我们怎么跟上面交代!

    赵长兴指了指桌上的请愿书:“杨司令,王政委,队长不是把对军区的交代都送来了嘛。你们就把刚才我对你们说的话,再转奏给上头不就成了?”

    “你以为刘司令是那么好糊弄的!就凭这个,怎么说得过去!”

    “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队长说,领导,就是用来背黑锅的。”

    我去你马勒戈壁!好卑鄙的东西,好不要脸的杂碎!杨青山只觉得浑身血液直冲脑壳顶,如果不是仗着年轻,恐怕立时就会脑溢血。

    从来都是下属帮上司顶缸,到了雷仁这,领导成了背黑锅的!一口恶气怎么咽得下去!不行,怎么着,也得从他碗里抠点东西出来,捞不着肉吃,也得弄口汤喝。

    知道已成既定事实无可更改的杨司令,开始替自己打起了小算盘:“赵长兴,这次的黑锅,我们就帮雷仁背了,老头子那里,我去解释。但是,你们一个小小的赵村,留下这么多大学生也是浪费。这样,你们留下10个,送10个来分区,我有大用。”

    赵大摇摇头:“不行,我说了不算。队长说,想要人,你们自己去赵村挖,能不能挖走全凭你的本事,我们不干涉。不过嘛。。。呵呵。。。”一副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模样。

    得,一毛不拔。无奈之下叹了口气,自己又何尝不明白,就凭雷仁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留在赵村的手段,自己怎么可能挖得动。可就是不甘心啊。。。。。。

    “杨司令,王政委,你们想要人还不容易?队长说了,再次恳请首长把6分区机关迁往赵村。那里不仅安全,更是每天都在发展。只要你们到了那里,赵村的所有资源,不就都成了6分区的资源?包括那些大学生。”

    好嘛,坑完了学生娃,又开始把主意打到了领导头上。不过嘛,这个主意貌似真的不错。6分区要发展,人才必不可少。而现成的人才,赵村就杵着好几十位。

    “嗯,我们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们会召开党委会,认真考虑雷仁同志的提议。回去严重警告他,给老子消停点!这次的黑锅,分区帮他背了,但是,但是!下不为例!”

    于是,赵大憨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这趟让他提心吊胆的分区之行。而打发走了赵长兴的两位首长,则开始琢磨,怎么替雷仁去糊弄那个更大的首长。

    大年二十九,大兴镇。数日来提心吊胆的刘得志跟张继来也是坐卧不安。20个要护送去延安的进步青年失踪,这在吴堡军区历史上,绝无仅有。边区政府已经数次派人来询问下落,可是。。。只有老天爷才知道吧。

    最后失踪的地方,是5分区跟6分区的交界处,军区已经命令两个分区火速查明情况上报。根据早几天5分区的回报,他们在俞岭遭到西北军和鬼子伏击,但6分区游击队已经消灭了伏击的敌人接走了学生们。6分区游击队,嗯,雷仁的队伍,凭他的战斗力,打赢这一仗毫无悬念,令人不解的是,这小子怎么会跑到那个地方去?又刚巧救下了本该血本无归的护送队?更令人不解的是,6分区怎么到现在也没人来汇报情况?

    想着想着,就觉得嘴里开始发苦,狠狠一嘬,呛人的烟味顿时把个刘老头差点噎死。

    正在此时,小李天籁般的声音传来:“首长,6分区政治部主任周洪海代表分区来汇报情况。”

    好,正等着他呢,传!

    周洪海进来立正敬礼,刚要说话,刘得志抢先开口:“怎么是你来,小山子呢?”

    “报告刘司令,张政委,杨司令病了,在发高烧,烧得有些厉害,都开始说胡话了,我们正忙着给他找大夫搞药,所以来晚了。”

    “嗯。。。那王平呢?”

    “王政委也病了,好像是麻风病,见不得风,也出不了门。现在分区是我在临时主持工作。”

    刘得志与张继来互视一眼:军政两位首长同时病了?咋这么巧哩?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养成的敏锐嗅觉让他们顿时明白,要出事,出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