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秋水之兰陵隐逸》 > 对诸葛的回复——浅谈“文”“质”与“大家”
    read-ntentp{fnt-tyle:nral;fnt-weight:100;tet-deratin:nne;line-height:inherit;}read-ntentpite{diplay:nne;viibility:hidden;}

    [评论]9110[精华]

    秋水哥,这么说,其实诗词歌赋在真正的大家的心中都是一样的,也只是一个表达方式吧?

    发表人:诸葛也胖发表日期:2012-11-1621:26点击数:0回复数:1

    真正的“大家”?在真正的大家身上,又岂止是诗词歌赋!

    外用外显者是为“文”,焕发出“文”的便是“质”了。也就是说,有内证内明的人,自然会外彰其“质”,所谓“文”,不仅仅是诗词歌赋啊,就连喝水吃饭,举手投足,一切动默之间,无非是“文”亦即——其“质”的作用(也可以叫作外用、外应)。

    所以,儒家对此便是“文质彬彬”的形容。但到此,仍是所谓“化城”境界,尚未到达“宝所”。所以,儒家也是从两个不同的阶梯去讲的——“文质彬彬(浅),然后君子(深)”——《论语》。注意啊,《论语》的“论”字发音是二声啊!可不是四声!

    其实,文质彬彬已是太难!能做到这步,已经是贤人之境了!至于君子,则是圣人之境——“君临天下”的“君”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个尊称的后缀——“子”,可见其难!

    再补充下,“大家”这个名辞的读音针对男女之“大家”还有不同的。男性的“大家jia”,仍是这个发音;女性的“大家”的“家”,发音为“gu姑”,比如著名的班大家gu(也叫曹大家gu,要知古代女性出嫁前从父姓,出嫁后从夫姓,到今天港台依然还有“张太太”“张夫人”这样的夫姓称呼,其实在西方比如英国这种讲究多的国家也如是的)班昭,她也是班固的妹妹,对于她我就不多介绍了,已经属于著名历史人物、文化大家的常识了。

    至于像是“尼家gu”,“尼ni”这个字是梵文对女性的阴性后缀语(例如:比丘——男,比丘尼ni——女。沙弥——男,沙弥尼ni——女),后世之人不知道是以讹传讹还是为了表示亲近,索性将尼家(gu姑)改为“尼姑”的写法了。再继续啰嗦几句,和上(也作“和尚”)与尼家gu(尼姑)是不可以乱叫的,通常对释迦牟尼或者文殊、普贤、观世音最差也要是罗汉如济公的果位圣贤,才可以叫作“和上”(和尚)“尼家”(尼姑)的。一般的出家人,你叫老师或师父,或在他(她)的法名后加个师字便足矣(如:“戒嗔”师)。困了,不多说了,有空再说吧。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